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說集大成者亞里斯多德

2020-12-03 星趣天文

星趣天文

帶你啟航

青島星趣天文愛好者|VXID:QDXQTW

文:啟航君|圖:baidu

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

亞里斯多德,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

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

他與柏拉圖、蘇格拉底並稱「希臘三賢」。

亞里斯多德出生於公元前384年,父親是一位御醫,算是當時的中產階級。

18歲時被送到柏拉圖學院學習,一學就是20年。

在這20年的苦學,為他以後的博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後來他成為了亞歷山大大帝的尊敬的老師,並創辦了一個學校。

由於其授課時經常在花園、走廊漫步,後世稱之為「逍遙學派」。

亞里斯多德一生中著作非常之多,據說達到了驚人的1000部左右。

著作有《工具論》《形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等等。

一生研究的學科涉及到邏輯學、修辭學、物理學、生物學、政治學、教育學、心理學、經濟學、美學、醫學等等幾十個學科,是一個活生生的百科全書。

與天文學相關的內容在《物理學》裡得到論述,包括《倫天》《天象學》《倫宇宙》等。

亞里斯多德由於其社會地位高和學生眾多,影響力巨大。

他在天文學方面影響對後世來講舉足輕重。

他認同支持畢達哥拉斯的地球是球形的學說,並支持地心說的觀點,認為所有其它天體都是圍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

為了解決地心說的一些觀測上的行星逆行現象,在柏拉圖的學生歐多克斯提出的「同心球」理論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完善,提出了「水晶球」理論,使得這一理論達到它的巔峰。

這套理論模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雄霸江湖,無人能敵。

最後講兩個小故事作為結尾。

亞里斯多德從小貪玩,由於父親的原因可以從小和貴族子弟玩耍。

他非常羨慕的貴族的生活,處處學習他們的禮儀舉止,甚至也要穿貴族的服裝,整日與貴族子弟玩耍,不學無術。

後來父親病亡,母親不久後也病危,垂危之際忠告亞里斯多德,要清醒認識自己的位置,不是貴族不要做自不量力的事情。

父母雖然留有遺產但不是長久的辦法,自己的要做些事情,像父親一樣靠知識和技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迷途知返的阿里士多德從此勤奮好學起來,並真正的成為了舉國敬仰的大家。

亞里斯多德的老師是大名鼎鼎的柏拉圖,但柏拉圖認為日月星辰都是發光的,但亞里斯多德則認為月食是地球擋住了太陽,月亮自身不發光。

有學生質疑他為啥和自己的導師觀點不一致,亞里斯多德說道「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

