馬雲:今天怎麼想像未來都是幼稚(附演講全文)

2020-12-05 央廣網

「今天所有討論的這些問題,都歸根到底我們在顯示著人類將真正開始進入到數據時代,浙江和江蘇很有意思,江蘇走改革的路線,浙江走開放的路線,江蘇和浙江雙劍合璧才有機會。」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微博)10日在2017世界物聯網無錫峰會上如此表示。

為了實現馬雲在演講中提到的「雙劍合璧」,阿里已經有所行動。

8月,無錫高新區(新吳區)與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宣布達成物聯網戰略合作,阿里雲IoT事業部將為物聯網核心示範區提供技術與服務,包括建設鴻山物聯網基礎平臺(飛鳳平臺),賦能開發與交付環境,加速物聯網應用成熟與商業化,共同打造世界級物聯網示範項目。

同月,無錫市和阿里雲正式啟動建設了世界級物聯網小鎮雪浪小鎮正式啟動建設,無錫雪浪小鎮與杭州雲棲小鎮結為姊妹小鎮,並將攜手發起製造業"喚醒計劃"。該計劃將以製造業大省江蘇、浙江為試點,旨在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網際網路技術和應用喚醒傳統製造業,推動產業升級。

第一財經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以無錫示範區為例,截止2016年擁有網際網路企業近1300家,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構建了比較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物聯網產業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

在此次演講中,馬雲還提到智能化的目的不是讓機器像人一樣,而是必須機器像人一樣去學習。想讓機器變得智能,離開了物聯網,離開了大數據,離開了網際網路,離開了計算能力,都會是一句空話。

「人類已經從IT走向DT,這不是質的區別,也不是技術的區別,而是思想觀念的區別,IT是讓自己做得越來越強,IT是信息壟斷,是我知道你不知道,而DT必須學會共享,必須普惠,必須別人強大你才能強大。世界趨勢就是走向普惠、共享和可持續。」他說。

以下為馬雲演講全文:

阿里巴巴正好過了18周年的周年慶,今天的阿里巴巴不是今天做成的,而是18年前做成的,20年後成功的你是今天你的思考決定的。絕大部分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你相信而看見。所以你考慮問題的時候,我們這些人是相信未來,相信這些事情會發生,我們似乎感覺我們看見了,但是絕大部分人並不是這個樣子。

2009年江蘇就開始進行物聯網的探索,那個時候國家還不知道稱之為物聯網,那個時候叫做國家傳感網,也是2009年阿里巴巴啟動了阿里雲計算,那個時候誰也說不出未來雲計算是什麼樣子,但我們相信這是未來這是趨勢,我們雙方堅持了八年才有了今天。

阿里巴巴探索雲計算認為是一個概念,今天的概念越來越多,又是雲計算、又是大數據,又是NB—IOT,我們又在探索物聯網,各種各樣的概念說明人類正在往共同方向在走,我的理解人工智慧也好、物聯網也好,大數據、大計算也好,這一切都在談同樣的事情,就像上一個世紀,有的人講汽車很重要,有的人說造路很重要,有的人說石油很重要,就是能源時代的到來。

而今天所有討論的這些問題,都歸根到底我們在顯示著人類將真正開始進入到數據時代,浙江和江蘇很有意思,江蘇走改革的路線,浙江走開放的路線,江蘇和浙江雙劍合璧才有機會,雲計算和大數據合在一起才真正有未來,物聯網本質首先是必須一個智聯網,沒有智能的物聯網我認為這就是一個植物人,沒有什麼多大的意義,其實電錶早就把電度連起來,但是沒有智能電錶,電錶只能收收費,我們每個交通路口都有一個監控器,所以監控器其實都是連起來,但如果沒有智能化以後,這跟監控器現在發揮最大作用是用來罰款而已。所以核心的不是物,核心的是連,更核心是把連起來以後能夠把它變成一個智能化。

