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戰勝不了AI?我們會被機器取代嗎?

2021-01-12 瀟湘晨報

2017年,圍棋國手柯潔迎戰AI阿爾法圍棋(AlphaGo)時遭遇慘敗,在賽場上流下淚水,讓人們第一次感受到了AI可怕的實力。近日,柯潔在某節目中再次談到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時表示,「可能我太笨了,這輩子都打敗不了AI了。」柯潔對AI的態度從最初的不屑到謙遜再到悲壯,讓很多網友不禁感慨:難道人真的要被AI取代了嗎?

人類會被AI所取代嗎?

在不知不覺間AI早已經走出了實驗室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外交官、麵點師、消殺人員越來越多的領域出現了AI的身影↓↓↓△中國駐特多使館推出AI外交官「小艾」△全國首家AI麵館登陸深圳△國產智能消殺機器人進行消毒工作曾幾何時大家認為AI是沒有創造力的小編從事的媒體工作一度被認為是最不可能被AI取代的直到我們被狠狠打了臉 ↓↓↓△韓國首位人工智慧女主播金柱夏

看到這一幕幕有網友不禁高呼AI imba,不可戰勝!紛紛產生了「失業焦慮」2019年底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高達11萬項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光看這一點確實感覺有點嚇人但另一方面2020年人社部發布的20餘種新職業中人工智慧相關的也佔了三分之一智能的背後還是人工

AI雖然會取代很多工種但同時也創造了大量的新興職業比如「人工智慧訓練師」啊,不對,不是這個畫風應該是這個才對↓↓↓根據人社部的數據人工智慧訓練師平均年薪達到60萬年薪平均漲幅達到50%~400%除此之外未來我們還會迎來人工智慧數據標註師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等大量的新職業「智能」的背後還是有很大的「人工」空缺人工智慧在拿走大量崗位的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新興崗位所以對於AI的發展我們大可以抱持更加開放的心態去對待比如說這篇文章就是一個AI寫給你們的咳......當然是逗你們的啦監製丨唐怡製片人丨張奇斌策劃丨邵希煒編輯丨趙汗青

