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歲月神偷》:彩虹的回聲,賞心且悅耳

2021-01-13 澎湃新聞
編者按:這裡是一個懷舊劇場。

上映於2010年的電影《歲月神偷》,其導演兼編劇羅啟銳,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紐約大學修讀電影,和後來成為他妻子的紐約大學電影系同學張婉婷共同創作「移民三部曲」,而在華語影壇聲名鵲起。

這兩口子在接受焦雄屏採訪時曾透露,兩人的分工,通常是羅啟銳撰寫劇本,至於由誰來執導,則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張婉婷說羅啟銳不是一個輕易執導筒的人,他會執導《歲月神偷》,完全是因為這就是他自己的故事。片中兄弟倆的原型,正是羅啟銳英年早逝的胞兄和他自己,而羅進一和Flora扼殺在萌芽階段的初戀,則是羅啟銳自己的經歷,影片中移花接木轉嫁到胞兄身上。

《歲月神偷》劇照

影片以羅進二的兒童視角進行敘事,如果市面上的大部分商業電影都因為不得體的技術運用而有種濃妝豔抹的俗豔,《歲月神偷》則用天然去雕飾的質樸,還原了電影最本真的樣子,即運用光影和時間構築敘事空間。

《歲月神偷》的主旨和時間直接相關,影片中時間的指射,無不充滿詩意。在電影中,時間的度量工具,是魚缸的水光瀲灩,是羅太太穿著羅先生親手做的鞋一步一蹣跚地行走,是羅進一和Flora一通通的電話,以及每通電話所間隔的時長。

《歲月神偷》的取景地點,是香港上環的永利街。永利街以完好保存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景致而聞名。當時的香港,因為人口迅速增長變得擁擠,唐樓成了平民階層的聚居空間,影片中的羅家和其他街坊,就生活在唐樓裡。羅家人所有的生計和生活,都得在這方寸空間進行細緻規劃,羅先生的做鞋作坊被擺在大門口方便與客人送往迎來,閣樓則是安放兄弟倆秘密的地方。

羅家兄弟

羅進二大概是遺傳了母親的樂觀天性,自帶諧星氣質,儘管他的不長進老是和哥哥的優秀拿來做比較,可他永遠不會因此難過。當他被許鞍華飾演的老師要求當眾讀出自己「差、差、差」的成績時,「差差差」變成「恰恰恰」,成了他眾目睽睽之下舞蹈的節奏。那個「讀秒」的懲罰手段,不知是否是那個年代特有的產物——老師在黑板上用粉筆畫個時鐘,羅進二的鼻尖貼在時鐘的中心,每五秒報一次時。

在羅進二讀秒的剎那,羅進一已經在田徑賽場上跨過好幾個欄,賽場上的羅進一,對於冠軍以外的名次都是不熟悉的。但那段失敗的初戀,讓各種挫敗接踵而至——他開始考不及格,換來父親痛心疾首的怒斥,他開始在田徑賽場上和金牌失之交臂,但比起他被確診患有血癌,這些都無足掛齒。羅進一的生命歷程,從前面的大步流星,瞬間變為度秒如年。

Flora和羅進一

《歲月神偷》英文譯名叫Echoes of the Rainbow,彩虹的回聲。彩虹的意象,出現在羅進一和Flora歡愉而短暫的戀愛時光中。在Flora面前,羅進一總是扮演著百科全書的角色,身為見多識廣的千金小姐,Flora在羅進一面前永遠樂於裝傻,當一個最虛心和誠懇的聽眾,全然消化羅進一傳達的每一條信息。

羅進一說,雙彩虹的光譜排列,是相反的,而整部影片的形態,也和雙彩虹一樣,有種鏡像的對稱,從微觀到宏觀皆如此。那位有點笑裡藏刀的白人警察對羅進二諄諄教誨,想在香港混得好,英文就得好,而學好英文的第一步,是要把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倒背如流。在功課上總出么蛾子的羅進二,真的把二十六個字母熟練地倒背,成年後的羅進二長得和兄長如出一轍,在陪母親給父兄上墳時,他很滑稽地把二十六個字母倒著背一遍,對於他來說,那是時光烙印下的深刻回憶。

