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照汗青——緬懷彭衝同志

2021-01-10 黨史頻道

原標題:歲月悠悠照汗青

  今年是彭衝同志誕辰100周年。彭衝同志一生有著不平凡的經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改革開放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他生前沒有留下任何自己的回憶錄,也多次婉拒過別人為他寫傳記的提議,他曾經說過:「在我所參與的重大歷史事件中,我所做的只是黨交給我的一些具體工作,算得上一名積極的參與者或執行者吧,並沒有太多特殊的地方;至於我個人在此之外的一些活動,亦無須鄭重其事地記錄下來。」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折射出彭衝同志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優秀品德。把一切成績歸功於黨和人民,是他為國為民奉獻終生的真實寫照。

  彭衝同志上世紀30年代初就投身革命,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大部分歲月在江蘇戰鬥和工作。1937年他參加新四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與江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南徵北戰,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功績。建國後,他歷任江蘇省委秘書長,南京市長、市委書記,省委書記處書記、省委第一書記。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他積極探索,勇於開拓,為江蘇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遭受殘酷迫害,同「四人幫」進行了堅決鬥爭,為維護社會秩序的基本穩定,推進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不懈努力。

  彭衝同志既具有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又是一位求真務實的實幹家。他在江蘇和南京工作期間,始終堅持把中央的精神和省情市情結合起來,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發展道路。

  南京曾經是國民黨政府的首都,國民黨垮臺時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新中國建立初期,南京百廢待舉、百業待興。彭衝主政南京後,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大力發展經濟,加快城市建設,努力改善民生。他提出要全力以赴發展生產,把南京從一個消費城市建設成為一個生產城市。他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專家建議,集中幹部群眾的智慧,積極探索南京建設發展的路子,為改變南京貧窮落後的面貌嘔心瀝血、忘我工作。他高度重視發展工業,幾乎走遍了當時的每一家企業,一個一個工廠、一個一個產品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形成了符合實際的工業發展思路。他積極爭取和支持國家有關部門在南京建設大型企業,同時藉助國家大型企業的優勢,推進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發展地方工業。原先企業的管理是按照所有制來劃分的,他提出打破所有制界限和地區限制,實行按行業管理,這一成功的變革,有力推動了產業的發展。在地方工業迅速發展的基礎上,彭衝同志又不失時機地提出提高產品質量的要求,大力開展企業技術革新,先後選出了40多種產品,對口學上海、創名牌。通過努力,當時在江蘇和南京誕生了一批「全國第一」的產品,如:全國第一臺具有先進水平的熊貓牌六燈電子管收音機、第一部軍用雷達、第一部微波電臺、第一支微波電子管、第一臺系列化工具機、第一臺1500瓦工業用燃氣輪發電機、第一臺國產化20兆赫飛周電子管直線加速器等等。這些成果是在工業基礎薄弱、西方國家嚴密封鎖的困難環境中取得的,實屬難能可貴。彭衝同志善於總結和運用基層的經驗來推動全局工作。上個世紀60年代,他在常州蹲點調研,積極推進企業技術改造、管理創新,總結推廣了常州紡織、機械等行業實行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一條龍」生產的經驗,對提高全省工業發展水平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彭衝同志的遠見卓識和務實精神更突出地表現在他的城市建設理念和實踐中。他高度重視規劃在城市建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上世紀50年代,他就主持制定了南京的城市規劃。這個規劃在現在看來也很富有前瞻性,既明確了近期的建設目標,又給未來的發展留下了空間。在當時的城市空間布局規劃中,就將江寧、江浦、六合與南京的主城區聯繫起來統籌規劃,將龍潭、板橋等遠離主城的瀕江地區定位為衛星城鎮。對城市功能和基礎設施都有超前考慮和安排,如珠江路電子街、山西路商品街、中央門立交橋、秦淮河和玄武湖的整治……都已經展現在當時的規劃藍圖上。在城市建設發展中,彭衝同志始終把改善民生擺在重要位置。他提出「自力更生,依靠群眾,改造環境,重建家園」,相繼改造了南京的漢府街、五老村、宮後山等棚戶區,建成了蘆席營新村、水上新村、曙光新村、東井新村等一批新住宅,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條件。他組織拓寬了中央路、北京東路,修建了北京西路、新模範馬路、太平北路,使城市面貌有了顯著改觀。

