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撞地球和針尖大物體光速撞地球,兩者後果有什麼區別?

2020-11-29 時空通訊

這是回答一位初一小朋友的問題,原問題引用如下:

火星撞地球會發生什麼?問題說明:假設一個針狀物體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後果?(這個物體硬度等其他條件按能接受光速來),說一下,我初一。

初一的小朋友有這種好奇心是好事,這既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不斷認識自然規律的動力。時空通訊支持你,願意和你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你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題目「火星撞地球會發生什麼」,一個是說明裡的「針狀物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後果」。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我們得分開來說。

先來說說火星撞地球會怎樣。

火星質量為地球的11%,也就是約9分之一。這麼巨大的一個行星撞擊地球,地球生態肯定全部完蛋,但地球會不會完蛋從此消失呢?我的回答是不會。

因為早在45億年前,地球剛剛誕生不久,還處於熔融狀態,沒有凝固冷卻時,就被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碰撞過。現在的科學家把這顆火星大小的天體稱為「忒伊亞」。

研究表明,當時的地球幾乎被撞散了,但沒有完全散開,而是以一團熾熱的火球狀繼續在軌道上運行,隨後漸漸凝聚成了一個比先前稍大的地球。這是因為地球吸收了「忒伊亞」絕大部分質量,讓自身質量增加了約9分之一。

而迸濺到太空的巖漿和碎渣開始圍繞著地球成一個火環,隨後在引力作用下,漸漸凝聚在一起,成為一個較小的星球,這個星球有地球質量的1/81,這就是月球。這個理論是月球成因的主要理論,得到科學界更多的支持和認同。

地球與「忒伊亞」戀愛結出了碩果。

火星般大小的「忒伊亞」撞擊地球,地球並沒有完蛋,只是脖子(自轉軸)被撞歪了,使自己的赤道面與公轉黃道面形成了一個23.44°的夾角。正是這個夾角,讓太陽照射到地球的角度發生了變化,使地球氣候變化更生動,有了一年四季。而月球的誕生,對地球引潮力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原來主要承受太陽引潮力,變成承受月球更大的引潮力,讓地球海洋潮起潮落更大了,地球更有生機和動感了。

兩者的結合為地球生命孕育和誕生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因此45億年前那驚天動地的一撞,地球,或者更貼切地說是人類因禍得福。沒有這一撞,或許地球就像金星和火星一樣,不會孕育出生命,也就沒有今天的你我他在這裡評頭論足。

所以時空通訊把地球與「忒伊亞」的親密接觸比喻為愛戀之舞,正是它們轟轟烈烈一吻後的結合,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誕生了月球這個女兒,還孕育了繁衍不息的無數生命。

那麼如果再來這樣的一撞,又會有什麼發生呢?

這將是地球的重組。地球又會被撕裂重新融合,增加了更多的質量。會不會又迸發出幾個大大小小的月球,隨機性很強,無法定論。

但可以確定的是,現有動植物類生物將全部滅絕,當然包括人類。因為這種撞擊下,地球地殼將破碎不堪,甚至從裡到外撕裂重組,海水將全部被蒸發,煙塵水汽遮天蔽日。地球冷卻恐怕要經歷數百萬年,才會漸漸恢復氣候。但這一撞,很可能會改變地軸角度,脖子又伸直了呢還是更歪了呢?這要看撞擊的速度和角度。

如果這一撞殺滅了所有生命,哪怕最隱秘和細小的生物也死翹翹了,地球從此就成為一個廢球了。如果有幸殘留一些細菌孢子類低級生命,在數百萬年後或許會漸漸復甦,重新開始進化。

但重啟後的生命已經完全不可能是原來的生命狀態了,地球的氣候和條件發生了改變,生命的進化路線也將隨之改變,或許要經歷數億年,又一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才會來臨。再經歷數億年的演化,或許會進化出新的地球主宰者,是恐龍類的無智慧動物,還是類人類智慧生物呢?誰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絕不再是人類了。

再來說說針狀物體光速撞地球的可能性和後果。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物質能夠達到光速。這裡的物質是指具有靜質量的物體,哪怕一個質子,質量只有1.672621637×10^-27kg,也只能無限接近光速,永遠也無法達到光速。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裡,科學家們用巨大能量催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將一束質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99991%。

1個針尖有多大?最小的針尖約100nm,根據圓面積計算公式S=πr^2,可得針尖面積為7853.9nm^2。質子直徑約10^-15m,就是0.000001nm,每個電子佔據面積約0.0000000000007854nm^2,這樣1個針尖就可以排下近億億個質子。這還了得,1個質子都無法達到光速,億億個質子大的針尖達到了光速,那還得了?

