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科學與哲學之間的關係

2020-12-04 哲學深度思考

科學,對現代社會的貢獻,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很多人認為科學已經超越並取代了哲學,人們之所以存在這樣的觀點,坦白說,是因為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哲學是用來做什麼的,所以,寫這篇文章來幫助人們理解哲學與科學之間的關係。

2017年,颱風天鴿過境澳門,人們偶然發現一個人在積水的街道上練習蝶泳,於是將這個場景拍攝下來,放到了網絡上,人們紛紛嘲笑這個人。但是,隨著另一段視頻的流出,人們發現這個練習蝶泳的人,其實是在拼勁全力救人,於是人們紛紛在網絡上道歉。真實的世界是唯一的,但受到人類感官的限制,人們只能觀察到這個世界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的世界卻成為了人們對世界的全部認識,成為了人們邏輯思維和判斷的基礎,所以,請問大家,你大腦中對這個世界的印象,是外部真實世界的本來面目嗎?

可惜,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往往會忽略這個問題,以為自己心中對世界的印象,便是外部真實的世界,但事實上,受到人類自身認知缺陷的影響,那些存在於真實世界之中的事物,如果沒有被人類所觀察到,就不會加入到人類的邏輯思維之中,所以我們始終無法擺脫自身對外界真實世界的偏見。

萬有引力,電磁定律,慣性定理這些事物在宇宙誕生之時,就已經存在,但在人類的大腦之中形成印象,加入到人類的邏輯思維之中,卻只是最近幾百年的事情,在這些事物被發現之前,它們存在於真實的世界之中,但卻存在於人類大腦對世界的印象裡。就算到現在,依然還存在諸多真實世界存在,而不存在於人類認識之中的事物,對這類未知的事物,我們應該如何探索呢?

人類邏輯思維和判斷的基礎,是自己大腦對這個世界的印象,那些真實世界之中存在,但沒有在人類大腦之中形成印象的事物,我們無法對其進行思考的,但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所處理的正是這些真實世界存在,卻不存在於我們大腦印象之中的事物,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方法,去研究這種事物。

首先,我們通過一些實驗,了解未知事物一些屬性,然後,根據這些屬性,在我們的大腦之中構建一個模型,接著,根據自己構建的模型去做出一些推測,然後再設計實驗去驗證這種推測,如果實驗結果被證明是正確的,那我們構建的模型就是正確的,如果實驗結果無法得到證明,那麼,我們所構建的模型就是錯誤的。然後,我們再根據掌握的情況,重新去構建模型,重新設計驗證實驗去驗證,如此往復,直到了解這種事物為止。

這種思維模型的特點是:通過實驗不斷的去驗證,在發表觀點之前,所進行的是不斷的思辨,努力尋找事物的本來面目。而這,並不像大多數人:只是一位的強調自己的正確性而陷入盲目的爭論。所以,人們認為真理是可以被證偽的,人們可以去懷疑,可以去批判,但是當人們在實踐中去驗證真理的時候,真理會再次被證明是正確的。而偽真理是不可以被證偽的,因為它並沒有經過實驗的驗證和人們心中的思辨,只是停留在人們心中對世界的印象之中,而無法存在於實踐之中,所以無法被證偽。

這種思考方法,其實就是科學。哲學所思考的是思考問題的方法,而科學是哲學的一種產物,科學的產物就是各種各樣的知識。所以,知識並不等同於科學,科學是生產知識的機器,而哲學是製造科學的機器。無論是什麼學科,物理,化學,生物,電器,機械等等,雖然它們專業研究的方向不同,但是人們在研究時,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卻是相同的。

當下流行的思考方式:先發表觀點,然後在舉例證明,再去說服人們相信,這種思維方式其實並不是科學,但這種思維方式卻是社會普遍的思維方式。只是可惜,我們整天開口,閉口科學,但卻不知道科學為何物,普及科學,還是要從哲學建設抓起。