智能化的目的,不是讓機器像人一樣,而是必須機器像人一樣去學習,所以我自己這麼覺得,我們今天去考慮很多問題的時候,往往我們對未來過程的擔心,機器和未來人的競爭怎麼樣,我不太相信機器和人的競爭,如果不設計好路線會麻煩,機器必須像機器一樣,我們人是有智慧的,機器應該要有智能,動物是有本能,每個東西必須走自己的獨到之處,如果機器像人一樣,我覺得麻煩也會一樣,人像機器一樣麻煩也會很多,過去上個世紀工業時代,人越來越像機器,未來時代機器越來越像人,真正應該是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

我們再講機器人,人要有很大的自信,人類發展很早就想飛行,總想自己能伸出翅膀來,後來發現人類飛行通過飛機,人希望跑的快,如果汽車發明以後汽車像人一向兩條腿走路,汽車永遠走不快,這兩年討論Alpha go,人肯定下不過,只要程序化機器比你聰明,人類最早發明機器時候人就要清醒認識,機器會比人力量更大,發明火車的時候機器比人跑得更快,跑得更遠,出現電腦的時候,人類就應該有一個預知聰明你搞不過計算機,他不會忘記,他算得比你快,所以這一切應該打消這個想法。圍棋是為人類快樂創造的,如果你讓人跟機器去比下圍棋,就拿人和汽車跑的快誰跑的快,如果為此沮喪,你的沮喪後面事情會越來越多。所以機器要做很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那才是了不起的東西,機器做人做的事情那沒有什麼大不了。我字寫的很難看但我覺得很有味道,機器字很漂亮但不值錢,不管人工機器人做得再好,我還是喜歡人工做出一把椅子,而不是機器給我做出一把椅子。

人類未來大數據,整個發展離不開三個,網際網路、大數據以及雲計算,因為大數據將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大數據涵蓋兩個關鍵:大不是多的意思,大是大計算的意思,所以大計算+雲數據這才我們認為所謂的大數據,所以首先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如果說每一次技術的革命,能源的技術變革煤是主要的生產資料,煤是主要的動能;第二次技術革命石油、電;這次技術革命創新驅動數據將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生產力雲計算,計算能力將成為一種強大的生產力;第三網際網路本身是一種生產關係,如果不把網際網路當做生產關係去思考,我覺得麻煩也會越來越多,網際網路不是網際網路公司的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是全社會的網際網路,所以我想未來的整個我們公司在雲棲大會提出五個新: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這五個新有很多的爭論,其實你說到底這個新有什麼新?其實我們認為新零售是要重新定義零售,新製造必須重新定義製造,新金融必須重新定義金融,我們很多問題要用有新的思考,我們不是語言專家,我們找不出合適的字,暫且稱之為新。

所以現在大家感覺到整個零售行業的變革非常之快、非常之迅猛,我們可以說新零售,其實不是今天,十幾年以前我們在做出淘寶、天貓以及無數電子商務開始對零售行業進行衝擊的時候,大家並不以為然,沒有人會在網上購物,沒有人當回事,沒有人覺得網上購物樂趣遠遠超過線下購物的樂趣,但是今天十年以後人們覺得這事情還真來了,狼喊著真來了,但我想告訴大家這只是剛剛開始。

現在,我想跟大家講,新零售以後巨大的變革是新製造,而新製造未來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大批的製造業在未來十年到十五年之間會面臨痛苦遠遠超過今天的想像,甚至會超過今天的超市大量的商場所面臨的問題,所以新製造實際上來講由於IOT發展,由於物聯網的發展,由於計算能力的發展,人工智慧的發展,新製造將倒逼整個社會進行改革。企業將成會在這場革命中最重要的推動力量,而企業必須學會革自己的命。大家都知道一個國家大了,很多的政策,以前國家發展,中國過去30年政府成為經濟強大推動力,未來企業家精神,企業和技術將成為巨大的推動力,技術成為倒逼市場的力量,創新成為市場力量,所以我在想沒有網際網路的製造業是沒有希望的。當然沒有製造業的網際網路更沒有希望,這點也希望記得,沒有網際網路的製造業,我認為製造業很快就會崩潰,沒有製造業的網際網路那我覺得也是空中樓閣。所以製造業必須要學會擁抱網際網路,未來已經不會存在中國製造,美國製造,未來製造都是網際網路上的製造,而且未來製造業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不是純製造業,製造業作為就業趨勢已經過去。

