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哲學和神學

2021-01-13 11樓的王女士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科學發展到盡頭,才發現神已經在那裡等了它幾千年了。」

19世紀前的大部分科學家都是虔誠的教徒,,他們的研究就是在用理性的力量論證上帝的存在,他們把自己的發現當作神諭,牛頓評價自己的科學發現時,有過這樣的表述:「自然界一切井然有序,就符合我在紙上寫下來的這幾個定律,我們是生活在可以用數學推算的精密系統之中。」所以在他死後,英國詩人亞歷山大·蒲柏給他寫墓志銘:「大自然和它的規律深藏在黑夜裡.上帝說,讓牛頓出世吧!於是一切就在光明之中。」

我們的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所以老百姓要不斷強化自己微不足道的意識,這一點恰好又符合儒家的等級秩序的思想。而牛頓的發現卻讓人們知道,對規律的追索可以用來控制自然,不斷獲得進步。這是二者之間的不同,相同之處在於都承認自然界規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牛頓是第一個把整個自然的大門敲開的那個人,大自然的鑰匙是牛頓找到的,這使他成為一個時代中的觀念締造者。牛頓有很多牛人粉絲,。美國的第28任總統威爾遜講過一句話:「《美國憲法》是臣服於牛頓定律的。」 一個美國總統這樣標榜自己國家的憲法,不過是暗示他們的憲法是符合神諭的,是遵從於自然法則的。

追溯科學史上的奇蹟年1666年,之前是倫敦大瘟疫,倫敦大火輪番上陣,世界末日的陰影籠罩在人們心頭,到鄉下避禍的牛頓也和普通人一樣,想要解決自己心中的疑問,三大定律的發現,其實是讓他看到了大自然的井然有序,這和他研究的初衷是一致的。

我們現在把牛頓稱為物理學家,其實,牛頓活著的時候,沒有什麼物理學分類,他研究的就叫自然哲學,所以他提出「牛頓三大定律」的那本書,就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世人認為他研究的是科學,而他自己追求的是對自然的哲學認識。

牛頓如此,其他科學家也很少敢憑藉自己的研究就冒犯神,比如第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德國科學家倫琴在發現射線後,沒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根據《聖經》希伯來書第4章第12節的內容,取希臘文基督的第一個字母X為名,稱為X射線,即基督耶穌之光。

20世紀以來,由於物理學的發展,在量子尺度、接近光速等領域,牛頓經典力學理論的局限性暴露出來了,量子力學顯示出它更為廣闊的解釋力。

可能很多人知道一個概念「量子糾纏」,小編找到一張形象描述這一概念的圖:

這讓我想到生活中那種至親之間的的心靈感應,原來沒有可以解釋這種現象的理論,有了「量子糾纏」的理論,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在特定關係的人之間存在一種目前無法測定的物質,在此方產生變化的時候,在彼方也在產生同樣的變化呢?

看過一則報導:「我國科學家已在空間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千公裡級的量子糾纏分發。相比此前144公裡的量子傳輸距離紀錄,這次跨越意味著量子通信又進一步貼近了實用。」

這僅僅是這一科學發現在現實意義上的應用,如果把它用於一個哲學解釋,最起碼可以讓人們意識到微觀世界中有著更為豐富而複雜的關聯,就像人們發現量子糾纏的現象,但未必能解釋得清楚其中的原因。

量子力學的另一個理論叫做態疊加原理和坍縮。關於這點,昨天轉發的文章有比較形象的論述。這裡就不贅述了。

承認這個理論,自然就承認了這個世界中人的意識的重要意義,而這一點,為唯心主義找到了科學的依據,從此人對世界的認識就多了一些維度,唯物論是建立在三維世界的前提下的,而唯心論已經超越了三維,認識沒有對錯,只存在維度的區別。有了這個認識。那麼任誰也不會輕易對自己不了解的領域發揮想像力,並作出自認為合乎邏輯的判斷。

