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最新演講:過去企業是「等政策」,未來要懂政策

2020-12-05 正和島

11月29日,第四屆浙商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本屆大會以「聚力擁抱新時代 開發創新立潮頭」為主題。這是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浙商盛會,共有2800多位嘉賓出席當天大會的主體活動;來自全球60餘個國家和地區、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3.3萬名浙商,將出席大會各類活動。

浙商總會會長馬雲在大會上表示,「今天的中國,今天的時代,是最佳經商時代。我們不需要去賄賂別人,我們不需要搞定莫名其妙的關係。」

本屆浙商大會除了馬雲的精彩演講外,還展露出一些有趣的細節。

省領導和企業家並排坐主席臺

本屆浙商大會,參會浙商眾多,坐席如何安排頗有講究。大會的座位表展現出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省領導和浙商並排坐在主席臺上。

▲ 第四屆浙商大會開幕式第一區塊座位圖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席車俊同志在前排中間就坐。右起分別是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葛慧君,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振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光明日報總編輯張政,網易董事局主席丁磊。

在車俊同志的左邊就坐的是省委副書記、省長袁家軍同志。左起分別是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省副省長熊建平,省工商聯主席、富通集團董事局主席王建沂,省政協副主席王建滿,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國際標準化組織主席張曉剛……

這張座位表,不僅是一張排座次的名單,更是浙江新型政商關係——「親」「清」有道、相敬如賓的具體而生動的體現。

文言版「浙商宣言」彰顯新時代浙商精神

這是本屆浙商大會上最有儀式感的一幕。

「山川錦繡、日月輝映,雲行雨洽、海晏河清,茫茫區宇,萬代一時。天下浙商,欣逢盛世,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致敬前輩、矢志奮鬥,踐行光大新時代浙商精神。……吾輩當矢志創新創業……吾輩當矢志興業報國……吾輩當矢志開放合作……吾輩當矢志誠信守法……吾輩當矢志追求卓越……樓觀滄海日,門對錢塘潮。全球浙商同仁們,吾輩須化壯志為行動,付豪言諸實踐……」

浙江省工商聯主席、浙江省商會會長、富通集團董事局主席王建沂,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宗馥莉等率領現場40餘位新生代浙商現場齊聲朗誦《第四屆浙商大會浙商宣言》。

關鍵詞:新時代浙商精神

這篇浙商宣言以文言文寫成,格局遠大、氣勢磅礴、意蘊深遠。通篇貫穿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後說,新時代浙商要有社會擔當:「原來的浙商精神就是無非艱苦奮鬥吧。邁進新時代了,所以浙商精神有新的含義,應該要堅持創業、創新,而且現在你要有擔當,為社會擔當,就是你要為社會作貢獻了。」

浙江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說,在新時代浙商精神的引領下,浙江大地展現出了新氣象。「浙江大地充滿了活力,它的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層出不窮地誕生,我們浙江的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煥發出了蓬勃的朝氣。」

其實,這些年,浙商發表過不少極具意義的浙商宣言。影響最大的當屬這次:2011年10月25日上午9點,首屆世界浙商大會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宣讀了《首屆世界浙商大會宣言》。

首部宣言:關鍵詞——使命

2004年10月發布的《浙商使命宣言書》是首部浙商宣言,包括標點符號,僅短短的352個字,3分鐘足以念完。文字不長,意味深長,關鍵詞是「使命」二字。

《宣言》以「更開放、更銳氣、更和諧、更負責」十二字為今日浙商之使命,以造福於人類為今日浙商之歷史責任,無不彰顯今日浙商之大氣、豪邁、擔當;以「一代勤勞人,兩隻萬能手,壘起半壁江山」寥寥數字,道盡了浙商創業之艱辛、勤勞致富之不易。浙商輝煌四海五洲,靠的是什麼?自己的雙手;《宣言》首提「以更銳氣的創先個性,更銳氣的創新意識,更銳氣的創造精神」,凸顯了以創業創新為核心的浙江精神,開啟了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的新篇章;《宣言》以國際眼光、讓世界矚目、讓世界挑選、讓世界認同、讓世界接納、善待地球等字眼,無不展示著今日浙商開放之胸懷,走向世界之雄心;以「更負責的功利行為,更負責的誠信經營」,旗幟鮮明地打出了「產業報國」的大旗。