羅氏夫婦和進二

因為羅進一和羅先生的先後離去,《歲月神偷》實在不能說是一部喜劇,但影片始終透著輕盈和明媚,這或許和影片是以兒童視角展開有關。可頑童羅進二,就從來就沒有過一刻的悲傷和沉重嗎?顯然不是。曾經他想要娶來當老婆的馮寶寶,都能被他偽造籤名、當成明星籤名照賣掉,可是當哥哥去世後,他聽信奶奶所說的,只要肯放棄最心愛的東西,將它們投進苦海,就可以和親人重逢。那些在影片前半部分被他悉數收藏的夜光杯、英國國旗、金魚缸,在影片末尾被年幼的羅進二丟進「苦海」,這當中有他的回憶,還有他曾經想當飛行員的夢想(那個金魚缸就是他的「飛行員頭盔」)。

戴「頭盔」的羅進二

片中的道具,每一件都承載著對歲月的深切緬懷,街坊店裡的小人書和易拉罐雖然只是背景,但那些文化指射卻是那個年代、那個階層的人賴以生存的精神食糧。羅家人每次一開飯,就在樹樁上放上一塊桌板,羅家人的餐桌,是樹的年輪,年輪記錄歲月的流淌,也見證這家人的悲歡離合。歲月是最不動聲色的小偷,可這小偷卻被羅啟銳用影像捕獲,難逃眾人的回憶。