從牛頓到愛因斯坦、薛丁格之間相隔將近300年,才有了一次對這個世界認識上的跨越,科學家普遍認為,目前所有的研究都只是對上個世紀科學發現的解釋,在此基礎上的技術道路都會遭遇它的物理極限。比如,愛因斯坦留給人類的應用突破的前景目前就是核聚變的控制技術,這個問題解決了,就再也不用擔心能源問題了吧?但是這個行業裡有一個笑話,是說,什麼時候你問科學家,可控核聚變啥時候實現?得到的答案都是30到50年,而幾十年前是這個答案,可見人類正被困在一個自己也不知道怎麼突破的技術牢籠中。

我們接受的是唯物主義的教育,很多時候很自信地認為宗教就是迷信,迷信就代表著盲從。但是現代生物學研究證明人類確實有共同的祖先,不論我們屬於哪一個人種,事實上全世界的人都是一個人種,那就是我們都是智人的後代,根據外部特徵而劃分的人種可能只是方便認識而已,所謂人種是一個不存在的概念。這個發現似乎間接證明基督教中人類共同的祖先:亞當和夏娃是存在的。

以前的歷史教科書上講北京猿人,山頂洞人,元謀人等等,我們誤以為他們是我們的祖先,現代生物學已經證明他們和我們沒有遺傳學意義上的關係,我們不過是6萬年前的非洲移民,全世界的人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只不過這種遠親誰還顧得上拉扯呢,俗話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完蛋了」。

基督教中人類的共同祖先是確定的,而我們對人類的來源,也有一個傳說,那就是女媧造人,但是這個神話傳說的最大漏洞就是女媧是一個人,有著明顯的母系色彩,而且把人分出了等級,顯然是迎合等級制度的,政治色彩體現其中,只有神秘感,而沒有神聖感。

任何一個科學的發現其實只是對世界的階段性解釋,絕對不是終結解釋,未來也一定會有比量子力學更有解釋力的理論出現,就像我們對宇宙星系的認識,從最初的地心說到後來的日心說,再到現在無法確定宇宙有無中心,就連宇宙是否有邊界也不能確定。

人類的觀念建立在對世界的認識上,只要我們還不能說「我已經通曉了整個世界的秘密」,我們的觀念就不是終極觀念,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哲學和神學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相關焦點

