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80後:富二代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2020-12-08 安徽門戶網站

傑裡德-卡什諾(Jared Kushner)。

文/新浪財經駐紐約站羅綺梅(微博)

出身新澤西房地產豪門,從小耳濡目染生意經。娶紐約房地產大亨川普千金為妻,兩人每周關機一天,共享簡單生活。僅僅守住家業、停止打拼對他來說是種悲哀。對80後建議,不要指望世界都如你所想,自我控制比設法控制別人更有效。

「富二代」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許多人聽說傑裡德-卡什諾(Jared Kushner)是因為他是紐約地產大亨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的女婿、是伊萬卡-川普(Ivanka Trump)的老公。

雖然川普家族在美國的媒體曝光率遠超過卡什諾家族,但後者的財富實力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如果用中文搜索其家族新聞,第一個跳出來也不是傑裡德本人,而是他親弟弟——成功投資Instagram和Kickstarter等網站的約書亞-卡什諾(Joshua Kushner)。

比起他們,傑裡德似乎顯得異常低調。但看看身為家族集團執行長傑裡德的部分生意成績單你可能就不這麼認為了。

2006年,25歲的傑裡德用約1000萬美元家族基金買下紐約本地老牌報業《觀察者》媒體集團。之後,更成功發行中英雙語雜誌《約》。

同年底,集團花費18億美元買下位於曼哈頓中城41層高的五大道666號辦公大樓,創造了當時全美獨棟辦公大樓成交價最高紀錄。

2007年,集團賣給AIG集團總價值19億美元的項目組合。

2009年,與弟弟約書亞和其他合伙人共同創建Thrive資本,專注於媒體、網絡公司的風險投資。

2011年,集團成為在美國最活躍的公寓樓買家,共購得超過1.1萬棟公寓。

今年,集團已買入總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樓盤項目。僅在8月份,卡什諾集團就在巴爾的摩地區買入超過5500多個單位的公寓。

目前集團房地產總交易規模超過80億美元,全美擁有超過1.8萬套可供多戶型公寓和74.3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工廠和商業用地。關於他的每一次頭條新聞都是因為他大手筆的買賣,除了跟伊萬卡結婚那次上了娛樂版頭條。

從小跟著父親看項目

父親查爾斯-卡什諾(Chales Kushner)是新澤西州有名的地產大亨,1981年出生的傑裡德是家中長子。

小時候其他同齡人周末會去看橄欖球賽,傑裡德則會跟著父親去工地看項目;暑假其他小孩被送到夏令營,他則必須找份暑期工來幹。在哈佛大學讀本科期間,其他同學都熱衷於校園啤酒派對、波士頓棒球隊比賽,他則開始在波士頓地區從事房地產買賣。參與打理家族生意讓他有機會接觸到比同齡人更多的人和事。

2003年從哈佛畢業,傑裡德已全職為家族集團工作,擔任執行長。2005年,父親捲入政治捐錢醜聞,遭遇兩年牢獄之災。傑裡德每周都會從紐約飛到阿拉巴馬州的監獄探望父親,風雨無阻。要知道,當時他還正在紐約大學攻讀法學博士(JD)和工商管理碩士(MBA)雙學位。

從來沒有懼怕過做抉擇

剛過而立之年的傑裡德,談吐舉止篤定、沉穩。近幾年,美國房地產市場波動較大,但已算經驗老道的房地產商的傑裡德總結說,「我經歷過市場的起伏。市場低迷時學更多。市場好時大家都在賺錢,市場不佳時,你才會真正意識到潛在風險和自身缺失。」

卡什諾集團經常逆市而行。2009年,在傳統報業跟房地產業都處於極為艱難的時段,集團旗下的《紐約觀察者報》反而實現更專注本地房地產報導的轉型,並在拉斯維加斯發行姊妹報。同期,卡什諾集團將投資中心從新澤西轉到紐約曼哈頓,大舉購入曼哈頓辦公大樓和多戶型公寓別墅。如今從兩個產業投資的業績看來,當初的決定都是正確且具有預見性的。

這中間會面臨風險極高的抉擇時刻。傑裡德說,「我從來沒有懼怕過做抉擇。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你害怕做出決定。生意場上,我肯定有過失利。但是每一次失利都讓我獲益良多。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陷入『犯一個錯誤可以致命』的境地,要有風險控制能力。但是這與不去嘗試是完全兩回事。」