結果就是這個世界不存在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速度越大動質量越大,質速關係限制了速度。

物體質量會隨著速度的變化而變化,速度越快其動質量就越大。在低速狀態下,動質量變化不大,隨著趨近光速,動質量變化就會越來越大。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不管其質量大小,隨著趨近光速,其動質量就會趨於無限大。

何謂無限大?有許多人喜歡動輒用無限這個詞,實際上這個世界無限的東西非常少,嚴謹的科學角度,只有奇點才有4個無限,即無限小、無限密度、無限曲率、無限高溫。這4個無限是因為第一個無限小,既然小得無可限量,當然就無法測出其密度、曲率、溫度了。

還有黑洞史瓦西半徑內的曲率,也就是引力是無限大的。這也是因為其中心有一個奇點,這個奇點無限小,與其質量成正比形成了一個圍繞著奇點的球狀空間,這個空間就叫史瓦西半徑。在這個範圍裡,其引力是無限的,我們所知的任何東西一旦進了這個空間,就會有去無回,掉落到其中心奇點那個無底深淵。

除此之外,這個世界似乎再也沒有什麼無限的東西。因此希望這位小朋友從現在開始養成嚴謹態度,少用慎用「無限」、「無窮」、「永遠」這樣的詞語。

有靜質量物體達到光速是一個悖論。

現在的動態宇宙標準模型認為,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宇宙在不斷的膨脹,迄今為止,可觀測宇宙半徑達到465億光年。因此宇宙也是有限的,即便目前科學觀測數據並不很精確,但至少可以認為,既然宇宙是動態的,有始有終的,就是有限的。

因此有質量的物體如果達到光速,其動質量就達到了無窮大,超過宇宙質量,這豈不是一個悖論?因此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得到的一個結論,用關係公式來表達,其表達式為:M=m/√[1-(v/c)^2]

這裡的M為物質的運動質量,m為物質的靜質量,v為運動速度,c為光速。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得到,當速度達到99%時,動質量增加約7倍;當速度達到99.999999%時,動質量增加7000多倍。

以後速度每提升百分點後面2個9,動質量就增加1個數量級,當達到光速的10^100分之一時,動量將增加了7x10^50倍,這樣1個質子的質量就達到:

(1.67×10^-27)x(7x10^50)=1.169x10^24kg

當一個質子的速度達到只差10^100分之一就達到光速,其動質量已經相當地球質量的5分之一了,再在後面增加兩個9,即達到光速只差10^102分之一時,一個質子的動質量就達到近20個地球質量。

這就是質增效應,當物質運動速度達到光速時,這個公式給出的答案為零,無限大表述為無法計算。

因此,任何物體無法達到光速,如果一定要說一根針達到光速刺向地球會怎樣,那就是世界毀滅。這個毀滅不光是地球的毀滅,而是宇宙,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毀滅。

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光速限制和質增效應是現階段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後面會不會有所突破呢?不知道。在沒有突破前,我們只能夠按照現有理論來推論,否則就成了民科的瞎扯了。

