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氧氣的來源,如果沒有氧氣我們人類是否還會出現?

2020-12-05 三豐探索

我們現在地球上的人類以及各個生命體的存在,除了地球上的自然環境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球上存在著我們人類呼吸所必需的氧氣,如果沒有氧氣我們人類將不能夠過去,那樣生命也就無法得到繼續的延續,所以氧氣決定了我們人類是否能夠在地球上存在,那麼我們地球上的氧氣是否從地球形成的時候就存在嗎?又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假如沒有氧氣,我們人類是否還會出現?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地球,其周圍是包裹著一層大氣,而我們人類就是在地球的地表上面自由行走,假如像我們人類放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之中,估計都堅持不到一分鐘就會死亡,就像是我們人類跟魚一樣放在水裡面,那樣根本就沒有辦法呼吸氧氣,人類很快就會導致死亡,所以地球上假如沒有氧氣的出現,估計我們人類也是無法生存的。

關於地球上的氧氣究竟是怎麼來的,這就要先是從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說起了。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的形成是在46億年前,當時在地球只是星際中的一些塵埃物質凝聚而成,地球剛剛形成就有了原始的大氣,不過這種原始的大氣裡面並沒有氧氣的成分,其主要的成分只是氫氣跟氦氣,尤其是氫氣的含量超過了90%。

不過地球剛剛形成之初,地球周邊的引力其實非常的小,而地球受到太陽的影響卻比較大,所以這些原始的大氣並沒有長久的傳熱與地球的周圍慢慢的經過數千萬年的歷史演變,原始大氣逐步的逃逸到了宇宙空間之中,所以地球就逐步的失去了原始大氣。

消失了原始大氣的地球進入了第二個發展階段,也就是缺氧性還原性大氣,而這個階段應該是在距今35億年前到30億年前左右,逐步形成的地球穩定了之後表面的溫度也慢慢的降低,但是內部還是頻繁的出現火山活動,大量的氣體被噴發出來,並且由於地球的引力匯集在地球的周邊,這就是包裹在地球周邊當時的還原性大氣。

而這一時期所形成的缺氧性還原性大氣其實主要就是二氧化碳,甲烷跟氨氣,這個時期仍然沒有形成氧氣,不過這個時期卻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江河湖海,也就是地球的大氣圈水圈以及巖石圈正在逐步演化。

等到氧氣的出現,應該說主要是由於地球上有生命體的出現,這個時間段應該是在大約24億年前,當時的大氣之中並沒有任何的氧氣,不過在這個時間段,大氣之中的游離氧含量卻突然的增加,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是無法解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大氣之中的氧氣含量突然增加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或許是由於地球之上出現了海藻類的植物,而這一類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才導致地球上的氧氣迅速的增加,尤其是海洋之中出現的一種藍藻生物,可以說是改變了地球的命運,讓地球之上的氧氣含量越來越高。

不過當時地球上除了這種藍藻生物之外,還存在著很多的厭氧性生物,由於藍藻製造出了大量的氧氣,從而導致這些厭氧性的生物直接大量的死亡,甚至是直接滅絕了,有一小部分的厭氧性生物逐步的適應了氧氣的存在,從而在這個自然環境之中慢慢地生存了下來。

隨著歷史的不斷往前推進,大量適應了氧氣類型的生物都被孕育出來,當然這其中就含有我們人類生命的原始起源,所以我們人類應該是地球之上有了氧氣之後才逐步地孕育出的生命體演化而來,所以我們人類的生存其實是依靠氧氣,如果沒有氧氣人會迅速的死亡。

但是反過來說,我們人類其實越來越老也是由於空氣之中的氧氣,這主要是因為如果我們的皮膚大量的暴露在空氣之中,就會慢慢的將皮膚變得越來越粗糙衰老,甚至是產生很多人皺紋,其實這就是氧氣的氧化功能對於我們的皮膚造成的傷害。

