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Vol.29「部長共話特別篇」|馬雲:下一「關」

2021-01-14 央視新聞

疫情期間,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向150個國家和地區及世衛組織捐贈物資,用「全球化」的手段,應對「全球化」的疫情。

從匹配各類標準到通關便捷化,海關為物資搭起綠色通道,也觸動了馬雲更多關於「全球化」的思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提出二十一年後,在「逆全球化」甚囂塵上的今天,他依然對「全球化」充滿信心嗎?

2020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公布後,央視新聞《相對論》推出十期《部長共話:下半年,這麼幹!》新媒體訪談,在專訪十位部長的基礎上,對話相關領域代表人物。8月10日,馬雲受邀,共話海關與「全球化」下一「關」。

對「全球化」

有過懷疑嗎?

——「今天,全球化遇上挫折,但全球化的勢頭不可阻止。」

在海關總署全國監控指揮中心有一塊電子大屏,實時跳動的全國各口岸貿易數據顯示,我國每秒有兩單完成報關,150噸貨物通過邊境。即使在海外疫情持續蔓延的「至暗時刻」,中國對外經濟的脈搏也從未停止跳動——7月,我國外貿出口總額首次實現年內兩位數增長,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更是「逆勢上揚」。

跨境電商的暖風,吹不散「逆全球化」的寒意。部分國家以「國家安全」為由,斷供、封禁中國企業,眼前的挑戰,如何迎擊?

記者:兩年前,您說過:未來貿易不是以貨櫃為主,而是以包裹為主;未來的製造業是「網際網路製造」;當製造業沒了國界,傳統的貿易戰也將不復存在。如今,這段話應如何續寫?

馬雲:世界貿易形勢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網際網路技術帶來了從「貨櫃」到「小包裹」的變化。原來講究「中國製造」「美國製造」,未來都是「網際網路製造」——世界會因技術而協同,全球變成一條產業鏈,人類社會將因此變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好地創造價值。

最近碰到的挫折,我覺得,會跨越的。現在的特殊情況是短暫的。我相信這個世界的年輕人、那些敢於開創的人。世界貿易形勢一定會發生變化。我們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的形式,去適應未來技術的發展。

觀點連結|央視新聞《相對論》8月12日「部長共話海關總署篇」訪談實錄(節選):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總經濟師 陳文玲:我同意馬雲先生所說。傳統貿易方式將不復存在。未來的貿易建立在數位化基礎之上,商流物流信息流流動更快。記者:馬雲預言,傳統貿易戰將不復存在,但在現實中我們仍然看到了巨大的挑戰。如何看待理想和現實間的衝突?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總經濟師 陳文玲:我覺得現在不是理想和現實間的衝突,而是落後與先進間的博弈。美國打的貿易戰,依據的是1973年的貿易法。那時世界98%以上的產品為最終品;現在,三分之二的產品是中間品。時代已大大發展;這種貿易戰本身就是落後時代的產物。中美兩國應該共同去創造未來貿易方式的新規則,而非糾結於為傳統貿易方式而立的過時的法律。

記者:我們現在所說的「全球化」誕生幾百年,還很「年輕」。「年輕」往往「天真」。您對「全球化」有過懷疑嗎?

馬雲:我覺得「全球化」並不是一個年輕的概念——我們的祖先從非洲出走,哥倫布的冒險,再到鄭和下西洋……任何國家任何人,都在不斷追求「全球化」。今天,「全球化」碰上挫折。但我們的祖先也碰上過挫折。這樣的挫折,一百年、兩百年以後,也會存在,但「全球化」的勢頭不可阻止,永遠是人類追求的一個最主要的發展方向。

記者:當下「全球化」的規則呢?

馬雲:「全球化」本身是需要完善的。我們在考慮「全球化」時,要考慮如何讓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年輕人因「全球化」而發展。

疫情期間

最重要的決定?

——「每一刻都是艱難。每一刻都充滿希望。」

「《新冠肺炎防治手冊》發布後,我們收到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440多家醫院的諮詢需求……今天,全球是一場戰役。One World, One Fight!」

「呼吸機現在非常關鍵……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們)送到醫療資源緊缺的一線醫院。One World, One Fight!」

「在向150個國家和地區捐贈應急抗疫物資後,今天我們向世衛組織捐贈1億個醫用口罩……我們必須用更快的速度、更好的合作、更強大的信心來戰勝這一切挑戰。One World, One Fight!」

「One World, One Fight!」疫情期間,馬雲的微博常以這句話作結尾。

記者:疫情期間,為解決物資問題,聽說您晚上11點還在打電話求助。最難的時刻和最重要的決定,分別是什麼?