浙商研究會是中國第一個研究地域商人——「浙商」現象的民間團體,旨在用全球視眼觀察與研究浙商,把浙商推向全球。

第二部宣言:率先號召「轉型」

2005年,浙商研究會發布了第二份浙商宣言--《浙商轉型宣言》,關鍵詞是「轉型」二字。

最強烈的一點感受是,春江水暖鴨先知,浙商對轉型的迫切。早在10年前,「草根浙商」已經開始謀求轉型升級為「森林浙商」,著力推進「浙江製造」加快向「浙江創造」轉型。應該說,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立足浙江發展浙江、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的號召下,當時浙商的事業如日中天、蒸蒸日上。然而,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敏銳的浙商深知自己的「軟肋」和「硬傷」,包括浙商傳統成本優勢的「紅旗」還能打多久?民間資本通道如何才能更加通暢?二代浙商會不會還不如光腳的「草根」父輩?浙商心中充滿了太多的疑問。於是,浙商率先發出轉型宣言,浙江轉型升級開始起步。

2008年7月《富春宣言》:最及時呼籲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2008年春夏之交,國際金融危機突然來襲。浙江的許多企業遭遇了經營困難,有些企業生死攸關。百餘位浙商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共渡難關、重振發展的大計。與會浙商共同發表了《富春宣言》。

海亮集團董事長馮亞麗宣讀:「我們要認清形勢,找準位置,抱團取暖,共謀未來。」「多難興邦,多難礪企。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一起攜起手來,凝聚天下浙商,自強不息,勵精圖治,攻堅克難。我們相信,勝利屬於我們,未來屬於我們。」鏗鏘有力的話語,道出了浙商的心聲。《富春宣言》的發出,為全國商界打了一針清醒劑。

2008年11月《互助宣言》、12月《共同宣言》:國際金融危機嚴重衝擊時刻——最悲壯

2008年11月30日,浙江省區域經濟合作企業發展促進會年會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召開。引人注目的是,大堂中設置了一個醒目的《互助宣言》噴繪,千餘名浙商鄭重地在《互助宣言》上簽名。大家作出了一致的承諾:在當前全球面臨金融危機的重要關口,攜手互助、抱團取暖。

同年12月15日,一年一度的浙大EMBA年會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舉行。這個冬天,開懷一笑成了不少企業家的一種奢侈,但這個晚上,他們的笑聲讓我們聽到了信心。平日他們是正襟危坐、運籌帷幄的企業老總,這個晚上他們集體起立,齊聲朗讀宣言。「莊嚴宣告:面對危機,我們相互支持,通力合作!莊重承諾:面對時艱,這個冬天我們一起過!」 「我們相信,只要前進的路上彼此關懷,再寒冷的冬日也有暖陽,只要前進的路上,有你有我,這個冬天我們將一起平安度過!」

2010年4月《浙商文化宣言》:最有「文化」

2010年4月19日,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浙商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任平宣讀了《浙商文化宣言》。這是浙商的第一個文化宣言。

它指出了浙商「文化基因」的重要性,浙江文化具有重和諧、尚兼容、謀創新、求實效的特點,代代相傳的文化,凝結成為浙江軟實力,造就了「浙江現象」,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浙商傳奇;指出了「草根浙商」既要繼承發揚「四千精神」,更要增強文化自覺,增加學養,充實靈魂,把文化的「精氣神」融匯於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努力成為有文化的企業家,成為文化浙商和現代儒商;指出了文化產業是具有反經濟周期增長的規律的朝陽產業和低碳產業,號召浙商以國家頒布實施《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為契機,進軍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品,為浙江製造注入文化因子,不斷提升文化驅動發展的動力。

