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聯繫以及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2020-12-04 魔洛斯的禮物

因為在我以後的寫作中會經常提到或者使用宗教,哲學以及科學著作中的術語或者知識,所以有必要闡述一下自己的見解,以避免被人錯誤的理解而產生誤會。

人類最早因為有限的認識而無法解釋生活中發生的眾多現象,對世界的認知以及理解主要是通過宗教的形式,為了能夠正常的生活便引入了一個抽象的概念來解釋所有未知事物的存在和自然現象的發生,認定世間所有的一切都由某個未知力量主宰,所有人都應該敬畏與遵從這一力量。對於群體的發展,秩序是至關重要的,宗教的出現,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秩序,對人類社會得以長期穩定的進步與發展至今可能有著決定性意義,雖然我們在今天對宗教有了更客觀的認識,但是在當時那種混亂無序的情況下,對人類社會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

隨著時間不斷的演進,人類社會無論是從生活範圍,事物多樣性,乃至物質以及思想上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經驗的積累和總結使得人類對世界以及自我有了新的認識,而這種認識與宗教思想的矛盾促進了哲學的出現與發展,人們在社會活動以及對外在世界的觀察中發現並總結出了一些普遍的自然規律,並且在探究生命的過程當中,對生命的本質有了新的認識,因為其相對宗教來說更能準確而高效的解決生產勞動中遇到的問題,也能更好地認識與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所以在一時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而長久的影響,直至今日甚至未來,對於我們每個人以及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哲學的領域隨著社會的巨大發展和人類思想的進步越來越大,單靠個人的智慧或者力量已經無法全面的掌握與研究,所以對其進行了分類,便出現了哲學的各個分支,但是哲學思想中有很多觀點雖然看似無懈可擊無法反駁,卻也不能證明其完全正確,因此從各哲學分支中演變出近代的科學分支,比如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在科學分支中又細分出現在眾多的學科,相對來說,科學原理都是可以被證明其客觀性的。而正是因為確定性和不可置疑性,科學才會作為近代以來甚至於將來人類解決問題的主要工具,人類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靠科學的力量。

由此可見:宗教,哲學和科學這三者並不是相互排斥與孤立的,哲學是由宗教發展演變而來,科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哲學的一部分,而宗教思想中又都包含了哲學思想以及科學方法;三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對人類的發展與進步有著根本性的影響,並且對我們認識世界,認識自我以及解決所有已知問題有著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認識生命,解決人類精神需求問題上,很多時候只有在宗教思想中才能找到答案,而要解決社會問題乃至外在世界的客觀問題,就需要依靠哲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用哲學的思想研究,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三者的結合才能讓人類在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有一個穩定的進步與發展!

