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教材!蔡英文自稱身體好不戴口罩,卻慘遭醫生打臉!

2021-01-11 奇蹟中國V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

最近一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一直呈向外擴散的趨勢,臺灣地區也已經出現確診病例且不止一例。因為此次疫情的病毒和多年之前的非典病毒同屬於冠狀病毒,所以很多人因此陷入了恐慌的情緒,眾人紛紛自覺地戴上口罩並減少出門次數。

就在全民積極防禦的時刻,蔡英文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戴口罩出門,而且還對此毫無反省之意。作為臺灣地區的最高行政領導人,蔡英文的一舉一動都是臺灣民眾的模板,也都會引來人的解讀和效仿。在疫情正在蔓延的時候不戴口罩,顯然不是一個值得學習的例子。反面教材!蔡英文自稱身體好不戴口罩,卻慘遭醫生打臉。

馬英九批評蔡英文沒有起到表率作用

在臺灣出現疫情的信息曝出之後,馬英九積極響應防疫專家的建議,出門進門都戴口罩。馬英九是一個較為傳統的人,連過年的時候他都會遵循很多舊俗比如派紅包或者是出門拜年。但是今年馬英九破天荒的第一次在送紅包的時候帶上了口罩,也是為了讓周圍的人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

作為前領導的馬英九能夠以身作則,影響周圍的人。而作為現任臺灣最高領導人的蔡英文卻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不好的例子。在過年之後蔡英文去參拜了臺灣的廟宇,整個參拜過程中並沒有戴上口罩。廟宇是一個公共場合,很多人在那裡出出進進且空間也算不上空曠,這個時候不戴口罩可比走在路上不戴口罩要嚴重得多。

蔡英文反駁稱自己身體健康不懼病毒

面對馬英九的批評,蔡英文的團隊第一時間向社會媒體作出了公開解釋,他們說蔡英文現在身體健康抵抗力良好。而且他們認為廟宇的屬於開放空間,病毒傳播的可能性小,所以不戴口罩也沒有關係。這種解釋完全是大錯特錯的,良好的抵抗力只能幫你戰勝病毒,並不會幫你避免病毒的感染。

況且臺灣的廟宇大多面積比較小,只有空曠的開闊地才能夠最大程度的稀釋病毒,廟宇的面積完全做不到這一點。蔡英文的這番話完全是狡辯,臺灣的流行病方面的專家也公開說過,無論是健康人還是染病者都出門都需要帶上口罩。不僅僅是為了防範新型肺炎,也是為了防範現在流行的季節性流感。

現在臺灣上下正在積極地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境內的廟宇為了維護香客們的安全,也在門口配備了免洗消毒洗手液,盡最大程度的把疫情掐滅在搖籃裡。蔡英文此時做出如此輕率的舉動實屬不智。