言為心聲。粗粗算來,這10多年間,浙商先後發不過的浙商宣言有10多份,它們記錄了浙商的心路歷程,記下了浙商的風雨無阻,值得細細品讀。

馬雲:中國具備兩大優勢

浙商總會會長馬雲今天在世界浙商論壇上表示,他在全世界跑了很多國家,當前中國具備的兩大優勢讓他感觸尤其深切,一是政治穩定,二是社會安全。

對話全球浙商精華摘要:

1、今天的中國,今天的時代,是最佳經商時代。我們不需要去賄賂別人,我們不需要需搞定莫名其妙的關係。今天有幾個巨大的機會,這個勢已經在了,第一中國的政治穩定、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第二是中國在國際上想解決的是「一帶一路」給大家帶來的機會,國內打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我們每個人的機會很大。

2、我們國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老百姓的安全,憑著政治穩定、社會安全,加上整個經濟依舊保持6%以上的增長,這個國家的經商環境是最好的。

3、十九大報告我自己看了很多遍,公司內部學了很多遍。我跑了那麼多國家,中國有兩個優勢我感觸很深,第一個中國政治穩定,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有這樣的環境。民主黨永遠說共和黨怎麼不好,共和黨永遠說民主黨不好,從來沒有提升自己黨。只有中國共產黨在過去五年裡,我的真是越想越了不起,自我提升的能力,自我革新的能力。

4、也許以前我們的企業是等政策,未來的企業真是要懂政策。十九大報告我自己已經看了很多遍了,我們公司的各個部門都在看。我學這個就是問一個問題,我們為落實十九大政策可以做點什麼。

5、在省內,杭州灣地區,我覺得機會太好了。全世界有做得好的灣區,東京灣、紐約灣還有美國的加州灣,杭州有這個想法這個格局,加上我們的地理位置,加上未來就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這個趨勢我自己覺得我們省內有無數的機會,國內無數的機會,全球無數的機會,更何況這次技術革命給我們帶來無數的機會。

6、過去的全球化停留在6萬家大企業,是發達國家的全球化,大企業的全球化,原則上在全世界各地掠奪資源、掠奪低成本、勞動力,導致了今天全球化全世界都在反對。這一輪的全球化,「一帶一路」是中國發動的發展中國家的全球化,應該是為全人類謀福,為當地創造就業、創造稅收。所以只有這樣的思考,你才有可能在這一輪全球化中獲益。

7、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你必須要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擔當。中國企業今天再想在全世界去出口,還是靠賣便宜貨,還是靠殺價格,中國的企業會越來越不受人尊重,你必須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經商模式,去當地做一些當地做不了的事情。

8、「一帶一路」給中國所有的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沿著「一帶一路」賣東西,但我希望到當地不是去賣商品,我們去當地創造價值,在當地創造就業,當地創造稅收,當地人做不到的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受人尊重,這是我們面臨的巨大的挑戰,也是我們巨大的機會所在。

9、多思考「換道超車」。彎道超車成功的概率太低,第一違反交通規則,第二,十超九翻,第三你已經落後了,人家高手怎麼讓你超過,這是想像。換道超車,在另外一個道上,在另外的思考角度上,抓住下一波。

10、做企業,作為一個領導者,就是造勢、借勢、順勢。造勢是很難的,但是順勢而為,借勢而為很重要。所以今天技術革命的大浪是遠遠出現一個巨大的勢,你可以借這個勢。

11、很多人覺得eWTP為什麼要你們一個企業來做,這都是國家搞的政府搞的,你一個企業幹嘛去做這個事情,所以你得一個一個說服。我的回答是說,為什麼企業不可以幹呢。生意是由企業決定,政府支持,而不是政府決定企業執行,原來的全球化、原來的是WTO是200個部長坐在一個房間裡討論達成一個事情,其實很難的。一百個商人坐在一個房間裡面一定能磨合出一點東西出來。