  在城市建設中,彭衝同志十分重視文化內涵。他將南京定位於「山水園林古城新貌」,既積極推進城市的現代化建設,又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對於文物古蹟,都制定並落實具體可行的保護措施。他組織修葺古建築,堅決阻止拆除明城牆,保護中華門城堡,修復瞻園,南京的一系列歷史文化遺存在他的精心呵護下得到了有效保護。即使在「文革」十年動亂中,他自己身處險境,還不忘將僅存的一臺雲錦老織機轉移到安全地方。

  南京的綠化是人們引以為豪的一件事情,今天我們看到滿城綠蔭,就不由得想起彭衝同志為南京綠化所作的貢獻,他是綠化南京的先行者。彭衝同志曾陪同毛主席視察,親耳聆聽了毛主席關於「南京應該全城綠化」的指示。他到南京任職後,還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建國後首任南京市長劉伯承同志,在進軍大西南時,特地給南京捎來一袋樹種,希望南京成為一座綠樹常青的城市。這兩件事深深影響了他。他把綠化當成南京城市建設的一件大事來抓,提出南京要實現「綠化、彩化、香化、潔化、淨化」。每一條主幹道建成後,他都會帶著園林專家共同制定具體綠化方案,栽什麼樹種,種什麼花草,間距多少,都清清楚楚,對南京的一草一木傾注了深情。彭衝同志自己曾說過,他百分之八九十的業餘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抓綠化上。他還根據專家的建議,在郊區建立了老山林場和十多處苗圃基地,專門為城市綠化培育各種樹苗。為了城市綠化的長效管理和持續發展,在他的倡導下,南京各區都成立了專業綠化隊,即使是「三年困難」時期和「文化大革命」動亂期間,綠化隊伍始終沒散,綠化工作堅持不斷。幾十年來,南京的綠化工作一直處於全國的先進行列。

  「文化大革命」中,彭衝同志受到了殘酷的迫害。他是江蘇省委第一個被打倒的領導幹部,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被批鬥200多場。但不論處境多麼險惡,他堅持革命原則,決不為苟安一時喪失堅守的信念,決不為個人的進退違背人民的利益,表現了共產黨人的堅強黨性和崇高氣節。

  1968年3月,經周總理親自點名,彭衝同志恢復工作,被任命為江蘇省革委會副主任、省委副書記。他儘自己的一切努力,排除幹擾抓生產建設。此時,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南京長江大橋的建設因「文革」動亂被迫停工。彭衝同志恢復工作後,擔任了大橋建設的常務副總指揮,協助許世友同志指揮恢復大橋建設。他把鋪蓋搬到工地上,與工程技術人員、工人、解放軍指戰員一起,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同甘苦,共奮戰,每天都要忙到深更半夜,確保了大橋順利建成通車。南京長江大橋成為中國人民自力更生創造奇蹟的象徵,也成為南京市地標性建築。

