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科學之間有何區別

2021-01-18 智慧源於多思多想

現在是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文明前所未有的集中,交、運輸、教育、時尚、科技、軍事等等都非常現代化,充滿著現代科技。毫不誇張地講,哲學和科學是這個時代的主力,求生存,謀發展,就這兩個領域研究好,不需要多麼專業,多麼博學,最起碼得有一些了解吧。那哲學是什麼?科學又是什麼呢?

哲學是一門研究萬物本質的學科,這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結合。世界觀去解釋這個這個世界,方法論把解釋的問題解決掉,為我們日常生活提供幫助。簡單點來說,人類最開始時,對各種自然現象不了解,就說這個是神的顯現,把所有不能解釋的現象歸咎到神的身上,神便是萬能的。這個在宗教中最能體現,宗教的信仰就是無所不能的神,是他創造了人類,是他在運營著人間的一切,所有的幸福和痛苦都是神的安排,我們要做的就是順從。如果大家都怎麼想的話,那這個世界就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世界了。

這樣的思想不能當成主流的思想,因此有部分愛思考的人就追求源頭。比如古希臘的泰勒斯,他觀察天地萬物的變化,發現一切事物的運作都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人只要善於運用這個規律就可以得到很好地生存。西方的思想界從泰勒斯開始產生了很大變化,之後西方思想界逐漸形成體系,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世界觀,用那樣的世界觀去理解這個世界,從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思想家把這些認知方法整理出來就形成了系統的方法論,經過一代代人的學習、理解,人類文明走進科技文明。

科學是什麼,就從字面上理解,分科而學。把知識細分下來學習,數學就是數學,物理就是物理,化學就是化學等等。這樣的好處在於知識不雜亂,易於理解記憶。我們現在上高中時會有分科,文科和理科,也是這樣的道理。因個人學習能力不同,天賦不同,而採取因材施教的態度。孔老夫子幾千年前就提出來,學習應當「一以貫之」,鼓勵人們博學,多聞,多見,但得有主要與次要之分,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科學講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學習來的知識在生活中加以驗證,證實這樣的理論可以解決問題。這和哲學有本質上的區別。

哲學研究的對象是整個世界,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又分為唯心和唯物兩個派系。唯心派系雖然很多理論知識很好用,按照邏輯上進行推理,可以得到答案。可是現實生活中沒有辦法驗證,理論知識比較抽象,模糊,形而上的學問。比如一個著名的思維實驗,」缸中大腦「實驗,這個思想實驗涵蓋了從認知學到哲學到流行文化等各個領域。

這個實驗的內容是:想像有一個瘋狂科學家把你的大腦從你的體內取出,放在某種生命維持液體中。大腦上插著電極,電極連到一臺能產生圖像和感官信號的電腦上。因為你獲取的所有關於這個世界的信息都是通過你的大腦來處理的,這臺電腦就有能力模擬你的日常體驗。如果這確實可能的話,你要如何來證明你周圍的世界是真實的,而不是由一臺電腦產生的某種模擬環境? 這個是如法證實的,這就是唯心主義的思維方式。

唯物的思維方式是可以通過方法在現實生活中證實出來,科學是唯物主義當中單獨的思維方式,科學需要理論知識做支撐,還要有確切的方法可以實現這個理論知識。以上就是哲學和科學的簡單介紹。

