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哲學,神學之間有什麼關係?

2020-12-04 科學認識論

在當代,充斥著大量有關「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類似的言論,其實這些言論也不全無道理!但也未必完全正確,將其歸結到思想形態中的一類是比較合適的! 關於這樣的言論 目前還存在過多的爭論!文章重要通過實證主義(哲學的一個流派)創始人—— 孔德的「思想發展三階段論」來看待一下神學,哲學,科學這三者的關係!

思想發展三階段論

孔德認為 可以把人類思想發展史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神學,形上學,科學! 通俗起見,直接舉個列子!

孔德

有一天,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 三哥們 在一起看見汽車在運動!

科學家通過觀察汽車的運動時間,和距離 可以很快地大致計算出汽車的速度,他的眼裡會是汽車速度,加速度,牛頓運動定律這些可以量化的概念!

但在哲學家眼裡卻是另一番景象!他會想,牛頓運動定律描述汽車的運動的合理性,這個定律的本質是什麼?人們觀察到的對汽車運動的只是表象,然後在這個表象的基礎上抽象出某種理論 並建立了一個所謂的知識體系——牛頓運動定律,來用於描述這種運動的現象!

而在神學家的眼裡卻和前兩者都不一樣,神學家會感嘆,其實為什麼會運動?因為運動是有汽油燃燒,汽油是怎麼來的?他會想汽油是史前生物的遺體被大地運動作用產生的結果,大地為什麼會運動......等等直到追尋到問題根源,那就是物質運動的第一推動力是上帝!

大家不難會發現: 科學,哲學,神學 是對同一種現象,不同層次的認識!

科學,哲學,神學也密切配合著!

就比如上一段的例子,科學只是研究具體的,可以量化的,可以真真切切改變我們生活的知識。而不去思考 這些知識背後的來源! 如果要追尋科學知識的來源,這時候就由哲學接手,哲學可以從認識論,方法論,抽象概念,數理分析探討這些知識背後的邏輯。但是如果要繼續追問,為什麼自然規律是這樣的 而不是那樣的?這時候已經不太屬於哲學的研究範圍,於是神學開始接手,開始探討這些終極原因背後的上帝,雖然沒有什麼結果!

神學圖書館

科學,哲學,神學的 逐漸上升 但是越來越沒有結果!

科學只研究最具體的,最一般的 最單純的知識,可以明確的指導我們的實踐水平。因為科學利用數學這樣的量化工具,可以給出具體的事物運動的答案。 比如給火箭加多少燃料 能產生多大的推力,並在哪一時刻可以達到宇宙第一速度 並把衛星送上太空,這些都需要具體的數值,而科學可以給出!

而最後的神學階段,人們就可以自由幻想了,因為不需要那麼嚴謹了,所研究的理論也沒有可證偽性,也就是說 研究的東西 不能證明是錯的,也不能證明是對的!但往往都是一無所獲。神學研究一百年或許會原地不動,終極問題還是原來的老模樣!可是 科學研究一百年已非是原先的科學了!或許在科學家看來 神學這些都是扯犢子! 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認神學的價值!

神學或許沒有什麼「成果」,但最起碼增強了人們的思辨能力,給人以信仰的力量!單從這一點來說,神學是有用的!