  1974年11月,彭衝同志擔任江蘇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委會主任。他堅決貫徹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全面整頓的方針,以徐淮、南京地區的整頓為重點,促進全省的工作,盡力扭轉林彪、「四人幫」倒行逆施造成的困難局面。他全力支持以萬裡同志為組長的中央工作組採取果斷措施,整頓徐州鐵路樞紐,對「四人幫」的幹擾破壞進行了堅決鬥爭,保障了鐵路大動脈的暢通。在彭衝同志的努力下,通過一系列的整頓措施,1975年,全省工農業生產取得較大進展,社會秩序基本穩定。彭衝同志堅決貫徹鄧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和他政治道德上的堅守,越來越不為「四人幫」容忍。「四人幫」借「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對彭衝同志進行極力打壓和威脅。江青在會上當面指責:「彭衝,你要往哪裡衝?」王洪文在大會上一再斥責江蘇「批鄧」態度消極。「四人幫」在江蘇的追隨者也揚言,省委在右傾翻案風中「陷得很深,走得很遠」,省委大院內外貼滿大字報,矛頭直指彭衝。面對這種險惡的政治氛圍,彭衝同志用一句戰場俗語「兩頭打炮,中間臥倒」,流露出對「四人幫」的鄙夷不屑。1976年3月,南京爆發反抗「四人幫」的群眾運動。南來北往的列車上刷滿聲討「四人幫」的大標語,大批群眾湧向雨花臺和梅園新村,悼念周恩來總理,表達對「四人幫」的強烈不滿。「四人幫」氣急敗壞,將這一事件定性為「反革命政治事件」,下令追查所謂的「幕後策劃人」。他們一再威脅彭衝:「你們的錯誤再不改,就是你們自己的事了。」在「四人幫」橫行、黑雲壓城的日子裡,彭衝同志以堅強的政治定力,頂住巨大壓力,運用他的政治智慧和策略,同「四人幫」開展針鋒相對的鬥爭。他將個人政治安危置之度外,千方百計保護群眾、保護學生,維護社會局勢基本穩定,積極引導各級幹部克服困難抓好經濟工作,堅持深入到企業、農村調查研究,解決生產建設中的實際問題,努力減少因「四人幫」破壞幹擾對工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影響。後來他回憶說:「江青、張春橋老是說江蘇亂得不夠,他們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把江蘇搞亂,攪得越亂越好,以便他們亂中奪權,亂中篡黨。說到底,『四人幫』唯恐天下不亂,千方百計製造動亂,而我們則力圖穩定局勢,儘可能減輕動亂的危害程度,這就是貫穿『文化大革命』全過程的鬥爭的焦點。」這段時間,我在省委機關工作,也曾經隨彭衝同志到基層調查研究。在當時極其複雜困難的形勢下,彭衝同志堅定從容的革命意志、駕馭複雜局面的魄力和水平、一心為民的崇高情懷深深地感染了我。

  彭衝同志堅如磐石的革命信念,襟懷坦蕩的寬廣胸懷,使他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他堅持真理、堅持正義、堅持原則。「文革」中,面對殘酷迫害和種種威逼,他只檢討自己的「錯誤」,從不揭發無辜;自己身處險境,還盡一切可能關心和幫助受迫害的幹部。任何時候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和崇高氣節,即使在被批鬥場合,他仍保持衣著整潔,從容不迫,不失風度和尊嚴。他作風民主,為人正直,既有堅定的原則性,又有人情味和很強的親和力。江蘇的幹部群眾評價他從來不整人。他胸懷寬廣,豁達大度,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就是對那些曾經錯誤地反對過他、批鬥過他的人,他仍然不計前嫌,以誠相待。他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感情,與基層許多勞動模範、普通群眾保持密切聯繫,也有許多傾心相交的知識分子朋友和民主黨派人士。彭衝同志溫文儒雅,平易謙和,一貫低調務實,從不張揚自己,總是把成績、功勞歸於集體。堅持說實話、辦實事,從他平實的語言中我們往往能夠感受到他的真知灼見與人格魅力。在漫長的革命歲月中,彭衝同志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傑出貢獻,他的革命精神、崇高風範、優秀品格,深受江蘇廣大幹部群眾的崇敬和愛戴。

  彭衝同志對江蘇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曾多次飽含深情地說過「江蘇是我的第二故鄉」。他離開江蘇以後,仍然關心江蘇的建設和發展,把回江蘇稱為「回家」。每次我去看望他的時候,說到江蘇和南京的古往今來,他都充滿感情,如數家珍,對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和發展,總是滿腔熱情地給予鼓勵,對江蘇和南京的未來寄予美好的期望。今天,彭衝同志為之奮鬥的理想正在江蘇大地開花結果。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努力把江蘇建設得更加美好,以此告慰彭衝同志和革命先輩。(梁保華)

