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想到過,自己在面臨著「下崗威脅」的時候,竟是被機器人給「淘汰」了。在這個智能化的社會中,我們肉眼可見的是,依靠於網際網路發展,國人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了。
與此同時,各行各業也在緊隨著時代潮流發展,當企業開始進行「產業升級轉型」、「智能化轉型」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崗位將會被機器人所替代。未來,或許有大多數人要率先做好「提前下崗」的心理準備。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現在,銀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正在提速。在金融科技的發展下,銀行網點的諸多功能開始被搬到了網絡上、手機上。據《中研網》的報導,目前銀行業務的離櫃率可高達90%左右。而如今的銀行網點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傳統櫃檯逐步減少,而智能設備的投放反而在大大增加。
在智能化升級的背景下,物理網點布局和櫃檯人數的增速明顯放緩了,大量效益較差的網店不斷被裁撤。為此,曾被當作是「鐵飯碗」的銀行職員這一崗位,未來或許會迎來「裁員潮」。
在面臨日漸高漲的用工成本下,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便開始選擇更能節約生產成本的機器人。因為機器人又不需要發工資、又不需要繳納社保,也沒有休假和加班工資等。
關鍵是,機器人工作效率高,也沒那麼多管理上的麻煩。所以說,智能設備、機器人等才越來越受到企業們的青睞。那麼,你會擔心著未來大多數人工操作的崗位,會被機器人取代嗎?
雖說我們都知道,智慧機器人只能當作是人類的輔佐設備,來幫助人們更好地來完成工作。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智慧機器人的普及下,未來一定有相當多的人會面臨下崗的威脅。之前,麥肯錫有過一份報告,其中揭露了AI對人們的威脅有多大。
其中表明,全球有著高達50%的工作都是能被機器人取代的。有6成的工作崗位,其中30%的工作量可以由機器代勞。另外,到了2030年的時候,保守估計全球會有4億人左右會因為人工智慧影響,而發生崗位變動。如果再激進預估的話,或許會影響到8億人。
現在,看國內的情況就能知道了。例如,阿里的無人超市,衝擊著的就是實體店和超市的生意,而無人超市只需要店主管理,沒有收銀員和售貨員的職位,這就意味著未來這兩類人不好找工作。
再例如,京東的無人快遞。劉強東算是充分利用了AI技術,不僅有無人快遞還有智能倉儲,完全用不著人工。而這,未來影響的就是數萬快遞員的崗位。除此之外,無人駕駛、無人酒店、無人餐廳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機器人做不到的。
總體來看,當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未來那些底層的體力工作、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將會被大量機械所代替。那麼,未來有哪些職業的需求依舊很大,並且不容易被機器人替代呢?大概是以下這幾個崗位。
第一類,醫護人員。第二類,教師。第三類,創意人員(設計師、媒體工作者、藝術家等)。第四類,技術專家(計算機工程師等)。第五類,經管人員。第六類,服務人員(娛樂業服務員、造型師、一對一理療師等)。第七類,專業人員(律師、法官、科學家等)。第八類,技術人員(建築清潔人員、機械工人、裝修工人等)。
其實,我們能看出來,未來會被機器人淘汰的,都是那些沒有技術的工作崗位。為此,現在改變還不遲,保證自己擁有一技之長,才不用隨時擔心自己被時代替換掉!
那麼,對於智能化融入我們的生活,代替我們的工作崗位,你認為未來還有哪些崗位是絕對不會被替代的?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