自我控制比控制別人更有效

面臨商場上的爾虞我詐,質疑爭議時,傑裡德最擅長的一項技能就是不輕易發怒。「如果壞的事情發生,面對那些撒謊、欺騙了我的人,我不會生氣。我只會提醒自己,以後不會有跟這個人合作的機會。我專注於我能幹什麼、如何回應。」

他認為,別人的行為是不可控的,唯一可以控制的是你如何面對。所以在職場上,不能被挑戰所激怒、不知所措,必須讓自己知道怎麼面對處理。「如果你的最初反應不奏效,想其他的辦法,如果其他的辦法還不奏效,繼續嘗試其他的辦法。」

「富二代」的財富觀

很多人會以為像傑裡德這樣「叼著金勺長大」的少爺,人生規劃在他出生前估計就安排妥當了。但傑裡德說,「『精心規劃』這樣的詞最不適用於形容我的人生。」

身為「富二代」,僅僅守住家業、停止打拼對傑裡德來說就是浪費所謂的優勢,甚至是一種悲哀。他認為父母對他的最大影響就是讓他知道,不要認為已擁有的東西是理所當然,人人都需自食其力。傑裡德說,「我總是對能夠秉承所有並且能繼續發揚光大的人持有敬意。」

這點在傑裡德的投資策略上也能體現。他稱自己的團隊投資策略為價值創造型,拒絕簡單的資產管理。「我們的最終目的不是購買項目,把它放在那兒。我們的目標是讓買下了的項目變得更好,收穫有價值的東西。」如在曼哈頓Sohu區買下的辦公樓,他就迫不及待地三個月內完成裝修打理,開始出租獲利。這些時候,他總笑稱自己沒辦法耐心等。

不要指望世界都如你所想

從小來自父母的嚴厲教育使他明白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上小學時,傑裡德有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於是想矇混過關,不在父母面前提起。當他的母親從其他家長那兒得知考試的事兒後,問他為何沒有考好而且沒有告訴父母。他回答說是因為老師不喜歡他。傑裡德母親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麼讓老師喜歡你就是你的責任。」

從那時開始傑裡德就很清楚,在他的家中,老師永遠是對的。雖然家規教育方式不同,但這件事一直提醒傑裡德,「你不能總指望你的父母總在你身後無條件支持你、你不能總改變別人,總指望世界變成你想要的狀態。」

處變不驚 自我成長

2009年,在收穫事業的同時傑裡德也收穫了愛情,與伊萬卡-川普在紐約舉行了盛大的婚禮。2011年,他們的女兒Arabella出生。雖然傑裡德的日常行程可以從早上一直排到晚上十點,但雷打不動的有兩個安排:每天早上陪女兒玩耍;每周五在家跟太太孩子共進晚餐。

傑裡德一家都信仰猶太教,按照猶太人安息日的傳統,每周五日落至周六日落期間都不允許工作,猶太教的人在安息期間需要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等。傑裡德跟他的太太每周五晚上到周六晚都會關閉手機,避免被人打擾。兩人一起看書、聊天,或烹飪美食。

他認為,現在太多的人沒法靜下心來,這是一種損失。這樣的宗教行為也讓他與太太從繁忙的生活中抽身,回歸最簡單自然的生活方式,彼此關係也更加親密。

如今兩人各自都專心經營自己的事業、共同的家庭,作為公眾人物,承受著必要的不必要的壓力和關注,在起伏中,保持處變不驚,自我成長。當問傑裡德是否認為自己是成功人士時,他思考了一會兒,認真地回答說,「我只能說我每天都很努力的在事業和家庭上取得成功。」

以下是新浪財經駐紐約記者羅綺梅與Jared Kushner的對話實錄:

新浪財經:我在看你助理髮給我的簡歷後,感覺你的人生經歷像是被很好的規划過,或者說是恪守自律的。比如你的教育經歷

Jared: 我認為教育很重要,但教育只是人生歷練的一部分。實踐經歷跟教育經歷同樣重要。你可以說我是在為教育做規劃,但是我的人生可能最不能用「規劃好了」來形容,特別是回頭看所經歷的起伏、磨難、鍛鍊。重要的是在挑戰過程中尋找機遇。當然我經歷的冒險嘗試都是基於我的經驗和學識。

新浪財經:雖然你稱之為冒險,但是你都是積極主動嘗試的,比如你在哈佛讀書的時候就開始為你的家族企業效力,在波士頓地區開始了房地產生意,對嗎?

