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平時不太會管胎壓的問題,只有到輪胎出現問題的時候,才注意到以前應該多檢查一下胎壓的,胎壓的不穩定會極大的影響輪胎的使用壽命,所以養成經常檢查輪胎的胎壓的習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同類型的汽車輪胎的胎壓差異是非常大的,但大多數轎車、SUV使用的輪胎氣壓都比較接近,很多朋友都習慣性的把輪胎的氣壓控制在2.5bar左右,但實際上輪胎的氣壓還是有不少講究的。隨著國內天氣轉熱,經常檢查輪胎氣壓尤其是跑長途和上高速前是一個比較好的駕駛習慣,最好能養成每天出車前繞車一圈檢查,不僅可以看看汽車周圍有沒有處於盲區的障礙物,還可以看看輪胎是否嚴重虧氣。
小編的座駕是一款短軸的依維柯,輪胎的氣壓基本上是在3.5-4.0bar,沒出保修的時候都在4S店保養,他們的工作規範是把前胎控制在3.5bar,後胎控制在4.0bar,這樣可能更便於承載拉貨,我每次都要跟他們提前打個招呼,因為我的車平時多是空載跑,所以前後都打到3.5bar,要不然市區過減速帶後面就老跳,不舒服。如果某些時候經常跑高速或路況好,我也會都打到4.0bar,能感覺到車子更輕快一些,稍微省點油。
胎壓過低,使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增加,行駛時胎內溫度不正常增加,同時,由於胎側變形嚴重,內部的鋼絲、帘布層老化加劇,從而為爆胎埋下隱患,並且使耗油量增加,輪胎壽命降低。冬季:以汽車輪胎標準氣壓為原則適當進行調高0.2bar左右。夏季:按汽車輪胎標準氣壓下限。如果夏天車子露天停放,氣壓一般可以比標準低0.1bar左右,以免高溫爆胎。
目前很多車型原廠標配有胎壓監測功能,當胎壓出現異常會亮燈報警,但不是每一款車都有顯示出具體的胎壓值,這時候就需要對胎壓進行檢查。市面上的胎壓計有很多款,實際上在購買保險或者其他汽車用品的時候贈送的打氣泵上面也有胎壓計,但使用之前最好先確認其數值的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