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春晚上表演舞蹈的機器人,還是火鍋店裡滑行送菜的機器人,都在告訴我們:機器人真的越來越常見了。然而,隨著機器人智能化的發展,人類會不會有一天被機器人控制?未來的人類與機器人會發展成怎樣的關係呢?
為保護人類而囚禁人類
機器人安全嗎?在2035年,機器人成為人類重要的生產工具和生活夥伴,它們嚴格遵守著保護人類的法則。然而,當機器人推算到人類戰爭會使人類毀滅時,為了保護人類,它們要把所有人囚禁在家中,人類與機器人的衝突就爆發了。
這是電影《機械公敵》的情節,同樣,未來的機器人也可能因為各種不完美的設計而做出傷害人類的事,人們要想奪回權益就必須與機器人鬥智鬥勇。如果機器人發展到能自主思考的水平,可以決定是否聽從人類的命令,那它們為了防止自身被修改或毀滅,會不會殺死人類呢?
人機大戰
這可不是杞人憂天,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就警告過,在未來100年內,機器人將超越人類,並控制人類。
而且人機之間的戰役已經發生過,俄羅斯在2015年對敘利亞恐怖分子的一場戰役中就投入了機器作戰部隊,包括探測敵軍位置的無人機、裝配重型武器的履帶機械戰車等,僅用20分鐘就讓敵人潰不成軍。
雖然目前的機器作戰部隊都由人類遙控,但如果這些機器軍團變得更加智能,會不會不加選擇地攻擊所有人類呢?
機械與人體的結合
在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中,有一座由廢棄材料建起的鋼鐵城,如果你走在那裡的街道上,一不小心就可能撞到一個上半身是人類、下半身是鋼鐵的機械改造人,因為在鋼鐵城,人類用機械來修補斷臂殘肢。
而在現實中,隨著人類醫學的進步,同樣有各種機械肢、人造器官被製造出來,用以替換人體受損的部位,有的幫助殘疾人恢復行動能力,有的延長人類壽命。一些研究未來的學者開始相信,人類可以通過機械改造成為「不死人類」。
就算人體真的老化到沒法再使用,也可以把人的思維轉移到一副完整的機械身體中,人就能靠這幅機械支架繼續活下去。
打擊病菌的納米武器
人體也可以依靠機器人來治療損傷,比如在2019年,美國一所大學研發出一種納米機器人,它們比細胞還小,能像孫悟空一樣進入人體,清除血樣裡的超級細菌和毒素。
人工智慧使人失業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人類的許多工作將被機器人奪走,社會大規模失業。因為人類幹活需要休息,但機器充一次電可以連續工作好幾天,中途不會疲勞,機器也不需要休假,對工作環境的要求沒有人類那麼苛刻,而且程序寫好了就不容易出錯,所以更多企業會採用機器人提高生產力。
一家美國漢堡餐廳就買了一個漢堡製作機器人,它每小時能翻轉100~300個漢堡,可以連續運行10萬個小時;在中國,一家手機製造工廠用機器人取代了6萬名工人。
只需享受,無需勞動
不過,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未必是壞事。也許有一天,人類所需的一切物資和各種服務都由機器人生產或提供,保證人類有吃不完的糧食、用不完的產品以及完美的服務,如美發,家政、醫療等。
人類再也不用為生計發愁,可以將大把的時間花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如旅遊、跳舞、運動等,或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與朋友盡情玩耍,這樣的未來真是太美好了。
淪為「人體電池」
然而,如果機器人最後真的成為地球上的霸主,等到地球資源被利用得一乾二淨,人類也許只能變成機器人養的牲畜,為機器人提供生物能源。
就像電影《黑客帝國》,主人公尼奧甦醒後發現自己赤身裸體地躺在一個玻璃艙中,身上連著兩根大管,一根負責向體內輸入營養液,一根負責向外輸送體內的生物電。原來,整個人類種群都被控制了,成為一個巨大的生物電力場,支撐著一臺超級電腦的運作。
人類與機器人共存
人類可能與機器人友好相處嗎?在電影《黑衣人:全球通緝》中,人類與外星公民一起和諧相處,外星公民會飛到地球採購物資或者避難。未來的機器人也可能和你同時走進五金店,購買用於更換的身體配件。
人類努力給機器人升級換代,也許到了未來,大多數人將無法分辨哪些是真人、哪些是機器人,再加上機器改造人的存在,未來對於人類的定義可能會發生改變,而人們也可能會更加習慣有機器人的陪伴。在現實中,機器人索菲亞擁有仿生橡膠皮膚,能做出幾十種表情,她與人類進行了許多有趣的互動,比如開講座、上脫口秀節目等。她在2017年還被授予公民身份。
那麼,你認為人與機器人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