12、你的眼光看一個縣你做一個縣的生意,你的眼光看一個省你做一個省的生意,如果你的眼光和能力能夠覆蓋全球,你就成為全球的企業家。每一個企業家要明白我有什麼、我要什麼、我願意放棄什麼,把這些問題想明白了再出去。

13、如果你想今天做全球化,不可能是明天成功,你至少得準備十年。阿里巴巴大概花3年時間可以建一支全球化的團隊,但是我們至少從今天開始,要花12年左右時間才可以把阿里巴巴變成一家有全球化文化的公司。這是一個漫長之路。做任何企業,尤其小企業,千萬不要以為你明天就會成功,快速成功者必然快速滅亡。Easy come easy go。

14、中國市場原來很大但很薄,今天中國市場已經有厚度,有3億的中產階級,2億在走向中產階級的人,四五億中等收入以下的人,這個市場的分級也非常之好。

15、未來的挑戰,第一是技術對每一家公司的挑戰之大,超過你的想像。第二今天我們做生意的方式方法必須改革,認真去看一下十九大兩個主要矛盾,不平衡性、不充分性,尤其是不平衡性放在前面,這中間有經濟結構的不平衡、環境的不平衡、貧富的不平衡、區域的不平衡,然後再加上一個不充分性。

16、中國人喜歡低調的人,我算是個另類,他們覺得你怎麼那麼高調?又是唱歌、拍電影,反正該折騰的都折騰過了。其實,這是人的性格決定命運,這是我自己的性格。然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老師,老師就是分享。我沒受過商業的訓練,我以當一個老師的狀態在做一個企業家,當老師希望所有的學生超過自己。人家怎麼看我?我也不知道,其實我都想過以後說,死掉以後墓碑上寫一個什麼字?我說杭州人、杭州佬,喜歡太極拳,幹過很多事,順便還做了一個企業。反正我希望我自己活得快樂一點,尤其我今天我越快樂我的同事們就越快樂。

17、我關於讓別人更好,思考讓別人過得更好一點,不是今天有這個想法,不要說小企業,我現在沒錢,等我有錢了以後我自然做一些好事,你是永遠做不大的,也不可能永遠有錢。我是從第一天湖畔花園創立的時候就跟大家講這些想法,這個我從來沒有改過。你只有第一天就這麼思考,你才能睡得著覺。第一天起樹立自己這些東西,極其之關鍵,否則總有一天你晚上睡不著覺,那就麻煩大了。

資料來源:

規模最大浙商大會開幕 你沒注意到細節透露了什麼?(新浪財經)

浙商大會上 為什麼他們的朗誦讓人聽完熱血澎湃?(新藍網)

盤點|這些年,浙商發表過的宣言(浙江即時報)

馬雲對話全球浙商:今天的中國是最佳經商時代(鳳凰網財經)

編 輯:李暢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商務合作:品牌傳播、企業遊學、投融資

曹盼盼 15624955328 ( 電話|微信 )