相關焦點

  • 《歲月神偷》:生活一步難一步佳,做人保住頂守住信
    《歲月神偷》海報說到「香港」,你想到了什麼?是周星馳電影《功夫》裡面的豬籠城寨,還是馮志強電影《每當變幻時》中底層社會中解不清的糾纏於蹉跎?無論怎麼說,這兩部優秀的影片都給我們展示了香港的一個面,但我今天要介紹的卻是由羅啟銳執導,任達華、吳君如、鍾紹圖、李治廷主演的電影《歲月神偷》。任達華飾演的爸爸是一名鞋匠,和自己的哥哥包攬了一條巷子的兩頭,哥哥在巷子的另一頭開了一家理髮店,任達華飾演的羅先生則在另一頭經營一家鞋店。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奶奶說兩兄弟包攬了一頭一尾,即使日子再怎麼難,也會過下去。
  • 《歲月神偷》:偷回港片失去的味道
    2010年,香港導演羅啟銳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上世紀60年代,中國香港一個普通家庭艱辛奮鬥的故事——《歲月神偷》。它不「雞湯」,也不「雞血」,但看完卻讓人百感交集,你會為它流淚,但絕不廉價。影片獲得了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最佳男主、最佳新演員和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四項大獎,被譽為「近年來最美、最感人、最地道的港片」。
  • 重溫《歲月神偷》:從人物語言、鏡頭語言及現實意義解讀電影魅力
    只要你相信天空中出現雙彩虹,那麼有一天就真的會出現。"這是港片《歲月神偷》中的經典臺詞。《歲月神偷》是港片輝煌時代的著作,曾在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攬獲4項大獎,口碑與票房雙豐收,更是成為了一代人難以抹去的回憶。20世紀60年代,羅記鞋匠一家人在香港用力街尾謀生,默默耕耘,安靜生活。但是平靜的人生總有迎來風雨,困難險阻撲面而來。
  • 《歲月神偷》:一場和歲月的較量,一個時代的精神傳遞
    在香港電影的落魄時代,《歲月神偷》用它最細膩溫柔的筆觸,將舊香港的大街小巷喚醒,小巷內人聲喧鬧,燈光飄搖,訴說著歲月風雲裡不屈的港人精神。這不僅僅是一部作品,同時也是幾代香港人的情懷和記憶。電影源於生活,它更像是一部紀錄片電影導演為羅啟銳,一個典型的帶著香港記憶的浪漫主義者。
  • 《歲月神偷》最強催淚,一部讓人邊看邊哭的電影,原來它才是小偷
    該影片講述了,1967年到1977年,這10年間,發生在香港深水埗,一個普通四口之家,一對社會底層的夫妻,在一夜之間陡生變故,支離破碎,在經歷了人生百味後,感悟到唯有歲月的變遷,才是真正的「神偷」,面對歲月這個最大的「神偷」,頑強不屈的他們該如何去抵抗?
  • 《歲月神偷》:偷回港片失去的味道,也偷走了每一位觀眾柔軟的心
    《歲月神偷》其實描繪的是一種懷舊情調。一如《幸福三丁目》《扶桑花女孩》《光陰的故事》《我家的歷史》等等。懷舊、勵志、傷感的《歲月神偷》,或許略嫌煽情,然而這部片子仍相當值得一看。「歲月也許偷走了我們很多東西,如愛情、親情、友情,還有我們的爸爸媽媽,但歲月也留給我們一些東西,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回憶裡。」導演兼編劇的羅啟銳這樣說。
  • 《歲月神偷》‖生活就像鞋,一步難,一步佳
    重新看了一次《歲月神偷》,感慨頗多。電影的色調有如淡淡的老照片,羅氏一家四口是六十年代香港最底層的草根階層。羅父做鞋,羅母賣鞋,夫妻倆開著一家普通的鞋店維持生計,夫妻二人勤儉持家,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培養兩個兒子身上。哥哥功課優秀,弟弟調皮可愛,這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普通簡單甚至拮据的生活,卻是蘊藏著幸福。可生活,哪裡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沒有波折?
  • 歲月神偷|「鞋子半邊難,亦有半邊佳,一步難,一步佳」
    最殘酷無情的原是時間,歲月,是最大的小偷。這部電影不僅觸及家庭、愛情、生死,還包含一代人的成長經歷和一個家庭如何在人生災難面前向前邁進的信念。雖然世界每天都會有人離開,但當接二連三發生意外和災難時,任何人都無法抗拒。
  • 2018電影觀後感第5部《歲月神偷》一步難,一步佳,做人,總要信
    《歲月神偷》用最柔和溫暖的方式敘述了一段悲傷。平淡的像一片平靜的湖水,波瀾不驚卻又滿滿的都是溫情和感動。電影以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鞋匠羅氏一家人的悲歡離合,經歷了歲月的滄桑我們才會發現原來歲月才是真正的神偷。
  • 《歲月神偷》無論你是否見過彩虹,它們總會在天空出現
    有人向過去告別,有人跟昨天說再見,是的,有時候我們也可以偶爾懷念一下過去的歲月,也許無關那些人,無關那些事,無關那些曾經讓我們感動的一切,有時候一切都忘了,即使你想想起那些人和事,抱歉,你自己也知道你其實你所記起的都不準確,不是真實的,幸好,還有那些音樂可以一聽再聽。其實,人沒必要回首過去,如果你能珍惜眼前的一切,也許這就是這部電影想說的。
