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機器人以假亂真,參加趴體,醫療陪護,沒人認出來機器人

2021-01-13 魯曉芙看歐洲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 合作:Xiaofu_Lu

機器人技術發展至今,已經漸漸拋脫冷硬的刻板印象,開始擁有初步的社交能力。

未來某一天機器人或許能夠成為我們的代理人,代替本尊與他人互動。


日本石黑浩教授的機器人實驗,參加趴體

人稱「擬真機器人大師」、日本大阪大學的石黑浩教授,就曾挑戰過機器人的社交能力。

▲日本大阪大學機器人學者石黑浩,以及他的機器人替身。

他在現場來賓不知情的情況下,將一部外表神似人類、能簡單對話的機器人,安排到一個宴會的場合,當天現場的燈光略為昏暗,音樂也有點嘈雜,但大致就像是一般常見的party,石黑教授想觀察的是,機器人有沒有可能融入這類型的社交環境,卻不被發現。

事後證明,竟然沒有人聲稱當晚遇見過機器人,沒有任何人發現,自己對面的人曾經是一個機器人?!

這個結果意味著,機器人已經成功參加趴體呢?還是在這種場合,基本上大家都只是講些無關痛癢、言不及義的對話,以至於連機器人都足以應付?

當然,會場中昏暗的燈光、嘈雜的音樂是有它掩護的作用,無論如何,機器人似乎成功地踏穩了第一步。


機器人做病人陪護

接下來,石黑教授大大方方地將外表擬似女性的機器人,帶到醫院裡來,目的是來陪伴單獨看病、備感焦慮的求診者。

」她「也許就是靜靜地聆聽、點頭示意,或是簡單回應幾句鼓勵的話語,幾番測試之下,不少人覺得有」人「陪伴讓他們安心許多,但也有人覺得,機器人坐在那邊就是怪怪的。

這項測試隱約透露出一種訊息,當人的心理有所掛念、不安的時候,即使是」機器人式「的陪伴,也有它舒緩壓力的效果。

這項實驗還有個後續的小插曲,由於」她「的表現很不錯,就有人要求可不可也有個」他「來代班?

石黑教授就將原來的」她「改個髮型、重新上妝,搖身一變換成」弟弟「出任務,一分為二,可男可女,這又是機器人的另一項利器。

▲石黑浩的女性機器人。石黑浩教授實驗室

 

機器人能正常社交麼?

由上面的案例來看,如果運用合適,就算機器人僅具有初階的社交能力,仍然可以發揮一定的效果。

從簡單的開始,比方說,餐廳可以召喚機器人,來坐在單身吃飯顧客的對面,陪伴對方,偶而穿插幾句機器人式的冷笑話,說不定也是個賣點!

不過,如果想要推廣到更多的應用場域,那勢必得升級改版。首先,聽力一定要加強,總要能清楚聽到、正確理解對方的話語才行吧!以現有的語音辨識與自然語言技術來看,如果話說得還算符合文法,這一點倒是有機會達到。

但是,機器人最大問題是無法自我思考,萬一來個不拘形式的對話,或是天馬行空的話題,機器人就不行了。

還記得2009年影星布魯斯·威利所主演的《機器戰警》(Surrogate)嗎?

片中的每個人都訂做了一個代表自己的機器人,因此人人都可以安穩地躲在家中,讓分身代替本尊出門承擔外界的風霜雨露。

當然,要讓主人本尊與機器人分身如出一轍,可不容易,不過這倒也點出值得努力的方向,也許有朝一日,機器人真能成為我們稱職的代言人,代替你出去吃飯、相親呢。


附:長期堅持原創不易,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鳴,請大家點讚轉發,支持我繼續創作,謝謝。