Jared: 確實是。

新浪財經:還能記得開始為家族企業工作的第一個正式頭銜是什麼嗎?或者第一份工作是什麼?

Jared: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家族生意。小時候,周末我的朋友都是去看橄欖球賽,而我則是跟我的父親去工作現場,如施工工地等。而暑假期間,我的朋友都去參加夏令營了,我則是找一份暑期工來做。

新浪財經:你的兄弟姐妹都如此嗎?

Jared:我們一共四個兄弟姐妹,大概都差不多這樣的吧。但是這樣的經歷讓我有機會接觸到更多不同的東西。同時,這也讓我明白不能總是看生活能給你提供什麼。隨著我長大,我也很了解我父母這樣做的苦心。他們總是告訴我不要流失掉你有優勢性的東西,更不能讓優勢成為弊端。

新浪財經:在你成長過程中的觀察看來,你認為你最大的優勢有什麼?

Jared:我有一個非常好的家庭,父母給我提供了充滿愛、能夠接觸到不同事物的環境。他們教會我做事要有主次的重要性、不能對所擁有的一切感到理所當然、要自食其力。

我有一個和我一樣大的表哥,小時候上學時經常一起玩耍。有次學校考試成績公布了,我表哥的媽媽給我媽媽打電話問我考得如何。因為成績不好,我根本沒有跟我媽媽講考試的事情,所以我媽媽反而問對方,什麼考試?我沒聽Jared說過。之後媽媽責問我,為什麼考試沒考好。我回答說,因為老師不喜歡我。我媽媽則會告訴我,那麼讓老師喜歡你也是你的工作。但是當我表哥給他媽媽抱怨老師不喜歡他時,她的媽媽會給學校打電話抱怨。在我的家裡,老師永遠是對的。這讓我也明白什麼是主要的、次要的。你不能改變別人、你不能總指望你的父母總在你身後支身為、總指望世界變成你想要的狀態。我們現在生活的社會已經人人都有各自看法,你必須尊重、理解別人的意見,在不違背自己行為準則的條件下做出調整甚至妥協。所以我小時候的這個故事令我在之後的職場上也獲益良多。生意場上,大家都想著我要別人做什麼,但是理解別人需要的是什麼,常常使的最後結局達到雙贏狀態。

新浪財經:如果說小時候你是需要遵守、聽從別人,現在自己成了老闆也同樣嗎?

Jared:同樣如此

新浪財經:那你一定不是一個嚴厲的老闆?

Jared:我非常確信我是一個公平的老闆。我尊重有不同意見的人。在創新上,沒有人是絕對的權威。我鼓勵同事手下不一定非要挑戰權威,但要擁有挑戰思維。在商業決定層面,很少只有一種解決方案,所以聽取和給予意見變得尤為重要。

新浪財經:但是你在提到自己的優勢時,並沒有提到家族的富裕,所謂「含著銀勺出生」

Jared:在我可以獲取家族資產的範圍看來,我自己選擇去利用的家族資產是有限的。當然,擁有這樣的財富比沒有好。但是如果我想著坐擁這些資產而不去做任何事業上的開拓,這樣的優勢將會很快成為劣勢。我也目睹過出生於富裕家庭的人停止打拼,僅僅「守護」已有的。

新浪財經:所以在你成長過程中,你是有意識的注意到了這點不同並警醒自己的?

Jared:絕對的。我總是對能夠秉承所有並且能繼續發揚光大的人持有敬意。看到擁有難得機會的人沒有好好利用這樣的機會時,總讓人覺得悲哀。

新浪財經:你在25歲買下了《紐約觀察者》報業(The New York Observer),雖然這是一份專注房地產的報紙,但畢竟跟你從事的房地產業有差別的。有人質疑你的購買目的,或討論報導你

與主編的不和等負面新聞,你怎麼看待這些聲音呢?

Jared:我真心覺得如果我在做決定時是獲得了享受、學習到了東西的,任何的決定都不是壞決定。買下的報業規模遠不及我們房地產業的規模,但是也是因為是媒體產業的關係,我被報導較多的也是關於報業的。至於各種有爭議的新聞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傳媒喜歡有爭議的特性。畢竟有爭議才能買更多報紙嘛。我只希望我的報紙不像有些其他報紙一樣,做得太過分。我對我在《紐約觀察者》上的投入非常自豪。報業目前的收入是我買入時的2.5倍。大家也都清楚,現在是報紙業最艱難的時期。

新浪財經:你希望《紐約觀察者》有你的個性?

