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理想國

2021-01-10 澎湃新聞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理想國

2018-11-02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柏拉圖:西方哲學的奠基人

作為蘇格拉底的學生以及史上記載首座高等學府「柏拉圖學園」(Academy)的創始人,柏拉圖(Plato)在哲學史上的廣泛影響無人能及。阿弗烈·諾夫·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義正辭嚴地宣稱,對西方哲學特徵最穩妥的描述便是,它不過是對柏拉圖的一系列註腳。沒有哪一個哲學問題是在柏拉圖的文集中找不到相關論述的。

因此,要對如此龐大而全面的思想體系進行特徵描述絕非易事。不過,柏拉圖的許多作品都是圍繞其對於理想形式的概念展開的。他告訴我們,經驗世界是虛幻的,因為只有永恆不變的事物才是真實的,這一思想借鑑於巴門尼德。那麼必然存在一種永恆不變的形式作為藍圖,構造出我們通過感官所接觸到的瞬間現象。據柏拉圖所言,儘管世上有許多馬、貓和狗的個體,但它們都是按照一種普遍的「馬」「貓」和「狗」的形式為形象塑造出來的。同樣,世上也有許多人,但他們也都是按照普遍的「人的形式」為形象塑造而成的。這一觀點催生了後來的基督教思想,即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塑造的。除此之外,柏拉圖在很多方面都對基督教神學產生了直接影響。

不過,柏拉圖的形式論並不僅僅局限於物質對象。他認為,普遍或抽象的概念也有理想形式,比如美、正義、真理以及諸如數和類的數學概念。確實,恰恰是在數學上,我們當今仍能感受到柏拉圖的深刻影響,在這方面弗雷格(Frege)和哥德爾(G?del)都是柏拉圖主義的支持者。

形式論同時也構成了柏拉圖最有爭議也最著名的作品《理想國》(The Republic)的內容基礎。為探究正義的本質和價值,柏拉圖提出了一種烏託邦社會的設想,由精英階層衛國者領導,他們自出生以來就為統治國家而接受訓練。剩下兩種社會階層分別為武士和平民。在理想國內,理想的公民是知道如何最佳利用其才能來為社會謀福祉,並準確無誤地服從這一使命的公民。很少有人會想到個人自由或權利,因為一切都受到衛國者的嚴格控制,以服務於整個國家的利益。這一觀點導致有些哲學家,比如著名的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譴責柏拉圖借著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原則的幌子在倡導一種精英和極權主義制度。關於羅素等人提出的這種批評究竟正確與否引起了很大的爭論,但我們必須了解柏拉圖這樣構建社會的原因。《理想國》符合其形式論的概念,是一種為找到理想的社會形式而做出的探索。柏拉圖認為一定有一種組織社會的理想方式,而所有的現實社會都僅僅是對該理想形式的不完美複製,因為它們沒能推動所有人的利益。在柏拉圖看來,這樣的理想社會將比鄰國更強大,敵人也無法徵服它。鑑於雅典、斯巴達及希臘化時代的其他城邦之間頻繁開戰,柏拉圖的這一想法非常符合希臘人的意願。但更重要的是,這種社會對所有公民都將是正義公平的,每個人各司其職,安分守己,為了全體人民的利益而奮鬥。柏拉圖的理想國究竟只是一種理想,還是有望成真,歷代學者對此觀點不一。

亞里斯多德:西方思想史上無與倫比的哲學家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在西方思想史及其發展過程中取得了驚人和無與倫比的成就。他不僅僅是一位哲學家,也是一位科學家、天文學家、政治理論家以及如今所稱形式邏輯的創始人。他在生物學、心理學、倫理學、物理學、形上學和政治學上均著述頗豐,並設定了所有這些領域的辯論主題,一直延續到近現代。事實上,其有關正義的著作仍是當今法學院大學生的必讀書目。

亞里斯多德逝世後,他的著作在200年左右的時間裡都處於遺失狀態,所幸後來在克裡特(Crete)被重新找回。到了約公元500年的時候,波愛修斯(Boethius)將其翻譯成了拉丁語,使得亞里斯多德的影響力傳遍了敘利亞和伊斯蘭國家,但基督教歐洲因推崇柏拉圖而將其忽視。直到13世紀多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將其思想與基督教調和以後,亞里斯多德才在西歐世界產生影響。

亞里斯多德17歲的時候進入柏拉圖學園接受教育,並在那兒度過了20多年光景,直至柏拉圖逝世。後來他成立了自己的學園「呂克昂」(Lyceum),在其中講授的哲學不管是在方法還是內容上都與尊師截然不同。

在學問研究中,亞里斯多德比之前任何一位哲學家都要重視觀察以及數據的嚴格分類。因此他常被視為實證科學及科學方法之父。不像前輩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在調查過程中會同時考慮專家和平民的意見,然後再詳述自己的論點,因為他認為有些真相可能會潛藏在普通民眾的觀點裡。亞里斯多德的研究方法相當嚴謹,也不像之前許多先賢一樣帶有勸人改變信仰的口吻。