大家知道現在美國川普講的美國製造,特別是製造業能帶動巨大就業,我的觀點是製造業在本世紀以後開始到未來,將不會成為就業的主要驅動力量,因為大批的製造業將會由機器取代,未來就業將從工業進入到現代服務業時代,現代服務業才是真正製造業,服務業本身就是製造業,我想告訴大家無論是阿里巴巴、騰訊也好、臉書、亞馬遜我們是真正現代服務製造業,我們背後強大的製造能力、設計能力,服務當成產品的能力,這種能力是要去反思,不是網絡上走程序。

現在所有程序,所有網際網路產品是真正現代製造業,這個希望大家要去思考。未來的製造業既不是規模化,也不是靠流水線,不是靠昨天想像的這種貨櫃式的模式,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個性化的,一定是定製化,未來製造業一定是C2B,而不是B2C,不是在計算機公司,而是在車間裡面寫代碼,所以這一切整個變化,很多專家已經講到了這一切,總而言之一點,我們要讓機器變得智能。

我想,如果說離開了物聯網,離開了大數據,離開了網際網路,離開了計算能力,都會是一句空話。我在講我們所有的智慧城市、智慧大腦要解決社會經濟發展,要解決整個民生服務,另外就是社會治理,這些東西就是離不開這些基礎,離開了生產力、離開了生產關係就是空話,因為你不知道誰是你的客戶,誰是你的敵人,現在辦事跑斷腿,現在希望跑一趟,現在跑的是數據,以前看病圍著醫生轉,我們講醫生以後圍著病人轉,如果環保不能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能力來處理,人的感知能力根本就不知道問題會出來,等你發現問題出來的時候已經太晚。

我今天來的時候,人工智慧,我不太喜歡用人工智慧,我喜歡用機器智能,我們要有敬畏感,我們可能對人的理解不到10%,我們讓機器學習10%有點自大,甚至講外星,外星不是像人一樣的,所以我想告訴大家什麼意思?動物的本能,人類正在越來越弱,人是有智慧,動物是有本能,機器是有智能,我們人越來越失去本能,我小時候走8、9公裡很正常,現在一聽說走5公裡就虛,地震的時候動物有先知感覺,人已經失去,而計算、數據、機器將人這些能力重新恢復,這就是智能能力。人由於過去200年機器發展,我們人對外部世界了解越來越多,往外空走的時候是看到了東西,但了解自己越來越少,了解一個人不是看說了什麼,而是無意識做了什麼事情,這才是我們了解。

我們計算大數據把所有的行為記錄下來,讓人更加懂得自己,我們講,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是聰明的人,知道自己不要什麼的人是智慧的人,人類在未來必須學會只有智慧才能對抗未來的機器,我在想今後我們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在進入新的時代,我們必須讓技術來協助人更多的了解自己,所以未來我們在開拓世界,過去我們在開拓外部的世界,未來100、200年發掘人類的內心世界,這個在生命科學方面將會有重大的突破,人活到120、150歲並不是笑話,應該人會了解自己越來越多。

未來,我們對未來的未知遠遠大於已知,所以我剛才在說,我們阿里巴巴不是今天做成的,是18年以前相信有一天才會做成,我們今天相信未來世界會這樣,並為之努力,今天有能力定義清楚東西都不是未來,這是我們的觀點和看法。

