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斯多德是位哲學家,通過對哲學的劃分,影響了神學的發展

2020-12-06 陳娟帶你看電影

提到宗教文化,或許大家都有所了解。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哲學。由古人提出的各種知識分類也能明顯看出,自然哲學對於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亞里斯多德在其影響甚大的分類中區分了三種思辨科學或理論科學:自然哲學、數學和神學。

將亞里斯多德的思辨科學區分開來的是它們各自的研究對象:神學是最高的科學,研究永恆的、不動的、可與質料分離的東西;自然哲學研究有限的、可以運動的、無法與質料分離的東西,這些對象在每一個方面都與神學對象相反;數學的研究對象介於這兩者之間,即不動的、可能無法與質料分離、體現於質料之中的東西。

現代學者在考慮這些分類時,往往把它們看成定義了我們所謂的「學科界限」即區分了各種學術活動的主題。但這些分類並不只是對理論內容的劃分,而且還旨在規定正確的研究順序,從物質的、可變的東西開始,再到與物體相聯繫的不變的東西,最後到不變的、完全脫離質料的更高的神性事物。在更具物質導向的科學中發展出來的心靈習性自然會使心靈對更高的科學所要求的那些心靈轉變有所準備。

哲學家們都採取了與亞里斯多德不同的方式來劃分哲學主題,即物理學、邏輯學和倫理學,但其研究目的同樣是人格的形成。斯多亞派認為,物理學和邏輯學這兩門科學最終服務於第三門科學,即倫理學。順便說一句,他們認為神學是物理學的最高分支。

在斯多亞派的哲學中,理解了宇宙運作的人也會知道如何在宇宙中行為。伊壁鳩魯清楚地闡明了各種知識分支如何影響哲學家的心靈習性。研究邏輯學是為了規訓判斷,研究物理學是為了規訓欲望,研究倫理學是為了規訓意願。

在古代晚期的哲學流派中,將「科學的」、倫理的和宗教的關切融合在一起的趨向變得更加明顯。例如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波堅稱,哲學既與「論證的積累」無關,也與表露「博學的知識」無關,而是關乎人自身生命的轉變。針對從自然研究發展到更高的沉思活動和宗教虔誠。

而物理學在日常生活的事務中非常有用,因為它為醫學和力學等技術提供了原理;有助於引導靈魂的較高部分即理智趨向完滿;是道德德性的一種輔助;是通向關於神和理念的認識的階梯;最後,它激起我們的虔誠,對神感恩。

應當注意,儘管有這些虔誠的情感,但辛普裡丘對基督教並不友好。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辛普裡丘談到了物理學的「功用」,並且按照重要性遞增的順序作了列舉。強調科學的功用一直是為科學所作辯護的一部分,當技術應用和日常生活事務在現代開始優先於道德教化時,辛普裡丘所給出的優先次序開始倒轉。

辛普裡丘的階梯比喻也提醒我們,物理學常常被視為心靈上升到神的第一階段。至此,我希望已經表明,古希臘人關於自然的討論雖然常常被奉為現代科學的先驅,但卻充滿了神學和道德的要素,以至於它與我們現在理解的「科學」的關係在最好的情況下也非常複雜。

