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馬斯·霍布斯是英國的哲學家、政治家。他出生於英國威爾特省一個牧師家庭。他從牛津大學畢業後從事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許的家庭教師這一職業,後來又擔任威爾斯親王查理斯的數學教師。他遊歷歐洲,一直筆耕不輟,著書立說,主要著作有《論公民》、《利維坦》、《論政體》、《論社會》。
物理主義的觀點認為世間萬物的本質都是物質,其他包括思維及超自然在內的東西是不存在的。世界萬物都是物質的,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但物理主義認為思維是不存在,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我認為思維是物質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不能脫離物質而單獨存在。人的肉體是「硬體」,思維是「軟體」,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才能讓人擁有高智慧。思維是人類之所以成為人,之所以成為高智慧生物的根本原因。人沒有思維,只有肉體會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如同低等生物一般;人沒有肉體,只有思維,思維是無法存儲的,那麼人是不存在的。思維需要「硬體」來存儲,所以,在未來科技發達的時代,可以把思維這「軟體」下載在其他機械或者生物有機體、能量中進行存儲,意識體形態的人是可以保存與生存的。總而言之,思維是一種獨特的物質形態,並且不能單獨離開物質而存在。
在託馬斯·霍布斯看來,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動物都不過是由血與肉組成的機器罷了。他認為沒有實體的物質不可能存在,因此世間萬物都具有物理屬性,因此人類也是物理性的,人類是機器。生物是血與肉組成的機器,包括人也是一樣由血與肉組成的機器,這個我認同。有機物是含碳化合物(碳氧化物、碳硫化物、碳酸、碳酸鹽、碳酸氫鹽、金屬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碳硼烷、烷基金屬、羰基金屬、金屬的有機配體配合物等除外)或碳氫化合物及其常見衍生物的總稱。有機化合物除含碳元素外,還含有氫、氧、氮、氯、磷和硫等元素。碳、氫、氧、氮、氯、磷、硫等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構成了有機物。有機物是生命的基礎,所有生命中都含有有機化合物。所以,生命是物質的。而物質的生命是由有機化合物構成人體的器官、血液、肌肉、體液、神經、骨骼、毛髮等。這些人體的器官、血液、肌肉、體液、神經、骨骼、毛髮等,形成人體的功能,於是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體。人類是機器人,一點都沒錯。人的大腦如同機器人的CPU(中央處理系統),人的血液、體液、腺體如同機器人需要的油、電力、機械動力,人的器官如同機器人的各種硬體。人類是機器人,唯一比機器人有優勢的地方是思維、意識、情感、情緒方面,這也是機器人不如人的地方。現在人類比機器人優秀,但不能保證未來人類比機器人優秀。因為未來的科技發展,難以保證不讓機器人產生自主意識,甚至於產生情感、情緒,那麼未來機器人就會比人類更加像人了。人的發展,說不定會產生半機械半人類的人,或者仿生人,又或者是人類意識存儲於機器的意識體人。人類既是物質的,又是物理性的,更是如同機器一樣的人。宇宙萬物皆由物質構成,構成物質的原子、粒子等微觀粒子組合成各種元素,各種元素進行化學反應,形成無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形成生命,生命進化到高智慧生命的人,人的本原就是有機化合物、元素、原子、粒子等,因此說人是機器一點都不荒誕。
託馬斯·霍布斯說過:「生命不過是一種軀幹的運動過程罷了。」機器用久了會生鏽,會發生故障,會停止運轉。人活久了,人的器官會老化,功能會退化,呼吸會衰竭,等到沒有呼吸的一天,人的生命就結束了。死亡的人,身體的各個部分腐爛、腐朽、漸漸分解成有機化合物,然後又回歸成原子、粒子散落在大自然中。人與機器的唯一區別是人是有機體,機器是無機體;人是生物機器,機器是機械機器。隨著仿生學、生物學、細胞學、基因學的科技興起,人與機器的這種唯一區別在未來也會消除。
我不贊同託馬斯·霍布斯的「物質的唯一形態便是實體,沒有實體的物體不可能存在」的觀點。因為物質的形態有多種表現形態。一種是實體形態,一種是寄生於實體而生的形態。如光、射線、輻射、能量、磁場、意識、粒子運動、言語、文字等都是物質的不同表現形式。意識是不能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於世的物質表現形式,是必須寄生於實體而生的形態。意識離開了物質實體就會不存在,必須有物質來存儲它,並且要持續給它提供能量才能運作起來。所以,沒有實體的物體不可能存在的觀點是錯誤的。意識沒有實體,但它可以寄生於實體中而運作,這就是意識作為物質的表現形式的特殊之處。
作者簡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學家。《博銳管理在線》《中華品牌管理網》《中國管理傳播網》等知名管理網站專欄作家。又是多家媒體與網絡作家。研究:歷史、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