【來源:央視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AI」機器最終會取代人類的所有工作嗎?人類該何去何從?
    網飛2019年的紀錄片《美國工廠》曾引發國內外網絡上的討論熱潮,片中赴美開廠的福耀玻璃和美國工會在長期的鬥智鬥勇之後選擇用機器取代工人這一充滿諷刺意味的結局讓很多普通人唏噓和後怕。隨著AI和機器人技術的成熟,未來越來越多的工種轉向無人化是可以預期的,難道人類終將被自己創造的東西取代而一敗塗地嗎?
  • 馬雲:機器不可能取代人類!那會取代什麼呢?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技術的發展,以及機器人、智能裝備的廣泛應用,人類生產生活向著自動化、智能化、數位化加速轉變。在這一過程中,人類的就業崗位是否會被取代成為了全球公眾的關注熱點。
  • 機器會取代人類嗎?解局人工智慧技術的倫理風險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機器會取代人類嗎?解局人工智慧技術的倫理風險丨數據政治經濟觀察網 劉志毅/文 目前的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主要是以計算機為載體推動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基於數據的人工智慧的技術可以幫助我們用各種自動化裝置取代人們的各種生產活動,從而提升社會整體發展效率。人工智慧帶來巨大的效能提升的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 馬雲:機器不可能取代人類
    馬雲:機器不可能取代人類(央廣網記者石昊鑫 攝)  對於未來機器與人類的關係,他篤定,機器不可能取代人類,而在未來一兩百年,人類將通過技術認識內心。  馬雲肯定地表示,人工智慧時代一定會到來,而這樣的時代需要更多創新者。在未來,不能讓孩子和機器比誰背書的快,而是要讓孩子有創造力、有全球觀、有擔當、有家國情懷。他同時呼籲推進分類教育,稱從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贏得未來。
  • AI能夠取代數學家嗎
    計算機在一些領域取得的成就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這個趨勢不可阻擋,正在對我們生活中的許多領域產生深遠影響。但,計算機能夠會被取代數學家嗎?著名數學家保羅·哈爾莫斯幾十年前就認為,計算機在純數學中沒有任何作用。大約在同一時間,著名邏輯學家保羅·科恩則表示,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數學家將被計算機所取代。
  • 人工智慧將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打開APP 人工智慧將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1-01-05 09:58:02   法國科學家蘇埃爾說
  • 人工智慧是讓機器人取代人類嗎?
    《人工智慧是讓機器人取代人類嗎?》8月29日,在上海「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 Tom Mitchell教授作為第一演講嘉賓直擊第六屆平安集團3A論壇 人工智慧是未來發展方向在備受矚目的AlphaGo2: 0 再次戰勝柯潔的比賽當天,人類面對AI是否還有翻盤機會的問題受到了平安集團3A論壇現場的熱烈關注。
  • AI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2016年,谷歌的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韓國的前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2019年初,人工智慧AlphaStar在即時戰略遊戲《星際爭霸2》中以10:1擊敗多名人類職業選手;同年4月,人工智慧OpenAI Five 以一個乾淨利落的2:0戰勝DOTA2世界冠軍隊OG......
  • 馬雲:機器永遠不可能取代人類—因為人類有心,機器只有晶片!
    馬雲認為,「近百年的教育是為工業時代而準備,但在信息數據時代,要用不同方法教育孩子」,「不能把孩子變成考試機器,今天很多教的方法機器都會取代,未來要學的是創造性」。「人類會越來越厲害,機器永遠不可能取代人類」,「大可不必擔心機器,人類有心,機器只有晶片」。
  • AI會像人一樣「思考」、取代人類?專家馬慶國這樣回應...
    而我們知道,人類相比AI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會思考、會創造。那麼隨著AI的迅猛發展,未來AI能做到像人一樣「思考」嗎?如今的人工智慧系統已經在不少具體問題的解決能力上超過了人類,那麼,我們究竟能否製造出像人一樣「思考」的機器?人工智慧會有一天超越人類智能嗎?計算型智能只是人類智能的一種類型下圍棋是人類的高級智能活動之一,過去人們認為計算機不可能超越人類的這種智能。因此,下圍棋也被視為人工智慧的「聖杯」。
  • 機器不可能取代人 而是人類的夥伴
    (原標題:機器不可能取代人 而是人類的夥伴) 4月2日,在2017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終結者中的AI統治地球會成為現實嗎?
    對於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一直以來也存在著種種擔憂,譬如人工智慧機器人會在擁有自我意識後,是否會慢慢取代人類,甚至會毀滅人類呢?終結中的AI一方瞧不上人類,同時也痛恨人類,自然也會有消滅人類的想法。在我們很小的時候並不會區分什麼是正義與邪惡,往往容易將醜惡理解為正常,甚至將玩笑當真,對於AI機器人來說,初有意識的「他們」並不會考慮全面,只會去清除障礙,就如同還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一般。
  • 阿爾法狗戰勝中國棋手柯潔是人類智慧的勝利!
    日前,在繼4:1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與世界圍棋頂尖高手網絡對決60連勝後,在圍棋峰會三番棋人機大戰中,AlphaGo不出意外的執白1/4子戰勝目前等級分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棋手柯潔——儘管許多人在賽前還抱著柯潔能夠取勝的僥倖。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在語言領域,科大訊飛、谷歌翻譯逐漸成熟,據TechWeb消息,近期Google翻譯悄然升級了其翻譯內核,系統使用了當前最先進的訓練技術,因而提升了機器翻譯水平,將翻譯誤差再度降低了55%-85%。機器翻譯似乎越來越成熟,以至於許多語言學習者都發出了這樣一個疑問:人工智慧會取代人工翻譯嗎?翻譯人員將來會飯碗不保嗎?
  • 人工智慧只會奪走人類的工作嗎?「它」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可怕
    該觀點一出瞬間引起無數人開始討論AI和人類兩者之間的關係,畢竟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的物理化存在早已開始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智能家電群、快遞機器人、流水線機器臂以及我們最常用的手機智能助手等等,這些智能科技在極大提升人類工作效率和方便程度的同時,也不禁讓人類這個全球懷疑心最重的族群開始產生難以釋懷的擔憂。人工智慧會奪走人類的工作嗎?
  • AI到底有多厲害?真的比人類還聰明嗎?答案你很難想得到
    真的比人類還聰明嗎?答案你很難想得到人工智慧擁有著過人的能力,它廣泛運用於許多科技試驗中,大到軍事,小到炒菜,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人工智慧做不到的。的確,人工智慧的時代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就到來了,要說我們什麼時候開始關注AI,那大概就是在圍棋大賽上Master大戰國際圍棋第一高手柯潔開始,AI這個話題就緊緊地圍繞在我們生活中了,AI給我們的驚喜太多太多,在其發展壯大的同時,我們也會因此而感到細思極恐。要說AI有多有能耐?那我們就以谷歌的AI作品說起。
  • 博弈AI大時代崛起 AI是如何戰勝人類世界冠軍的?
    在今年年初,Libratus戰勝美國四位頂尖德州撲克大師。那麼,Libratus是如何戰勝人類世界冠軍的?但這並不意味著Libratus就已經完美。Libratus針對的是一對一比賽的場景,主要是納什均衡即針對一對一對場景,在多人博弈場景下納什均衡就不太適用。此外,Libratus針對的是每場重置籌碼的比賽,而人類不重置籌碼的比賽也未必適用。  儘管Libratus還有局限性,但Libratus至少打開非完美信息世界的大門。
  • 人工智慧:人類是高估了自己還是低估了機器的智能?
    :一開始人類被機器生命狂虐,直到最後,人類才好不容易戰勝外來文明,這個場景我們並不陌生,在美國影片《獨立日》、《變形金剛》中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情節。動物有本能,機器有智能,人類有智慧。馬雲這番話解讀下來,大概有以下兩層意思:第一、馬雲認為在人工智慧社會,有智慧的人類賦予了機器智能,智慧不等於智能;第二、人類依賴地球生存,但如果人類不善待地球,地球會變得不適應人類。
  • 人類與機器的未來會是哪一種?
    無論是春晚上表演舞蹈的機器人,還是火鍋店裡滑行送菜的機器人,都在告訴我們:機器人真的越來越常見了。然而,隨著機器人智能化的發展,人類會不會有一天被機器人控制?未來的人類與機器人會發展成怎樣的關係呢?為保護人類而囚禁人類機器人安全嗎?在2035年,機器人成為人類重要的生產工具和生活夥伴,它們嚴格遵守著保護人類的法則。然而,當機器人推算到人類戰爭會使人類毀滅時,為了保護人類,它們要把所有人囚禁在家中,人類與機器人的衝突就爆發了。
  • 揭秘人工智慧AI取代醫生線路圖 | 醫生成為AI的助手 vs AI成為醫生...
    未來人類在智力上將被遠遠拋在後面,並淪落為人工智慧的寵物,比如家貓。不過,馬斯克也提出了一個令你我開心的設想,人工智慧機器可能會取代人類,成為新的勞動力,人們不用上班,也將獲得更多的閒暇時光、更好地享受生活。也許全球人都將拿政府統一發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