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回答一位初一小朋友的問題,原問題引用如下:
火星撞地球會發生什麼?問題說明:假設一個針狀物體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後果?(這個物體硬度等其他條件按能接受光速來),說一下,我初一。
初一的小朋友有這種好奇心是好事,這既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不斷認識自然規律的動力。時空通訊支持你,願意和你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你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題目「火星撞地球會發生什麼」,一個是說明裡的「針狀物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後果」。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我們得分開來說。
先來說說火星撞地球會怎樣。
火星質量為地球的11%,也就是約9分之一。這麼巨大的一個行星撞擊地球,地球生態肯定全部完蛋,但地球會不會完蛋從此消失呢?我的回答是不會。
因為早在45億年前,地球剛剛誕生不久,還處於熔融狀態,沒有凝固冷卻時,就被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碰撞過。現在的科學家把這顆火星大小的天體稱為「忒伊亞」。
研究表明,當時的地球幾乎被撞散了,但沒有完全散開,而是以一團熾熱的火球狀繼續在軌道上運行,隨後漸漸凝聚成了一個比先前稍大的地球。這是因為地球吸收了「忒伊亞」絕大部分質量,讓自身質量增加了約9分之一。
而迸濺到太空的巖漿和碎渣開始圍繞著地球成一個火環,隨後在引力作用下,漸漸凝聚在一起,成為一個較小的星球,這個星球有地球質量的1/81,這就是月球。這個理論是月球成因的主要理論,得到科學界更多的支持和認同。
地球與「忒伊亞」戀愛結出了碩果。
火星般大小的「忒伊亞」撞擊地球,地球並沒有完蛋,只是脖子(自轉軸)被撞歪了,使自己的赤道面與公轉黃道面形成了一個23.44°的夾角。正是這個夾角,讓太陽照射到地球的角度發生了變化,使地球氣候變化更生動,有了一年四季。而月球的誕生,對地球引潮力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原來主要承受太陽引潮力,變成承受月球更大的引潮力,讓地球海洋潮起潮落更大了,地球更有生機和動感了。
兩者的結合為地球生命孕育和誕生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因此45億年前那驚天動地的一撞,地球,或者更貼切地說是人類因禍得福。沒有這一撞,或許地球就像金星和火星一樣,不會孕育出生命,也就沒有今天的你我他在這裡評頭論足。
所以時空通訊把地球與「忒伊亞」的親密接觸比喻為愛戀之舞,正是它們轟轟烈烈一吻後的結合,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誕生了月球這個女兒,還孕育了繁衍不息的無數生命。
那麼如果再來這樣的一撞,又會有什麼發生呢?
這將是地球的重組。地球又會被撕裂重新融合,增加了更多的質量。會不會又迸發出幾個大大小小的月球,隨機性很強,無法定論。
但可以確定的是,現有動植物類生物將全部滅絕,當然包括人類。因為這種撞擊下,地球地殼將破碎不堪,甚至從裡到外撕裂重組,海水將全部被蒸發,煙塵水汽遮天蔽日。地球冷卻恐怕要經歷數百萬年,才會漸漸恢復氣候。但這一撞,很可能會改變地軸角度,脖子又伸直了呢還是更歪了呢?這要看撞擊的速度和角度。
如果這一撞殺滅了所有生命,哪怕最隱秘和細小的生物也死翹翹了,地球從此就成為一個廢球了。如果有幸殘留一些細菌孢子類低級生命,在數百萬年後或許會漸漸復甦,重新開始進化。
但重啟後的生命已經完全不可能是原來的生命狀態了,地球的氣候和條件發生了改變,生命的進化路線也將隨之改變,或許要經歷數億年,又一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才會來臨。再經歷數億年的演化,或許會進化出新的地球主宰者,是恐龍類的無智慧動物,還是類人類智慧生物呢?誰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絕不再是人類了。
再來說說針狀物體光速撞地球的可能性和後果。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物質能夠達到光速。這裡的物質是指具有靜質量的物體,哪怕一個質子,質量只有1.672621637×10^-27kg,也只能無限接近光速,永遠也無法達到光速。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裡,科學家們用巨大能量催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將一束質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99991%。
1個針尖有多大?最小的針尖約100nm,根據圓面積計算公式S=πr^2,可得針尖面積為7853.9nm^2。質子直徑約10^-15m,就是0.000001nm,每個電子佔據面積約0.0000000000007854nm^2,這樣1個針尖就可以排下近億億個質子。這還了得,1個質子都無法達到光速,億億個質子大的針尖達到了光速,那還得了?