相關焦點

  • 哲學與科學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科學最開始的時候是與哲學結合在一起的,沒有嚴格的去劃分界線。哲學與科學一樣都是愛智慧的表現,只不過哲學以不同於科學的方式體現人們對智慧的嚮往與追求。科學更加追求確定性,有確切的研究對象,用確定的研究方法得出確定的結果與規律。
  • 哲學與科學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哲學箴言,總帶給人以睿思,哲學家的思想,總給人以諸多啟迪,那麼哲學跟科學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讀《西方哲學史》,羅素認識,哲學跟社會生活,時代背景、科學與宗教等緊密相連,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哲學是介乎於科學與神學之間的東西科學講求實證,講求嚴謹的推論,講求依據於客觀存在的事實和現象,來探究它們運動變化的規律。神學則是「隨意」地多,遇見無法理解、無法解釋的現象,或者自主地在腦海中,構建一個莫須有的形象,並且也付諸於一套似乎可以「自圓其說」的理論,來支持自己的神學觀點。
  • 神學、哲學、科學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從此就出現了哲學,哲學除了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之外還注重實線,理論與實踐逐漸開始並行為後來的科學打下了基礎。它發展出了很多現代的職業,我們所熟知的古代名人有很多都是哲學家,他們既是哲學家又是科學家在各個領域都有著非常傑出的的成就但是有時哲學過於模凌兩可不夠客觀,因此科學出現了,比起哲學科學更為客觀,科學講究事實論據,要通過各種論證與實驗來證明某個事物是真實存在的。
  • 何為社會科學哲學?
    何為社會科學哲學?通過對已有定義的梳理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當代西方社會科學哲學就是對社會科學之理論和實踐進行的哲學反思。它實際上包含三種基本的理論定位:一是社會科學哲學隸屬於廣義科學哲學,是後者的亞領域。二是社會科學哲學是哲學學科的分支,跟傳統科學哲學具有同等的學科地位。
  • 科學,哲學,神學之間有什麼關係?
    文章重要通過實證主義(哲學的一個流派)創始人—— 孔德的「思想發展三階段論」來看待一下神學,哲學,科學這三者的關係!思想發展三階段論孔德認為 可以把人類思想發展史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神學,形上學,科學! 通俗起見,直接舉個列子!孔德有一天,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 三哥們 在一起看見汽車在運動!
  • 淺析科學與哲學之間的關係
    科學,對現代社會的貢獻,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很多人認為科學已經超越並取代了哲學,人們之所以存在這樣的觀點,坦白說,是因為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哲學是用來做什麼的,所以,寫這篇文章來幫助人們理解哲學與科學之間的關係。
  • 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聯繫以及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因為在我以後的寫作中會經常提到或者使用宗教,哲學以及科學著作中的術語或者知識,所以有必要闡述一下自己的見解,以避免被人錯誤的理解而產生誤會。,也能更好地認識與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所以在一時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而長久的影響,直至今日甚至未來,對於我們每個人以及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海德格爾論科學與哲學
    與孔德認為與實證科學相比,哲學或者說形上學是人類精神發展的不成熟階段的觀點相反,海德格爾認為哲學是科學的源頭並且自始至終都對科學起著奠基性的作用。 關鍵詞:哲學;形上學;理論科學;海德格爾;奠基;數學;科學家;具體科學;研究;實證 作者簡介:   與認為科學是對哲學的否定和超越的觀點相反,海德格爾認為作為形上學的哲學為各種具體科學奠基,它產出各種具體科學,隱匿於科學之中並起作用。
  • 科學哲學
    我:什麼是科學?科學是一種多元性的活動,就算是去問科學家,可能也無法給出明確的定義。與宗教相類似,科學是試圖理解、解釋和預言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它們的本質區別在於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科學具有兩個特徵——科學家探索世界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實驗法,天文學除外)和科學理論的建構。什麼是科學哲學?
