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超體》中,一位教授表示,人類的大腦只開發了10%左右,還有更大的可能性,而當女主的大腦因意外,被開發到100%之後,擁有了無限的力量。然而,這畢竟是科幻電影,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比人類大腦更聰明的人工智慧,已經出現了。
一些人工智慧被人工開發出來,他們也比我們人類要聰明很多,而他們雖然不是人類,但是,卻在人類的不斷完善下,他們的智力在不斷的優化和提升。而當人工智慧愈發聰明的同時,也引起了人工智慧將取代人工的擔憂。
目前,一些人工智慧已經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比如有機器人餐廳,客人只需要點餐,之後,將會有機器人出現,為你服務。另外,還有機器人工廠,在一些流水線上,不再是工人們來操作,而是讓機器人來工作。
而人工智慧被充分運用的同時,很多人開始擔心,未來,很多人會因為人工智慧的出現,而不得不面臨「無工可打」的窘境。人工智慧是科技發展下的產物,可以比人工具有更高的智商,工作效率也更高,所以,未來,打敗的你的,不一定是「人」,而是機器人。
就連一些大佬,也十分看好人工智慧的發展,畢竟,現在科技行業的發展前景很不錯。而人工智慧的出現,也是大勢所趨,能夠滿足一些行業特殊的需求,也為人類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和更多的可能性。
而在7月9日,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拉開帷幕。在會上,馬雲出席並發表了演講,關於人工智慧,馬雲再出金句,馬雲認為,現在最著急的是怎樣才能讓機器儘快取代人類的很多工作。
而如果當機器人取代了人類更多的工作的話,有一類人或許會更加「擔憂」,那就是窮人。窮人,往往「三無人員」,無背景、無資源、無優勢,並且財富實力也相對偏弱。在此情況下,窮人往往從事的職業,都是屬於比較基層的,可能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比較簡單的工作。
而這樣性質的工作,在人工智慧到來之後,可以被輕而易舉的取代,而這對於窮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可能會變得「更難」了。因此有人說,在人工智慧時代之下,隨著普及,可能窮人會越來越窮,真的會這樣嗎?
其實,筆者認為,這樣的看法,相對比較片面了,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現如今,更多的人都是普通人,並且也從事著比較普通的工作,難道說,人工智慧會取代所有人的工作嗎?這樣並不切實際。
而且,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並非是「取代」人力,而是「協同」人力。時代在發展、進步,各方面的發展,不僅要吸納大量的人力,也需要高科技化的升級,所以,人工智慧的出現,是為了讓人類去做其他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人工智慧主要是為了完成人類力所不及或煩瑣枯燥的事情。
同時,如果一個「窮人」能夠善於學習,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那麼,是不可能輕易被淘汰的。所以,要多學些技能傍身,早做打算,不要等到要被時代拋棄的時候,再尋找出路,可能會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