馬雲:每一刻都很難,因為時間就是生命;每一刻又都充滿希望。我跟大家講,口罩、防護服,這不僅是醫療物資,這是希望。

最重要的決定,想想還是挺有挑戰性的。一些國家,可能我們以前並不了解,甚至國與國之間有一些麻煩。要不要捐助這些國家,對我來說,是個艱難的決定。有人可能會說,國內問題也很大,為什麼要捐助國外?

那時我做的決定是,災難面前,沒有政治、民族、國家之別;生命對所有國家而言,都是至高無上;我們都要捐助,搜集到多少就捐多少。

我很高興,得到了同事、朋友、家人及各個部門如海關、市場監管總局等的配合。有時不僅僅是善意、善心,而是善能、善力——要聚集大家的力量,事情才能做成。

記者:從「逆全球化」到疫情下的協同合作,未來的「全球化」,應汲取哪些經驗?

馬雲:樂觀地看待這個世界。每一次挑戰都是人類進步的開始。

中國人應該

用什麼眼光看世界?

——「我們要反思有什麼辦法能跟世界溝通。」

背景連結|央視新聞《相對論》8月7日「再對話郭傑瑞:連線當天,美國發布微信『禁令』」訪談實錄(節選):記者:距上次對話兩個月了,大家對中國的看法,有變化嗎?紐約視頻播主 郭傑瑞:我們真的有太多誤會。中國年輕人對美國的了解比較多,比美國年輕人對中國的了解多。很多中國年輕人學英語,看我們的電影,知道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年輕人,大部分不會講中文。年輕人喜歡看不一樣的東西,他們喜歡看一個國家的菜,一個國家的語言。我很開心,在TikTok上,美國年輕人真的能學到不一樣的東西……

記者:前兩天我和一個美國的視頻博主聊天。他說中國年輕人對美國的了解,比美國年輕人對中國的了解多;中國的視頻軟體在美國很火,因為它讓美國年輕人看到了中國的「煙火氣」。有人說,這是「全球化赤字」。怎樣看這種赤字?

馬雲:中國對美國的了解,超越了美國對中國的了解,這一點我感到了不起。因為我們能敞開胸懷,學習別人,學習使我們進步。過去四十年,中國人願意了解世界的能力,使我們的國家變得不同,我們進步了。我覺得,當我們走出國門時,懂得找差距就是在進步,找感覺,其實是在退步。

人與人之間不怕有距離,就怕不知道有距離。當我們懂得找距離,我們就在進步。

同時,我們也要思考,為什麼全世界到現在才知道中國的「煙火氣」?我們要反思,有什麼辦法能跟世界溝通?因為了解,所以信任。毫無疑問,網際網路是個很好的手段。

觀點連結|央視新聞《相對論》8月12日「部長共話海關總署篇」訪談實錄(節選):記者:中美博弈仍在進行。我們該如何與世界溝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總經濟師 陳文玲:這個問題特別重要。雖然說美國在用落後的法律、思維方式、貿易方式打貿易戰,但對中國還是造成了很大影響:看起來,斷供針對的是貿易商,其實是想切斷我們的全球產業布局。基於此,我們的企業首先要重構、形成國內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其次,還要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包括歐美,重構產業鏈,形成產業鏈的連結,形成國際大循環。我覺得,互聯互通是未來企業的一項硬功課。

蓋茨被妖魔化

會同情他嗎?

——「你有多大的影響力,就要接受多大的挑戰。」

記者:比爾·蓋茨現在被妖魔化,有人甚至覺得疫苗裡會有晶片,您看到這些消息,會覺得同情他嗎?

馬雲:你有多大的影響力,就要接受多大的挑戰。蓋茨在當年創造微軟的時候,就先人一步。每天罵你的人很多,每天說我們的人多了去了;這世界上總有百分之一、百分之二的人,你說什麼他都不相信,幹嗎花時間跟他們去生氣呢?所以我覺得我沒有為蓋茨感到同情,我甚至很欣賞地看著他依然在爭取,依然在盡最大的努力。他今天不為名了,不為錢了,也不為了權,我認為他是(有)一份責任要跟別人去分享。

記者:7月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您說,如果過去數位技術是讓生活變好,那麼今後數位技術是讓人類更好地生存下去。您是悲觀多一些,還是樂觀多一些?

