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沈重陽教授作學術報告

2021-01-15 青島大學新聞網

新聞網訊 9月4日,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沈重陽教授通過騰訊會議平臺做了題為「土壤中膠體的吸附和解吸行為研究進展」的高端學術報告。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徐紹輝教授主持,學院60多名師生傾聽了此次報告。

沈重陽教授向大家介紹了研究病毒、納米材料和氣泡等膠體在土壤中的遷移對預防和控制地下水受到有毒膠體和膠體攜帶汙染物的汙染和微生物、納米材料原位修復土壤汙染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從理論基礎、試驗研究、實踐應用等方面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多孔介質中膠體吸附遷移的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詳細介紹了他們團隊在膠體吸附解吸方面的研究進展及新發現、新見解。報告結束後,沈教授與在場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耐心解答了大家所提出的膠體吸附遷移理論在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應用等方面的問題。

沈重陽,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3年和2008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分獲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學士學位和土壤學專業博士學位,2008年留校工作至今,其間先後赴美國德拉瓦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和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訪問學習。主要從事土壤膠體等汙染物的遷移過程定量化以及土壤汙染修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農業部948課題等國家、省部級項目10餘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Water Research等期刊上發論文60餘篇。曾獲中國土壤學會優秀青年學者獎和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等獎勵,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北京市科技新星。兼任北京土壤學會副秘書長,Frontiers in Water等期刊編委。