相關焦點

  • 擁有「悠久歷史」的宗教和科學還有哲學之間有著「制約」的關係?
    擁有「悠久歷史」的宗教和科學還有哲學之間有著「制約」的關係?我們也都知道隨著人類不斷的進化,他們的文明也不斷的完善,也更加的豐富,那麼作為宗教影響,至今他們也是擁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科學和哲學怎麼說呢?
  • 關於哲學和宗教之間的關係
    例如,在印度,要區分哲學和宗教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亞伯拉罕傳統(the Abrahamic traditions)中的一個有趣現象是這樣一種獨特的發展:即在以色列,實際上並沒有哲學。所以,在以色列,宗教思想是以一種非哲學的方式即主要是講故事的方式發展的。
  • 從宇宙智慧和認知原理談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關係
    從宇宙智慧到人類認知,我們可以對巫術、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關係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圖景。儒教應該是一種倫理宗教。而國外的基督教從以前的一神崇拜也逐漸演變為今天西方國家的倫理宗教,從精神上維持著社會的秩序。無論怎樣,宗教都是作為宇宙智慧之人類認知的一個重要分類,對人類以及人類遍及的全部所組成的系統起到了熵減作用。再看哲學,哲學一詞源出希臘語philosophia,意即「熱愛智慧」。在學術界裡,對於哲學一詞並無普遍接受的定義。早期,哲學衍生出科學。
  • 一張圖看懂宗教、哲學和科學的關係
    宗教、哲學和科學,三者之間的關係的問題,對他們的理解大致可以從以上的圖解中說明:1、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上,宗教最先產生。2、宗教的發展主要包括了「價值」,「道德」和「歷史」的探討。價值,討論人生的目的,生命的意義,什麼是真理,人類的好奇心的滿足,諸如此類的問題。也就是「為什麼」的問題。道德,主要討論人應該怎樣規範自己的行為問題。歷史,主要討論生命和世界如何來源的問題。方法,如何主要討論人怎樣使自己在物質上獲得幸福可能的問題。
  • 高維時空的演繹(30)科學、哲學、宗教的關係1
    由於每個科學體系所具備的嚴密邏輯、可實證、可預測性等,不斷的深化分析邏輯和理論建構導致了科學的異軍突起。科學從原來追求智慧、理性的哲學中突現出來。它的迅猛發展極大的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因而這種導致科學不斷發展的優勢也同時體現它的局限。
  • 德國科學哲學的發展與現狀
    18世紀末精神科學的興起(主要指把文化和歷史作為科學來對待或理解)導致了語言學的興起,語言學又提出了如何對待精神科學的問題,這可追溯到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提出的一個問題是,如何理解宗教中的文本。這是一個新的認識論方面的問題。這條線索經過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導致了伽達默爾的詮釋學傳統的形成。這樣,到了19世紀末,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三個方向:對經典物理學的哲學反思;對生命力的科學反思;對精神科學的討論。
  • 哲學與科學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哲學箴言,總帶給人以睿思,哲學家的思想,總給人以諸多啟迪,那麼哲學跟科學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讀《西方哲學史》,羅素認識,哲學跟社會生活,時代背景、科學與宗教等緊密相連,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哲學,則介乎於二者之間,哲學有很多方面,也講求科學的方法論,但是哲學涉及和掌管的領域,既包括科學,也包括神學,可以說,哲學在需要科學來支撐自己的時候,就傾向於科學的一邊,在需要神學來解釋自己的時候,就傾向於神學的一邊。
  • 盤點動漫與科學和動漫與宗教之間有什麼聯繫
    盤點動漫與科學和動漫與宗教什麼聯繫文/動漫達人大牛動漫與科學1.動漫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從動漫的發展來看,動漫的製作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從早期的「幻透鏡」、「西洋鏡」、「光學影戲機」等動畫實驗探索,到當今的CG技術,無不伴隨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變化
  • 宗教與科學是什麼關係?
    科學是反映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科學知識萌發於人類早期的社會實踐,古代文明已包含許多近代科學得以發展的因素。由於人類社會實踐和認識的歷史局限性,古代的科學知識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一直附屬於在思維方式上尚未擺脫想像性和猜測性的自然哲學體系,甚至寄生於宗教神話中。在中世紀,科學成了神學的分枝。科學與宗教的歷史混合狀態隨著人類社會實踐和認識的發展而逐步解體,科學從自然哲學體系和宗教神話中分化出來,成為實證性的科學。1543年,哥白尼《天體運行》一書的出版,是近代科學與宗教世界觀徹底決裂的第一次宣告。
  • 亞里斯多德是位哲學家,通過對哲學的劃分,影響了神學的發展