  • 哲學、神學、科學和偽科學
    這是從Mythos到Logos的跨越,哲學就此誕生了。早期的哲學家們,關注的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事物和現象。他們根據所見,加上自己的推理和演繹,提出了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因為對眾神的懷疑而帶來了種種的不安,人們依然需要"純粹的存在」來慰藉心靈,神學就這樣誕生了,隨之衍生出了宗教。
  • 科學,哲學,神學之間有什麼關係?
    文章重要通過實證主義(哲學的一個流派)創始人—— 孔德的「思想發展三階段論」來看待一下神學,哲學,科學這三者的關係!思想發展三階段論孔德認為 可以把人類思想發展史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神學,形上學,科學! 通俗起見,直接舉個列子!孔德有一天,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 三哥們 在一起看見汽車在運動!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還是哲學?你怎麼看?
    科學與哲學的關係其實是很密切的,可以簡單認為哲學就是科學的「鼻祖」,科學研究的是具體的事物,而哲學研究的是抽象的事物,哲學為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而科學(自然科學)是哲學發展的基礎。科學與哲學是具體與一般,實踐與理論的關係。
  • 他們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你信嗎?
    怎樣從已知往未知領域推進,這就需要一些東西的指引,這東西可能是哲學,也可能是宗教。反正圓圈裡的地盤歸科學,圓圈外的地盤麼,哲學和宗教爭去吧。所以,羅素認為哲學是介於科學和宗教之間的東西。我倒寧願把宗教也看作一種哲學思想。愛因斯坦,他贊同「宇宙宗教情感」和「道德宗教」,反對「人格化的神」和「恐懼宗教。」
  • 與其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如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我想,有人初聽這句話時,難免會要「嘲諷」這句話的,那不妨請你問問他,又如何解釋歐洲物理研究所門前所擺放的印度溼婆神像呢?凡對於哲學有一定研究的人們,並不會像普通群眾那樣拒絕所有對自己認知有衝擊性的信息,宇宙浩瀚,學海無涯,一個人至少做到永遠不要嘲諷自己認知以外的觀點,因為,每一個人的所知所學對於這無盡的宇宙而言,都只是「恆河沙數」罷了。人類龐大群體相互之間的認知,和能夠涉及的知識的差距是相差非常大的,謙虛樂於和進步為伍,驕傲則只剩下落後的結果。那麼,這座銅像又隱藏著怎樣的深奧哲理呢?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那哲學是什麼?網友:神也不是無所不能的!
    科學作為我們探索世界最直觀的運用,它就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陷入了瓶頸當中,許多人就認為科學的盡頭或許就是神學,所以很多人也就加入了神學的研究隊伍但事實上,科學和神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並且科學也並沒有盡頭,當我們感覺走到盡頭的時候
  • 神學、哲學、科學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因為神學過度虛無且涉及的範圍廣於是他們的內部人員也開始懷疑神的真實性 ,所以那些有著不同不同看法的人就離開了。從此就出現了哲學,哲學除了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之外還注重實線,理論與實踐逐漸開始並行為後來的科學打下了基礎。
  • 物理的盡頭是數學, 數學的盡頭是哲學, 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換句話說,人們只是把尚未可知的暫時付諸於哲學和神學,而隨著人類可知區域的不斷誇大,不確切的區域將越來越小,科學將引領人類文明走向越來越光明的明天,現代文明的一切物質成果都來自於科學就是明證。物理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數學是物理研究世界的工具,神學不過是未知現象暫時的棲身之所,不可能引領人類文明走向未來。你能找出我們現在所享用的任何一個物質成果是來自於神學嗎?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科學的源頭才是神學
    你說這是哲學也好,說它是神學也罷,總之就是由純粹實證和唯物,最終卻走向了虛無。又比如,摒棄了上帝造人理論學說之後,所謂科學觀點的的宇宙大爆炸學說,說宇宙是一個奇點產生的,那麼這個奇點又是怎麼來的呢?好吧,可以用各種理論無限再往前推,但最終卻發現,逃不出人所創造的各種概念,最終還是導向了抽象和虛無。
  • 哲學辨析:神學是如何蛻變為科學的?
    但是人類不能解釋宇宙起源(自然唯心還是唯物),既然不能否定宇宙神創論(宇宙的存在與神存在完全等同),科學即有可能是神學的演變(神創造了自然宇宙,神學演變為自然科學)。神學是如何蛻變為科學的?起初,神創天地,神的靈附著於自然,萬物皆有靈性。這個時期是神存在的世界。
  • 科學和哲學有什麼不同?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先區分開近代科學和古代科學,其次,則是要弄明白哲學的旨趣。近代科學和古代科學首先,古代科學包含於古代哲學之中。哲學外延大,科學外延小。可以說,科學是藉助先進的科學工具來觀察世界的,其中,裡程碑式的工具是放大鏡和望遠鏡,一個可以看到最小,一個可以看到最大,這就取代了古代自然哲學中的思辨方法——如古代的原子論其實是出於思辨而非觀測。也取代了古代形而上哲學的哲學思辨。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別鬧,科學的盡頭只能是科學