相關焦點

  • 悠悠歲月,有些記憶,註定遙遠
    雨落時,那些有過的曾經化作淚珠和相思的雨糾纏在一起,已然分不清哪一滴是淚,哪一滴是雨,雨珠和淚水流淌在歲月的長河裡面,掀起了生命的漣漪。很多人選擇在雨天落淚,是因為看不到淚水淌過的痕跡,雨不僅僅會帶走淚水,還會衝掉那一刻出現在心頭的傷。雨中的我們,看不清楚彼此的面容,觸及不到對方的輪廓,只是堅定的站在關於彼此的記憶裡頭,讓那些相思的雨如劍一般刺痛站在身邊的人。
  • 「尋找最美莓茶姑娘」劉念戀:醉「莓」山水間 悠悠歲月甜
    10 劉念戀:醉「莓」山水間 悠悠歲月甜最美莓茶姑娘10號選手職業: 高級茶藝師選送單位: 庸城茶語都說張家界的風景美,三千俊俏峰,八百琉璃水。而恰好,這一杯莓茶裡,皆是張家界的山水。恍惚間,不知是醉在這杯茶裡還是阿妹的歌聲裡。
  • 伊寧市人民法院: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參觀英雄紀念碑
    伊寧市人民法院: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參觀英雄紀念碑 2020-10-24 2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七年寵愛依舊,唐鶴德如約而至,喜歡用歌詞緬懷今年格外不一樣
    因為他是多棲明星,不僅擁有很多歌迷,還擁有很多影迷,一個明星能夠讓大家記住、思念和緬懷是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事。偶像成千上萬,但毫無疑問哥哥是璀璨星河最燦爛的一顆。影迷們可能都漸漸老去,但綿綿不絕的還有很多後來者,聽他的歌,看他的戲,其實有多少後來者能夠超越。
  • 南寧六醫院舉辦慶祝建黨99周年暨緬懷梁小霞詩朗誦
    廣西新聞網記者 陶媛 攝梁小霞同志詩歌朗誦會現場氣氛熱烈感人。廣西新聞網記者 陶媛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7月1日訊(記者 陶媛)為慶祝建黨99周年,深入學習宣傳梁小霞先進事跡,深切緬懷梁小霞同志,7月1日晚,南寧市第六人民醫院舉辦慶祝建黨99周年表彰大會暨緬懷梁小霞同志詩歌朗誦會。
  • 關於鄧小平同志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
    今年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鄧小平同志是一位偉人,在中國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在世界上有著重要影響。
  • 今天,北航人共同緬懷……
    今天,北航人共同緬懷…… 2020-11-25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命永恆——西安監獄警察徐劍波同志遺體捐獻 告別儀式在西安交大...
    他就是西安監獄警察徐劍波同志。徐劍波同志生於1964年元月,1984年加入監獄人民警察隊伍,200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西安監獄生活衛生科主任科員,一級警督警銜。2019年8月11日下午,與癌症頑強鬥爭了7年後與世長辭,終年55歲。8月15日,徐劍波同志遺體捐獻告別儀式在西安交大遺體捐獻中心舉行,西安監獄百餘名警察和他的家人一起灑淚送別戰友。
  • 王剛:關於陳雲同志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
    講話全面回顧了陳雲同志偉大、光榮的一生,高度評價了陳雲同志的豐功偉績和崇高品格,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在這裡,我主要是回顧有關陳雲同志檔案文獻的一些情況,緬懷他的不朽功勳,學習他的崇高風範。
  • 想當年|《歲月神偷》:彩虹的回聲,賞心且悅耳
    張婉婷說羅啟銳不是一個輕易執導筒的人,他會執導《歲月神偷》,完全是因為這就是他自己的故事。片中兄弟倆的原型,正是羅啟銳英年早逝的胞兄和他自己,而羅進一和Flora扼殺在萌芽階段的初戀,則是羅啟銳自己的經歷,影片中移花接木轉嫁到胞兄身上。
  • 夜讀丨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很喜歡木心的一句話: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意思是,時間流逝人都會慢慢變老,但是我過得充實,從來沒有白費光陰。一生豐富多彩,沒有什麼遺憾。有的人二十歲,生活刻板、死氣沉沉、沒有追求,盡顯一副老態;有的人八十歲,熱愛生活、積極樂觀、敢於追尋,洋溢青春活力。