相關焦點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後疫情時代,零接觸的市場剛需將以機器人為主的人工智慧系列產品推上更高的舞臺。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僅我國新增的機器人相關企業便超過4.7萬家,同比增長56%,其中,醫療機器人的發展表現出良好強勁態勢。
  • 日本人為何不懼怕機器人?
    儘管機器人「心智」的外表粗糙,但它的哲學造詣相當深厚,每天都在談論一部名為《心經》的佛教經典。(譯註:此處簡稱為「心經」的佛教經典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難猜,這位特殊的僧侶正是來自日本——它就位於京都美麗的高臺寺。不知從何時開始,日本早已給人留下人形機器人之國的印象,無論是對機器人的製造還是應用,日本的熱情都遠超其他國家。
  • 日本機器人教授:大白那樣的醫療機器人只是夢想
    央廣網科技10月23日消息(記者殷雨婷)在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日本東北大學教授小菅一弘博士(Dr.Kazuhiro Kosuge)同媒體溝通時,就中日兩國在大學機器人教育以及機器人整體產業的發展進行了交流。
  • 中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
    醫療機器人的定義和作用   醫療機器人是指用於醫院、診所的醫療或輔助醫療的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屬於高端醫療器械,具有高技術壁壘、高準入門檻、高附加值等特點。我國醫療機器人種類較多,主要包括康復機器人、輔助機器人、手術機器人、非治療服務機器人以及其他機器人等,其中康復機器人佔主要比重,比例達到41%,其次為輔助機器人,佔比為17%,手術機器人佔比16%,非治療服務機器人佔比8%。
  • 日本政府首次批准機器人為醫療器械
    原標題:日本政府首次批准機器人為醫療器械  新華網東京11月25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厚生勞動省25日正式批准將「機器人服」和「醫療用混合型輔助肢」(HAL)列為醫療器械在日本國內銷售,用於改善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肌肉萎縮症等疾病患者的步行機能。
  • 眾多機器人精彩亮相高交會 會賣萌、會做飯 能迎賓、能陪護
    眾多機器人精彩亮相高交會 會賣萌、會做飯 能迎賓、能陪護金羊網  作者:沈婷婷  2020-11-14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婷婷一個蹦蹦跳跳的四足機器狗,活潑地跳躍
  • 關於智慧機器人的分類以及介紹
    近二十年中,因為電腦技術、電子產品及生物遺傳工程等技術的大踏步發展「智能機械人」的研發熱潮已從專業人土的實驗室中走了出來。 2012年是智慧機器人理念廣泛普及和商業應用迅速發展的一年,從應用領域來看,智慧機器人已經在電信運營商、金融服務、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各類智能終端及個人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等諸多領域提供了自動客服、智能營銷、內容導航、智能語音控制、娛樂聊天等多種類型的服務。
  • 兒童智慧機器人——體面實用的送禮好物,螢寶陪護機器人開箱
    首先我選禮物的需求定位在0-6歲這個區間,呃,雖然我沒當過媽,但是我有一個比我小一輪的臭屁弟弟一直見證了他的成長。小時候爸媽都忙,我就是我弟的保鏢加老師,他們去忙工作我就在家幫忙照顧弟弟,真是半個媽了。以這個經驗來說,我覺得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教育和陪伴。我在網上看了好久的攻略,我覺得送寶貝一款兒童智能類產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對話| 著名醫療機器人專家、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院士談...
    最近,他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通常被稱為「中國的麻省理工學院」)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的創始院長。楊教授打算將該研究院建設成全球醫療機器人研究的重地,並在未來三年內招募500名教職員工和研究生,探索外科手術和康復機器人、圖像引導系統和精密機電一體化等領域。
  • 日本醫療機器人「爆紅」!太逼真,疼了還能哭,網友:想要
    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節目,相信大家都知道,現在是21世紀,科技發展得非常快,很多以前我們無法相信的科技,現在都已經被製作出來了,就像機器人,就是一個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雖然以我們現在的科技已經製作出來了很多精美的機器人。
  • 機器人帝國(日本異化篇)
    適當的壓力使人產生動力,日本人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就通過明治維新等一系列變革手段,使國力大幅提升。進入20世紀初,日本更是憑藉科技和經濟實力一躍成為亞洲的龍頭。可惜物 極必反,隨著國家實力的膨脹,人的欲望也會同時膨脹。日本逐漸走上了軍國主義的道路,意圖通過科技的實力吞併整個亞洲。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日本對科技的迷戀 推向一個極端,各種匪夷所思的科技都出來了。