與柏拉圖和前蘇格拉底哲學家截然相反,亞里斯多德並不認為人類探究的許多不同門類在原則上可以基於某種普遍的哲學準則而被歸於同一個學科。不同的科學有不同的定律,針對不同的對象也有不同的精確水平。因而亞里斯多德否認存在某種確切的人性法則,不過也認為某些形上學門類——比如數量、質量、物質和關係——可適用於描述一切現象。

如果說亞里斯多德的諸多作品中有一條共同的線索,那就是他的目的論理念了。也許是由於對生物研究的專注,亞里斯多德十分讚賞其中的一個觀點,即不管有生命還是無生命的行為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終極目的(telos)。人們經常會從目的層面解釋人類、組織和國家的行為(比如,約翰為了成為一名律師而參加律師資格考試;學校為了籌資修建屋頂而舉辦活動;國家為了保護領土而打仗),同樣,現代進化生物學也通過目的來解釋,比如基因和基因規則的行為。不過,亞里斯多德認為目的論可用於解釋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行為。其作為論證的觀點在於,萬物都有其自然功能,並致力於達成或展示該功能,也就是其最佳和最自然的狀態。亞里斯多德正是通過功能論將其倫理學與物理學聯繫在了一起,聲稱人類的自然功能便是理性,良好的理性還要符合道德的要求。不像康德(Kant)和密爾(Mill)與之相對立的倫理觀,將行動視為倫理判斷的對象,亞里斯多德的倫理觀則關注行為主體的性格因素,關注其道德是好是壞。這一所謂的「道德倫理觀」在20世紀末的道德哲學中由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Alastair MacIntyre)得以振興。