在太陽系之中雖然存在著八大星系,但是只有我們的地球存在著氧氣,雖然別的星球也有一些有大氣包裹的,金星好像周邊也是有大氣,但是其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碳,所以金星的表面溫度非常的高,由於二氧化碳產生的溫室效應足以讓金星成為一個火球,木星、土星、天王星之類的行星上面主要是一些氫氣,所以也只有我們地球才是最適宜我們人類生存的星球。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氧氣是怎麼來的?如果沒了氧氣地球會不會滅亡?
    氧氣這個元素我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氧氣是我們生命的基礎,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不在需要氧氣,任何情況下的缺氧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命。不止是我們人類生活需要氧氣,大自然的生物也需要氧氣,比如動物呼吸,有機物的腐敗等都需要消耗氧氣。氧氣已經成為生存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可是氧氣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是什麼提供了我們氧氣呢?
  • 地球上的氧氣會被耗盡嗎?如果沒有氧氣,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人類的呼吸離不開氧氣,地球上的氧氣幾乎是所有生命存在的必須元素。除了一些厭氧型生物可以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生存之外,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氧氣。氧氣就是地球贈予生命的一種的財富,但似乎被人們認為是理所當然。隨著人類對資源環境的利用,氧氣的主要來源綠色植物大量減少,那麼,氧氣會有被耗盡的那一天嗎?
  • 如果地球上的氧氣含量翻倍,人類將會怎麼樣?科學家這樣回答
    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氧氣是最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其不僅是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重要元素,也是地球上的動物,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生命活動必需的。因此沒有了氧氣,地球上的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若是地球上沒有了氧氣,那麼我們地球的大氣層將會變得非常稀薄,沒有了大氣層對紫外線等射線的阻擋,如果剛好我們暴露在太陽底下,那麼我們很快就會被太陽給灼傷,與此同時,地球上的水分會快速被蒸發掉。因此失去氧氣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將是一場災難。那假如,地球上的氧氣含量沒有減少,而是翻了一倍,事情的走向又會是怎麼樣的呢?
  • 地球上的氧氣從哪裡來?光合作用或許不是主要來源
    我們知道,地球在一開始是沒有植物的,所以地球上最早的氧氣肯定不是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但是地球上最早的氧氣來源,在科學界還有爭論。地球上的氧氣最早或許來源於太空。在46億年前,地球在太陽系的中形成。但是在形成初期,地球就像是一個火球,到處都是火山和熔巖,所以那個時候地球上還沒有水和氧氣。不過當地球逐漸穩定下來以後,情況就開始發生了改變。我們知道,宇宙中的所有元素,一開始都是由氫氣聚變而來,所以宇宙中的氧氣當然也來自於恆星的核聚變。剛開始地球上並沒有氧氣,不過在宇宙中卻存在大量的氧原子。
  • 如果地球5秒鐘沒有氧氣,會發生什麼?
    氧氣也許不是氣層佔最多的氣體,但是卻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氧氣,世界的生物無法存活。那麼你有想過如果地球失去氧氣5秒鐘會發生什麼事情嗎?你可能會想憋氣5秒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但事實上這短短的5秒對地球來說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 地球上的氧氣從哪裡來?氧氣是否會消耗完?
    地球上的氧氣全部都是來源於宇宙空間的,人們常常地說氧氣是植物所生產的,事實上不是這個樣子的,地球上的植物僅僅只是通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還原成氧氣以及將植物根部所吸取的水分解釋放出氧氣。如果氧元素不是一直地存在於地球上的話,植物也就不可能會釋放出氧氣了。
  • 如果沒有氧氣,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而在地球上,大量的氧氣與碳相結合,生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海洋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這樣就不會像金星那樣出現極端的溫室效應。地球大氣中有游離氧的原因是因為生命的存在。在地球歷史的早期,大氣層可能就像上面描述的一樣。古代微生物(如藻類和細菌)生活在沒有氧氣的世界上。最終,它們通過進化,具備了化合作用的功能。
  • 如果地球氧氣增加一倍,會發生什麼呢?人類會發生什麼影響?
    氧氣,對於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除此之外,大氣中氧氣含量的多少還左右著地球生物的演化過程,比如,早期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厭氧生物,隨著大氧化事件的出現,地球迎來了巨蟲時代,後來隨著氧氣濃度的減少,巨蟲們也被逐一淘汰,這意味著氧氣濃度的比例,決定著地球上存在的生命種類,目前人類之所以能夠在這個時代生存,就是因為我們適應著目前地球上的氧氣濃度,如果地球上的氧氣突然增加一倍,這說明或許包含人類在內的許多生物都難逃滅絕的威脅
