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地球上的人類以及各個生命體的存在,除了地球上的自然環境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球上存在著我們人類呼吸所必需的氧氣,如果沒有氧氣我們人類將不能夠過去,那樣生命也就無法得到繼續的延續,所以氧氣決定了我們人類是否能夠在地球上存在,那麼我們地球上的氧氣是否從地球形成的時候就存在嗎?又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假如沒有氧氣,我們人類是否還會出現?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地球,其周圍是包裹著一層大氣,而我們人類就是在地球的地表上面自由行走,假如像我們人類放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之中,估計都堅持不到一分鐘就會死亡,就像是我們人類跟魚一樣放在水裡面,那樣根本就沒有辦法呼吸氧氣,人類很快就會導致死亡,所以地球上假如沒有氧氣的出現,估計我們人類也是無法生存的。
關於地球上的氧氣究竟是怎麼來的,這就要先是從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說起了。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的形成是在46億年前,當時在地球只是星際中的一些塵埃物質凝聚而成,地球剛剛形成就有了原始的大氣,不過這種原始的大氣裡面並沒有氧氣的成分,其主要的成分只是氫氣跟氦氣,尤其是氫氣的含量超過了90%。
不過地球剛剛形成之初,地球周邊的引力其實非常的小,而地球受到太陽的影響卻比較大,所以這些原始的大氣並沒有長久的傳熱與地球的周圍慢慢的經過數千萬年的歷史演變,原始大氣逐步的逃逸到了宇宙空間之中,所以地球就逐步的失去了原始大氣。
消失了原始大氣的地球進入了第二個發展階段,也就是缺氧性還原性大氣,而這個階段應該是在距今35億年前到30億年前左右,逐步形成的地球穩定了之後表面的溫度也慢慢的降低,但是內部還是頻繁的出現火山活動,大量的氣體被噴發出來,並且由於地球的引力匯集在地球的周邊,這就是包裹在地球周邊當時的還原性大氣。
而這一時期所形成的缺氧性還原性大氣其實主要就是二氧化碳,甲烷跟氨氣,這個時期仍然沒有形成氧氣,不過這個時期卻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江河湖海,也就是地球的大氣圈水圈以及巖石圈正在逐步演化。
等到氧氣的出現,應該說主要是由於地球上有生命體的出現,這個時間段應該是在大約24億年前,當時的大氣之中並沒有任何的氧氣,不過在這個時間段,大氣之中的游離氧含量卻突然的增加,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是無法解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大氣之中的氧氣含量突然增加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或許是由於地球之上出現了海藻類的植物,而這一類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才導致地球上的氧氣迅速的增加,尤其是海洋之中出現的一種藍藻生物,可以說是改變了地球的命運,讓地球之上的氧氣含量越來越高。
不過當時地球上除了這種藍藻生物之外,還存在著很多的厭氧性生物,由於藍藻製造出了大量的氧氣,從而導致這些厭氧性的生物直接大量的死亡,甚至是直接滅絕了,有一小部分的厭氧性生物逐步的適應了氧氣的存在,從而在這個自然環境之中慢慢地生存了下來。
隨著歷史的不斷往前推進,大量適應了氧氣類型的生物都被孕育出來,當然這其中就含有我們人類生命的原始起源,所以我們人類應該是地球之上有了氧氣之後才逐步地孕育出的生命體演化而來,所以我們人類的生存其實是依靠氧氣,如果沒有氧氣人會迅速的死亡。
但是反過來說,我們人類其實越來越老也是由於空氣之中的氧氣,這主要是因為如果我們的皮膚大量的暴露在空氣之中,就會慢慢的將皮膚變得越來越粗糙衰老,甚至是產生很多人皺紋,其實這就是氧氣的氧化功能對於我們的皮膚造成的傷害。
在太陽系之中雖然存在著八大星系,但是只有我們的地球存在著氧氣,雖然別的星球也有一些有大氣包裹的,金星好像周邊也是有大氣,但是其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碳,所以金星的表面溫度非常的高,由於二氧化碳產生的溫室效應足以讓金星成為一個火球,木星、土星、天王星之類的行星上面主要是一些氫氣,所以也只有我們地球才是最適宜我們人類生存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