不僅天文學和自然哲學有一些邊緣性的、現已遭到忽視的倫理要素,而且自然研究被認為在一種有著道德目標且往往有著神學預設的更廣的哲學事業中發揮著作用。物理學或自然哲學研究與現代科學中的任何東西都有所不同,它是一種旨在轉變自我的修煉。宣稱我們的科學誕生於古希臘,是忽視了古希臘哲學家所認為的這種修煉的要旨。而對於這件事情,你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柏拉圖又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三者並稱為「古希臘三哲」。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涉及柏拉圖的知識主要以客觀題為主,主要考查人物與觀點、著作等匹配與辨別。1.稱號: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教綜易錯1000題】領取注意事項!
  • 物理的盡頭是數學, 數學的盡頭是哲學, 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網友一: 借用哲學家羅素的一句話:一切確切的知識都屬於科學,一切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都屬於神學。但介乎這兩者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就是哲學。網友二: 物理依靠數學支撐,物理學沒有發現和證明的,很多時候可以靠數學推導計算出來,例如海王星的發現;當數學也無能為力的時候,就要靠理論物理學家(也可以稱為哲學家,如愛因斯坦、亞里斯多德等)來進行思想實驗,所以哲學比數學走得更遠;哲學家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的問題,在神學裡可以找到答案,所以神學位於頂端,而且現在最新的科學理論也逐漸傾向於世界是神(或者叫高維物種)創造的。
  • 中外歷史:亞里斯多德愛真理,其學說與基督教神學融合為一體
    大家都知道,古希臘給後人留下許許多多的文明和文化,這些文化表現在科技、文學、政治、哲學等方方面面,古希臘哲學時代曾一度被稱為「巔峰時代」,因為亞里斯多德學派給希臘人思想上的衝擊的巨大的,那麼那個時代的希臘都有哪些作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亞里斯多德17歲進柏拉圖的「學園」,隨師20年之久,直到恩師去世後方「自謀出路」。
  • 世界哲學史:翻譯的時代
    因為亞里斯多德好像還不足以是非基督教的,穆斯林和猶太注釋者還必須去開發他的學說中的真正意義。正如那個大異教徒被稱為『哲學家』,那個所有穆斯林中最為背叛基督教的阿威羅伊也被稱為卓越的『注釋家一』。」十字軍東徵的時代,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產生了累累碩果。在哲學領域內,基督教思想與非基督教思想,甚至說與反基督教思想和思想體系進行了接觸。
  • 泰勒等28位當代重要哲學家:本科時對我影響最大的84本書
    根據對查爾斯·泰勒、阿蘭·德波頓、丹尼爾·丹內特等28位哲學家的統計,書單上出現最多的是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和維根斯坦的《哲學研究》。其中,對泰勒影響最大的三本書是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學》、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以及一本並不被熟知的天主教著作孔葛的《平信徒神學》。
  • 亞里斯多德與形上學的存在—神—學構造問題
    但第一哲學不僅要從存在者的存在者性著眼考察存在者,而且也考察那種完全與存在者性相符合的存在者,即最高存在者……第一哲學作為存在論,也是關於真正的存在者的神學……關於存在者之為存在者的科學,本身就是存在—神學的(onto-theologisch)。」⑤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沿著海德格爾的思路斷言:如果一切形上學都是存在—神—學,那麼,從嚴格意義上說,為此奠定基礎的哲學家就是亞里斯多德。
  • 西方哲學33:中世紀哲學
    經院哲學集中於唯名論與實在論之爭,這是由古希臘哲學中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關於重普遍概念與重個別事物的思想分歧發展而來的。 不過,由於新柏拉圖主義者的泛神論思想與正統的基督教教義相牴觸,教會早已視之為異端,加上到了13世紀,亞里斯多德的著作大量從阿拉伯文以至希臘原文譯成拉丁文,亞里斯多德哲學的影響大為增長,教會遂轉而利用亞里斯多德哲學中與教義相結合的方面。於是被基督教教義改造過的亞里斯多德哲學成了官方哲學。託馬斯·阿奎那是這種官方哲學的最高權威。
  • 亞里斯多德是希臘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
    亞里斯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 為什麼說亞里斯多德的宇宙觀影響了西方人2000年?
    粗略地講,人類的思想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分別是神學、哲學和科學。當然,我並不是說有了哲學就沒有神學,同樣也不是有了科學就沒有哲學與神學。並不是簡單的替代關係。因為新的思想出現之後,舊的並不會消失。邁出這關鍵一步的是米利都的三個哲學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哲學史我們就不細講了,直接看結果。時間來到幾百年之後的亞里斯多德時代,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總結了前人的智慧,發展出了一套包羅萬象的思想體系。要理解亞里斯多德就要弄明白他的「四因說」,「四因說」是他在分析實體時提出來的。