  • 如果地球的氧氣含量增加一倍,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氧氣是地球上誕生眾多生命形式的必需物質之一,為維持生物體新陳代謝、推動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和機體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和能量基礎性輸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地球上沒有氧氣,就不會形成豐富多彩的碳基生命世界。
  • 如果地球上的氧氣含量超過90%,人類將會怎麼樣?
    地球上的氧氣含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地球誕生以來,氧氣含量一直在變化,從最初的無氧環境,到如今的氧氣含量21%都有不同的生物能夠生存,但如果地球氧氣含量提高到90%,那地球上將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 如果地球上的氧氣含量超過90%,人類將會怎麼樣?
    我們可以從這次事件中看出,如果地球氧氣含量達到90%,地球將會發生什麼變化。在石炭紀時,植物已經登陸,然而當時的動物體型都不大,且沒有大型食草動物消滅這些植被,以至於這些植被生長非常茂密,在當時的地球表面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森林,後來這些森林遺骸釀造出了煤炭,所以這個時期才被命名為石炭紀。
  • 月球上沒有氧氣為何還會「生鏽」?都是地球惹的禍
    ,但月球表面即沒有大氣層,也沒有液態或氣態水,因此並不具備像地球那樣的氧化條件,那月球表面怎麼生鏽的呢?月球的質量較小,僅為地球的1/81,表面引力場約為地球的1/6,使其無法束縛住月面的氣體,因此月球沒有大氣,再加上月球的磁場微弱到幾乎不存在,這使太陽風、星際塵埃顆粒和小型天體能夠肆無忌怠地轟擊月球表面。
  • 如果地球突然失去氧氣5秒,人類會滅絕,地球會崩潰
    如果地球突然失去氧氣5秒,世界會發生怎樣的改變?,由於人類的身體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這種變化,所以你的內耳鼓膜也會爆炸,並喪失聽覺。遠古時期的地球是沒有任何氧氣的,直到距今35億年前地球上演化出了最早的光合作用生物:藍藻。這才開始了不斷產生氧氣,慢慢地藍藻開始在海洋中瘋狂繁殖,並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氧氣,從而導致當時的厭氧型生物大規模滅絕,這就是地球歷史上著名的《大氧化事件》。
  • 如果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增加一倍,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氧氣是地球上誕生眾多生命形式的必需物質之一,為維持生物體新陳代謝、推動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和機體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和能量基礎性輸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地球上沒有氧氣,就不會形成豐富多彩的碳基生命世界。那麼,是不是大氣層中氧氣含量越高越好呢,假如氧氣含量增加一倍,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呢?
  • 氧氣有沒有可能是一種慢性毒氣,通常需要百年時間內殺死人類
    如果要問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是什麼?那麼氧氣肯定是會榜上有名的,我們都知道長時間沒有氧氣的供給,肯定會缺氧窒息而亡,可以這麼說如果地球上真的沒有氧氣,人類肯定會滅亡。,即使各個方麵條件都非常合適,如果沒有氧氣的存在,還是不能夠進行居住的,因為目前為止我們尚未研製出可替代氧氣的產品和擺脫氧氣的能力。
  • 地球的氧氣含量為什麼要維持在21%左右?氧氣劇增的結果令人恐懼
    我們的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之久了,在這麼長的時間,地球不斷演化變化,至今為止,我們已知的生物大滅絕已經發生了5次了。而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數萬年,人類的誕生歸功於地球與生俱來的優勢,人類之所以能夠一直延續文明,也得益於地球的自然環境。
  • 光速將人類鎖死在地球? 氧氣是否是外星生物限制人類的手段呢
    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待在門窗緊鎖的房間裡,十幾分鐘過後,自己就會感覺呼吸困難,如果說,這時你不開窗戶,嚴重的可能會出現窒息的問題。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原因呢?其實,都是因為我們需要呼吸空氣,或準確地說,是我們需要氧氣。
  • 地球上99%的物種都需要氧氣,氧氣雖好,可高濃度氧氣卻有毒
    除了比較低級的生命形式,比如厭氧菌,氧氣是地球上絕大多數生命所必需攝入的物質之一。地球誕生於45億年前,生命大約形成於35億年前,其實地球上最早最原始的生命是不需要氧氣的,那時地球大氣中的氧氣濃度也比較低。直到地球海洋中誕生了藻類,它們能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並釋放出大量的氧氣。正是它們的出現,改變了地球上的大氣,同時也影響了生命的進化方向。
  • 地球氧氣的來源,並不都是雨林,主要來自海洋中的藻類
    地球上的氧氣大多是以海洋中的藻類植物為主要來源,在地球誕生之初,氧氣的出現是由海洋中的微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之後隨著氧氣量的不斷增加,到達一定比例,便產生了水生藻類,但生物的進化還沒有停止,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陸續進化出了苔蘚類、蕨類、陸生植物等,這些都加入到生產氧氣的行列中來了,但目前地球上的88%的氧氣還是來自於海洋中,而其中的藻類起到巨大的作用。
  • 氧氣是一種慢性毒藥?氧氣殺死人類只需80年?其實我們都搞錯了
    眾所周知,氧氣、水和溫度是地球生命存在的三大要素,如果失去這其中一種,可能都會導致生命誕生的可能性降低,而在這三種要素中,氧氣的地位十分重要,生活在地球上的動物,幾乎都需要呼吸氧氣,如果沒有了氧氣,我們都將陷入窒息,隨後休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