今天我們怎麼想像未來都是幼稚,18年前我們知道網際網路會發展,電子商務會發展,我們沒有想到會發展這麼好,我們再怎麼想像也沒有想像到會有今天。人類100年前發現電,認為電就是電飯煲。我聽到政府部門數據壟斷,今天數據和20年以後數據,跟萬物相聯相比真是太渺小的數據,我們要如何面對未來,我們要鋪設未來,如何堅持並且不斷去完善。

我覺得今天會議在江蘇開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集聚意義,甚至是裡程碑,如果在北京開討論的可能是監管的問題。我想我1995年開始創業網際網路,1996年在北京參加網際網路的討論,一個房間裡面坐了17、18個認在科協大樓,不知道怎麼開了一次會,那個時候問他們今天已經有網際網路專家了?1996年,大家討論網際網路未來對人類的影響很大,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管理和控制網際網路,我那個時候很納悶1996年怎麼就有網際網路專家,結果那次會議所有擔心的問題一點沒有發生,不該擔心的問題都出來了。

我自己覺得對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我們今天講暢想未來,我相信人類有這個智慧去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國家今天在提倡創新,底層創新是產品創新,中層創新技術創新,最高層創新是體制創新。創新說說容易,管理創新、治理創新的能力是非常欠缺,我們探討物聯網發展過程中如果企業是強大的生產力,企業是強大的推動力量。

我感謝江蘇省委省政府搭建這麼一個平臺,讓大家來暢所欲言,但是政府要建立良好的生產關係,去適應這樣生產力的發展,這可能是今後最最需要,保障創新,用新的方法治理創新,管理創新,去引導創新,去保護創新,這是我想今天要講。一八三幾年英國出了機動車法案,那個時候汽車興起,起來反對的人無數,認為汽車將會取代很多馬車夫工作,馬車夫那個時候是藍領工人,所以所有馬車夫很不幸。結果政府出了機動車法案,後來稱之為紅旗法案,要求每一個車前面必須有一個人拿著紅旗,車的速度不能超過每小時7英裡,絕不能超過馬車車速,一旦超過就會取消牌照。30年以後英國取消了紅旗法案,這樣德國和法國起來,美國抓住汽車(發展機遇),使自己成為車輪上的國家,隨後帶動了整個石油的發展。

沒有人是未來的專家,我們都是昨天的專家,我們對未來只有探索,要相信自己,相信人類,相信我們的孩子們。他們是有辦法去解決的,有時候制度過多,反而讓我們不能前進,歐洲沒有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他們法律制度實在太多,擔心的問題非常多,還沒有開始幹就問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那個問題怎麼解決,網際網路還沒有起來大家都在討論隱私問題、安全問題,我相信我們有辦法解決,我們的孩子一定比我們解決得更好,80後、90後、00後就是比我們聰明,他們的擔當不比我們差。

手機出來的時候覺得屏幕怎麼跟PC比,今天手機運算能力超過任何一臺PC,手機這麼小的圖片怎麼可能跟電腦相比,電腦怎麼跟電視機相比?一代超越一代,今天不是你看不了,是你眼睛花了,孩子們眼睛並沒有花。我爺爺認為我父親不如他,因為我爺爺聽所有東西從報紙上看,認為報紙都是對的,我父親認為他覺得收音機更重要,我們這代認為電視機更重要,我們孩子認為網際網路更重要。他們要自己參與和體驗,我們要相信80、90後、00後的孩子。他們生於網際網路,相信他們能夠找到這樣的東西出來。

我們人類已經從IT走向DT,這不是質的區別,也不是技術的區別,而是思想觀念的區別,IT是讓自己做得越來越強,IT是信息壟斷,是我知道你不知道,而DT必須學會共享,必須普惠,必須別人強大你才能強大。世界趨勢就是走向普惠、共享和可持續。從這方面來講,我們今天也看到很多問題。