推薦閱讀:《西方哲學常識》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或者說,你是個柏拉圖主義者還是亞里斯多德主義者呢?思索這些問題之前,你肯定充滿了疑惑。別著急,我們先一起回到公元前300多年的古希臘。在了解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之前,我們要從蘇格拉底說起。蘇格拉底是古希臘最具智慧的思想家之一,可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倫理和政治上,與科學哲學並沒有太大關係。那麼為什麼還要提到蘇格拉底?
  • 【寒假班】古代科學之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
    柏拉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希臘三賢。
  • 波斐利試圖融合亞里斯多德範疇學說,和柏拉圖普羅提諾的本體論
    波斐利對亞里斯多德的回應與普羅提諾在《九章集》卷六節1和3中的批評不同,有學者認為評註體現出波斐利並非純粹的柏拉圖主義者,波斐利對待範疇學說的態度是,希望通過解釋讓它與新柏拉圖主義的理論更相融,這也是融合柏亞的最後階段。
  • 柏拉圖式的愛情如何解釋愛情與婚姻,蘇格拉底這個比喻令人信服!
    很多人嚮往柏拉圖式的愛情,就像年少無知的我們活在自己的理想國裡面,實際上柏拉圖的世界也是一個理想國。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出生於雅典一個名門貴族家庭,他早年追隨蘇格拉底,潛心學習老師的學說。也就是在辦學期間,亞里斯多德上門求教了。柏拉圖的著作集中在他的《柏拉圖對話》中,他的主要著作有《國家篇》、《法律篇》、《裴多篇》、《巴門尼德篇》、《高爾吉亞篇》等。在這些著作中,柏拉圖認為物質世界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和「摹本」,因此在他看來,先有意識,後有物質,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
  • 亞里斯多德詳解
    考情分析:亞里斯多德的教育觀在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出題形式主要為客觀題,題目類型大多為識記性題目,題型為單選、多選、判斷等。對於近幾年考試過程中不僅會考察一些教材常見的知識點,另外其中的細節和更深層次的歷史淵源也很重要,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之上進行識記。
  • 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柏拉圖又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三者並稱為「古希臘三哲」。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涉及柏拉圖的知識主要以客觀題為主,主要考查人物與觀點、著作等匹配與辨別。1.稱號: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教綜易錯1000題】領取注意事項!
  • 亞里斯多德——古希臘美學的集大成者
    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著作等身,內容系統、廣泛和豐富,並是古希臘美學的集大成者,他與蘇格拉底、柏拉圖一起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人。亞里斯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在「柏拉圖學園」學習20年,他對自己的老師充滿崇敬之情,但是,亞里斯多德不盲目崇拜老師,他有一句名言:「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亞里斯多德出於對事實的尊重和力求簡明透徹的理解,他發現柏拉圖的理論存在著矛盾與混亂。他對老師進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哲學觀點:一般就在個體之中,一般是不能脫離開具體事物而存在的。
  • 柏拉圖:二元論與優生哲學
    柏拉圖作為古希臘最為優秀的哲學家之一,柏拉圖的哲學觀至今仍然影響深遠,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被譽為古希臘「哲學三賢」。哲學是一門關於世界的學科,是關於一切問題的學科。那麼柏拉圖的哲學觀有哪些?柏拉圖雖然最典型的二元論哲學家是笛卡爾,但是早在兩千多年前,柏拉圖就表達了二元論的觀點。二元論是對宇宙存在事物的回答,一般二元論認為世界由物質和意識同時存在,無論是平行存在還是相互交叉,都為二元論。
  • 作為邏輯學家的柏拉圖
    首先,人們會問我們能夠在何種意義上談論柏拉圖的邏輯,在柏拉圖之前有芝諾的辯證法和蘇格拉底的定義、劃分理論,在柏拉圖之後有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邏輯,而柏拉圖本人的邏輯學說似乎是不清晰的。 關鍵詞: 作者簡介:   評價柏拉圖在邏輯史上的地位是一件十分困難而複雜的事情。
  • 地心說集大成者亞里斯多德
    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他與柏拉圖、蘇格拉底並稱「希臘三賢」。亞里斯多德出生於公元前384年,父親是一位御醫,算是當時的中產階級。18歲時被送到柏拉圖學院學習,一學就是20年。亞里斯多德由於其社會地位高和學生眾多,影響力巨大。他在天文學方面影響對後世來講舉足輕重。他認同支持畢達哥拉斯的地球是球形的學說,並支持地心說的觀點,認為所有其它天體都是圍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
  • 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
    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也是很有影響的教育家。他知識廣泛,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17歲求學於柏拉圖,是柏拉圖的得意門生。一方面繼承了柏拉圖的靈魂論和培養哲學王的思想,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教育思想,其教育觀點散見於他的《政治學》和《尼各馬科倫理學》兩部著作中。中公教育為各位考生總結了教師考試中關於亞里斯多德的重要考點。
  • 亞里斯多德的「卡塔西斯」
    趙新宇  天津財經大學教師 柏拉圖弟子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不僅是偉大的哲學家,在醫學上,也是一位偉大的先驅者。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醫聖阿斯克勒庇奧斯後裔,其父尼各馬科是馬其頓宮廷御醫。
  • 邏輯思維與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
    所以,從泰勒斯之後,一直到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尤其體現在巴門尼德,哲學家們在討論中發現了一些線索,它與認識相關,與真相相關。我們怎麼來研究形上學,怎麼定義形上學的基礎?我們又怎麼把「什麼』是』什麼」這種判斷的句子抽象成一個概念呢?
  • 一個持續而深入的偏見:亞里斯多德很不科學
    一個持續而深入的偏見:「亞里斯多德很不科學」。公元1590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論斷,將這個持續了1900年的錯誤糾正過來。
  • 亞里斯多德:經典語錄中的其人其事,應當知曉的智慧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依次為一脈相承的師生關係。他們是古希臘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而亞里斯多德被譽為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學者。黑格爾、馬克思、恩格斯等為他奉上「最偉大」「最博學」等溢美之詞。最早聽說「亞裡士多」這個名字是在物理課上。
  • 哲學評論第110期: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如何背離了真正的存在?
    亞里斯多德不滿意柏拉圖設置了一個與經驗世界相隔絕的理念世界,他重新考察了存在的可能性。亞里斯多德認為「存在著一種研究作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其自身而言依存於它們的東西的科學。」,而這種科學就是他的形上學。但是亞里斯多德對存在的思考卻受到了柏拉圖的影響,因為他事實上與柏拉圖一樣,並沒有發現混沌事實的存在。
  • 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希臘三聖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依次是師生關係。柏拉圖曾師從蘇格拉底8年時間,直到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處死。柏拉圖有一次,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自稱思想「助產婆」的蘇格拉底怎麼會直接告訴柏拉圖答案呢?
  • 亞里斯多德是希臘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
    亞里斯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 未解之謎:沉沒的理想國亞特蘭蒂斯文明可能真的存在過
    當時亞特蘭蒂斯正要與雅典展開一場大戰,沒想到卻突然遭遇地震和水災,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沒入海底,成為希臘人海路遠行的阻礙。」以上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他的對話錄中提到的一個已經沉沒海底已久的文明古國亞特蘭蒂斯。公元前350年,古希臘哲學家的對話錄得到廣泛流傳,在對話錄中,柏拉圖第一次對這個僅限於民間傳說的大西國作出了描繪。
  • 中外歷史:亞里斯多德愛真理,其學說與基督教神學融合為一體
    大家都知道,古希臘給後人留下許許多多的文明和文化,這些文化表現在科技、文學、政治、哲學等方方面面,古希臘哲學時代曾一度被稱為「巔峰時代」,因為亞里斯多德學派給希臘人思想上的衝擊的巨大的,那麼那個時代的希臘都有哪些作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亞里斯多德17歲進柏拉圖的「學園」,隨師20年之久,直到恩師去世後方「自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