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全球人工智慧產業數據報告》。根據報告裡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底,全球活躍人工智慧企業達到5386家。其中美國為2169家,中國大陸為1189家,英國為404家,加拿大303家,印度則是169家。故整體來看,人工智慧在北美洲、亞洲、歐洲發展更為迅猛,未來該地區也將是人工智慧的主導地區。
全球正在興起智能化科技革命,這是人類歷史上自蒸汽機、電氣化、信息化之後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它推動人類社會從資訊時代邁向智能時代。人工智慧是開啟未來智能世界的密鑰,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無論人體自身還是企業、產業,都將面臨智能化重構的衝擊,比如,人工智慧可以加速發現醫治疾病的新療法,大幅降低新藥研發成本;人工智慧可以在國防、醫療、工業、農業、金融、商業、教育、公共安全等領域取得廣泛應用,催生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引發產業結構的深刻變革;人工智慧還可以帶動工業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等新興產業的飛躍式發展,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推動器。 馬雲曾經說,再過十年,進入全面智能時代,很多傳統專業將無工作可做,中間商將無錢可賺……
通俗的講,人工智慧就是「機器人」,可是,你是否想過是誰發明了機器人?未來你的崗位會被機器人取代嗎?
「機器人」(Robota)這個詞語的正式出現,時間周期並不是很長。1920年首次出現在科幻和文學作品中,一名捷克作家發表了一部名為《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的劇本,劇中敘述了一個叫羅薩姆的公司把機器人作為人類生產的工業品推向市場,讓它充當勞動力代替人類勞動的故事。
在各國的機器人發展中,美國的機器人技術在國際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日本由於一系列扶植政策,各類機器人包括智慧機器人的發展迅速。歐洲各國在智慧機器人的研究和應用方面在世界上處於公認的領先地位。中國從21世紀開始進入了大力發展的時期,以期以機器人為媒介物推動整個製造業的改變,推動整個高技術產業的壯大。
如今我們的生活在不斷的細緻化、高品質化、科技化,不管是在製造業還是營銷業,質量和速率都在飛速的提升著。自從第一臺電腦的發明以來,人們開始製造了更多智能化的機器,洗衣機、高鐵、手機等,這是我們日常所能接觸到的,有了它們,省去了很多人工的操作。這也就是科技改變生活。
那麼,哪些崗位會被取代呢?
(深圳機場啟用的無人駕駛汽車)
1、司機:這幾年炒的最火的就是無人駕駛。無人駕駛主要依靠車內的以計算機系統為主的智能駕駛儀,從而實現無人駕駛的目標。相比於人工駕駛來說,它安全穩定,不會因為駕駛人員的疏忽而發生事故,比如說疲勞駕駛、醉酒駕駛,包括一些路怒症的司機。所以司機在未來有可能被機器人取代。
(隨處可見的24小時自助ATM機)
2、銀行職員:大家應該看過網上一些人工數錢的視頻,那速度簡直比機器還要快,不少的網友雖然很佩服,但是現在的掃碼支付這麼流行,說不定以後就沒有紙幣了。其實我們現在就可以發現,銀行櫃檯的工作人員正在慢慢減少,相反,功能齊全的ATM機數量倒是多了起來,既不用排號,存取錢的速率也快了許多。所以銀行職員也是將被取代的對象之一。
(生產車間的自動全機械手)
3、車間工人: 近日,中國一家水餃工廠火了。幾千平方的廠房裡,乾淨整潔,機器24小時不休息的工作,可是看不到一個員工。從和面、放餡再到捏水餃,是一條完全乾淨整潔的流水線;這裡沒有了埋頭包餃子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不停往返的機械手以及地表穿插有序的軌道。以前整個工廠需要200個工人,現在生產相同的東西用工卻在20人以下,這意味著,「無人工廠」壓縮人工可達90%。
(南京某醫院的自動抓藥機器人)
4、藥劑師:19年 8月16日,南京某兒童醫院,自動抓藥的「機器人」吸引了不少人注意。患者在取藥機掃描 後,其藥單信息就會發送至發藥機,發藥機則會指控機械手臂去夾層抓藥。該藥房內每臺發藥機有300多種、 20000餘盒藥,機器能隨時自動進藥,無需看管,一次最多可抓6單藥。從取號到拿到藥,91%患者在5分鐘內就能完成,97%的患者10分鐘內完成,抓藥的準確率基本上達到百分之一百。看來,藥劑師也要失業了?
5、金融工作者:摩根大通開發了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軟體COIN。原先律師和貸款人員每年需要360000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COIN只需幾秒就能完成。2000年,高盛位於紐約的股票現金交易部門有600個交易員。而如今,只剩下兩個交易員,剩餘的工作全部由機器包辦。
現在許多的大型企業已經開始使用大批的機器工人來替代人工生產,其機器人產品可用於物料搬運、加工、堆垛、點焊和弧焊,涉及到自動化、金屬加工、食品和塑料等行業。比如通用汽車、克萊斯勒、福特、保時捷、寶馬、奧迪、奔馳、大眾、法拉利、哈雷戴維森、一汽-大眾、波音、西門子、宜家、施華洛世奇、沃爾瑪、百威啤酒、BSNMedical、可口可樂等等。所有機器人均通過一個高效可靠的微機控制平臺進行工作。在寶馬的車身製造車間,這兒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機械噪音,它們的焊接工藝也十分高超,幾乎可以達到接近百分之一毫米的超高精度。在噴漆車間,這裡的機器人可以高速旋轉4萬次的馬達噴嘴來對車身進行均勻噴塗,噴塗的精度則可以達到十分之一毫米的超高精度。
我們來計算一下效益比,在製造工廠中每使用一臺機器人通常可以減少2-4人,每年可降低人工成本15-30萬; 使用機器人噴漆油漆成本降低10-30%,以一個工廠每年的油漆費用100萬計算,每年可節省油漆費用10-30萬。通常投資一臺噴塗機器人投資回報率在1-2年。假如你是企業管理者,你是用人工還是用機器人?
未來已來,身處新世紀的我們,如果不快速地努力學習、充實自己,將來的某一天真的會被機器人取代,細思極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