關於跨界思考,大家覺得跨界現在是一個很新奇的事情,很令人吃驚的事情,20年後不跨界是很令人吃驚,我們有人說阿里巴巴到處都在,是因為數據必須打通、文化必須打通,網際網路沒有邊界,網際網路僅僅是工具,就像電是沒有邊界,沒有邊界的思考才是真正未來,這是網際網路希望人類能夠共同分享到網際網路這裡。

人與機器競爭是可怕的,但是人要有自己的自信,人要明白機器一定不可能戰勝人類,但是機器在未來20、30年所發展出來的強大力量,會對人類有巨大衝擊。人必須明白什麼是我們可以做,人類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是未來的機器將會把我們很多無所不能的東西取代,我們會有失落感,但我們人類一定會戰勝機器。

另外,我想整個物聯網,整個大數據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成為生產資料,成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時候,對社會衝擊之大是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我們所有的人類要做好準備,未來30年從新零售開始衝擊到新製造,金融也一樣,但是衝擊目的不是為了消滅誰,而是倒逼市場改革。我們必須有市場力量、技術市場,必須市場上有這樣的鯰魚倒逼市場進步,這是我們網際網路企業的擔當,也是一種責任。

今天很難,明天也很難,但是未來是快樂的。我想告訴大家這麼多網際網路公司,真正賺錢的沒幾家,賺大錢沒有超過五家公司,但是實體經濟也有很好的企業,不是實體經濟不好,而是你的實體不好。凡是不能適應世界未來,不能適應技術未來,不能適應未來思考的企業必須得淘汰,轉型升級的目的就是讓好企業更好,讓壞企業能夠淘汰掉,這是轉型升級真正的目的。

未來所有程序化的工作都會被取消掉,大量就業,那些昨天最好的工作都會失去。現在講的大數據需要很多分析師,我告訴大家大數據將消滅所有的分析師,沒有一個分析師可以分析得了大數據,分析師只能分析信息,不可能分析數據,所以我學了數據分析工作,你以為找到未來?沒有未來,我先告訴你。

所以未來的人將應該是更加活的像人,機器更加像機器,這才是我們要做的。由於機器取代了很多工作,人類說我們的工作呢?我想告訴你不用太擔心,我覺得人類未來在20年看的到,每一天只工作4個小時,每個禮拜我們只工作3天,非常正常,而且會很適應,甚至認為我時間還不夠,這個就像我們的祖先,我說我們的祖父們一天工作16個小時,在土地耕田耕地,他們覺得非常忙,現在我們一天工作8個小時,一周休息兩天我們覺得時間不夠。未來的世界,人類工作4個小時,人是在移動之中,原來一輩子只去30個城市,可能未來一輩子去300個城市,所以永遠在路上,不是只有移動手機,而是人類移動將跨越一切。所以這點希望大家不用太擔心。

我也想告訴大家,製造業國家在發展政策的過程中,一定要銘記製造業未必一定是成為就業的主要渠道,從製造業走向現代服務業,而現代服務業不光是買賣關係、服務之間的關係,如果服務業沒有強大的服務性製造是不可能有未來,製造業不學會服務不會有未來。機器本身就是一臺服務的機器,背後有強大的數據、計算能力,以及社會必須互聯,這個是堅定不移的走。

未來我們行業都會擔心,擔心沒有用,今天抓緊時間改變才是未來,我們這些人很幸運,我們面臨著改變的過程中,改得好,人類會越來越好,改得不好,我們的痛苦會很大,但是未來還是會很好。

第一次技術革命造成力量失衡,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我本來沒有想過,有老外問,你們中國強大成為經濟第一大,你們會不會入侵別人,你們會不會像美國成為世界警察?我的討論,我說我們整個中國的文化不一樣,儒釋道三家哲學思想,道家講改變自己的行為適應天地規律,我們佛家思想改變自己的行為適應內心世界的發展,中國民族漢族在長江黃河,我們特別能種糧食,我們第一個思考是把長城建的好好,我們善於守,我們遊牧民族進攻成為主要內容,所以一方土地養一方人。