馬雲:我認為這是更樂觀的說法。我樂觀於(數位技術)能替今天的社會,今天的世界解決很多問題。原來,我們把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當作錦上添花,今天成為一種必須。(數位技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這個時代很快就會來。

下一「關」?

——「越大的挑戰,越需要不同的思考。」

記者:現在您比較關注哪些領域?

馬雲:教育、企業家精神、女性領導者。

記者:不是某一項科技。

馬雲:我以前對科技也沒有特別熱愛。我覺得人類在進步,科技只是一個手段。但是科技今天面臨巨大的機會跟挑戰。生產力(發展到)到今天,我們如何有新的生產關係?中國從投資基礎建設,(發展)出口走向發展內需,發展消費,生產關係的適應顯得尤為重要。

說回海關。以前,進出口的是貨櫃,現在是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包裹。你用什麼樣的技術和生產關係來處理它?如何統計?如何徵稅?既要滿足老百姓的需求,又要(考慮)便利性——這一切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記者:倪署長此前在接受央視新聞《相對論》「部長答題板」環節的採訪時,選擇「防輸入」和「穩外貿」為下半年最大挑戰。如何看待署長的選擇?

馬雲:我覺得防止疫情(擴散)固然非常重要。但另外的挑戰是,當世界範圍內,有千萬人確診,(這時)中國與世界如何溝通?把所有人都關在門外了,海關變成「鐵門關」也不行。「全球化」還得要溝通,這也是個巨大的挑戰。

有時覺得,我們做企業,還是簡單的,不用考慮那麼多事。但國家不一樣,擔當的責任不一樣,思考的問題不一樣。其實,挑戰很大。但越大的挑戰,越需要不同的思考。

記者:下半年,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馬雲:我現在退休了,挑戰再大,也沒崗位上的人挑戰大。希望能為溝通,為技術的發展,為年輕人的成長,再做點自己的努力吧。

記者:什麼是您眼中未來的海關?

馬雲:以前我們講「關」,指的是「關口」,說的是監管。未來的海關,要從「監管」走向「服務」。監管是為了發展。不發展了,監管作什麼?

各國之間的關係處於不同的標準、政治挑戰和政治壓力之下,如何促成一種新型關係,推動大家共同思考發展、合作的問題,對於海關而言,將變成很大的挑戰。

觀點連結|央視新聞《相對論》8月12日「部長共話海關總署篇」訪談實錄(節選):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總經濟師 陳文玲:我認為現在海關是國內國際大循環的中樞神經。面向未來,海關不僅要從「監管」走向「服務」,還要引領推進下一代貿易方式。

記者:「關」其實是一種連接,連接天下。二十一年前,1999年,您提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現在「天下」變了很多。您心中的「天下」是什麼?

馬雲:從歷史的長河來看,人類的所有發展總會有上升,有下降;有高潮,有低潮。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是我們二十一年前提出來的。這二十一年來,變化很多,但這個使命是不會變的。阿里巴巴從成立第一天起,就是要讓全世界所有中小企業,所有國家,都能通過網際網路,通過這種技術革命,把生意越做越簡單。

