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口,以前在我的印象中,和西門口一樣,就是一個地鐵站的名字,要不是有機會在這附近盤桓,永遠不會發現這裡的秘密。
走在東山口地鐵站的地下通道中,就已經感受到不同,這裡宛如時光隧道一般,仿佛將你帶到了往日的歲月,連路牌也是復古的設計。地下通道四通八達,一定要仔細看,不然很容易走錯。找到F口出來,左邊是車水馬龍的高架橋,右邊是署前路,穿過署前路,就來到陳樹人紀念館。陳樹人是廣東番禺人,民國時期的畫家,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到他的畫展。沿署前路南行,路的盡頭有一條橫著的街道,這條街叫廟前街,西側叫廟前西街,東側叫廟前直街。在廟前西街稍微向左一點,這裡有一條與署前路平行的街道,叫龜崗大馬路,沿著這條路一直南行,就能到達東山湖公園。要了解東山口的秘密,需要以廟前街和署前路及龜崗大馬路組成的十字型為中心,在這周圍的大大小小的街巷中去尋找(下圖紅圈)。
龜崗大馬路是最有市井之氣的,也是最熱鬧的,特別是到了晚上。這裡有不少網紅餐廳,經常能看到有人排隊,是吃貨們的天堂。比如:食惠裡上海灌湯包、芬芳甜品、豬紅湯、蔥油餅,具體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探索了。
東山口的秘密並不在大街上,而是隱藏在街巷中。龜崗大馬路向南與東華東路交匯的街角處,有個小公園,叫東山少爺公園,在此左轉,只有百步之遙,就仿佛穿越到了上個世紀初。由於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正在維修,路口會有點亂,但只需要隨便拐到一個巷子裡,馬上就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狹窄的街道、高高的院牆、紅磚為牆砌成的小洋樓、木質的門窗、羅馬柱欄杆,這些中西混雜的元素,都會把我們帶到過去。濃濃的懷舊風,是很多人喜歡的樣子,隨便找一堵牆、一扇門,擺個簡單的姿勢,就能拍出美美的照片。目前,這裡保留著400餘棟歷史建築,是廣州現存最大規模的中西結合低層院落式近代建築群。
當然,作為能媲美廈門鼓浪嶼的文青聖地,怎能只滿足於拍照打卡呢?要深入了解東山口的秘密,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探索。這就需要到大街小巷,去搜羅那些帶有文藝氣質的展館或店鋪了。比如:逵園,這棟建於1922年的三層小樓,有著美麗的紅磚外牆,已經變成為一家藝術館。一樓是展廳,二樓售賣服飾,三樓則是咖啡廳,古色古香,頗有幾分文藝復古之風。覺園1984,建於1926年,柚木門窗、復古花磚、雕黑膠唱片,讓你一秒穿越到民國,這裡提供:復古劇場、優雅餐廳、主題客戶和陽光花房,按照主人的說法:舊時人們的家沒有什麼風格,有的只是不斷迭代的自在舒服,覺園也是如此。諸如此類的小天地,還有很多,它們就隱藏於東山口的街巷之中,等待著文藝的你。
沒有珠江新城的華麗,更沒有浮躁與嘈雜,東山口的秘密,就在於「舊」,因為復古和懷舊,讓這裡充滿了生活的味道,也多了幾分安逸和寧靜,撫慰著都市男女躁動的心。
(極客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