未來我們人類怎麼學會這裡面攻防之道、陰陽之道、順和之道,是我們今天要去思考。我們要思考如何消滅癌症,消滅貧困,人類應該用技術消滅環境汙染。我昨天看到太湖,以前太湖汙染非常嚴重,今天有了改善,但是治理汙染如果不是通過物聯網,通過數據,通過計算去發現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而靠人工,那你發現這個問題已經太晚了。所以我自己這麼覺得,人類應該共同向消除疾病、貧困,向環境汙染治理去做,社會的技術才能夠使我們真正從知識走向智慧。這是我希望跟大家分享的思考。

未來我擔心的行業變革就是教育,我們很幸運,我們這些人反正20年混混能混過去,但是孩子們混不過去,如果依舊用今天的教學方式去教育這些孩子,這些孩子30年以後將會找不到工作,所以每次變革都必須是教育的變革要走在前面。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世界高度,注重30年以後可能什麼樣的產業,由此來調整大學的課程,小學的課程和中學的課程。

只有這樣,我們這個社會才是平穩,只有我們這樣,下一代才有機會,人類之間才不會發生很多問題。所以我覺孩子們的教育,也不應該按照原來死記硬背去記很多東西,因為這些活很多將會被計算機取代,我們要做的工作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有人天生會讀書,我是不太會讀書,我也沒那麼傻;有的人就會讀書,有的人就會彈鋼琴,每個人都是最好的自己,發現最好的自己,了解自己,並且在這方面發展起來,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有未來的機會。

所以,我希望我們的社會要在看到今天機會的時候,也要看到挑戰,但是這些挑戰一定會過去。30年、50年內我們應該找出更好的方法去解決這些挑戰,而不是阻擋這些挑戰,更不能用技術來成為平衡貧困的工具。讓技術成為社會普惠,讓社會共享,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綿延,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因為物聯網萬物互聯,會讓我們帶入數據的時代,真正讓我們的計算能力,雲的能力、人工智慧成為可能。

離開了萬物互聯,再大的計算能力等於沒有用,再強大的機器沒有原材料是空轉,萬物互聯將超越我們的想像,請為此,所有人都努力,政府建立良好的鼓勵創新的政策,學會治理創新。當年我們管的這個社區全是平房,今天突然出現摩天大樓,你不能用管理那些木結構房子的思考來管理摩天大樓,我們也必須進行改革,只有這樣社會才會更好。

