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據國家癌症中心2017年發布的中國最新癌症數據顯示,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我國每年新增腫瘤患者429萬人。數據如此龐大,令人咂舌。
當前,癌症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在這些治療方法中,放療和化療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甚至無可取代。
放療和化療的區別有哪些?很多人都容易「犯迷糊」。由於放療和化療只有一字之差,所以在很多時候,有一些人都會對化療和放療傻傻分不清楚,不是誤認為二者是一種治療方法,就是容易張冠李戴。其實放療和化療的區別有很多,具體可總結為以下這6大區別,你或許應該了解下,不妨看看。如果你看完以下這些內容,相信你很容易就能將二者區分開來。
放療和化療的6大區別
1、二者的治療方式不同
所謂放療,就是放射治療的簡稱,具體方式是通過放射線(如X射線、γ射線等)對腫瘤或內照射或外照射,達到使腫瘤體積縮小從而能為手術提供機會的目的,或者是達到殺傷腫瘤組織的目的。
所謂化療,是化學藥物治療的簡稱,具體方式是癌症患者通過口服化學治療藥物或者靜脈、體腔給藥等,使藥物進入血液,運輸到身體各個部位,達到殺滅癌細胞、抑制癌細胞轉移的治療目的。
2、二者的治療性質不同
放療,屬於物理治療,被醫生譽為「出色的物理學家」。
化療,屬於化學治療,被醫生譽為「出色的化學藥物學家」。
3、二者的治療範圍不同
放療多用於局部治療,對局部的攻擊力度較大、較強。在做放療時,技師或者醫生會根據影像學及其他臨床檢查結果,確定了腫瘤大小及其侵犯部位後,就會在患者身體局部設定「靶區」,然後放射線會在集中於該「靶區」,而「靶區」以外的地方則通常不會有放射線。
化療則多為全身性的治療,化療藥物進入體內後,就會隨著血液被分布到全身各處,可用於全身範圍控制癌細胞的轉移。
4、二者的副作用不同
通常來說,放療的副作用要比化療少一些,多屬於局部反應,比如胸部放療可能會出現放射性肺改變、食管炎等不適反應。若是頭、頸部放療,則可能會出現咽喉腫痛、口乾、頸部纖維化、味覺功能減退等不適反應。對於放療的副作用,患者一般都能承受。
化療的副作用通常更加明顯,而且多為全身性的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和便秘等消化系統反應;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骨髓抑制的反應;骨骼疼痛、抑鬱、脫髮、肝腎功能損傷,心功能損傷等其他反應。對於化療的副作用,患者可能會感覺難以承受。尤其是隨著化療療程的推進,副作用愈加明顯,甚至在臨床有許多患者因為難以忍受化療的副作用而中途停止化療。
5、二者適用的癌症類型不同
放療主要適用於局部的實體腫瘤,比如頭頸部腫瘤、皮膚癌、淋巴瘤、肺癌、食管癌等。還可以作為輔助治療手段,與化療、手術進行搭配,治療乳腺癌、宮頸癌、胃腸腫瘤等。對於血液類型的癌症,放療的作用甚微。
化療則適用於全身性的腫瘤,比如血液類型的癌症、淋巴瘤,而且還適用於其他一些對化療藥物比較敏感的癌症,比如乳腺癌、胃腸腫瘤、肺癌、生殖系統腫瘤等等。
6、二者的治療時間不同
對於放療患者來說,放射治療的時間比較短,通常只要幾分鐘、十幾分鐘,而且因為放療副作用小,所以患者無需住院。
化療治療期間,醫生通常會要求患者住院,不僅因為靜脈給藥的時間比較長,而且由於化療的副作用比較大,即使是口服用藥,患者也可能會出現很多不適反應。若是住院,則便於醫生做出應急處置,或者是更改治療方案。
【編者總結】以上所述內容為放療和化療的6大區別,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雖然放療和化療的區別很多,但是並不意味著二者不能同時進行。很多時候,放療和化療都可以搭配應用,可以起到強強聯合的效果,提高癌症的治癒率,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