相關焦點

  • 哲學與科學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哲學箴言,總帶給人以睿思,哲學家的思想,總給人以諸多啟迪,那麼哲學跟科學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讀《西方哲學史》,羅素認識,哲學跟社會生活,時代背景、科學與宗教等緊密相連,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哲學是介乎於科學與神學之間的東西科學講求實證,講求嚴謹的推論,講求依據於客觀存在的事實和現象,來探究它們運動變化的規律。神學則是「隨意」地多,遇見無法理解、無法解釋的現象,或者自主地在腦海中,構建一個莫須有的形象,並且也付諸於一套似乎可以「自圓其說」的理論,來支持自己的神學觀點。
  • 科學,哲學,神學之間有什麼關係?
    在當代,充斥著大量有關「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類似的言論,其實這些言論也不全無道理!但也未必完全正確,將其歸結到思想形態中的一類是比較合適的! 關於這樣的言論 目前還存在過多的爭論!文章重要通過實證主義(哲學的一個流派)創始人—— 孔德的「思想發展三階段論」來看待一下神學,哲學,科學這三者的關係!思想發展三階段論孔德認為 可以把人類思想發展史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神學,形上學,科學! 通俗起見,直接舉個列子!孔德有一天,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 三哥們 在一起看見汽車在運動!
  • 擁有「悠久歷史」的宗教和科學還有哲學之間有著「制約」的關係?
    擁有「悠久歷史」的宗教和科學還有哲學之間有著「制約」的關係?我們也都知道隨著人類不斷的進化,他們的文明也不斷的完善,也更加的豐富,那麼作為宗教影響,至今他們也是擁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科學和哲學怎麼說呢?
  • 淺析佛學、唯物辯證法與自然科學之間的關係
    而哲學又建立在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之上,是其抽象和概括,同時,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家進行具體科學的研究都是在某種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進行的,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研究就會失去正確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亂和失敗。佛學作為一門宗教,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唯心主義的代表且似乎已成定論。
  • 神學、哲學、科學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從此就出現了哲學,哲學除了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之外還注重實線,理論與實踐逐漸開始並行為後來的科學打下了基礎。它發展出了很多現代的職業,我們所熟知的古代名人有很多都是哲學家,他們既是哲學家又是科學家在各個領域都有著非常傑出的的成就但是有時哲學過於模凌兩可不夠客觀,因此科學出現了,比起哲學科學更為客觀,科學講究事實論據,要通過各種論證與實驗來證明某個事物是真實存在的。
  • 從宇宙智慧和認知原理談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關係
    從宇宙智慧到人類認知,我們可以對巫術、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關係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圖景。再看哲學,哲學一詞源出希臘語philosophia,意即「熱愛智慧」。在學術界裡,對於哲學一詞並無普遍接受的定義。早期,哲學衍生出科學。後來,哲學成為與科學並行的學科。在古代東方是沒有「哲學」概念的,「哲學」一詞是近代從西方引入的概念。中國古代有「哲」一詞,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
  • 哲學與科學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科學最開始的時候是與哲學結合在一起的,沒有嚴格的去劃分界線。哲學與科學一樣都是愛智慧的表現,只不過哲學以不同於科學的方式體現人們對智慧的嚮往與追求。科學更加追求確定性,有確切的研究對象,用確定的研究方法得出確定的結果與規律。
  • 關於哲學和宗教之間的關係
    科布: 關於哲學和宗教之間的關係 俞懿嫻 曲躍厚 轉自:麗澤哲學苑 哲學園鳴謝 WINTER 2020年2月9日,是當代世界最著名過程思想家J. B. 科布(John B.
  • 科學與哲學關係應該是科學要研究哲學
    哲學和科學歸屬兩個知識層面,哲學評價哲學,科學評比科學。若要貶評中醫,需要先懂得一些哲學,包括西方近現代哲學,用哲學角度,才有資格討論評價中醫。因為,哲學層次及層面在科學之上。在國家教育部學科設置中,哲學學科也是高於所有具體科學學科的。
  • 一張圖看懂宗教、哲學和科學的關係
    宗教、哲學和科學,三者之間的關係的問題,對他們的理解大致可以從以上的圖解中說明:1、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上,宗教最先產生。3、宗教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直到在古代小亞細亞沿海(今天的伊朗,伊拉克地區沿海)城市米利都, 產生最早哲學派別「米利都學派」,開始了哲學從神學/宗教分剝出去。4、哲學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接過部分宗教的價值問題(世界存在的真理,好奇心等);全部的方法問題(如何去探索和改造自然);全部的歷史問題(物質世界的來源等) 等。