在此,謝謝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阿里巴巴18周年年會召開 馬雲跳舞致敬麥可·傑克遜(演講全文)
    這也導致馬雲在後來的演講時說,自己今天可能講不好,因為還沉浸在剛才的演出中,並笑稱自己昨天晚上做夢都在練習,但上臺以後東南西北都分不清。 「這個世界上永遠有公司比阿里更賺錢,但是這個世界需要每一個人都非常明確知道自己有什麼,要什麼和想做什麼。所以阿里巴巴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理想主義。」馬雲說。
  • 馬雲2019中國綠公司年會演講全文
    網商君4月23日,馬雲在甘肅敦煌舉辦的2019年中國綠公司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馬雲對在座的企業家表示,當今社會問題很多、挑戰也很多。未來困難就是機遇、抱怨就是機遇,企業家就應該誕生在困難的時候去解決問題。今年,脫貧、中美貿易、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將是巨大機遇。
  • 馬雲:企業做不好,怪宏觀經濟怪去槓桿不如怪自己(附演講全文)
    導讀:馬雲:我想提醒大家,2019年管它好和壞,只做好自己!該收身的收身,該調整的調整,該裁員的裁員,該加人的部門還得加人,認真從「眼睛往外」到「眼睛往內」,也許這樣我們的企業才會渡過難關。因為只有自己強了,再大的洪水、風浪都能度得過。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丨謝水旺、鄭潔 上海報導編輯丨曾芳資料圖。
  • 馬雲最新演講:過去企業是「等政策」,未來要懂政策
    浙商總會會長馬雲在大會上表示,「今天的中國,今天的時代,是最佳經商時代。我們不需要去賄賂別人,我們不需要搞定莫名其妙的關係。」本屆浙商大會除了馬雲的精彩演講外,還展露出一些有趣的細節。省領導和企業家並排坐主席臺本屆浙商大會,參會浙商眾多,坐席如何安排頗有講究。大會的座位表展現出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省領導和浙商並排坐在主席臺上。
  • 成都市委書記精彩演講!(附全文+PPT)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個美輪美奐的PPT,是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在「公園城市論壇」上,向大會匯報成都規劃時的演講PPT。公園城市 未來之城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
  • 在這個關乎人類未來的大會上,馬雲,馬化騰,馬斯克說了啥?
    開幕式上,馬雲、馬化騰、馬斯克、李開復等大佬對人類未來說了些什麼?我們根據大佬們的演講全文進行了要點摘編。人工智慧也好、機器智能也好,並不是某一項技術,而是一種認識和思考世界的方式,也是我們為自己的未來確定一種生活方式。這不是簡單的技術的改變,是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資料的改變。 5.這次技術革命所帶來的變化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 各國第一夫人演講:約旦王后與馬雲同臺,梅拉尼婭被嘲笑!
    各國第一夫人演講:約旦王后與馬雲同臺,梅拉尼婭被嘲笑! 各國第一夫人演講:約旦王后與馬雲同臺,梅拉尼婭被嘲笑!
  • 馬雲和他的環保之戰
    「今天我們都已經沒有選擇」馬雲去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朋友們說他在「發瘋」——有那麼多事情不做,偏偏要跑到巴黎去談氣候。不到一個月之前,在11月18日菲律賓舉行的2015年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向馬雲發問:「為什麼你對氣候保護充滿熱情?」
  • 馬雲演講十大爆點
    馬雲:阿里早期很多人是賣家而且賣的都是垃圾在談及阿里早年的發展經歷時,馬雲稱,早期阿里巴巴很多人都是賣家,阿里把他們賣的垃圾都買過來放在平臺上。後來,東西越賣越好就不再賣垃圾了,隨著產品和服務的改善,阿里的系統也就發展起來了。
  • 馬雲達沃斯演講萬字長文:想寫「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個錯誤」
    演講接近尾聲時,馬雲說,「如果我有時間,我就會寫「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個錯誤」,這是我人生當中最寶貴的一些體驗,我的財富不是我取得多少成就,而是我們有多少的痛苦和錯誤。」(完)  以下為演講實錄: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我們這個會議,我非常榮幸的向各位介紹一下馬雲,他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董事局主席。
  • 馬雲差遠了!李嘉誠的商業帝國連蓋茨都無法想像!
