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爾爾
女性題材綜藝,Q4玩出了花樣。
近期正播的《姐妹們的茶話會》,由趙小棠和大左帶領不同國家如美國、日本、烏克蘭、法國、馬達加斯加的女生坐在演播廳,通過女性視角來探討各個國家的熱門話題。
這種跨越國界探討話題的語言類綜藝設定,頗有女性版《非正式會談》之感。
節目亮點之一體現在排播節奏,每期分為三集、每周日到周二中午播出半小時,換句話說就是衝著要當午休or下飯綜藝的目標去的。
網娛君追看兩期下來發現,《姐妹們的茶話會》的核心其實並不是聚會,而是女性談天說地。嘉賓們在節目上輸出的金句和觀點,往往是語言類綜藝最有趣的內容。
那麼問題來了,憑藉嘉賓的聊天內容作為吸引觀眾的法寶,聊得好或許會製造出激發觀眾討論欲的熱門話題,但若是話題達不到預期,這天不就聊死了麼?
第一期才播出到中集,《姐妹們的茶話會》就遇到了翻車。
這期節目以情感為主題,討論了恐婚、戀愛腦等話題,針對豆瓣勸分小組內討論度很高的「情人節被男朋友帶回家打穀子」話題,讓各國女生探討自己的看法。
這一片段在豆瓣惹了眾怒,導致《姐妹們的茶話會》豆瓣主頁出現了大面積的一星差評。不少網友認為,節目並沒有深入了解勸分小組的本質,就帶著偏見下了定論,因此罵聲不斷。
仔細看節目的內容,對於勸分小組的存在,各國女生表態的立場並不全是單一考量,也不是都帶著刻板印象去談論。
有人表示在網絡上沒有聽到當事人雙方的解釋,只從單方面獲得信息,容易扭曲現實,較為片面;
有人認為勸分手的都是單身者,通過勸分來達到某種認可;
有人認為有些人出於熱心幫助來幫網友解決問題;
……
顯然,《姐妹們的茶話會》正在向《非正式會談》看齊,用不同國家視角討論多元化內容,輸出比較宏觀的女性命題。
例如注重愛好習慣派的嘉賓,德國的阿菊認為男方帶女方回家打穀子的行為,既證明男方認可女方,又說明男方是難得的孝順男人;來自美國的陽離子認為農村非常好玩,願意自費報名去鄉下打穀子度過情人節;
注重溝通派,有來自法國的愛黎,認為收穀子的行為不錯,或許是男方溝通方式有問題,沒有尊重女朋友的時間;來自馬達加斯加的林夏表示,情人節只有一次,收穀子可以改天。
節目在後期上也下了一番工夫,在每位嘉賓輸出觀點時,總結性地在屏幕上框出金句,並在片尾出再次強調每位嘉賓整場的最強金句。
出於脫口秀的屬性,觀眾難免對《姐妹們的茶話會》嘉賓聊天內容的話題選擇、觀點輸出和整體定位等方面要求都比較高。
太過主觀的言論,容易遭到一些沒有獲得共鳴觀眾的抗拒。
例如針對勸分小組的理解探討,當嘉賓說出「勸分有的是自己離不了婚,那就在網上勸陌生人,達到生活中的一種認可」或「勸分的人關你什麼事」等,給這個群體下定義,或否定其存在的內容,容易被放大化進一步做文章。
尤其當節目以女性題材為主,以「她視角」來看世界時,客觀、全面地探討女性命題非常重要。
不過《姐妹們的茶話會》大多圍繞情感審美的話題展開,加上沒有新穎的角度以及表現出彩的黑馬嘉賓,可參考價值還沒顯現出來,整體視野還有待開闊。
作為一檔合格的棚綜,《姐妹們的茶話會》自然加入了街採,走到普通觀眾身邊找到答案。話題營銷也沒落下,#如何看待男明星代言化妝品#,吸納各方觀點,為之後上熱搜做準備。
作為女性題材綜藝,《姐妹們的茶話會》如果能走接地氣的閨蜜式聊天路線,其實可以變得很討喜。
因為圍繞女性可探討的話題有很多,觀眾也需要有經驗、會聊天的嘉賓來充實節目。
例如顏如晶、傅首爾在節目上針對各類話題進行觀點輸出,吐露金句的高光時刻往往最容易圈粉,也是能夠體現出綜藝咖們個人風格的關鍵。
金句輸出對於《姐妹們的茶話會》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第一期作為飛行嘉賓的傅首爾,其實已經為節目開了個好頭。她在談話方面示範了嘉賓在節目上三個任務:明確進行正反站隊、細緻表達個人觀點、總結犀利金句。
一句「為什麼男生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楊笠有了經典語錄,《脫口秀大會》也擴大了影響力。
珠玉在前,如果《姐妹們的茶話會》用堅實的內核來打底,用嘉賓犀利的觀點來撐起節目,把金句傳播至全民探討的程度,或許能夠扭轉局面,吸引觀眾追下去。
其實,茶話會已經明確在女性身上鎖定了受眾範圍,它不是第一檔為女性打造的節目。今年《女人30+》《她有情緒又怎樣》《了不起的姐姐》等綜藝都有圍繞女性話題進行探討與呈現。
不過也都面臨著選題策劃不足的問題,均在觀點輸出方面有所欠缺,導致缺乏記憶點。
以女性為主的綜藝始終是觀眾期待的,如何通過聊天來展現女性魅力,開拓格局,也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實踐。
請積極聊天,但一定要劃重點哦。
近期熱文
易烊千璽專訪 | 網絡電影論壇乾貨
初代流量轉型 | 50名網絡編劇一覽
《演員請就位2》 | 影視「工具人」
約稿 請聯繫:
Doris021(微信ID)
轉載/加入社群 請聯繫:
WANGCHUNXIAO14(微信ID)
商務合作 請聯繫:
18510712046/17710781131(微信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