Jared:不一定說有我的個性。我只是覺得在這座全世界最好的城市,有那麼多有意思的人和故事,能讓一家報紙為其服務,真正讓新聞理想在這樣的平臺得以實現。

新浪財經:你的家族對媒體來說並不陌生,可以說深受其影響,正面的、負面的。媒體在你人生中的作用是你當時買下一個傳媒集團的動力之一嗎?

Jared: 我當時認為《紐約觀察者》是一個很好的品牌,有很大的潛力。當然這幾年報業的發展也證實了這些。長期來講,我覺得它將是一個有利於我家庭和紐約的一筆資產和財富。

新浪財經:當你做出重大或者與眾不同的決定時,你都從哪裡獲得建議和意見?或者你是那種自我抉擇的人?

Jared:我當然自己拿主意,不論決定大小。到頭來,你不能懼怕去做決定。每次我做決定都從人性化角度考慮,權衡利弊。在對事物的認識上我始終認為我不是絕對的權威,也認為自己很幸運擁有各行各業的好友和引導者。這些都是我的參謀者。在充實了自己的認識後再做出我認為對的決定。

新浪財經:你有所謂的智囊團了?

Jared:我不認為我有設定的智囊團,但是每當我遇到術業有專攻的人,我都心存敬意。同時,我都會問他們很多問題,想要了解更多,讓自己變得更有智慧、更有學識。

新浪財經:你害怕過做決定或失敗嗎?

Jared:我從來沒有過懼怕作抉擇。不去做決定就是最大的失敗。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你害怕做出決定。生意場上,我肯定有過失利。但是每一次失利都讓我獲益良多,鑄就下一個成功。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陷入「犯一個錯誤可以致命」的境地,要有風險控制。但是這與不去嘗試是完全兩回事。就像我投資的傳媒業方面,在2009年,報紙業和房地產業都非常艱難的時刻,我們很堅定地做出打造一份更好地專注於房地產業的報紙。不僅在紐約,09年,我們也開始在拉斯維加斯發行同類報紙。現在看來,不管是從盈利還是影響來看,當初的決定都是正確的。房地產業,我們也做了一些非常具有預見性的決定。比如在紐約房市最低迷的時候,我們大舉購入曼哈頓辦公大樓,現在也在購買很多多戶型公寓別墅。這些都不是可以輕而易舉可以做出的決定,但是最後事實都證明了這些決定的正確性。不讓自己失敗的最簡單辦法就是什麼都不做。如果你在努力做事,你就要承受失敗的風險。同時權衡利弊,累計經驗。

新浪財經:有最艱難的時候嗎?

Jared:確實經歷過很多挑戰。但是我對我處理挑戰的方式感到自豪。在面對挑戰時,我最擅長的一項技能就是不輕易發怒。如果壞的事情發生,面對那些撒謊、欺騙了我的人,我不會生氣。

我只會提醒自己,以後不會有跟這個人合作的機會。我專注於我能幹什麼、如何回應。太多人在商場上舉止情緒化或者是根據別人的行為舉止而採取行動。我則認為,別人的行為是不可控的,你唯一可以控制的是你如何面對。所以在職場上,你不能被挑戰所激怒、不知所措,你必須讓自己知道怎麼面對處理。如果你的最初反應不奏效,想其他的辦法,如果其他的辦法還不奏效,繼續嘗試其他的辦法。

新浪財經:所以決不讓自己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Jared:對,因為你不可能去控制別人的行動想法。你只能控制你的反應。

新浪財經:在我的採訪策劃中,你是第一位已婚受訪者。有了家庭意味著更多的責任,怎麼看待有了自己的家庭對你的影響?

Jared:我覺得無論是誰,一輩子最重要地是與一位出色的合作者結合,組成家庭。我很幸運,我與我太太在生活重心上的考慮很一致。我們都認為,享受兩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比什麼都重要。我們享受家人同聚的時光,也對我們現在能夠所有的一切心存感激。我們每周五都會在家裡吃飯,不邀請任何客人。每周五晚上到周六晚上,我們都會關掉手機。這樣做不僅是因為我們的宗教信仰緣故,同樣也讓我們珍惜不被打擾的時間。(編者註:猶太人的安息日Shabbat從每星五太陽落山開始,到次日同一時間結束。期間,不允許工作,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等規定)

新浪財經:我真不能想像你們這麼忙的人一天關掉手機?