    kandianshang)大隱隱於市,大富隱於首富之外,李嘉誠的商業帝國,恐怕連蓋茨都無法想像怎麼想出來的?吹牛的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將每一個吹過的牛都實現了。馬雲正是這樣的人。李嘉誠的真實財富恐怕蓋茨都無法想像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以馬雲等為代表網際網路企業家迅速完成財富積累,而且從公布的數據看,BAT的總值也已超過了香港的四大家族(李嘉誠的長和系、郭氏家族的新地
  • 疫情之後再看未來,馬雲:今天解決地球的問題更緊迫
    《Tech星球》消息,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開幕,疫情之後再看未來,科學家和企業家們都有新的感悟。在談到對未來技術的看法時,遠程參會的馬雲不無憂慮地提醒,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對自己的陌生,對地球的陌生,相比對外探索,人類對自身的探索顯得更難也更加重要。
  • 馬雲:物聯改變未來——網際網路、大計算以及雲數據缺一不可
    )上海】9月10日報導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驚豔」亮相,他發表了題為《物聯改變未來》的演講,分享來自產業內外最前沿的智慧與理念。網際網路把我們帶入到一個雲的計算,所有這一切都源於萬物相聯。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一個智聯網,沒有智能的物聯網,等同於是一個植物人。馬雲表示:物聯網的核心不是物,是連,更核心的是把這個連起來以後,能夠把它變成智能化。在工業時代,我們基本上使人越來越像機器;而未來的時代,機器會越來越像人,但是真正應該走的是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
  • 阿里巴巴能走到今天,都是因為這張圖!
    淘寶總裁一口氣引進了6 位副總,每個人對公司未來下一步該怎麼發展都有很不一樣的見解;在集團層面,大家也沒有共識。 其次,淘寶和支付寶經常發生摩擦,核心原因就是支付寶到底應該是淘寶的一個職能還是應該獨立向外發展。
  • 零分作文:賈伯斯是愛迪生轉世 調侃馬雲(全文)
    一篇高考作文《愛迪生接見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大佬探討手機未來發展》在網上流傳開來,網友稱這是北京版高考第一篇零分作文。這篇奇葩作文與眾多當下熱點進行了巧妙糅合,文中賈伯斯成了愛迪生的轉世,愛迪生還十分睿智的回答了馬化騰、丁磊、馬雲等中國網際網路大佬的提問。附:作文全文今天的國家會議中心,張燈結彩,星光熠熠。電燈泡的發明者、中國人民的好基友託馬斯·愛迪生,在這裡親切接見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大佬一行,並發表了題為「賈伯斯是我的轉世」的重要講話。
  • 是什麼讓馬雲敢公開談論外星文明?-馬雲,外星,文明 ——快科技...
    在演講的最後馬雲提到了一個話題,「對於外星文明,你不去了解,才是最可怕的。」馬雲的話音剛落,現場的人們就開始小聲的交流起來。現場的人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讓馬雲敢於講人類要去具備「了解」外星文明的能力呢?
  • 看馬雲德國漢諾瓦博覽會英文演講有多牛!
    馬雲在德國漢諾瓦博覽會上的演講內容來了。下面是馬雲演講稿中文版,附相關英語新聞。
  • 馬雲堅定地說:未來60%-80%的市場都屬於「它」!
    導語:馬雲表示,未來60%、70%、80%的零售全應該是「新零售」。馬雲表示,未來60%、70%、80%的零售全應該是「新零售」。那究竟什麼是新零售?為什麼新零售這個行業讓馬雲、劉強東都在爭著搶?馬雲:未來60%-80%是「新零售」 電商不改革就沒前途!
  • 89後創業者清華大學演講:我如何改變馬雲們的生活方式
    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相信這句話至今還是被很多人當成馬雲格言四處轉發,儘管馬雲本人已經在微博上澄清這句話的出處並非他本人,無奈馬雲微博的力量還是沒抵過這句話的病毒式傳播。以下為鄧濰在10月17日在清華大學演講的全文,從中你可以看到這個89後妹紙是如何通過做內容,影響一撥人的生活方式的。今天非常榮幸能夠來到清華大學,跟大家分享一下創業經驗。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有關注過「商務範」嗎?不管大家有沒有關注,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在網上看到過我們的文章。
  • 馬雲:「人工智慧」 這幾個字聽起來,我就很生氣
    而在今天的世界智能大會上,馬雲發表了「智能改變世界」的主題演講,他認為不應該讓機器像人,而是要讓機器有像人一樣學習的能力。機器也不應該成為人的對手,機器和人合作才有未來。演講全文長達萬字,虎嗅略有刪減,小標題為虎嗅所加。「人工智慧」這詞把人帶跑偏了,所以什麼是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