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充斥著大量有關「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類似的言論,其實這些言論也不全無道理!但也未必完全正確,將其歸結到思想形態中的一類是比較合適的! 關於這樣的言論 目前還存在過多的爭論!文章重要通過實證主義(哲學的一個流派)創始人—— 孔德的「思想發展三階段論」來看待一下神學,哲學,科學這三者的關係!
思想發展三階段論
孔德認為 可以把人類思想發展史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神學,形上學,科學! 通俗起見,直接舉個列子!
孔德
有一天,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 三哥們 在一起看見汽車在運動!
科學家通過觀察汽車的運動時間,和距離 可以很快地大致計算出汽車的速度,他的眼裡會是汽車速度,加速度,牛頓運動定律這些可以量化的概念!
但在哲學家眼裡卻是另一番景象!他會想,牛頓運動定律描述汽車的運動的合理性,這個定律的本質是什麼?人們觀察到的對汽車運動的只是表象,然後在這個表象的基礎上抽象出某種理論 並建立了一個所謂的知識體系——牛頓運動定律,來用於描述這種運動的現象!
而在神學家的眼裡卻和前兩者都不一樣,神學家會感嘆,其實為什麼會運動?因為運動是有汽油燃燒,汽油是怎麼來的?他會想汽油是史前生物的遺體被大地運動作用產生的結果,大地為什麼會運動......等等直到追尋到問題根源,那就是物質運動的第一推動力是上帝!
大家不難會發現: 科學,哲學,神學 是對同一種現象,不同層次的認識!
科學,哲學,神學也密切配合著!
就比如上一段的例子,科學只是研究具體的,可以量化的,可以真真切切改變我們生活的知識。而不去思考 這些知識背後的來源! 如果要追尋科學知識的來源,這時候就由哲學接手,哲學可以從認識論,方法論,抽象概念,數理分析探討這些知識背後的邏輯。但是如果要繼續追問,為什麼自然規律是這樣的 而不是那樣的?這時候已經不太屬於哲學的研究範圍,於是神學開始接手,開始探討這些終極原因背後的上帝,雖然沒有什麼結果!
神學圖書館
科學,哲學,神學的 逐漸上升 但是越來越沒有結果!
科學只研究最具體的,最一般的 最單純的知識,可以明確的指導我們的實踐水平。因為科學利用數學這樣的量化工具,可以給出具體的事物運動的答案。 比如給火箭加多少燃料 能產生多大的推力,並在哪一時刻可以達到宇宙第一速度 並把衛星送上太空,這些都需要具體的數值,而科學可以給出!
而最後的神學階段,人們就可以自由幻想了,因為不需要那麼嚴謹了,所研究的理論也沒有可證偽性,也就是說 研究的東西 不能證明是錯的,也不能證明是對的!但往往都是一無所獲。神學研究一百年或許會原地不動,終極問題還是原來的老模樣!可是 科學研究一百年已非是原先的科學了!或許在科學家看來 神學這些都是扯犢子! 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認神學的價值!
神學或許沒有什麼「成果」,但最起碼增強了人們的思辨能力,給人以信仰的力量!單從這一點來說,神學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