Jared:現在太多的人沒法靜下心來,這是一種損失。其實我跟我太太在沒人打擾的時間就看看書、散散步、聊聊天,或者精心地料理一下晚餐。

新浪財經:回歸簡單的方式

Jared:對,這也讓我們的關係更加親密。

新浪財經:你平常的日程是怎樣的?

Jared:對於我的日程,我最喜歡的就是從不重複。我平常起床後查看我一天行程安排,健身,然後跟我的小孩玩耍一會兒,一起看看Youtube視頻等等,然後來辦公室,跟進了一些要處理的事情,接著接受你的採訪。之後回去參觀一些樓盤建築....。。

新浪財經:總是讓自己的行程很滿嗎?

Jared: 基本上從早上我到公司開始到晚上9、10點鐘的行程都是滿的。

新浪財經:你生長在新澤西,現在住在曼哈頓,事業中心也開始從新澤西往紐約轉移中

Jared:兩邊都有吧。現在我們的房地產業還在擴大,今年已經購買了總價值上億的辦公樓等。過去一年半左右,我們已經買了將近1.4棟公寓。在曼哈頓以外的第二梯隊市場,我們也有投資。比如亞特蘭大地區、馬裡蘭州、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等。我們一直在積極地尋求機會購買。我們確實也是始終保持開放的思想,觀察市場的變化在見機行事。

新浪財經:誰是你的榜樣或受你敬仰的?

Jared:有很多人是我尊敬欣賞的

新浪財經:在生活上或是在職場上?

Jared:很難說出一個人來。但是我認為職場得意和家庭不幸福只佔一頭的人不能稱之為榜樣。我希望自己是在事業和家庭都能達到平衡,並從中得到快樂。我喜愛每天來到辦公室,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我也同時喜歡回到家,跟我的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感覺。

新浪財經:你認為你現在是成功人士嗎,或者說你現在處於一個你理想的狀態?

Jared:我只能說我每天都很努力的在事業和家庭上取得成功。

新浪財經:你所講訴的投資,不管是房地產還是媒體業都不是能夠極短時間內看到成果,所謂立竿見影的行當,都需要耐心等待。但是這種品質似乎在年輕人當中非常少見。現在的社會人人都等不及地看查看手機了解新鮮事物、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你是如何做到靜觀其變,耐心等待的?

Jared:誰說我很有耐心的?我絕對是一個在生意場上沒有耐心的人。這也是為什麼所有我們購買的樓房,我們都想儘快的開始我們計劃好的商業運作。我有一個很好操作團隊跟我一起做這件事。比如我們在曼哈頓下城Laffayette街道買下樓房,買下後三個月就開始出租出去,有個需要5個月修建裝潢的項目我們在4個月就完成。所以我總是問「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得更快、更便宜、更好。」當別人告訴我一次只能做一到兩件事時,我總會想要一次性做三件事情。

新浪財經:怎麼描述你的投資策略?

Jared:我覺得我既經歷了市場好的時候,也經歷過市場不好的時候。我在市場低迷時學到的更多,因為市場好的時候大家都在賺錢,但是市場不佳的時候,你才會真正意識到潛在風險和自身缺失。但現在看來,我們還是足夠幸運地抓住了一些別人沒有看到的機遇。當好的項目出現,我們也能夠很快的做出反應,採取行動。我們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購買了項目,把它放在那兒。

我們的目標是讓買下了的項目變得更好,收穫有價值的東西。我們是價值創造型的投資策略,而不是簡單的資產管理。

新浪財經:如果你出身的家庭不同或者有更多踏入哪個行業的職場選擇,你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嗎?

Jared:我更注重現實存在的擁有的。我很樂意看到我現在所做、所擁有的。2007年,我們曾經賣出超過20億美元的手中樓盤和正在進行的項目,然後讓一群充滿鬥志、饑渴的年輕人加入我們。再在這樣的平臺上創造價值。這些都是我很欣慰看到的成績。

新浪財經:你對80後的建議是什麼,尤其是在這個讓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或許感到很沮喪的時代?