我們應該把這次疫情當作一次成長,人類社會的成長,「全球化」的成長,國與國之間的成長;把它當作一次改變自己的機會。

【完整視頻】相對論Vol.29「部長共話特別篇」|馬雲:下一「關」

【更多對話】「哪怕時空交錯,總有引力連通你我。」>>央視新聞《相對論》

總監製丨楊華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張勤

製片人丨莊勝春 汪潔

記者丨莊勝春

編導丨王子桐 王劍峰 張宗堯

視頻|李蘇一

攝像丨劉蘇 劉豪

設計|於江

統籌丨紀方

編輯|郝薇

相關焦點

  • 相對論Vol.33 眾城共話·南京篇丨「天問」「蟲子書」「大蘿蔔」
    9月2日17:30,總臺央視記者蔣林在秦淮河畔與南大、南航、南師大四位老師圍桌而坐,與江蘇省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共話南京的基本盤與未來感。|權威訪談:「創新名城 美麗古都」為發展願景接受採訪當天,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剛參加完南京市8月企業家聯繫會。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奇蹟年」,又獲諾獎! (轉載)
    獎金共900萬瑞典克朗。 大家都知道,1905年,作為瑞士伯爾尼專利局普通職員的愛因斯坦,在「業餘」發表了五篇高度原創性的論文(其中一篇是博士論文),創建了狹義相對論;運用普朗克提出的「量子」概念,解釋了光電效應;為原子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論證(及精確算出了阿夫伽德羅常數)。以及E=MC2。
  • 相對論Vol.52
    一曲《渴望》,小英夫妻二人把曳步舞從廣場上、大橋下跳到了鏡頭前。他們的視頻被網友一轉再轉:「原來快樂隔著屏幕也可以傳染。」看得見的,是他們的笑;看不見的,是十年不離不棄、走出抑鬱的不易。「一人茶餐廳」變成了「14億人的茶餐廳」。今年,香港「撐警」老闆娘李凱瑚終於把茶餐廳分店開到了內地,不少人慕名而來,只為「撐老闆娘」。
  • 「比鄰共話」走基層 講講支部好故事
    本報南寧3月30日電  (記者龐革平、李縱)3月29日,應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邀請,以黨的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德沃·普拉薩德·古隆為團長的尼泊爾共產黨黨務幹部考察團訪華。其間,考察團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參加了由中聯部一局主辦的「比鄰共話——中國共產黨基層黨支部的故事」活動。
  • 狹義相對論:天涯共此時嗎?
    上一節講了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今天我們來看一看相對論的時空觀,即在狹義相對論裡唐代詩人張九齡寫過這樣一句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天涯共此時的現象,在相對論裡是一定會發生的嗎?假設天涯一直共此時,那麼張三和李四共了零時、共了一時,也就是說他們共了一個小時。而如果張三和李四一個靜止、一個勻速直線運動,他們認為一小時的時間間隔是同樣的時間,這就不對了。
  • 業界大咖8月29日聚鷺島,共話「休閒旅遊的復興」!
    業界大咖8月29日聚鷺島,共話「休閒旅遊的復興」!值此之際 展會同期活動—— 2020中國(廈門)國際休閒旅遊論壇 邀您齊聚海上花園 — 廈門 與現場嘉賓、業者共論休閒旅遊的復興
  • 是什麼讓馬雲敢公開談論外星文明?-馬雲,外星,文明 ——快科技...
    在演講的最後馬雲提到了一個話題,「對於外星文明,你不去了解,才是最可怕的。」馬雲的話音剛落,現場的人們就開始小聲的交流起來。現場的人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讓馬雲敢於講人類要去具備「了解」外星文明的能力呢?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在這種環境下,愛因斯坦深入思考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這個思考讓他徹底堅信電磁理論必須滿足相對性原理,也讓他發現了電和磁在新理論裡應該具有的地位。這應該也是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實驗,其地位遠遠超過光行差、斐索流水、麥可遜-莫雷之類的實驗。愛因斯坦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開篇就用了整整一段話來描述這個實驗,而對其他人都很重視的以太漂移實驗一筆帶過。
  • 馬雲的挑戰者 一
    2014年春節是什麼事能讓馬雲大發雷霆?馬雲的一個電話打破了阿里巴巴高管們過年的喜悅,他讓所有人立刻返回杭州開會。軍令如山,阿里執行長張勇定下了最近一個航班,馬雲的特別助理沒有訂到航班,於是直接包了一架飛機,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馬雲的憤怒,而原因大家心知肚明,這個春節微信憑藉紅包功能,讓3000萬用戶綁定了自己的銀行卡,用一個禮拜就完成了支付寶苦心經營8年的成績。紅包功能早在淘寶應用多年,本打算春節在支付寶上線,但卻因為技術問題延誤,這才讓微信有了可乘之機。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愛因斯坦肯定會想到洛倫茲1895年的論文,因為洛倫茲在這篇論文裡提出了一套滿足相對性原理的一階電磁理論。「洛倫茲用對應態定理成功地在v/c一階情況下解決了電磁理論滿足相對性原理的問題,他的核心就是用一個叫地方時的概念來代替運動系裡的時間。