  • 白春禮:進一步深刻認識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在致辭中,白春禮系統闡述了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指出科學的發展往往會帶來哲學觀念上的變化,而哲學思想的變革也會為科學的洞見提供廣闊的思想空間。在中科院成立哲學所,正是為了聚焦於科技發展和科技前沿中的基本哲學問題,以及與哲學緊密相關的科技問題,從哲學角度助力科技創新,為中國科學的跨越式發展,乃至未來的科學革命,尋求更為堅實、更富活力的概念基礎。
  • 科學網—進一步深刻認識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在致辭中,白春禮系統闡述了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指出科學的發展往往會帶來哲學觀念上的變化,而哲學思想的變革也會為科學的洞見提供廣闊的思想空間。在中科院成立哲學所,正是為了聚焦於科技發展和科技前沿中的基本哲學問題,以及與哲學緊密相關的科技問題,從哲學角度助力科技創新,為中國科學的跨越式發展,乃至未來的科學革命,尋求更為堅實、更富活力的概念基礎。
  • 哲學與科學有什麼關係?
    科學哲學科學哲學就是研究科學的性質,本質等問題的一門學問。包括科學實在論,科學本體論,科學認知論等學問。科學哲學可以看作是科學與哲學的交叉學問。科學哲學包括生物學哲學、物理學哲學、社會科學哲學等。歷史考察:科學與哲學相互促進回顧歷史,哲學與科學是相互促進的關係。在19世紀,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定律,為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奠定了基礎。哲學對世界的思考,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科學。
  • 哲學和科學有什麼關係?
    這就是哲學。這就好我們要登上一個高臺,需要有一個梯子。前者是科學,後者是哲學。不同的哲學將人類的認識,置於不同的高度。如果說科學是相對於已有的現象和實驗,構建關於自然界的同構系統,那麼哲學就是如何向自然界提問並獲得自然界的反饋信號的學問。
  • 哲學屬於科學文化嗎,它們是什麼關係
    要想深入的了解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最好是看看一些科普書。比如《宇宙的結構》,《宇宙逍遙》,《像物理學家一樣思考》。也要關注下當今的科學動態,比如科學家對自由意志的討論,全息宇宙與萊布尼茲的單子論比較,多重宇宙與萊布尼茨的可能世界觀念,量子非定域現象與整體論的啟示,量子信息與時空的因果關係,熱力學與引力的關係,觀察者的系統論效應……其實一些科學假說有很多也就是一些「直覺」「猜想」,而直覺與猜想能算科學?所以科學與哲學密不可分。
  • 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聯繫以及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因為在我以後的寫作中會經常提到或者使用宗教,哲學以及科學著作中的術語或者知識,所以有必要闡述一下自己的見解,以避免被人錯誤的理解而產生誤會。,也能更好地認識與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所以在一時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而長久的影響,直至今日甚至未來,對於我們每個人以及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科學與哲學的關係,你怎麼看?
    但是說到底,無論是科學還是哲學,都是我們人類在研究它。無論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東西,我們都作為一個有限的個體在研究,並且期待這個研究事業能夠無限的進行下去。回到遠古時代,那個時候科學還不發達,很多現象我們是沒有辦法解釋,很自然的就把那些東西寄託於神靈。
  • 高維時空的演繹(30)科學、哲學、宗教的關係1
    高維時空的演繹(30)科學、哲學、宗教的關係 (天雲) 科學那麼,單純的討論科學本身就難以進行思想的交流、交鋒,而變成了一種簡單的學習、陳述。 而將科學放在它與哲學、宗教關係的更大的背景下來認識、審視,那麼,人們的認識分歧而導致的思想交鋒就大了,引起思考的內容就多了。
  • 哲學與科學到底是什麼關係?哲學對科學起到了什麼作用?
    科學是與哲學是完全不同的認知模式。科學認知源自生命有機體的應激感應,科學,就是通過人類意識工具化的經驗類認知。給科學總結一個公式,就是:科學=感應信息+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實際上就是兩個工具:一個是觀測實驗用的有形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感應能力,一個是思維工具加強了對原感應信息進行再處理的可靠性。而哲學,按照三大類劃分,本體論(世界觀)是意識觀念部分,方法論和邏輯學是A類思維工具,倫理學其實是從倫理宗教演化而來,也是意識觀念的部分。哲學三大類,整個看都是與意識緊密相關,按照我之前對意識分類,哲學的這三大類,都屬於第II類、第III類意識信息。
  • 因果關係的新哲學解釋
    既可以從英國的經驗主義和邏輯經驗主義解釋哲學概念的因果論,也可以從德囯的理性主義和辯證理性主義解釋哲學範疇的因果關係,「英式哲學」和「德式哲學」對因果論或因果關係的兩種解釋方式符合解釋哲學方法論和目的論的等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