相關焦點

  • 馬雲浙商會發言:向政策要紅利的時代已經過去,要向技術要紅利
    同時,馬雲強調過去一年對浙商來說是艱難的。國際形勢依舊低迷、貿易保護主義又重新抬頭,這樣的困難還會繼續持續,但是時代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對於企業來說,必須要適應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這五大新變革。此外,馬雲還表示,要想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脫穎而出,企業就必須敢於提升技術含量、敢於對模式和組織進行創新。
  • 所有科技企業注意!有最新支持政策
    所有科技企業注意!
  • 馬雲:企業做不好,怪宏觀經濟怪去槓桿不如怪自己(附演講全文)
    圖片來源 / 圖蟲2019年1月3日下午,2018世界浙商上海論壇在上海舉行,浙商總會會長馬雲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經官方審核)。每年年會我們到這兒來學習、思考、反思,這是郭(廣昌)會長和所有的副會長們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對商業的貢獻。同時我也對王均金表示極大的尊重和欽佩,因為擔當商會的會長,它不是權力,不是榮譽,而是責任。
  • 馬雲:今天怎麼想像未來都是幼稚(附演講全文)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微博)10日在2017世界物聯網無錫峰會上如此表示。為了實現馬雲在演講中提到的「雙劍合璧」,阿里已經有所行動。第一財經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以無錫示範區為例,截止2016年擁有網際網路企業近1300家,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構建了比較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物聯網產業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在此次演講中,馬雲還提到智能化的目的不是讓機器像人一樣,而是必須機器像人一樣去學習。想讓機器變得智能,離開了物聯網,離開了大數據,離開了網際網路,離開了計算能力,都會是一句空話。
  • 「向好而行」高新技術企業最新政策巡迴宣講活動圓滿結束
    高新技術企業,助力企業創新發展。12月31日下午,為期43天的「向好而行」高新技術企業最新政策巡迴宣講活動圓滿結束。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企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各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有關領導出席活動並對活動進行點評。
  • 馬雲2019中國綠公司年會演講全文
    網商君4月23日,馬雲在甘肅敦煌舉辦的2019年中國綠公司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馬雲對在座的企業家表示,當今社會問題很多、挑戰也很多。未來困難就是機遇、抱怨就是機遇,企業家就應該誕生在困難的時候去解決問題。今年,脫貧、中美貿易、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將是巨大機遇。
  • 政策乾貨!最新最全的科技創新政策都在這裡!
    政策乾貨!最新最全的科技創新政策都在這裡!編制初衷為使廣大企業、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能更全面地了解掌握我市科技創新與人才政策,用足用好各項助企惠企政策紅利,提高科技創新政策獲得感,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對疫情後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近日,由市科技局組織編印的《寧波市科技創新主要政策便覽(2020年版)》電子書正式上線。
  • 2020年房價又要上漲?馬雲「預言」要失算,國家終於表態了!
    過去,買房子只是為了生活。如今,許多人只是為了投機而購買房屋,而這所房屋顯然已成為一種投資產品。今天,儘管房價仍然很高,但仍有一些普通購房者認為房價會下跌。這不僅是普通百姓的宏願,甚至馬雲都大膽地預測未來的房價如蔥。
  • 蘇州:「政策計算器」 讓優惠政策一鍵直達企業
    其中就有蘇州市開發的「政策計算器」,讓企業找政策,變成政策找企業,用新技術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發展活力。能夠享受一些政府的補貼政策,也能通過這些好的政策能夠推進我們企業往前發展。」   這款被企業津津樂道的"政策計算器"系統由江蘇風雲科技自主研發,原本這家公司主要為企業平臺提供軟體服務,在政企服務過程中,公司發現企業對惠企政策有很大需求,政府也在想法設法去服務企業,基於蘇州市企業服務雲平臺,並受蘇州工信局委託,風雲科技開發出了政策計算器系統,這套系統藉助人工智慧算法,把海量的政策、工商大數據和企業填報信息進行精準匹配。
  • 新能源雙積分政策十問十答 一篇文輕鬆讀懂最新政策
    二、為什麼要雙積分政策? 雙積分政策是為了更好的推進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根據雙積分的政策,企業生產的新能源車越多,積分越高,對於企業來說越有利;企業生產的新能源車越少,積分也越低甚至出現負積分,企業的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直接關停。三、 單一車型新能源積分怎麼計算?
  • 馬雲演講十大爆點
