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機器不可能取代人 而是人類的夥伴)
4月2日,在2017中國IT領袖峰會上,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再次同臺討論人工智慧。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提出:「網際網路是一道開胃菜,人工智慧才是主菜。」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則表示,未來要思考的不是人工智慧,而是機器智能。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認為,發展人工智慧,需要場景、大數據、計算能力和人才等四個要素缺一不可。
李彥宏:
人工智慧才是未來的「主菜」
百度是BAT中較早發展人工智慧的企業。李彥宏說,之所以很早開始做人工智慧,是因為百度的基因是搜索,而這個技術的本質是機器理解人的意圖。他提出:「現在來看,網際網路是開胃菜,人工智慧是主菜。」
談到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李彥宏說,應該是機器、工具去學習人的意圖。「我希望用人工智慧的方法,來解決理解人的自然語言的問題。以後人和機器的對話、人和物的對話,就變成一種自然語言的對話。」
李彥宏表示,人工智慧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會持續很長時間,未來20年到50年都會是一個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時期。在這種時代大潮下,顯然不是一個公司能夠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下來的。
李彥宏表示並不認可人工智慧做的是仿生學,「因此讓機器人具有人的能力是永遠不可能的。我們不了解人腦是如何工作的,而且也永遠做不到。」
馬雲:
機器應成為人類最好的夥伴
馬雲表示,他對AI(人工智慧)一詞有不同的看法。對於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對人工智慧時代機器取代人的擔憂,他認為,「過去把人當機器用,未來把機器當人用,機器比人做得好不算什麼,機器做人做不了的才了不起。機器應成為人最好的Partner,而不是人類最大的對手。」
對於此前Alpha Go打敗人類圍棋高手的事情,馬雲認為:「圍棋打敗了人,只是侮辱了一下人而已,機器要做的是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這才叫本事。」他甚至還預言,30年以後,時代雜誌封面年度最佳CEO可能會是一個機器人。
馬化騰:
發展人工智慧 四要素缺一不可
馬化騰則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提出了四個要素,「需要場景、大數據、計算能力和人才等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對於人工智慧的意義,馬化騰表示,Alpha Go給業界帶來的最大觸動在於,以後在很多領域如果能做出模擬器定義參數自己學習,找到的規律將遠超人類的想像。
馬化騰表示,目前騰訊還不大可能將業務數據開放出來給創業公司使用。「這涉及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的問題,如果數據不進行脫敏就無法談下一步。」他認為,關於數據開放,業界在向互惠互利的大方向走,但是數據要什麼模式、怎麼清理、做什麼標籤才能給其他部門、其他公司使用,還需要進一步探討並建立標準和規則。本報記者 王鑫
圖據中國IT領袖峰會官方微博
(原標題:機器不可能取代人 而是人類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