    提到宗教文化,或許大家都有所了解。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哲學。由古人提出的各種知識分類也能明顯看出,自然哲學對於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亞里斯多德在其影響甚大的分類中區分了三種思辨科學或理論科學:自然哲學、數學和神學。
  • 意識進化史,就是人類認知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的由來
    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與作為人的個體從誕生、成長的意識進化走的是同樣的過程。而科學理論的誕生,也是同樣的從靈感突現到觀念系統化,再到工具化過程。
  • 哲學與科學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比如,化學是在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在實踐中,隨著對規律進行運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後,越來越多的人信服這些規律。哲學不像化學那樣有確切的研究對象,甚至都沒有一個公認的對哲學的定義。如果哲學有了確切的研究對象以後就會從哲學中脫離而出。比如心理學,一開始是屬於哲學的,但是有了確切的研究對象以後,就從哲學裡脫離出來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 你們知道什麼是科學、哲學和宗教嗎?(一)
    科學、哲學與宗教不是人類創造的三個並排前行的球,而是人類統一認識過程的三個分支。一、什麼是科學首先說什麼是科學。依照通常的意見,也是一些權威的意見,則科學是一種系統的、由嚴密邏輯聯繫起來的、甚至可用數學形式表示出來的知識系統。這樣的定義,通常被稱為嚴格的定義。這種科學的典型,就是以牛頓為代表的近代科學。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宗教作為人類文化現象的產物 今人該如何理解
    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有這一現象的出現,這就需要我們去深思其發生學淵源及其內在發展和演化機制。如果說宗教作為上層建築對物質文明的影響是簡潔的、部分的,那麼它作為社會文化形式對精神文明的影響就是直接且全面的。
  • 哲學與科學之間有何區別
    毫不誇張地講,哲學和科學是這個時代的主力,求生存,謀發展,就這兩個領域研究好,不需要多麼專業,多麼博學,最起碼得有一些了解吧。那哲學是什麼?科學又是什麼呢?哲學是一門研究萬物本質的學科,這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結合。世界觀去解釋這個這個世界,方法論把解釋的問題解決掉,為我們日常生活提供幫助。
  • 他們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你信嗎?
    哲學家羅素曾說,科學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哲學是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哲學是人們胡說八道的一種特殊權力,哲學是有道理的猜想。你可以用一個圓圈表示人類已有的知識——這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圓圈之外就是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
  • 宗教對人類社會的意義 化解科學一元的困境
    宗教有助於化解科學一元化的困境,也使人有著更高的精神追求人類的社會生活處於兩大系統之中,即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一般來說,科學以「求真」為要務,以物質世界為對象;而宗教、道德等則以達致人類更高的「善」與「美」為追求,以精神世界為對象。
  • 科學能從宗教中學到什麼,新一代無神論者試圖挑戰人類信仰
    自布勞伊去世以來的60年間,科學與宗教之間的鴻溝似乎一直在加深。超宗教團體否認進化的現實意義,而新無神論者則認為宗教是非理性的。甚至科學家也開始質疑,人類面臨的生存威脅例如氣候變化和冠狀病毒大流行是否超出了科學的範疇?在信仰和科學之間應該感到聯繫,而不是界限。現在,許多歷史學家都認為,「科學與宗教必須發生衝突」的觀念是19世紀的西方發明。
  • 潘建偉對話青少年:別老是把量子力學跟哲學、宗教聯繫在一起
    量子力學近來經常捲入與哲學和宗教有關的話題。潘建偉就此呼籲:別老是把量子力學跟其他的問題聯繫在一起。他轉述楊振寧先生的觀點:科學往前進一步,宗教往後退一步,科學再進一步,神學又往會退一步,但是科學解決了有限問題,宗教最後總是無限。10月28日,在未來論壇年會上,潘建偉和來自北京、天津的中小學生對話。
  • 哲學與科學到底是什麼關係?哲學對科學起到了什麼作用?
    科學是與哲學是完全不同的認知模式。科學認知源自生命有機體的應激感應,科學,就是通過人類意識工具化的經驗類認知。給科學總結一個公式,就是:科學=感應信息+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實際上就是兩個工具:一個是觀測實驗用的有形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感應能力,一個是思維工具加強了對原感應信息進行再處理的可靠性。而哲學,按照三大類劃分,本體論(世界觀)是意識觀念部分,方法論和邏輯學是A類思維工具,倫理學其實是從倫理宗教演化而來,也是意識觀念的部分。哲學三大類,整個看都是與意識緊密相關,按照我之前對意識分類,哲學的這三大類,都屬於第II類、第III類意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