    馬雲認為,「蠢要比癌症還可怕,至少癌症還有救」。在招聘時,從來不會去看是哪所大學畢業的,英雄不論出處,重要的是他要比自己聰明,而且自己要喜歡他的性格,同時,他還應該具備永不放棄的精神。此外,馬雲指出,不停抱怨的人千萬不能找。馬雲:我為什麼飛來飛去見那麼多總統?
  • 範劍平:今年貨幣政策要做到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論壇以「思危 思變 思遠」為主題,開啟了一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三思之「辯」,探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全球經濟》,他表示今年中國的貨幣政策要做到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 為什麼要高度關注經濟政策不確定性?
    建材行業屬於敏感行業,地方政府不願冒險,企業建成就開始停產,每年損失幾百萬元。更沒想到的是,當時老闆完全用自有資金建廠,都沒想到去貸款。現在自有資金沒了,貸款也貸不到。因此老闆後悔連連,都怪這種政策變動的不確定性。 調研回來之後,我就下決心一定要研究不確定性,因為它幾乎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如果生產者沒法形成穩定的預期,談何利潤最大化?
  • 林毅夫在產業政策上的內在悖論
    如1985年,中央「七五建議」指出「堅決把建設重點切實轉到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改建擴建上來」,這應該也是一種導向性的產業政策。然而30年前,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低下,這種內涵為主的擴大再生產路子,顯然走不通,後來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而且,即使政府的產業政策是正確的,還有一個執行上的風險問題。在林毅夫的演講中,出現了甄別、針對、優先等主觀性很強的字眼。
  • 史玉柱比拼馬雲辭去CEO 稱要過屌絲生活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史玉柱最新資訊 > 正文 史玉柱比拼馬雲辭去CEO 稱要過屌絲生活
  • 王岐山、易綱、周小川、馬雲重磅發聲!信息量太大
    目前,一些發展中國家十分重視疫情後未來能力的建設,特別是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未來生產能力的建設。有些國家不願意輕易違約或者申請債務重組,因為他們考慮的是自己未來的信譽,未來在國際市場、在「一帶一路」合作中所處的地位,他們希望未來有更多能力。與此同時,未來的發展道路肯定是大量依靠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依靠多邊主義,當前的一些政策選擇既是關鍵,同時也不能顧前不顧後。
  • 5年過去了,一夜成名的「小馬雲」依舊口齒不清,他的未來在哪裡
    出生於2008年的範小勤,因為長相和馬雲十分相像而走紅網絡,從此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農村孩子一躍成為了眾人爭相合影的小明星。有人更是憑藉他的名氣以他的名義成立了公司。範小勤也離開了農村的老家,由專人照顧,生活上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觀,但他的未來卻依舊讓人堪憂。
  • 假如讓馬雲重講一次螞蟻 || 大視野
    其實馬雲1024演講的主要內容,過去基本都講過。不妨重溫一下去年8月26日,他在重慶出席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時的演講:1、技術是發展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馬雲說自己是「金融的外行」,這話深具諷刺意義,讓傳統金融從業者五味雜陳。因為誰都聽得出弦外之音——內行和過去在一起,外行才和未來在一起。我向多位銀行業者詢問對馬雲演講的看法。他們都承認銀行存在弊端,特別是坐擁龐大資金,卻讓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自彈自唱,無助於實體經濟發展。即使資金最後流到實體一端,由於鏈條過多,也加高了資金成本,加劇了借款人負擔。
  • 管清友:「雙循環」新格局下的經濟、政策與投資
    又將會有哪些新的政策與投資機會?日前,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2020浦江養老金融夜話」第二期活動特邀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作題為「『雙循環』新格局下的經濟、政策與投資」的主題演講。管清友院長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多家重要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也是令人尊敬的金融界大咖,能夠現場聆聽他「雙循環」新格局下經濟、政策和投資演講,一定能夠收穫到更多更新的觀點和看法。
  • 【洞見】時殷弘:美國及其他主要國家對華政策與未來世界格局
    在此背景下,美國及其他一些主要國家的對華政策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未來的世界局勢也初現端倪,很多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和探究。  一、美國對華政策動向  大疫情影響大乾坤。當前,由川普政府自2018年年初發動的歷史性對華超強硬政策,正被迫悄悄地在戰略和經貿陣線上收縮。戰略陣線上,形勢複雜,有時甚至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