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彭加木事件
今天介紹一種神奇的植物,這種植物和神秘的羅布泊頗有淵源,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羅布泊吧。羅布泊處於新疆地區,原本它是大湖泊,但在20世紀後期枯竭。對很多人來說,羅布泊是個神秘的地方,他是許多探險隊科考隊冒險的地方,也是多數人有去無回的地方,被稱為中國的死亡之地。1980年的彭加木事件,讓羅布泊這個地方又一次引起了世界的關注。1980年夏,彭加木被任命為新疆分院副院長,率領一批化學家,地質學家,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進入進入羅布泊。之後隊伍的水都用光了,當一些同事建議他們回過頭來時,彭把他們聚集在一起講了一句話:「科學走的是一條未被別人旅行的道路!」於是他們繼續前行。五天後,彭在帳篷裡留下了一張便條,表示他已經離開營地去尋找水,並且再也沒回來。彭加木失蹤之後,國家曾先後四次派出搜尋隊,動用數十架飛機、幾十輛汽車、幾千名隊員,拉網式尋覓蛛絲馬跡,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關於彭加木的失蹤有很多說法,最離奇的還說是個和外星人有關,以至於很多人認為彭加木發現了什麼秘密而神秘失蹤。
羅布麻因羅布泊而得名
言歸正傳,我們說一說羅布麻。羅布麻又名野麻、野茶、茶葉花、紅花草、紅柳子、澤漆麻等,是一種世界上稀有的野生植物,它主要生長在沙漠鹽鹼地或河岸、山溝、山坡的沙質地上。羅布麻因羅布泊而得名,可他在我國北方大多省區都有生長,在黃河流域、東北平原和環渤海地區均有大量分布。
羅布麻國內分布圖
劃重點,羅布麻在各地的名稱很多,漢族人通常稱其為「野麻」,河北和陝北叫「茶葉花」,陝西關中叫「野麻」,山東叫「茶棵子」、「河馬秧子」、「紅毛紫棵」,蘇北東臺及鹽城叫「野茶葉」。各地名稱繁多,已故著名農業經濟學家董正鈞先生於1952年在新疆羅布平原進行農業考察時,發現當地野麻特別旺盛,纖維品質特別優良,同時鑑於中國百姓溫飽尚未解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物質條件下,實行把全國各地的夾竹桃科紅、白野麻統一名稱叫「羅布麻」。這就是羅布麻名稱的由來。
此麻非彼麻
羅布麻屬於麻類植物,如果認為羅布麻和薴麻、亞麻、黃麻、紅麻、大麻都是近緣物種那就大錯特錯了。與其他植物分類不同,麻類作物不是以植物學分類歸類的,而是按照用途聚在一類的,這些植物莖部韌皮纖維中含有大量纖維素,可供紡織和造紙用。但在植物學分類差別是很大的: 薴麻:蕁麻科,亞麻:亞麻科,黃麻:大戟科,大麻:大戟科,劍麻:石蒜科,蓖麻:大戟科,而羅布麻屬於夾竹桃科。沒錯羅布麻的葉和花的確和家裡養的夾竹桃很像。
羅布麻與夾竹桃對比
野生纖維之王
羅布麻纖維素有「野生纖維之王」的美譽,早在三百年前,就被伊犁、若羌等地的勞動人民所用。他們織布成衣或者做被子、床單,說是可以祛病健身。羅布麻在我國發現之初, 正逢國內紡織原料短缺之時, 因此其作為一種新型紡織原料在國內逐漸得到利用。與其它麻類和棉纖維相比, 羅布麻纖維具有良好的回潮率、抗靜電性能、熱穩定性和抗菌抑菌活性。這些特點使得羅布麻紡織製品具有良好的舒適性、吸溼透氣且不易粘身, 並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羅布麻纖維的特性,比人們熟悉的蘭麻還要好,有絲的光澤,麻的挺括,棉的柔軟,絨的展性,並且有藥理作用,這是其它任何紡織原料都不能比擬的。羅布麻纖維具有良好的抑菌性, 對白色念珠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對皮膚病、褥瘡、溼疹和婦科疾病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同時對感冒、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自古就是「人間仙草」
羅布麻是一味名貴的中藥, 其根、莖、葉和花均可入藥。入藥歷史可追溯到千年以前。據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救荒本草》等藥典記載:羅布麻具有平心悸、止眩暈、消痰止咳、強心利尿之功效。1972年, 羅布麻正式載入國家藥典,並於2017年被列入藥食同源原料目錄。很多地方民間有飲用羅布麻茶的習慣,從其「茶棵子」、「野茶」等別名即可見一斑。
目前, 一般認為羅布麻提取物具有抗氧化、降血壓、抗脂質過氧化、抗抑鬱、抗高血脂、鎮靜、利尿和預防動脈硬化等作用。羅布麻根、莖和葉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為總黃酮類化合物, 包括槲皮素、芸香苷、黃酮苷和強心苷類物質等, 具有降血壓、抗氧化和抗抑鬱等多種藥理活性。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有關團隊發現羅布麻葉多糖對Ⅱ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並揭示了麻葉多糖通過逆轉腸道微生物群失調進而緩解Ⅱ型糖尿病小鼠症狀的作用機制。
羅布麻葉多糖改善小鼠腸道菌群
鹽鹼地上的先鋒植物
羅布麻能夠在鹽鹼沙荒地等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生長,具有良好的抗逆性,耐旱、耐寒、耐暑、耐鹽鹼、耐大風,經試驗羅布麻在含鹽量為4%的內陸重鹽鹼地和3%的濱海重鹽鹼地上生長良好,能夠在中重度鹽鹼地甚至是海堤沿岸生長,是灘涂鹽鹼沙荒地的先鋒植物。羅布麻具有株高簇密,能防風固沙,保護水土流失,改善鹽鹼不毛之地,恢復荒漠植被,綠化自然環境。它粉紅色的鮮花非常豔麗,花期時間長,花香飄遍荒野,是良好的植物蜜源和花粉源,又是促進畜業發展的精飼料。
羅布麻的耐鹽能力
未來展望
羅布麻是一種集鹽鹼地綠化價值、沿海防護林價值、工業價值和藥用保健價值等於一體的野生優良水土保持植物,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兼俱,可以說是鹽鹼、荒廢、沙漠、乾旱地區最具開發潛力和價值的植物品種。
然而,目前羅布麻的應用仍以野生材料為主, 人工培育馴化的專用型材料除了以做羅布麻,茶為主的「戈寶麻」系列和紡織用的「波西努姆麻」系列外,未見其它報導。而這兩個系列用麻材料也均分布在新疆地區——我國最大的野生羅布麻分布區,以基地栽培和野生羅布麻為材料,尚未在生產上遊形成專用固定的定名品種。野生羅布麻種質在形態、成分和品質等方面差異較大,不易形成穩定的原料供應,因而制約了羅布麻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收集優異羅布麻種質資源,篩選和培育專用型羅布麻品種種,建立羅布麻規範化栽培基地並配套形成多種種植生產技術體系,將是未來亟需開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