綜上所述,火星撞地球和針尖大物體光速撞地球結果都是毀滅。但這兩種毀滅不是一個數量級,前者只是地球生物的毀滅,後者是宇宙毀滅,而且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我的這些回答不知道這位小朋友滿意不?謝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小行星不撞地球了!要真撞了後果多嚴重?
    此前,曾有消息稱,一顆小行星可能會在今年9月9日撞擊地球,不過,這種可能性最終被排除了。17日,「小行星9月不會撞地球」登上微博熱搜,再次引發人們的熱烈討論:我們常說的「小行星」是什麼?它與地球相撞又會引發哪些後果呢?
  • 一根針以光速撞擊地球會造成什麼後果?
    宇宙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危險,對於地球而言,最直接的威脅就是小天體的撞擊。在太陽系中存在著大量的對地球不懷好意的小天體,稍不注意它們就可能會狠狠地向地球撞來。通過動能公式 Ek = 1/2 x mv^2(其中m代表質量,v代表速度)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質量和速度都會影響物體動能的大小,但速度對動能的影響明顯要大得多。這不禁讓人好奇,假如一個質量很小的物體以極快的速度撞擊地球會怎麼樣呢?具體點講就是,一根針以光速撞擊地球會造成什麼後果?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 火星撞地球…
    來源:劉曉博說財經「火星撞地球」,儼然已成為一個「成語」。它想表達的大概是兩重意思:第一,火星和地球雖然都是太陽系的行星,但差別巨大;第二,一旦發生撞擊,必然產生嚴重的連鎖反應。而中美,恰恰在2020年發生了「火星撞地球」式的博弈,並在11月3日美國大選之前「愈演愈烈」。
  • 火星撞地球……
    原創 劉曉博 「火星撞地球」,儼然已成為一個「成語」。 它想表達的大概是兩重意思:第一,火星和地球雖然都是太陽系的行星,但差別巨大;第二,一旦發生撞擊,必然產生嚴重的連鎖反應。而中美,恰恰在2020年發生了「火星撞地球」式的博弈,並在11月3日美國大選之前「愈演愈烈」。
  • 火星 撞地球……
    原創劉曉博「火星撞地球」,儼然已成為一個「成語」。它想表達的大概是兩重意思:第一,火星和地球雖然都是太陽系的行星,但差別巨大;第二,一旦發生撞擊,必然產生嚴重的連鎖反應。而中美,恰恰在2020年發生了「火星撞地球」式的博弈,並在11月3日美國大選之前「愈演愈烈」。
  • 一粒沙子能夠撞穿地球嗎?
    在中學物理中,一個物體所具有的動能由如下的公式確定:Ek=1/2mv^2可以看到,即便沙子以光速運動,其動能也是很有限的,撞穿地球那是不可能的。但狹義相對論表明,沙子的速度達不到光速,因為沙子的靜止質量不為零。雖然沙子不能以光速運動,但只要沙子的速度足夠接近光速,它其實是可以撞穿地球的。根據狹義相對論,動能公式的形式如下:可以看到,但凡靜止質量不為零的物體,只要速度無限趨向於光速,其動能將會趨向於無窮大。
  • 44億年前的行星撞地球,不只撞出了月球,還撞出了地球生命
    關於地球的生命起源,科學家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也存在多個理論假說。我們常說地球生命是碳基生命,因為對細胞結構和功能起關鍵作用的是碳元素。但科學家的研究證明,早期地球表面上幾乎沒有水,碳基分子也很少。那麼地球上的碳怎麼來的呢?——小行星對地球的撞擊。
  • 一粒沙子以光速擊中地球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一粒沙子以光速擊中地球,結果會怎樣呢? 事實上,沙子撞擊地球的事件十分普遍,每天都在上演。太空中遍布著大量與沙子差不多大小的巖石微粒,它們會被地球的引力吸引過來,與地球發生相撞。
  • 一粒沙子以光速擊中地球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一粒沙子以光速擊中地球,結果會怎樣呢?事實上,沙子撞擊地球的事件十分普遍,每天都在上演。太空中遍布著大量與沙子差不多大小的巖石微粒,它們會被地球的引力吸引過來,與地球發生相撞。由於地球有稠密的大氣層,當這些太空微粒以每秒十幾公裡的速度撞上地球時,它們會在大氣中劇烈燃燒殆盡,成為一閃而過的流星
  • 火星撞地球什麼時候播出每周幾更新 嘉賓陣容名單
    《火星撞地球》是一檔在愛奇藝獨家播出的情感話題互動類節目,節目每期以一對真實情侶的情感故事導入話題,嘉賓苑子文、苑子豪、左巖、斕曦、史教授、盧思浩以及三十名情感觀察團加入其中,圍繞當期話題展開充分討論。那火星撞地球有哪些嘉賓?下面來了解一下。
  • 《火星撞地球》完美收官致敬美好愛情
    在本周二播出的第十二期節目中,《火星撞地球》將年輕情侶之間 「戀愛中應不應該各玩各的」作為節目討論話題。收官之期中,女嘉賓堅持戀愛中多些個人空間才能走得更久,趁著年輕就應該多出,而深受其害的男嘉賓認為若是彼此之間各玩各就是絲毫不關心對方的表現。面對據理力爭,誰都不願退讓與改變的兩人,演員斕曦靈魂發問:這樣談戀愛的意義在哪裡?
  • 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產生什麼後果?科學家:百年後「再見」