相關焦點

  • 神學、哲學、科學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因為神學過度虛無且涉及的範圍廣於是他們的內部人員也開始懷疑神的真實性 ,所以那些有著不同不同看法的人就離開了。從此就出現了哲學,哲學除了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之外還注重實線,理論與實踐逐漸開始並行為後來的科學打下了基礎。
  • 哲學與科學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哲學箴言,總帶給人以睿思,哲學家的思想,總給人以諸多啟迪,那麼哲學跟科學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讀《西方哲學史》,羅素認識,哲學跟社會生活,時代背景、科學與宗教等緊密相連,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哲學是介乎於科學與神學之間的東西科學講求實證,講求嚴謹的推論,講求依據於客觀存在的事實和現象,來探究它們運動變化的規律。神學則是「隨意」地多,遇見無法理解、無法解釋的現象,或者自主地在腦海中,構建一個莫須有的形象,並且也付諸於一套似乎可以「自圓其說」的理論,來支持自己的神學觀點。
  • 哲學與科學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科學最開始的時候是與哲學結合在一起的,沒有嚴格的去劃分界線。哲學與科學一樣都是愛智慧的表現,只不過哲學以不同於科學的方式體現人們對智慧的嚮往與追求。科學更加追求確定性,有確切的研究對象,用確定的研究方法得出確定的結果與規律。
  • 哲學、神學、科學和偽科學
    還有一種存在,它經常裝扮自己,時而像哲學,時而像神學,時而又像科學,人們稱它為偽科學。◆ ◆ ◆ ◆ ◆一、什麼是哲學?對於神學而言,哲學沒有教條,也沒有基於啟示性的預設(如:上帝)。和實驗科學相比,哲學不依賴與實驗,而是觀察和思維。與形式科學(如數學)相比,必須對假設反思,給出一個合理解釋,而不是強調客觀公理(如1+1=2)。早期的先賢們既是哲學家,又是科學家。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還是哲學?你怎麼看?
    科學與哲學的關係其實是很密切的,可以簡單認為哲學就是科學的「鼻祖」,科學研究的是具體的事物,而哲學研究的是抽象的事物,哲學為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而科學(自然科學)是哲學發展的基礎。科學與哲學是具體與一般,實踐與理論的關係。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科學的源頭才是神學
    大眾理解的神學,總以為有個玉皇大帝、有個閻王爺或者有個無所不能的上帝,佛祖才叫神學。錯了,神學和哲學一樣,是一種信仰的原點,什麼稱謂無所謂,首先必然是抽象的、先驗的、無法證偽的思想體系。當然還有很多類似例子,有興趣者可以去深入閱讀。儘管這是《物理學之道》是一部強調科學理論與古老宗教和神學概念之間聯繫的書,但個人覺得這部書立論也許偏於簡單,它很大程度上只是把科學與古老宗教神學理論的相同相似之處羅列比對。
  • 物理的盡頭是數學, 數學的盡頭是哲學, 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網友一: 借用哲學家羅素的一句話:一切確切的知識都屬於科學,一切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都屬於神學。但介乎這兩者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就是哲學。網友三: 首先請把神學與物理、數學分開,神學和科學之間沒有任何關係。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數學也是一門自然科學。用數學來定量分析物理,能夠更精確的描述出各種量之間的關係,結果又剛好符合這種物理現象的表現。所以物理、數學是真實存在的。神學跟科學沾不上一點邊,神學都是模稜兩可的,沒有一個標準,你既不能說它對也不能說它錯,所以很多宗教人士都強行用宗教語言來附和科學理論。
  • 關於哲學和宗教之間的關係
    科布: 關於哲學和宗教之間的關係 俞懿嫻 曲躍厚 轉自:麗澤哲學苑 哲學園鳴謝 WINTER 2020年2月9日,是當代世界最著名過程思想家J. B. 科布(John B.
  • 科學 哲學和神學
    我們現在把牛頓稱為物理學家,其實,牛頓活著的時候,沒有什麼物理學分類,他研究的就叫自然哲學,所以他提出「牛頓三大定律」的那本書,就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世人認為他研究的是科學,而他自己追求的是對自然的哲學認識。
  • 他們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你信嗎?
    哲學家羅素曾說,科學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哲學是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哲學是人們胡說八道的一種特殊權力,哲學是有道理的猜想。你可以用一個圓圈表示人類已有的知識——這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圓圈之外就是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那哲學是什麼?網友:神也不是無所不能的!