來源:鳳凰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奇蹟中國編輯,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馬英九全程戴口罩,蔡英文卻沒有戴?是否會造成臺灣同胞的恐慌?
    編輯:枯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於1月24日去法鼓山進行除夕撞鐘祈福活動。巧合的是蔡英文的前任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也參加了這項活動。眼尖的媒體發現馬英九在參加這項活動當中始終配戴口罩,而蔡英文卻沒有佩戴口罩。
  • 蔡英文豪撒千萬片口罩搞外交,卻教臺民眾用電鍋蒸口罩省著用?
    隨著臺灣口罩產能持續上升,臺當局「口罩外交2.0」即將上路。上周,蔡英文召開記者會宣布捐贈一千萬片口罩,包含美國200萬片、歐盟會員國與歐洲國家700萬片、「友邦」100萬片。7日,蔡英文再次加碼,宣布下一波的口罩捐贈將以新南向國家為主,數量總共超過100萬片。
  • 口罩的正反面你分得清楚嗎?好多人都戴反了!
    在家宅了那麼久,終於要頻繁出山了,口罩是必不可少的。出門戴口罩已形成習慣,但是還真不是所有人都會戴口罩!那些沒有明顯標記的無紡布口罩的正反面你搞得清楚嗎?小編居然發現自己也一直誤解了口罩的戴法!小編表示不完全是,不能作為唯一參考!  線頭區分  帶線頭的那一面是外面,反之沒有線頭的那一面是反面。這條也不靠譜,不能作為唯一參考!  顏色區分  口罩的正反面顏色多為不同的,外表層多為淺藍色或深色;內層多為白色或淺色。這條基本正確,可作參考!
  • 教你快速分辨口罩的正反面
    ,以防萬一,在這日益漸好的形勢下,還是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帶好口罩,就是對自己的負責和對別人的尊重。其實分辨口罩正反的方法有很多種,那麼,帶有深顏色的口罩如何區分,白色口罩如何區分,見下面詳細圖文介紹。帶有顏色的口罩如何區分正反面:正面,顏色深,鼻梁條明顯,口罩褶皺向下。反面,顏色淡,口罩褶皺向上。
  • 蔡英文出席公開活動未戴口罩,馬英九忍不住炮轟:她應該檢討
    對此,馬英九前幾天來到景美應集廟前發紅包時特地戴上口罩,他表示,作為公眾人物應當作出正面示範;此外,他也批評蔡英文出席法鼓山活動未戴口罩的行為應該進行檢討。馬英九表示,這是他第一次戴口罩發紅包,他認為大家出門都應該戴口罩,尤其公眾人物應該做正面的示範。
  • 醫生提醒:劇烈運動時不宜戴口罩
    就在昨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消息,國家衛健委、教育部日前制定《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修訂版)》,《方案》中明確,中小學校學生應隨身備用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或相當防護級別的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口罩佩戴應遵循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原則。  那麼學生們複課後該如何進行體育鍛鍊?
  • 蔡英文帶著「臺獨」以卵擊石,慘遭世衛組織打臉
    然而蔡英文在執政之後一直都不承認「九二共識」,將兩岸關係帶向了非常緊張的局面,更是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公然表示臺灣是個「獨立的國家」。多次的對大陸進行公開的宣戰,這一系列行為都是直接觸犯了大陸的底線。引起了許多臺灣民眾還有大陸網友的不滿,在網絡上也出現了要武力統一臺灣的聲音。
  • 如何區分一次性口罩的正反面?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戴錯口罩正反面了~❞為什麼要正確區分口罩的正反面?
  • 如何區分白色平面口罩的正反面
    白色平面口罩的正反面可以通過金屬條、摺痕、線頭、顏色以及面料來區分。
  • 司機昏迷撞上電線桿,美醫生:沒病戴什麼口罩
    事故被認為是由於司機戴了N95面罩數小時後,吸入的氧氣不足和攝入過量的二氧化碳而昏倒在方向盤上,並撞向一根電線桿。司機被發現後立刻送往醫院,目前沒有任何生命危險。警方表示:「雖然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事故原因)。但我們可以確認,司機在車內戴了N95口罩幾個小時後,最終在駕駛車輛時昏倒。」
  • 打臉蔡英文!臺灣各明星馳援武漢,用行動拒絕臺當局的冷血與冷漠
    打臉蔡英文!臺灣各明星馳援武漢,用行動拒絕臺當局的冷血與冷漠武漢肺炎的疫情發生後,全國人民紛紛支援武漢。而許多臺灣同胞也在近日表示,與大陸始終心手相連,共同抗擊肺炎。其中大小s姐妹率先捐獻口罩給武漢,都讓我們感受到中華兒女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許多臺灣人用行動拒絕臺當局對大陸的冷漠。雖然蘇貞昌代表臺灣當局宣稱為了臺灣島內疫情防控工作,所以禁止口罩對外銷售一個月。這充分暴露了民進黨當局漠視兩岸的交流和往來。而在馬英九執政期間,當四川發生大地震的時候呼籲全社會積極的援助災區,充分說明了兩岸一家親。
  • 戴口罩還是不戴?自詡為地球上「最聰明的人」也被難倒