    文/行走天涯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產生什麼後果?光在真空中的航行速度能夠達到30km每一秒,如果人類的航行速度也能達到光速,那麼人類只需要兩秒鐘的時間就能到達月球。人類到達火星也不再需要往返一年多的時間了,僅僅只需要五六分鐘。倘若未來人類實現將火星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人類想要移居到火星上也是分分鐘就能完成的事情,甚至火星就像地球的後花園一樣,乘車就能買票到達。
  • 隕石對準俄羅斯撞去,半空突然被不明物體擊碎?有誰在守護地球?
    一時間,網友眾說紛紜,懷疑是有什麼力量刻意將其摧毀。如果真的有,那是誰做了這種好事還不留名呢?按照科學家的計算,最壞的結果是撞向核電站,就算沒有撞到核電站,以這顆隕石的速度和質量,撞到地面也會讓數百萬人失去自己的家園。在它原地爆炸之後,雖然也造成了一些損失,但比想像中的要少的多。
  • 《火星撞地球》壓軸定檔聖誕 導師情侶引領新風潮
    全民情感話題互動類節目《火星撞地球》歡樂定檔聖誕,節目於12月25日起,每周二中午12點起在愛奇藝視頻火熱上線。《火星撞地球》聚情感熱點話題,邀請「奇葩」情侶現場聯合「銀河大咖」彈幕式刷屏吐槽。作為情感討論節目,《火星撞地球》旨在通過社會普遍存在的情感矛盾,以及導師、情感觀察團等不同角度的觀點碰撞,幫助嘉賓尋求相處之道的同時,也讓觀眾感同身受找到共鳴。
  • 地球進入倒計時?研究發現,48年後「阿波菲斯」小行星將撞地球
    位於太陽系外側的彗星群,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都讓太陽系內側的星球危機四伏,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月球表面坑坑窪窪,這些隕石坑都是月球經常遭遇小行星、彗星等撞擊的結果。地球也是如此。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小行星撞地球引發的生物大滅絕發生過多次,也讓地球生物演化被推翻重塑過多次。
  • 7年前小行星撞向地球,卻被空中不明物體撞解體,誰在保護人類?
    從古至今,人類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從未停止對未知事物的探索,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未解之謎也揭開了神秘面紗,但仍有許多問題依舊困擾著我們,比如UFO(不明飛行物)和ET(外星人)。19世紀初能夠記錄物體形象的儀器已經面世,這為本來只存在於人們口中的UFO提供了真實存在的證據。
  • 7年前小行星撞向地球,卻被空中不明物體撞解體,誰在保護人類?
    從古至今,人類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從未停止對未知事物的探索,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未解之謎也揭開了神秘面紗,但仍有許多問題依舊困擾著我們,比如UFO(不明飛行物)和ET(外星人)。19世紀初能夠記錄物體形象的儀器已經面世,這為本來只存在於人們口中的UFO提供了真實存在的證據。但是這些被記錄下來的不明飛行物,有些被證實是風箏、飛機或者其他飛行物、有些則是P圖譁眾取寵。
  • 均瑤味動力攜手愛奇藝,聯手打造《火星撞地球》
    如今年輕人的情感問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有來自父母的催促,有小兩口之間的摩擦,也有單身人士的苦惱…為了能幫助更多年輕人理性正確的面對情感問題,均瑤味動力攜手愛奇藝重磅打造了全民情感話題互動類節目——《火星撞地球》,該節目於2018年12月25日在愛奇藝正式上線,一上線便吸引了無數網友的眼球
  • 地球進入倒計時?研究發現,48年後「阿波菲斯」小行星將撞上地球
    ,大約48年後,更加準確一點來說,是在2068年4月12日,它將撞上地球,而且後果是災難性的。位於太陽系外側的彗星群,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都讓太陽系內側的星球危機四伏,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月球表面坑坑窪窪,這些隕石坑都是月球經常遭遇小行星、彗星等撞擊的結果。地球也是如此。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小行星撞地球引發的生物大滅絕發生過多次,也讓地球生物演化被推翻重塑過多次。
  • 「最危險」小行星不會撞地球
    據新華社華盛頓4月4日電美國航天局日前說,一顆被認為未來100年內對人類「最危險」的小行星,現已被科學家從撞地球危險近地天體名單中移除。    這顆編號為2007 VK184的小行星直徑130米,自2007年11月被發現以來便被列入「地球殺手」小行星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