    科學作為我們探索世界最直觀的運用,它就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陷入了瓶頸當中,許多人就認為科學的盡頭或許就是神學,所以很多人也就加入了神學的研究隊伍但事實上,科學和神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並且科學也並沒有盡頭,當我們感覺走到盡頭的時候
  • 與其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如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我想,有人初聽這句話時,難免會要「嘲諷」這句話的,那不妨請你問問他,又如何解釋歐洲物理研究所門前所擺放的印度溼婆神像呢?那我們可以仔細的思考一下,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如今更為尖端的科學其實與神學本身並不衝突,它們相互之間只是對方的某種形態的「投影」,就像多元對立一般,世間萬物終究必歸一,大道如此,我們的道家思想也同樣認為的是「萬法歸一」。
  • 哲學是什麼,知識是什麼,哲學和知識的關係
    編者按:哲學的定義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些人說哲學就是研究世界本源,有些人說哲學就是哲學史,有些人說哲學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有些人說哲學是認知論,有些人說哲學是科學和神學之間的研究,形形色色尚無定論,也有人說哲學就等同於知識,本文從哲學的發源及發展過程去分析總結歸納,解析哲學是不是就是知識
  • 非基督宗教的神學:這種神學和我國的儒學又是一種什麼關係呢?
    非基督宗教的神學:這種神學和我國的儒學又是一種什麼關係呢?所謂宗教,必須具有對救贖的關懷,並須提出一獲救的途徑,例如佛教,雖然排斥對神的一切執念,可是卻始終執念於"束縛者"與"解脫者"之間的關係,此種執念使其信徒產生救贖的渴望,而涅盤就是完滿的救贖境界,佛教因此成為真正的宗教。神學則是:以適合人類的語言將神性知識作系統化的表達。
  • 淺析科學與哲學之間的關係
    科學,對現代社會的貢獻,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很多人認為科學已經超越並取代了哲學,人們之所以存在這樣的觀點,坦白說,是因為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哲學是用來做什麼的,所以,寫這篇文章來幫助人們理解哲學與科學之間的關係。
  • 科學盡頭是神學?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為什麼晚年去研究了神學?
    有人說生活裡處處充滿了科學,只是我們缺少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事實上,世界上還有很多現象是科學無法解釋的,就比如人為什麼會打哈欠,科學家到現在都沒有合理的解釋。然而一些在科學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在神學看來卻不是什麼大事,很多科學不能解釋的問題用神學卻能輕易的解釋。
  • 科學和哲學有什麼不同?
    但是,近代科學有自己整體的學術框架,這個框架是隨著近代技術的變革而興盛起來的,在這技術突飛猛進並推動科學迅速發展的近代世界,清王朝卻只將西方科學知識壟斷在貴族手中,而禁止民間和官方學習,以致於最終和世界差距越來越大。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什麼意思?
    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一聽,哎!挺酷炫的啊,但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就要說到科學與哲學的區別,首先在早年物理學在蓬勃發展到定量時代以前,哲科是不分家的,科學基本上就是哲學的小弟,科學和哲學的研究方法上都基於兩個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什麼是歸納法呢?比如有一個歐洲古代學者觀察發現,他見過的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凡天鵝都是白色的。
  • 亞里斯多德是位哲學家,通過對哲學的劃分,影響了神學的發展
    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哲學。由古人提出的各種知識分類也能明顯看出,自然哲學對於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亞里斯多德在其影響甚大的分類中區分了三種思辨科學或理論科學:自然哲學、數學和神學。將亞里斯多德的思辨科學區分開來的是它們各自的研究對象:神學是最高的科學,研究永恆的、不動的、可與質料分離的東西;自然哲學研究有限的、可以運動的、無法與質料分離的東西,這些對象在每一個方面都與神學對象相反;數學的研究對象介於這兩者之間,即不動的、可能無法與質料分離、體現於質料之中的東西。
  • 科學有盡頭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常常聽到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那麼這句話對嗎?在展開討論之間,我們需先對這三者進行定義。何為科學?人類都有理性和感性兩個方面,本人認為科學就是人類探索真理的最理性的方法,先通過觀察、分析、思考、計算等方式來假定一個理論,然後再嚴謹的通過實踐來證實或證偽,從而逐漸建立起科學的基石。哲學介於理性和感性之間,哲學通過嚴密的邏輯來研究世間萬物變化的規律,很多時候哲學的研究對象都是抽象的、很難用實踐來驗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