Jared: 儘量夢想,注重實際。如果你堅持不懈地找尋適合你的機會,你一定會最終找到。不要氣餒、絕對不要害怕失敗。選一件到頭來你認為會讓你更快樂的事情來做。每天到辦公室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自我滿足、自我享樂和自豪的成功。每個人都不同,只有通過保持開放的思維、嘗試不同的事物以及經歷失敗才能找到適合你的方式。如果你現在去跟眾多事業有成的人聊,他們會告訴你,他們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數次失敗之上。對於年輕人,你就是要嘗新。

新浪財經:我注意到《紐約觀察者》已經推出中英雙語雜誌《約》,你對中國市場有什麼打算嗎?或者個人對中國市場有什麼興趣嗎?

Jared:我覺得在現在這個社會,在中國年輕人很幸運。在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財富創造迅速,同時各種行業還在不斷發展完善的國家,他們有著令人興奮的機遇。我現在的主要事業還是在美國東海岸。如果不是可以2小時飛機旅程可以到達的地方,我一般不會涉足,因為我很難親自去鑑定項目、做探訪。我還是比較喜歡親力親為。所以海外的機會,除非真的非常有說服力,比如很好的合作夥伴等,我暫時還不會考慮

新浪財經:每個項目都希望去親自看看?

Jared:無論規模大小,我都要親自去看看。當然也不是天天去看,但是還是相信眼見為實。話說回來,我覺得中國未來20年的發展會讓中國年輕人覺得機遇仍然無限。

新浪財經:我聽說你們請了一位講中文的保姆來帶你們的女兒?

Jared:對,確實是。

新浪財經:那是因為你們想讓她學些中文嗎?

Jared:那倒不一定。她確實是一位很好的保姆。不過,確實是有幫助的。我太太對女兒學習中文的能力感到十分興奮,她才15個月大。保姆對女兒講中文,她都可以聽懂。

新浪財經:聽你聊你跟你太太的生活感受到了你們對信仰的虔誠,信仰對你來說的重要性是什麼?

Jared: 信仰對我來說很重要,但是我覺得信仰對個人的重要性是建立在你所信仰的東西對你是奏效的基礎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但是所有宗教信仰的教導都是讓人從善的,並使生命得以升華。這也是需要平衡,使你從中獲益。