  • 日本「女性機器人」有多逼真?曝光了一張內部結構圖,引網友熱議
    我們總是看到電影裡面的機器人,不但高大威猛還有特異功能,很多人都希望這樣的機器人,要是能夠來到我們的身邊該多好啊!當你還在感嘆的時候,其實這樣的機器人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日本就是就上市了一款女性機器人,不僅皮膚觸感真實,而且功能也比較特殊,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各國學術大師、知名專家、青年學者以及企業精英,共赴學術盛會,展示醫療機器人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與成果,探討醫療機器人領域的技術挑戰和發展趨勢。儀式由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衛東主持,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安勝,閔行區區委常委、副區長吳斌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閔行區經委主任林藝、科委主任李麗,南濱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建源,南濱江公司總經理、南勰機器人公司董事長徐亞雲,閔行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杏仙以及上海交大相關部門院系領導、教授、醫生和學生一同參加了開幕儀式。
  • 田偉院士:我眼中的醫療機器人
    田偉院士說,「我認為機器人應該是能夠模擬和超越人的某些能力,同時具備自主運動的設備。」田偉院士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專訪。靳佳麗/攝放棄替代,機器人應該是醫生的助手在醫學機器人方面,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矛盾」,工程師希望機器人能夠替代醫生,而事實上機器人只能成為醫生的助手。
  • 致力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化,微創醫療機器人擬登科創板
    來源:資本邦1月8日,資本邦獲悉,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微創醫療機器人」)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並於2020年12月31日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籤訂了《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輔導對象)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校黨委書記楊振斌調研醫療機器人研究院
    4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來到校級交叉創新平臺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進行調研。學校黨政辦、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等有關院系部門負責人,研究院科研人員、教師代表參加調研活動。
  • 養老、問診、心理諮詢,和聊天機器人聊聊未來醫療
    在科技升級、遠程醫療成未來大趨勢的背景下,聊天機器人仍潛力可觀。聊天機器人步入醫療圈chatbot又可簡稱為bot,即聊天機器人。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chatbot並非實體的機器人,而是指以聊天界面為基礎(可以是文本聊天,也可以是語音聊天),通過聊天解決用戶需求的一種服務模式,類似於虛擬助理。
  • 日本「妻子」女性機器人爆火,外表逼真、顏值高,內部構造惹爭議
    眾所周知,5G網絡時代的進入,對於AI、人工智慧等行業,將會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尤其是很多人關注的「智慧機器人」行業。在日本、美國和中國等一些科技大國,都已經研發出了外形十分逼真的「仿真機器人」,這類機器人無論是從視覺,還是觸感,幾乎都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尤其是日本一款名叫「妻子」系列的女性機器人,更是爆火,同時也飽受網友爭議。
  • 日本的患者仿真機器人,能把醫生嚇轉行
    「滋~~~~~~~滋~~~~~~」這種聲音有多毛骨悚然,去修過牙的人都深有體會。 「牙醫椅子上那麼一躺,頭頂射燈一開,捂住大半張臉的牙醫拿著電鑽慢慢靠近」那場面成為了多少人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 機器人 雜誌 - CSDN
    再加上一個4區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Robotics and 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它是唯一一個聚焦於醫療機器人方向的SCI期刊。加之作為關乎生命的醫療和先進機器人學科的交叉,鄙人私自認為這個方向很有潛力,影響力也勢必蒸蒸日上,所以放在第二軍團。如果覺得自己夠水平,這四個該投哪個,相信已經很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