    還是不戴?當地時間5月2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密西根州福特工廠視察時被媒體拍到仍未佩戴口罩,但自稱在鏡頭外曾戴口罩。圖為拜登社交媒體帳號首頁截圖拜登索性把自己的頭像換成了戴口罩的照片,並強勢回懟稱,「美國總統應該起到領導作用,而不是做蠢事」。民主黨人、密西根州總檢察長更是猛批川普參觀福特工廠時不戴口罩的行為,是「在最壞的時間點為全美人民做出了最糟糕的榜樣」。
  • 在低風險區可以不戴口罩嗎?
    歡迎關注「昌都黨建」在低風險區可以不戴口罩嗎?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有用嗎?嬰兒無法戴口罩,如何做好防護?在近期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這些問題有了權威解答。Q:所在區域被確定為低風險區,出門還要戴口罩嗎?
  • 蔡英文首次戴口罩出席公眾場合
    蔡英文表示:「很好」新冠肺炎爆發以來,蔡英文近乎神隱,在公眾面前幾乎從未現身。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則不斷地強勢「出擊」,存在感十足,以致島內會有「大行政部門主管」蓋過「小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議論浮現。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蔡英文2日上午前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慰問防疫人員;值得一提的是,當日也是蔡英文首次戴口罩出席公開場合。對於視察狀況,蔡英文表示「很好」。蔡辦發言人丁允恭稱,當日蔡之所以配戴口罩出席訪視,因為1日「指揮中心」已經發布有關社交距離室內維持1.5公尺的相關指引,剛剛在指揮中心內的空間沒有辦法維持距離,因此依照指引要配戴口罩。
  •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時應如何鍛鍊?能做哪些運動?
    】「不論室內或室外,跑跳較多的運動項目,比如路跑、馬拉松,還有一些大強度的球類運動,最好不要戴口罩。」此前發生的學生戴口罩上體育課導致猝死,至今未有一例公布確切原因。有心血管方面的醫學專家猜測,學生可能存在某些心臟方面的隱疾,或為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多位呼吸科醫生都指出,戴口罩運動會導致供氧不足,甚至損傷肺部功能。體能訓練專家在分析時亦證實了這一說法。
  • 臺網友扒蔡英文舊照痛批「觀塘案」:超越時空的打臉
    蔡英文舊照被扒。中國臺灣網10月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中油觀塘案」環評遭官方強渡關山通過,「白色正義聯盟」在臉譜網分享蔡英文2013年4月20日發的一張照片,要大家快去參觀。多名網友前往參觀「蔡英文打臉蔡英文」的盛況。蔡英文於2013年4月20日發了一張照片,圖說寫道「在海岸線的風雨中,我拜訪了桃園新屋溪口的藻礁。相對於珊瑚礁是『動物』造礁,藻礁則是『植物』造礁,生長速度比珊瑚礁更慢,是全球難能可貴的生態。『觀新藻礁』內含豐富藻類,還有小螃蟹跟其他生物前來覓食,這些小生物也更進一步吸引了保育類鳥群,讓這裡的生態體系豐富而多元。」
  • 新規:不戴口罩需醫生證明
    此外,從4月20日起,所有乘坐飛機的旅客都必須強制佩戴口罩今天,聯邦政府再次更新航空限制規定,對那些無法遵守強制口罩規定的旅客提出新的要求除了嬰兒以及一些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行取下口罩的人可以不戴口罩之外,其他拒戴口罩的旅客
  • 一戴口罩就頭暈 原來是腦缺血
    本報訊 (通訊員李晗 記者高翔)男子一戴口罩就頭暈無力,以為是疲勞導致,然而吃藥、休養卻並無改善。他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求診,檢查發現他的右側腦半球嚴重缺血,醫生通過手術為他的腦血管「搭橋」恢復供血後,近日康復出院。  胡先生身體狀況一直不錯,1月初,他在超市購物時突發左側胳膊失去力氣,手上拎的一袋物品不自覺掉到地上,他以為是疲勞所致,沒有在意。
  • 人類最早是從什麼時候戴口罩的?
    文/梅灣農夫很早以前,從港臺和歐美影視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戴口罩的鏡頭。後來霧霾非常嚴重的時期,出門戴口罩是為了防止吸入有毒空氣細微顆粒。而我自己第一次親身試戴口罩則是2003年,那時候肆虐中國和全球的SARS(中國叫非典型性肺炎-簡稱非典)。17年後,農曆2020年新春伊始,口罩一夜之間脫銷,成為緊缺物質。眾所周知的原因,是抗擊比SARS更厲害的新冠狀肺炎病毒的現實需要。
  • 外媒:這些材料的口罩,就別戴了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導據美國新地圖集網站8月10日報導,美國杜克大學的科學家演示了一種簡單的技術,該技術旨在檢測不同的口罩面料和設計,在減少正常說話時呼吸道飛沫傳播方面的功效。這項研究引人關注的地方是,一些替代性口罩選擇不僅提供不了什麼防護,而且可能比不戴口罩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