  •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8.6分,讓你懂得歲月的秘密,看一次流一次淚!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8.6分,讓你懂得歲月的秘密,看一次流一次淚!《歲月神偷》耗費很大篇幅在一段童話般的愛情上,可惜受限於演員表現以及內容細節,這部分段落沒能賺到任何甜頭,反而遭到了集中批評,狗血、生硬、不出彩。
  • 《歲月神偷》:社會底層人民是新時代的建設者,同時也是犧牲者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似乎忽視了我們正在丟失的東西,而這些正在丟失的正是被歲月悄悄偷走的。有這樣一家人,他們見證著時代的變遷,他們作為最普通的社會成員體會著人間的酸甜苦辣,也在回味著歲月偷走的一切。《歲月神偷》這部影片是以上個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著鞋匠羅一家經歷的一切溫情且又悲哀的故事。上個世紀69年代是個十分特殊的年代,當時的社會正在經歷著一場聲勢浩大的社會變革,香港自然也受到了一些波及,再加上當時的香港還沒有真正地回歸,當時的香港政府還要受到英國政府的壓制,所以當時的香港市民是苦不堪言的。
  • 《歲月神偷》:我們看的不是故事而是熱氣騰騰的真實生活
    今天推薦一部正能量的影片《歲月神偷》,給大家打打氣。溫情而又勵志的故事來源於真實的生活,使其更具有現實啟示意義。這部影片是香港導演羅啟銳根據自身的童年經歷而創作,片中任達華和吳君如飾演的羅爸爸羅媽媽,其人物原型正是羅啟銳的父母。影片主要講述了香港永利街羅鞋匠一家的故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時局動蕩,底層人民的生活困難重重。
  • 最美不過煙火氣,最怕不過《歲月神偷》
    #多棲創作多收益##在幻變的生命裡,歲月,原來是最大的小偷。這是電影《歲月神偷》裡的一句臺詞。影片一開頭就出現這句話,定調了這是一部文藝片。它不同於王家衛式的隱晦小眾,也不同於許鞍華式的小河流水,它只是一部小人物式的人生百味,在當年被譽為「最美最感人的地道港片」。
  • 帶你窺探那些神偷們身上的秘密!盤點十部神偷電影
    神偷總是一個神秘的名詞,無法知曉他們偷盜的手段和方法,也從不知道他們如何做到進出戒備森嚴的大樓仿若進出無人之境。神偷片也是國內外導演鍾愛的類型,從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的《豔賊》到第六代導演賈樟柯的代表作《小武》,這麼多年以來神偷片一直盛而不衰,這些影片到底有什麼魅力所在?
  • 《歲月神偷》:一步難,一步佳
    在影片的開頭,屏幕上出現一句話「在幻變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而整個影片從弟弟的視角展開。羅家在香港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中經營一家鞋店,羅先生會做鞋,羅太太憑著開過光的嘴會賣鞋。大兒子羅進一,聰明上進,小兒子羅進二,調皮搗蛋。生活雖然只能維持在溫飽的程度,但是一家也算是其樂融融。
  • 想當年|《歲月的童話》:如果有架時光機
    高畑勳這樣解說自己1991年的長篇動畫作品《歲月的童話》:「人只會選擇性地記住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把其餘忘記或者塵封;記憶中事件發生的原委,會受其後結果的影響,在腦中漸漸成型;長大成人之後加諸的感慨和意義,再次將記憶扭曲。這種扭曲過的東西,才是所謂的『回憶』。
  • 溫情的任達華,感人的吳君如,在銀幕上「尋回」被歲月偷走的時光
    歲月看似雲淡風輕地拂過,卻為我們的生命刻印下雋永的烙印。記憶中,那些裹挾著時代色彩的時光如同我們生命的印記,將我們的回憶刻印在了以歲月為軸的虛擬坐標系中。然而這些生命專屬的記憶,在歲月拂過之後,卻成為了它的獨家藏品,我們用生命留下的印記,如今只能通過記憶觀摩,卻再難實質性的觸碰。
  • 能回聲定位的不再只有蝙蝠,人類也可以!
    「長期以來,盲人一直在利用各種形式的回聲定位,效果有好有壞。」他說。而且,回聲定位能力可以通過後天習得。作為盲人無障礙組織(World Access For the Blind)的總裁,基什的使命之一是幫助盲人學習用聲音來烹飪、旅行和遠足,用聲音來辦事,過上更加獨立的生活。
  • 世界三大神偷,一個寫防盜寶典,一個偷飛機
    說到神偷,大家就會想到影視劇中那些偷盜高手。這些神偷飛簷走壁,手到擒來的功夫讓人拍案叫絕。不少人都認為神偷只出現在影視劇中,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神偷,他們高超的偷盜技能、罕見的偷盜手法,叫人稱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世界上三大神偷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