  • 相對論丨抗疫經歷被拍成電視劇 東北小夥「大連」再穿防護服...
    財政部「拍一拍」你的錢袋子!今天(8月7日),《相對論》之《部長共話:下半年,這麼幹!》第二期,與財政部部長劉昆共話下半年。你關心的「錢景」大事,看財政部如何「出招」。誤入武漢的大連小夥蔣文強在武漢抗疫的故事被眾多人熟知。
  • 《密室逃脫古堡迷城2》第二十九關完整圖文攻略 第29關過關答案
    密室逃脫古堡迷城2手遊第29關怎麼過?小編這裡帶來了密室逃脫古堡迷城2被遺棄的新娘第29關通關攻略,感興趣的玩家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密室逃脫古堡迷城2手遊第29關攻略  來到地下室,先拿到一塊布,還有在最右邊放好火石。
  • 上任僅40天 吳茂昆成臺任期最短「教育部長」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5月29日報導,臺「教育部長」吳茂昆被「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證實請辭,離他4月20日上任僅僅過去了40天。據報導,臺「教育部長」吳茂昆上任前後爭議不斷,除了「拔管案「之外,也不斷被國民黨「立委」柯智恩等人追打「違法赴陸」,「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29日則證實,吳茂坤確實提出請辭,只是此事還需要過「行政院長」賴清德那關。事實上,吳茂昆4月20日才上任,至今僅40天。據臺媒報導,吳茂昆是2000年之後任期最短的「教育部長」。
  • 相對論Vol.52|這些「改變了」2020年的人,對2021年說……
    一曲《渴望》,小英夫妻二人把曳步舞從廣場上、大橋下跳到了鏡頭前。他們的視頻被網友一轉再轉:「原來快樂隔著屏幕也可以傳染。」看得見的,是他們的笑;看不見的,是十年不離不棄、走出抑鬱的不易。「一人茶餐廳」變成了「14億人的茶餐廳」。今年,香港「撐警」老闆娘李凱瑚終於把茶餐廳分店開到了內地,不少人慕名而來,只為「撐老闆娘」。
  • 相對論光速系列總結篇:光為了與眾不同,為何如此拼?
    總之,對狹義相對論裡光速的理解各種偏差的都有,所以我寫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如何徹底搞懂狹義相對論裡的「光速不變」?》,在這篇文章裡我比較全面的談了光速不變這個問題,基本上仔細看了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夠搞得清上面的那些問題了。
  • 昌都市芒康縣小學教師曲海超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原標題:昌都市芒康縣小學教師曲海超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三亞海棠灣,100位鄉村教師在這裡走上紅毯,成為舞臺上矚目的明星。1月6日晚,一年一度的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再度舉行,該獎項自2015年發起以來,每年的三亞之約已經成為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鄉村教師們的不變約定。本報作為西藏唯一合作媒體應邀參會。
  • 馬雲的爸爸媽媽是什麼樣的人,他們為何不願意當眾提及兒子馬雲
    馬雲,中國電子商務之父,創業教父,中國首富,很多網友戲稱馬雲巴巴。馬雲的創業故事很多朋友耳熟能詳,但馬雲的爸爸和媽媽是什麼樣的人,很多朋友並不是很了解,一個人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和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馬雲的母親崔文彩是江蘇無錫評彈團的一位評彈演員,用現在的話說崔文彩是團裡的名角,業務能力突出,她還有一項能力特別出色,那就是演講能力,所以馬雲的演講能力是得到了媽媽的真傳。因為媽媽是評彈演員,經常在茶館裡工作,小時候的馬雲也呆在茶館裡,經常聽杭州和評彈。所以後來馬雲說自己講故事比別人講得好就有茶館的功勞。
  • 馬雲:阿爾法狗會下圍棋沒什麼了不起
    今年峰會主題是「邁進智能新時代」的主題,馬雲現場針對虛擬經濟和人工智慧發表了演講。  在談到人工智慧前景時,馬雲認為如同10幾年前人們看不到電子商務市場前景一樣,現階段人們很難想到人工智慧的未來。未來3、4年,變化會遠遠超過想像。  人工智慧概念被激活,很大程度來自亞馬遜的「阿爾法狗」與職業棋手的大戰,計算機橫掃圍棋界高手。馬雲對此深不以為然。
  • 勇於探索的人--相對論編年史
    愛因斯坦最終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成功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建立在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這兩條基本原理之上。根據狹義相對論,可以推導出一些前人無法想像的結論。比如,宇宙飛船上的一切過程都會比在地球上慢半拍,而且,宇宙飛船的速度越快,這種時間的延遲就會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