相關焦點

  • 試試看是低調還是高調
    人生就是一場考驗,對每個人來說,人生過得好,就會更快樂,更快樂,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會有困難,也會有好運,人生很難真正給你啟迪,很難給你指明前進的道路,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做,自己承受壓力,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同,你怎樣才能做人?您是高調還是低調呢?來個心理測驗吧!
  • 「90後」袁隆平的3個孫女曝光:一個人能低調到什麼程度?
    李院士之所以受到如此的「追捧」,除了他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外,還在於他不好大喜功、不炫耀的低調品格。在現實生活中,低調的人更受人尊重,大家對愛炫耀、高調的人往往敬而遠之。從李院士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低調之美,這是一種風度、一種修養,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講,低調做人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蘊藏著為人處事的大智慧。
  • 境界的高低《神界傳說》像陳老師一樣低調做人高調拍照
    在我的眼中,但凡著名的藝術家在早期都是窮困潦倒的,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著名攝影藝術家陳冠希老師更是如此,陳老師早年拍攝攝影作品的時候,連一臺像樣的專業相機都沒有,可他硬是用一部普通的拍照手機就拍出了近2000張震撼人心、享譽全球的攝影名作,且不說後無來者,恐怕前無古人這樣的稱號對於陳冠希老師來說是當之無愧了!
  • 「低調之人,一看便知」:做人低調的人,往往有五個特徵,很厲害
    「低調之人,一看便知」:做人低調的人,往往有以下五個特徵,很厲害;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也有這五個很低調的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一、貴而不顯,平易近人低調之人,無論身份有多麼的高貴,言語上總是謙遜得體的,行為上總是平易近人的,不會給別人帶來太大的壓力,不會刻意地炫耀與攀比,結果,反而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做人的道理就是如此,你越是炫耀什麼,其實是越缺什麼,越強調和推崇自己,別人反而越是厭棄你;你做人越是低調,越是謙遜,越是平易近人,別人反而越會親近你、尊重你、抬舉你。
  • 高調光與低調光拍攝技巧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什麼是低調光攝影呢?在攝影領域有,高調光,低調光,中間調光的拍攝手法。在生活中,最常用的是中間色調的拍攝手法。什麼是高調光呢,它的特徵是什麼?高調光攝影:整體畫面色彩以白和淺灰影調為主,白色和淺灰色一般達到2/3以上,當然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深色調。
  • 華裔美籍教授批評華為任正非太高調,對嗎?
    任正非不是一個高調的人,但也不能說他是一個低調的人。 華為出名甚早,但作為這個世界知名的跨國公司掌門人,任正非長期保持了「神秘、低調」的作風,據說有的媒體記者等了好多年要採訪他,都一直不能如願。從某種程度上,想採訪任正非比採訪總統還難。
  • 哲思|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01做人如水,海納百川,寬以待人。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做人應如水,滋養包容萬物,卻處處不爭。也正因這種虛懷若谷的胸襟,才能將身邊的能量匯聚成洋。水,看似無色無味,實則卻有更大的格局。
  • 早讀:做人,不越底線,不忘根本
    文 | 彩雲追月 · 主播 | 曹偉 韓梅 · 攝影 | 藍貓 · 編輯 | 一白人人都說「做人難做人再難,我們也要學會做人。做人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  不越底線,別忘根本。做人首先要做到:別有意無意的傷人;別編造謊言騙人;別昧著良心負人。人若傷人,丟了人品;人若騙人,丟了信任;人若負人,丟了良心。
  • 富二代都是不學無術?楊惠妍從小旁聽會議,嚴昊說成功就三個字!
    一直以來,富二代的標籤,基本都是些不學無術的花花公子。事實上,那些張狂、高調的富二代都只是個例,容易被無限放大。現實中的富二代們,往往更加勤奮努力。一種是被父輩寄予厚望,從小培養的繼承人,還有一種不想繼承活在父輩光環下,努力塑造個人品牌的創業者。
  • 終極鬥羅:藍軒宇為何一改常態,變得非常高調,其中緣由令人深思
    但是當他在天馬星上的時候,卻一改以往的姿態,此次的他開始高調囂張。 藍軒宇高調的資本 其實藍軒宇自從成為天龍星的金龍公主之後,他將獲得的榮譽也十分之高
  • 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為人,360度處世.
    有句話這麼說,做人做事必有度,失度必失誤。
  • 安以軒低調做事,卻被高調宣揚「把割盲腸變成了宮外孕」
    安以軒在臺北出席活動,這是她傳出小產後首度在臺現身,安心軒先前住進醫院遭媒體爆料是因「宮外孕」,她表示:「割盲腸啦!」,當時發文澄清,是想跟籤約廠商交代,不希望被亂寫,「不知道怎麼會烏龍成這樣!」安以軒進來似乎是一個很低調的一個人,嫁給富豪,也很少報導他們的生活狀況,看來他們也想過不被人打擾的平靜生活。
  • 上海灘名言:做人要做杜月笙,其實還有後半句,被奉為人生經典!
    所以才會有人說:做人要做土月生,其實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下半句,更加是人生經典。為何說做人要做杜月笙?我們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首先,第一點,杜月笙此人非常的重情重義。杜月笙出身非常的貧苦,被姐姐撫養長大。過早的面對生活的磨難的杜月笙,從小就開始混跡江湖。
  • 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為人,360度處世
    做人、做事、為人、處世,這是一個不斷的遞進的過程,是人生不斷積累的過程,我們要先學會做人,培養自己的品格,再去認真的做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體會到為人處事的哲學,這是人生不斷積累到一定程度所迸發出來的智慧。
  • 李世民低調做人,為何能登基帝位?
    「做人金典:做人始終都要留一手,以防患於未然,凡事多長兩個心眼,能融通處世,一生順達。漢代的賈誼以誦詩通經聞名郡中,吳廷尉做河南太守時,聽到他的名字就把他召至門下,很是喜歡他。孝文帝初即王位,聽說賈誼年紀輕輕通曉諸子百家之書,於是徵召他為博士。當時賈誼才20 多歲,年少英姿。每次文帝詔臣議事,年紀大的臣僚不能回答,賈誼卻都能應對。
  • 三分做生意七分靠做人
    ,爾虞我詐難長久 5.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氣者得財氣 6.先賺人心後賺錢 7.坦誠相見,才能心心相印 第二章 和氣生財,買賣不成人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