  • 哲學是什麼,知識是什麼,哲學和知識的關係
    編者按:哲學的定義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些人說哲學就是研究世界本源,有些人說哲學就是哲學史,有些人說哲學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有些人說哲學是認知論,有些人說哲學是科學和神學之間的研究,形形色色尚無定論,也有人說哲學就等同於知識,本文從哲學的發源及發展過程去分析總結歸納,解析哲學是不是就是知識
  • 科學和哲學有什麼不同?
    但是,近代科學有自己整體的學術框架,這個框架是隨著近代技術的變革而興盛起來的,在這技術突飛猛進並推動科學迅速發展的近代世界,清王朝卻只將西方科學知識壟斷在貴族手中,而禁止民間和官方學習,以致於最終和世界差距越來越大。
  • 哲學評論第110期: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如何背離了真正的存在?
    柏拉圖的學說在歷史上一度處於顯學的位置,又跟亞里斯多德有一定的關係,因為亞里斯多德改造了這種學說,使它獲得了更持久的影響
  •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理想國
    柏拉圖:西方哲學的奠基人作為蘇格拉底的學生以及史上記載首座高等學府「柏拉圖學園」(Academy)的創始人,柏拉圖(Plato)在哲學史上的廣泛影響無人能及。那麼必然存在一種永恆不變的形式作為藍圖,構造出我們通過感官所接觸到的瞬間現象。據柏拉圖所言,儘管世上有許多馬、貓和狗的個體,但它們都是按照一種普遍的「馬」「貓」和「狗」的形式為形象塑造出來的。同樣,世上也有許多人,但他們也都是按照普遍的「人的形式」為形象塑造而成的。這一觀點催生了後來的基督教思想,即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塑造的。除此之外,柏拉圖在很多方面都對基督教神學產生了直接影響。
  • 科學,哲學,神學之間有什麼關係?
    文章重要通過實證主義(哲學的一個流派)創始人—— 孔德的「思想發展三階段論」來看待一下神學,哲學,科學這三者的關係!思想發展三階段論孔德認為 可以把人類思想發展史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神學,形上學,科學! 通俗起見,直接舉個列子!孔德有一天,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 三哥們 在一起看見汽車在運動!
  • 哲學、神學、科學和偽科學
    這是從Mythos到Logos的跨越,哲學就此誕生了。早期的哲學家們,關注的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事物和現象。他們根據所見,加上自己的推理和演繹,提出了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因為對眾神的懷疑而帶來了種種的不安,人們依然需要"純粹的存在」來慰藉心靈,神學就這樣誕生了,隨之衍生出了宗教。
  • 存在論為什麼是「第一哲學」?對希臘存在論的一個再思
    顯然,更為自然的想法和古代人的實際做法都是把神學和自然哲學當作第一哲學,甚至把倫理學當作「第一哲學」也不是不可能。無論是蘇格拉底還是希臘化羅馬哲學,都把「倫理學」當作最重要的學問。至於作為所有哲學部門概念工具準備的學問,大多也由廣義的「邏輯學」(當時的認識論)來承擔。這種學科位序上的爭執令人不得不回到亞里斯多德對「第一哲學」的本質規定上。
  • 鬍子悅:解讀亞里斯多德哲學理論中的行動
    亞里斯多德關於行動概念的理論構建與其倫理學和政治學的理論主張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對後世的經院哲學影響頗深。亞里斯多德的理論還是當代行動理論構建的理論淵源,這使得當代對於主體行動進行考察時,亞里斯多德哲學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參考部分。
  • 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
    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也是很有影響的教育家。他知識廣泛,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17歲求學於柏拉圖,是柏拉圖的得意門生。一方面繼承了柏拉圖的靈魂論和培養哲學王的思想,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教育思想,其教育觀點散見於他的《政治學》和《尼各馬科倫理學》兩部著作中。中公教育為各位考生總結了教師考試中關於亞里斯多德的重要考點。
  • 神學、哲學、科學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因為神學過度虛無且涉及的範圍廣於是他們的內部人員也開始懷疑神的真實性 ,所以那些有著不同不同看法的人就離開了。從此就出現了哲學,哲學除了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之外還注重實線,理論與實踐逐漸開始並行為後來的科學打下了基礎。
  • 二十位世界哲學大師對生命的觀點
    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年輕時進入培養拉比的宗教學校,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他仍然堅持哲學和科學的研究,他的思想通過通信方式傳播到歐洲各地,贏得人們的尊重。1677年不幸死於肺癆,享年45歲。(本文由思廬哲學編輯)他的主要著作有《笛卡爾哲學原理》、《神學政治論》、《倫理學》、《知性改進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