結果就是這個世界不存在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速度越大動質量越大,質速關係限制了速度。
物體質量會隨著速度的變化而變化,速度越快其動質量就越大。在低速狀態下,動質量變化不大,隨著趨近光速,動質量變化就會越來越大。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不管其質量大小,隨著趨近光速,其動質量就會趨於無限大。
何謂無限大?有許多人喜歡動輒用無限這個詞,實際上這個世界無限的東西非常少,嚴謹的科學角度,只有奇點才有4個無限,即無限小、無限密度、無限曲率、無限高溫。這4個無限是因為第一個無限小,既然小得無可限量,當然就無法測出其密度、曲率、溫度了。
還有黑洞史瓦西半徑內的曲率,也就是引力是無限大的。這也是因為其中心有一個奇點,這個奇點無限小,與其質量成正比形成了一個圍繞著奇點的球狀空間,這個空間就叫史瓦西半徑。在這個範圍裡,其引力是無限的,我們所知的任何東西一旦進了這個空間,就會有去無回,掉落到其中心奇點那個無底深淵。
除此之外,這個世界似乎再也沒有什麼無限的東西。因此希望這位小朋友從現在開始養成嚴謹態度,少用慎用「無限」、「無窮」、「永遠」這樣的詞語。
有靜質量物體達到光速是一個悖論。
現在的動態宇宙標準模型認為,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宇宙在不斷的膨脹,迄今為止,可觀測宇宙半徑達到465億光年。因此宇宙也是有限的,即便目前科學觀測數據並不很精確,但至少可以認為,既然宇宙是動態的,有始有終的,就是有限的。
因此有質量的物體如果達到光速,其動質量就達到了無窮大,超過宇宙質量,這豈不是一個悖論?因此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得到的一個結論,用關係公式來表達,其表達式為:M=m/√[1-(v/c)^2]
這裡的M為物質的運動質量,m為物質的靜質量,v為運動速度,c為光速。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得到,當速度達到99%時,動質量增加約7倍;當速度達到99.999999%時,動質量增加7000多倍。
以後速度每提升百分點後面2個9,動質量就增加1個數量級,當達到光速的10^100分之一時,動量將增加了7x10^50倍,這樣1個質子的質量就達到:
(1.67×10^-27)x(7x10^50)=1.169x10^24kg
當一個質子的速度達到只差10^100分之一就達到光速,其動質量已經相當地球質量的5分之一了,再在後面增加兩個9,即達到光速只差10^102分之一時,一個質子的動質量就達到近20個地球質量。
這就是質增效應,當物質運動速度達到光速時,這個公式給出的答案為零,無限大表述為無法計算。
因此,任何物體無法達到光速,如果一定要說一根針達到光速刺向地球會怎樣,那就是世界毀滅。這個毀滅不光是地球的毀滅,而是宇宙,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毀滅。
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光速限制和質增效應是現階段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後面會不會有所突破呢?不知道。在沒有突破前,我們只能夠按照現有理論來推論,否則就成了民科的瞎扯了。
綜上所述,火星撞地球和針尖大物體光速撞地球結果都是毀滅。但這兩種毀滅不是一個數量級,前者只是地球生物的毀滅,後者是宇宙毀滅,而且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我的這些回答不知道這位小朋友滿意不?謝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