  • 學以成人與哲學何為
    學以成人與哲學何為  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的主題是「學以成人」。
  • 擁有「悠久歷史」的宗教和科學還有哲學之間有著「制約」的關係?
    擁有「悠久歷史」的宗教和科學還有哲學之間有著「制約」的關係?我們也都知道隨著人類不斷的進化,他們的文明也不斷的完善,也更加的豐富,那麼作為宗教影響,至今他們也是擁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科學和哲學怎麼說呢?
  • 挑戰費曼:為什麼科學哲學對科學很重要?
    但所有事物都有某種程度的價值。我們不會從羅馬歷史對於古羅馬人本身有什麼作用的角度去評估羅馬歷史的智識價值,這一邏輯同樣適用於考古學和人類學。為什麼科學哲學就該不一樣呢?那麼,如果科學哲學對於科學本身沒有用,那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我認為,從更大的格局上講,它有益於整個人類。
  • 哲學與科學到底是什麼關係?哲學對科學起到了什麼作用?
    而科學,本質在於感應信息,是第I類意識信息。這就是哲學和科學的區別。我認為意識可以分成三個大類:毛毛蟲直接感應到的外界刺激如果也算意識的話,那麼這種直接感應到的意識我稱之為I類意識,也就是無條件反射意識;而貓狗經過訓練可以看到它們具有條件反射意識,我稱之為II類意識;像人不僅僅具有上述兩種意識,其實還具有了在此之上的意識固化基礎上的系統化和工具化,這種,我稱之為III類意識。
  • 政治科學與政治哲學的融合
    長期以來,對於政治學研究中政治哲學與政治科學地位的爭論,主要停留在何者為優的層次上,而鮮有涉及兩者在「致用」維度上的統一關係。但是,著眼於兼具哲學與科學內涵的政治學學科體系建設,真正重要的問題或許並非在於對政治哲學與政治科學作簡單取捨或判斷何者為優,而是需要更深入地思考二者如何融合的問題。
  • 從宇宙智慧和認知原理談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關係
    那麼人類歷史上的巫術、宗教、哲學呢?第二部分:人類認知中的宗教、哲學與科學如下草圖所示,我們從宇宙智慧這個大概念下進行分析,宇宙智慧不僅包括人類認知,也包括動物的基因傳播的經驗,也可能會有更高級的基因和非基因自由切換傳播模式。
  • 《科學哲學》之深入淺出一
    第一章:何為科學隨著大學的普及,具有專門科學知識的人越來越多,但大多數人不了解作為一個整體的科學的豐富內涵、科學的精神底蘊和文化意義,當然就不能以公允和平和的心態看待科學了。科學哲學作為對科學進行反思和批判的哲學,搞懂科學哲學,對提高科學素養有很極大的促進作用。本書作者是薩米爾·奧卡莎對科學哲學深入淺出的講解必將給你帶來深刻啟發。每個人都知道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但如果問你使科學得以成為科學的東西是什麼,這個問題就不在顯得那麼平凡了。
  • 科學 哲學和神學
    我們現在把牛頓稱為物理學家,其實,牛頓活著的時候,沒有什麼物理學分類,他研究的就叫自然哲學,所以他提出「牛頓三大定律」的那本書,就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世人認為他研究的是科學,而他自己追求的是對自然的哲學認識。
  • 關於哲學和宗教之間的關係
    然而,新教改革者相信,希臘哲學的影響歪曲了對《聖經》的理解,因而他們試圖發展一種不受哲學影響的神學和宗教。這樣,在新教中,我們就有了兩種神學之間的這種張力,一種只是聖經的、不是哲學的神學,另一種是哲學神學。因此,我們便有了一種雙重發展,而且我認為新教基督徒在這一方面可能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天主教則總是把哲學和神學結合在一起。
  • 質疑真理、現實、科學和哲學的作用
    這似乎是源於一種錯誤的假設,即哲學必須為科學家所用,否則它根本就沒有用處。但重要的是它一定有用處,我們不會根據羅馬人自己對羅馬歷史的有用程度來評估羅馬歷史的知識價值。考古學和人類學也一樣,那為什麼科學哲學就要被區別對待?那麼,如果不是對科學家本身而言,科學哲學又有什麼用呢?從廣義上講,目標受益者是人類。
  •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一章 哲學基本理論
    一般說來,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致的。  (三)方法論  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論。在古代哲學中,方法論並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的分支產生,方法論的發展是與近代大工業和自然科學的發展分不開的,由於科學和工商業發展的需要,哲學作為方法論的意義才被突出出來。  (四)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