髒辮最開始是起源於非洲,大家看到的黑人,大部分都是有一頭個性的髒辮。其實這個髒辮這種形式的髮型並不是因為個性,也不是嘻哈之類的。
而是因為非洲地區極度的缺水,在水資源匱乏的非洲,用水洗頭無疑是一件特別奢侈的事情,那不能經常洗頭就會滋生很多跳蚤、蝨子在頭上,有蟲子天天在頭上爬行,我想著絕對不是一件美妙的體驗。會使頭皮發癢,嚴重的就會造成毛囊壞死等情況。聰明的非洲人民為了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就把頭髮緊緊的束在一起,用來減少蟲子的活動空間,這樣一來,蟲子就少了,慢慢的時間長了之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成為了嘻哈文化的代表髮型。
也許在髒辮剛形成的那個時代,這一輩子確實不怎麼會去洗頭,但是小編可以明確的告訴各位,現在的非洲人,髒辮是經常要洗的。編一個髒辮的可是很不容易的,頭髮短點的男士需要3-4個小時,頭髮長的女士那甚至長的需要8-9個小時。需要把頭髮分成上百個區域,每個區域的頭髮還得一樣多,然後把每個區域的頭髮都塗上髮膠之類的東西,用夾子固定住,最後用鉤子來回編制,直到成型。那麼這麼難搞的髒辮難道洗的時候還得拆開,然後再編上,那樣成本也太高了吧,要知道,弄一個髒辮的造型一般都在1000元人民幣以上的。就算三天一洗頭那一個月光編辮子,得花費一萬元左右,想想也是不太現實的。
實際上呢,非洲人在打理自己的頭髮的時候,那個髒辮是不拆開的,洗頭的時候主要是還是為了清洗頭皮,而不是頭髮,只是頭屑,頭癢等問題針對性的解決。咱們國家接受髒辮文化才20年左右,還得是在首都這樣的大城市,畢竟首都作為國際化都市,相對來說比較開放,如果哪天你在農村看到一頭髒辮你一定會覺得是不是走到非洲了。
最近這兩年由於各種電視娛樂節目的普及,更多的城市的年輕人開始接受並喜歡這種風格,小編突然覺得或許髒辮師傅這職業將會是未來的一個高薪職業,畢竟會這門手藝的人太少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呀,有想朝這方面發展的朋友們,可以多多關注非洲髒辮文化哦。對於髒辮,很多人喜歡它其實是喜歡這種生活方式。而且被越來越多個性年輕朋友們喜愛。但追求個性時也別忘了頭髮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