相關焦點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華北電力大學王祥科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8月18日,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東江教授邀請,華北電力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王祥科教授在騰訊會議為全院師生作了題為「氮化碳材料在光催化中的研究」的高端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楊東江主持,60餘名師生在線參加。
  • 南京大學教授孫為銀來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作報告
    新聞網訊 5月18日下午,南京大學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孫為銀教授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東江教授團隊的邀請,在學院學術報告廳向教師代表和研究生作了題為《多孔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結構調控及其性能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會後,孫為銀與楊東江團隊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上海交通大學王開學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8月2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王開學教授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在博知樓102教室為我校學生作了題為《多孔材料在儲能領域的應用》的夏季學期高端學術報告,報告由副院長李洪亮教授主持。王教授著重介紹了納米孔材料的基本概念,製備方法以及在各種領域(吸附、氣體分離、催化以及新型的二次電池等)的重要應用,展開介紹了近些年組內優秀成果。報告內容精彩豐富,展示的圖片精美絕倫,語言通俗易懂,將晦澀的專業理論知識淺顯的表述出來。在報告中對老師和同學們的提問知無不言,營造了一個較為舒適的學術交流氛圍,讓大家暢所欲言,給在場的師生們上了生動且極具意義的一課,讓與會的師生們收益頗豐。
  • 物理科學學院邀請天津大學陳亞楠、胡適教授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8月21日下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亞楠教授、化學系胡適研究員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在博逸樓401會議室分別作了題為《Extreme-environment enabled advanced nano-manufacturing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 資環誠邀浙江大學徐建明教授作學術報告
    資環誠邀浙江大學徐建明教授作學術報告 11月16日上午,應青島農業大學資環學院邀請,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土壤學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徐建明博士在學術會館第三報告廳做了題為《中國農田重金屬汙染問題的若干思考》的學術報告,副院長王凱榮教授主持報告會,學院全體教師以及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聆聽了報告
  • 臺灣海洋大學教授範佳銘到機電工程學院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6月3日下午,臺灣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範佳銘到機電工程學院作了題為《配點型無網格法的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學院副院長張洪信主持。學院相關專業師生、數學與統計學院部分師生參加報告會。範佳銘首先介紹了臺灣海洋大學的基本情況以及自己從事科學研究的經歷。
  • 華中師範大學張禮知教授為學院師生在線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7月9日,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東江教授邀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副院長、環境與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張禮知教授,在騰訊會議在線平臺作了題為《基於鐵循環的環境修復策略及材料》的學術報告。
  • 杭州師範大學教授潘志庚來我校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9月6日下午,應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邀請,杭州師範大學教授潘志庚在睿思樓604室作虛擬實境、增強現實主題學術報告。學院副院長李勁華主持報告會,校內外100餘人參加報告會。最後,他對虛擬實境中體感交互的內容進行了介紹,包括體感交互中的科學問題、關鍵技術、解決方案等,並對體感交互技術的發展進行展望。潘志庚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圖像圖形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虛擬實境與可視化創新技術戰略聯盟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虛擬實境與可視化專委會副主任、中國系統仿真學會娛樂仿真專委會主任、杭州師範大學數字媒體與人機互動研究中心主任。
  • ...倪明康教授授應西北師範大學邀請作學術報告:《奇攝動微分方程...
    華東師範大學倪明康教授學術報告:《奇攝動微分方程中的漸近理論》  9月3日下午,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倪明康教授應西北師範大學邀請作了題為《奇攝動微分方程中的漸近理論》的學術報告。該校數學與統計學院教師及研究生80多人參加了報告會。
  • 北大校友張益唐教授回校訪問並作學術報告
    8月26日下午,應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邀請,我校傑出校友張益唐教授在北京國際數學中心報告廳作了題為「Problems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Primes」的學術報告。報告會之前,王恩哥校長親切會見了張益唐,對張益唐校友回校訪問表示熱烈歡迎,對他關心和支持學校的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王恩哥邀請張益唐今後多回母校看看。
  • 城市與環境學院生態學系舉辦第十三屆「北京大學生態講壇」
    2016年12月24至25日,第十三屆「北京大學生態講壇」在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101大教室和城市與環境學院逸夫貳樓3459會議室舉行。本屆講壇邀請了北京師範大學葛劍平教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福文研究員、復旦大學鍾揚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銖研究員作大會特邀報告,並分別組織了北京大學生態學科教員和博士後/研究生的年度學術報告專場。
  • 這是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坐落於美麗的青島海濱,位於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是我國食品科學領域最具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高等學府之一,未來西海岸校區佔地近6萬平方米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單元正在推進建設中。國際海洋夏令營學院與美國麻州大學、羅格斯大學、康奈爾大學、日本北海道大學、泰國農業大學等食品科學領域國際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大力打造國際化課程體系與科研環境。
  • 中北大學校友孫桂全教授為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作學術報告
    近日,應理學院邱志鵬教授的邀請,中北大學校友、博士生導師孫桂全教授為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師生做了題為傳染病傳播斑圖動力學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通過騰訊會議舉行,由邱志鵬教授主持,對此次報告感興趣的老師和同學在學院715報告廳參與了本次報告會。
  • 日本高知大學藤原拓教授來陝西科技大學進行合作交流
    5月30日至31日,日本高知大學藤原拓教授受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來陝西科技大學就進一步加強學生聯合培養及開展學術交流進行深入溝通。會議由環境學院副院長馬宏瑞主持,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萬丁擔任翻譯。薛朝華教授從學位授予政策及下一步研究生聯合培養規划進行了說明。副院長馬宏瑞歡迎藤原拓教授再次來陝西科技大學進行學術合作交流。在回顧以往兩校間合作的基本情況後,馬宏瑞就培養共同研究方向領域及搭建合作平臺,開展國際化辦學表達了學院意願。藤原拓教授也就進一步加強研究生聯合培養和拓寬合作領域和在座老師進行了溝通交流。
  • 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王文新來安徽理工大學作學術報告
    1月8日上午,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王文新教授應學校邀請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報告廳作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安徽理工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鄭明東主持。報告會場王文新圍繞「非病毒載體基因治療隱性營養不良型大皰性表皮膚松解症」報告了自己團隊所進行的科研攻關及取得的重要進展 。
  • 復旦大學楊繼、鍾江和盧大儒三位教授來河西學院作學術報告
    復旦大學楊繼、鍾江和盧大儒三位教授來河西學院作學術報告  6月13日,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楊繼、鍾江和盧大儒三位教授應邀來河西學院,分別為該校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師生作了題為「進化中的生命與生命科學」 「Baculovirus:一種『有用』的病毒」和「基因與人類健康」的學術報告。
  • 南京大學教授都有為來我校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9月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磁學與磁性材料學家、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都有為,應邀在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博學廳作了題為《創新是科學的靈魂》的學術報告,這是物理科學學院高端學術報告第十四講。報告會由李山東教授主持,來自全校的400餘名師生聆聽了報告。
  •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工作站落地玉皇廟鎮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玉皇廟鎮教授工作站授牌儀式在玉皇廟鎮舉行。商河縣玉皇廟鎮是「濟南市現代農業示範鎮」,農林產業體量較大,建有玉港現代農業產業園,有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1個、綠色認證4個、無公害認證41個,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1家。
  •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五十三分會:農業化學與農產品
    在全國化學工作者的支持和積極參與下,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化學及相關領域門類最全、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綜合性學術交流平臺。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主要活動包括開幕式、大會特邀報告、學術分會、學術論壇、特色論壇等活動,同期將舉辦「新技術、新產品與新儀器成果展覽」。
  •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 西南科技大學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員工100餘人,其中教授(研究員)28人,副教授(副研究員)38人,博士41人。有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5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3名,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綿陽市科技傑出貢獻獎2名,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7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四川創新團隊成員4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6人,校級教學名師2名,學校傑出青年科技人才2人。    目前開展環境科學與工程(工科)博士點汙染環境生物效應與修複方向博士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