  • ...用生命踐行使命:追憶緬懷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傑出校友張新忠同志
    2020年1月25日,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傑出校友、菏澤市東明縣看守所所長張新忠同志接東明縣公安局通知到指揮調度大廳領會上級關於疫情防控有關精神,在去往縣局的路上突發心臟病不幸去世,終年56歲。「新忠,你倒下了,母校的老師和同學們無比悲痛,紛紛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表達對你的哀悼和緬懷。班主任姚新生老師說,新忠是累倒在崗位上的,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同學們說,在我們的聚會中再也不會見到你的身影,但在我們心中永遠有你不可動搖的位置。」在校生神碩同學學習張新忠校友事跡後說道:師兄張新忠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自己的頑強信念站完了最後一班崗。
  • 北京現代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辦「重溫歷史 緬懷烈士」活動
    為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近日,由北京智庫領域社會服務機構第一聯合委員會聯合北京現代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一行60餘人,前往沙峪抗日紀念碑共同主辦了「重溫歷史 緬懷烈士」為主題的活動,追尋紅色記憶,緬懷抗戰先烈,重溫了血與火鑄就的抗戰歷史。
  • 昆明分院召開學習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
    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後,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系統各單位隨即進行廣泛宣傳,大範圍組織學習和研討,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定理想信念,至誠愛國奉獻,積極建功立業。黃大年同志的「理想因報國而澎湃」,引起了昆明分院廣大科研工作者的強烈共鳴。
  • 江水悠悠 精神永恆——寫在湘江戰役發生85周年之際
    光明日報記者 周仕興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愛彬湘江悠悠,江水緩緩靜流;青山倒映,兩岸樹木蒼翠挺拔……85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長徵途經廣西,在桂北地區進行了壯烈的湘江戰役,紅軍將士的熱血灑在這片土地上。歲月悠悠,槍林彈雨早已遠去,但紅軍先輩留下的印記永不磨滅。如今的湘江畔正萬物勃發,紅軍長徵精神在這片紅色土地上久久傳承,歷久彌新。
  • 悠悠心曲一枕夢,脈脈芳思兩情牽;十賦鷓鴣行行淚,提筆字字酸
    悠悠心曲一枕夢,脈脈芳思兩情牽。一個臆想中的舞臺,儘管沒有鮮花和掌聲,還是會很投入的演出。想必,一些屬於人生的章節,疼痛或歡喜,任誰都不能隨意刪減。時光,依舊輾轉在夢裡。卻莫名的,牽絆了滄桑的痕跡。窗外,那一樹繁華的美麗。何時落盡了最後的一片迷離。
  • 我市舉行公祭活動緬懷革命先烈
    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弘揚先烈的崇高精神,號召全市廣大幹部群眾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當天上午,我市幹部職工、駐固部隊官兵、社會各界群眾代表齊聚長城梁固原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公祭烈士活動。  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柱,市領導馬漢成、羅永紅、馬玉芳,固原軍分區政委宋曉國及市在職廳級領導出席公祭活動。
  • 一起緬懷這位「福州女兒」……
    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冰心1900年的今天,冰心出生今天一起緬懷這位那樣一種由內而外宛若花瓣一樣層層綻放的美,不是歲月之神可以隨意奪走的。一起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