    類似的言論還有多個版本,比如:「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物理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哪那麼多盡頭……科學有盡頭嗎?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人類只能無限接近宇宙的真相,但永遠不可能獲得真相。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無法確定物理規律是亙古不變的。
  • 科學盡頭是神學?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為什麼晚年去研究了神學?
    ,「神學」一詞指的是神話傳說中和神有關的故事和言談。在小編看來,與其把神學硬拉入科學的分支,不如把神學看成是一種哲學。其實神學與哲學的關係一直是現代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也被稱為「耶路撒冷與雅典問題」,或者「啟示與理性問題」。古希臘哲學家、科學家、教育家亞里斯多德就把神作為最高的實體,認為它是萬物運動的原因之一。中世紀的時候,神學的地位遠高於哲學,哲學相當於神學僕人一般的存在,理性是為信仰服務的。
  • 亞里斯多德是位哲學家,通過對哲學的劃分,影響了神學的發展
    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哲學。由古人提出的各種知識分類也能明顯看出,自然哲學對於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亞里斯多德在其影響甚大的分類中區分了三種思辨科學或理論科學:自然哲學、數學和神學。將亞里斯多德的思辨科學區分開來的是它們各自的研究對象:神學是最高的科學,研究永恆的、不動的、可與質料分離的東西;自然哲學研究有限的、可以運動的、無法與質料分離的東西,這些對象在每一個方面都與神學對象相反;數學的研究對象介於這兩者之間,即不動的、可能無法與質料分離、體現於質料之中的東西。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那是不是愛迪生去研究神,就代表著科學的盡頭就是神學呢?其實不然,首先科學應該是永沒有盡頭的,科學之後還是科學。為什麼有的人會認為科學的盡頭會是神學呢?這其實和人們的精神信仰有關。在歐美等地,人們有宗教信仰,耶穌就是最大的解救了人類的恩人。
  • 科學發展到最後是神學?再怎麼塗脂抹粉,神學也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有人問:科學發展到最後是哲學,哲學發展到最後是神學,這樣的說法對嗎?然而最初人類的力量較為弱小,容易被自然力量擊潰,因而將這些力量虛構為神的存在,之後統治者發現可以利用人們對神的恐懼和崇拜,將更多人組合起來發揮更大力量,因而漸漸出現了神學,有了專門的神職人員,甚至「神」和統治者會大打出手,互相爭奪對民眾的控制權。
  • 神學:最大的科學
    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到了晚年,都皈依神學。當時很難理解,後來隨著閱讀量的增加,逐漸融會貫通。人類的精神層次有這樣一個遞增的臺階:科學一一哲學一一神學(宗教靈魂)。近代文明曙光升起之時,以今天的眼光看,很難分清當時所謂的科學與偽科學。有時,甚至是科學在為偽科學效力。比如,古代的天文曆法初始是為星佔學服務的。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什麼意思?
    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一聽,哎!挺酷炫的啊,但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就要說到科學與哲學的區別,首先在早年物理學在蓬勃發展到定量時代以前,哲科是不分家的,科學基本上就是哲學的小弟,科學和哲學的研究方法上都基於兩個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什麼是歸納法呢?比如有一個歐洲古代學者觀察發現,他見過的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凡天鵝都是白色的。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愛因斯坦:我沒說過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有人聲稱他說過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還說他晚年信神,那麼我們今天就要來論證愛因斯坦是不是說過這句話,還有愛因斯坦他晚年到底信不信神。因為愛因斯坦不太接受神學的,愛因斯坦一封信叫做《上帝之信》中明確地表達了這一點,他說上帝這個詞是人類幼稚的象徵,宗教也不過是古老的封建迷信,而且注意這封信是愛因斯坦晚年的時候寫的,這封信就是愛因斯坦晚年不信神的最大證據。而且愛因斯坦在一生中不止這封信,還發表了很多反對神學的言論,那麼有人說,愛因斯坦是信佛的,這樣的觀點是不對的,因為愛因斯坦並沒有發表過讚揚佛教的言論。
  • 哲學與科學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一,哲學是介乎於科學與神學之間的東西科學講求實證,講求嚴謹的推論,講求依據於客觀存在的事實和現象,來探究它們運動變化的規律。神學則是「隨意」地多,遇見無法理解、無法解釋的現象,或者自主地在腦海中,構建一個莫須有的形象,並且也付諸於一套似乎可以「自圓其說」的理論,來支持自己的神學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