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記者:李靜
8月29日,一場「絕無僅有」的對話在上海發生,堪稱科技領域裡程碑式。
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上,特斯拉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和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就人工智慧等相關話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交鋒。
在長達45分鐘的對話中,馬雲和馬斯克全程用英文對答,馬雲和馬斯克在現場也頻頻爆出的「金句」。不過,「雙馬」之間不少觀點相悖,現場的交鋒堪比「火星撞地球」。
有意思的是,不少網友在站隊的同時,還認為「雙馬」的對話顯然不在一個頻道上。「雞同鴨講」、「馬雲在講哲學,馬斯克在講科學」、「兩人根本沒有辦法聊到一塊」……
人類和AI相比誰更聰明?
在大會現場,主辦方為二人提供了8個話題,最終雙方只討論了AI、火星、就業、教育和生命5個領域。
對於人工智慧,馬斯克認為:「一般大家都會低估人工智慧的能力,他們覺得可能就像是聰明的人而已。實際上,人工智慧可能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 他強調,自己並不是個天然的樂觀或者悲觀的人,但未來科技發展將會超越我們理解它的能力。
馬雲則說:「我特別驚訝於你對於科技的願景。我不是搞高科技的人,我是講生活的,我覺得AI能夠給全世界,給社會打開一個新的篇章,讓大家更好的理解自己,而不是完全理解外部的世界。」
馬雲認為,AI並不是一種威脅。「我不認為人工智慧是很恐怖的東西,因為人類很聰明。我覺得AI很好很有意思,我們會擁抱它。」馬雲表示。
之後,馬雲和馬斯克的對話,火藥味更加十足。
馬雲直言,人類不可能被機器控制,機器是人類發明的。根據科學,人從來無法創造一個比自己更聰明的動物。
馬斯克立即反駁道:「我非常不同意你的看法。」
馬斯克說,人類可以創造比我們更聰明的東西,他們並不一定要是人。比如過去下棋是聰明人才會下的,現在你的手機就可以下棋打敗世界冠軍。
馬雲卻反問,為什麼要和機器下棋?「計算機只是人類創造的聰明的工具之一。計算機是聰明的,但是人類今後會創造更多的工具,會比計算機聰明更多。」
你想去火星嗎?「不,我不去」
有意思的是,馬雲和馬斯克在到「火星」這一話題上也產生了碰撞。
馬雲笑著說:「聽說你要去火星?我對火星沒有興趣,我剛從火星回來。我對地球上發生的一切更感興趣,為什麼大家對火星這麼好奇。」
馬斯克回答道,人類需要更進一步了解宇宙的本質,以確保能夠進入到不同的行星生活。「即使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地球還是有可能會發生人類無法控制的事情,外部力量或者內部事物導致文明被毀滅或者我們受到足夠的威脅,以至於我們只能搬到另外一個星球去生活。」馬斯克坦言。
馬雲表示出不同的觀點:「我不是火星的粉絲,就像爬到山頂往下再走一步就去火星了,但是回不來了。我感覺去火星就是回不來的感覺,別那麼做。」
馬雲認為,要把100萬人送到火星很好,但是我們要關心70多億地球人的發展,讓地球更可持續發展。人類必須對未來負責,要很關注現在的生活怎麼能夠更好。如果通過AI,人類能更好理解自己的話,就可以更好地提升世界。
馬斯克繼續反駁:「我也是支持地球的。從資源的角度說,這世界只需要使用大概最多1%的資源用來研發,去實現多星球生活,並不需要太多投入。我覺得這是針對未來比較明智的一個投資。」
就業、教育觀點碰撞
馬雲和馬斯克圍繞就業、教育等問題也展開了精彩的對話。
馬雲認為,過去100年人類一直擔心新技術將會帶走就業機會,實際上人類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我不會太擔心工作。首先我們會有很多工作;第二點,我們不需要很多的工作,第三點,在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壽命可能會延長至100歲,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馬雲稱。
馬斯克卻在就業問題上表現出擔憂:「今後人工智慧會使得工作失去意義,可能最後的工作就是寫AI軟體,最終可能AI自己都會寫軟體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去學工程、物理或者做一些和人互動的工作,當然還有藝術。」
馬雲直言:「我們可以花更多時間來訓練培訓孩子去學藝術,學畫畫,學跳舞,這些都是創意的事情。計算機就是機器,機器就是一個玩具。人類要有信心,機器只有晶片,而我們有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是智慧的來源。所以接下來的10年、20年,各個國家、政府應該去改革教育體系來確保孩子能夠在未來找到工作。」
馬斯克表示認同:「是的,要儘可能多地多學一點,讓自己能夠更好地預測未來、創造未來。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
最後,馬雲總結表示,人類非常喜歡技術,對技術有幻想,、技術應該和夢想共生,並不是技術改變人類的世界,而是背後的夢想真正改變了人類的世界。
誰的觀點更受歡迎?
「雙馬」對話結束後,雙方的觀點便在網絡上掀起了討論的浪潮,話題感十足。
網友在網絡上討論的熱火朝天,業內人士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據媒體報導,在8月29日下午舉行的產業發展論壇第二輪圓桌對話上,主持人要求四位圓桌嘉賓進行站隊,結果有三人支持馬斯克的觀點,認為人工智慧將來會遠勝人類。
8月30日,美能華科技創始人兼CEO童先明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馬斯克的觀點有一定的依據,我認為人工智慧會在某些領域先超過人類,隨著超過人類的領域越來越多,會造成人工智慧全面超越人類的印象和看法。」
當然,認為馬雲更有「水平」的聲音也不在少數。
外媒評論表示,阿里巴巴的馬雲要比飄忽不定的馬斯克更加講道理。馬斯克數次偏題,講起了其他不清晰的內容,比如文明的歷程以及技術變革的節奏。
此外,美國科技博主Sascha Pallenberg在Twitter上也評論到,「聽馬雲的演講覺得非常鼓舞人心,他的智慧和知識令人驚嘆,而且他並沒有不停的給自己的公司打廣告,相比之下,馬斯克就差些了。」
但有網友給Sascha Pallenberg留言表示,馬斯克的觀點更加有趣且內容豐富,而馬雲則對人工智慧這個話題的貢獻很少。
對於這場絕無僅有的辯論賽,你認為誰的觀點更加精彩呢?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