-END-

圖片素材部分來自網絡,侵立刪

/青島星趣天文/

天文知識,星象觀測

主題活動,攝影交流

相關焦點

  • 製造「宇宙中心」——「地心說」是如何被推理出來的?
    所有反對地心說的學者,都要遭遇教會的迫害,直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後,地心說理論才被人們所放棄。事實上,即使地心說現在早已經被證偽,但是,地心說也不是什麼「胡說八道」的偽科學。託勒密之所以能提出地心說,照樣是科學的進步。地心說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發展過程,才被託勒密科學、系統地提出。本文將向大家介紹,地心說是如何被提出的。
  • 亞里斯多德所在屬相最多
    吉爾伯特(Gilbert)1544-1603,英國醫生,磁學研究的先驅者 庫侖(Coulomb)1736-1806,法國物理學家,發現庫侖定律 拉格朗日(Lagrange)1736-1813,法國數學家,分析力學的集大成者 瓦特(Watt)1736-1819
  • 敦煌大成50MW熔鹽線性菲涅爾光熱電站集熱發電性能顯著提升
    敦煌大成50MW熔鹽線性菲涅爾光熱電站集熱發電性能顯著提升光熱發電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平臺    2020/6/19 14:18:15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敦煌大成熔鹽線性菲涅爾光熱發電示範項目在2019年12月31日首次併網發電以來,在業主的統一協調下,由總承包方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從亞里斯多德到伽利略,我們的宇宙觀是如何發展的?
    為何當時的羅馬天主教廷如此懼怕「日心說」?真的是因為「日心說」和《聖經》相違背嗎?事實上,這只是一種藉口,宇宙觀的改變所能帶來的影響,牽扯到的利益關係,以及其中的複雜程度可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亞里斯多德-託勒密地心說體系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之前,統治著人類宇宙觀的學術體系是亞里斯多德-託勒密地心說體系。
  •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科學的進步離不開對真理的質疑
    其中,人們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宇宙觀轉變尤為艱難。這就要談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巨人——哥白尼,他提出的日心說顛覆了人們長達1500年對宇宙的認識。這在當時與被羅馬教會奉為真理的地心說背道而馳,以至於他的擁護者布魯諾因為傳播「日心說」而被教會活活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儘管教會這座大山阻礙了日心說的發展,但隨著時間的檢驗,新理論必將取代舊理論。
  • 波斐利試圖融合亞里斯多德範疇學說,和柏拉圖普羅提諾的本體論
    與《哲學導論》相關度最大的是波斐利的《〈範疇篇〉評註》,目前保留下來的是被各家摘錄的殘篇集,在辛普裡丘(Simplicius)、戴克西普斯(Dexippus)和波愛修的著作中都有保留。柏拉圖主義內部對範疇理論的分歧在於,那些追隨新學園有懷疑傾向的人們批評亞里斯多德的範疇理論和邏輯學說,而選擇折中派的安提庫斯哲學的人則不反對亞里斯多德的邏輯,特別不反對其範疇理論,這兩派的代表分別是阿提庫斯和阿爾比努斯。
  • 為什麼說亞里斯多德的宇宙觀影響了西方人2000年?
    當然,我並不是說有了哲學就沒有神學,同樣也不是有了科學就沒有哲學與神學。並不是簡單的替代關係。因為新的思想出現之後,舊的並不會消失。而且有些問題科學是解決不了的,比如關於人生的那些終極問題,理性很難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之前我們講過,在希臘城邦文明興起之前的「黑暗時代」末期,荷馬和赫西俄德整理出了一套神話譜系,這套神話譜系構成了後來古希臘人的精神世界。
  • 《流放之路》3.4地心賽季40挑戰怎麼玩 地心賽季40挑戰詳細攻略
    戰爭之父——T10圍城 割 裂 者——T12寒頂之巔 傀儡女王——T8疫源林谷 萬面之主——T6無邊原野 絕望之母——T6晨曦墓地 恐懼之源——T13海濱臺地 沙之女神——T13荒漠綠洲 風暴女神——T14掘地之牢 4、完成地心探索遭遇戰I
  • 創新人物|哥白尼的日心說
    在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之前,「地心說」在中世紀的歐洲一直居於統治地位。
  • 亞里斯多德——古希臘美學的集大成者
    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著作等身,內容系統、廣泛和豐富,並是古希臘美學的集大成者,他與蘇格拉底、柏拉圖一起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人。亞里斯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在「柏拉圖學園」學習20年,他對自己的老師充滿崇敬之情,但是,亞里斯多德不盲目崇拜老師,他有一句名言:「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亞里斯多德出於對事實的尊重和力求簡明透徹的理解,他發現柏拉圖的理論存在著矛盾與混亂。他對老師進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哲學觀點:一般就在個體之中,一般是不能脫離開具體事物而存在的。
  • 亞里斯多德詳解
    在雅典的柏拉圖學園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是對亞里斯多德一生產生重要影響的時期,在學園柏拉圖稱他是「學園之靈」。但亞里斯多德不是個只崇拜權威、唯老師是從的人,他對於學術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他曾說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因此在學園期間,亞里斯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師有了分歧,經常發生爭吵。在柏拉圖去世後,他開始遊歷四方,公元前335年腓力浦去世,亞里斯多德又回到雅典,並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學校。
  • 亞里斯多德神論,以不動推動世界
    亞里斯多德認為神是不動的推動者,神以不動推動世界,那麼什麼是不動的推動者呢?作為現實世界的變化與運動,都有一種原因,一般認為運動或變化,是由先前一種運動或變化所造成,依據這種邏輯,那麼先前一種運動與變化的原因,必定來自另外一種運動與變化,倘若追溯,就可以無限追溯下去,這顯然相互矛盾,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假設世界的運動與變化有一個第一推動者,第一推動者推動著世界的變化,那麼這個第一推動者,他自身是不是運動的呢?
  • 亞里斯多德與形上學的存在—神—學構造問題
    但第一哲學不僅要從存在者的存在者性著眼考察存在者,而且也考察那種完全與存在者性相符合的存在者,即最高存在者……第一哲學作為存在論,也是關於真正的存在者的神學……關於存在者之為存在者的科學,本身就是存在—神學的(onto-theologisch)。」⑤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沿著海德格爾的思路斷言:如果一切形上學都是存在—神—學,那麼,從嚴格意義上說,為此奠定基礎的哲學家就是亞里斯多德。
  • 畢達哥拉斯三駁天圓地方,最後竟「奇襲」地心說
    「天圓地方學說」、「地平說」是各個文明對天地的最樸素感受,遠古希臘也不例外。但是到了公元前600~500年之間,古希臘群賢並起,完成了論證地球是球體的開創性貢獻。地心說的不可動搖僅僅論證出地球是球體還不夠。現在的資料表明,畢達哥拉斯很可能通過對數字的研究,而潛意識地開始反駁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概念。反駁地心說,比反駁天圓地方說更加困難。
  • 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柏拉圖又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三者並稱為「古希臘三哲」。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涉及柏拉圖的知識主要以客觀題為主,主要考查人物與觀點、著作等匹配與辨別。1.稱號: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教綜易錯1000題】領取注意事項!
  • 高中物理-從地心說到克卜勒三大定律
    Part1.集古天文之大成--託勒密「地心說」地心宇宙當我們遠古的祖先驚嘆星空的玄妙時,他們就開始試圖破譯日月星辰等天文現象的奧秘……那時,多數人都自然地認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從頭上飛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設想
    「大成智慧學」與以往關於智慧或思維學說之不同,在於「大成智慧學」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為指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人―機結合以人為主的方式,迅速有效地集古今中外有關經驗、信息、知識、智慧之大成,總體設計,群策群力,科學而創造性地去解決各種複雜性問題。
  • 【我的時間揀屎】亞里斯多德:地球是圓的,我計算了地球的圓周
    這裡的表述特意沒有說地球是圓的,因為地球即使不是平的也未必是圓的,不是嗎?古代西方就傳說地球是馱在烏龜背上,烏龜的背也並不是平的。早在公元前340年,亞里斯多德在論天一書中就給出了地球不是平的的兩個論證。第一,他認為月食是地球行進到月亮和太陽中間遮住太陽的光而引起的,地球在月亮上的影子總是圓的,而如果地球是一個圓盤,那麼應該會出現橢圓。
  • 亞里斯多德:歸因是人思維的習慣
    哲學與心理系列之十:亞里斯多德說別人活著是為了吃飯,我吃飯是為了活著。他和許多之前的先哲一樣,都強調一個人的德行,他提出了十一個重要的德行:勇氣、節制、思想開放、卓越、大氣、自尊、耐心、真誠、機智、友愛、謙虛,他認為德行是兩個負面特質之間的平衡,並稱為黃金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