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周六 · 茶餘星話|周日 · 視頻天象
原作:Daniel V. Schroeder
翻譯:周學雲
校譯:牧夫天文校對組
編排:李子琦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徐⑨坤
https://physics.weber.edu/schroeder/ua/SunAndSeasons.html
去燕還回,枯柳還青
時光匆匆,四季更替,原因幾何(上)
「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每當冬天來臨,我們同時也知道春天並不遠了——四季交替輪迴,背後的機理你真的清楚了嗎?
對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來說,迄今為止最重要的天體還是太陽。它提供了我們賴以生存的陽光和溫暖,它的運動形成了晝夜、四季以及地球上各種不同的氣候。
太陽的周日視運動
這是一張多重曝光合成的照片,拍攝於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當時太陽正在西北方向下落。照片顯示出太陽和恆星具有相同的對角線運行軌跡。
每一天,作為恆星的太陽都以相同的方式穿越我們的天空,它升起於東方地平線某處,下落於西方地平線某處。對於生活在北半球中緯度的人來說(例如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區),正午的太陽總是處於南方天空的某個位置。
但是,如果你幾周內甚至幾個月持續關注太陽,你就會發現,其實太陽的軌跡和其它任何一顆恆星都不完全相同。首先,太陽繞地球轉一圈(在天球運動一周)需要24小時整,而不是恆星的23小時56分鐘。顯然,我們是根據太陽而不是恆星的運動來定義我們的一天(註:在天文學上,這叫做太陽日。恆星每23小時56分鐘運動一周,則被叫做恆星日)。
此外,太陽在天空中路徑的位置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下面這幅電腦生成的圖像顯示了在北半球中緯度觀察到的東方天空。
這張電腦模擬多重曝光的圖像,顯示了2010年每個月的第21天太陽從東方天空升起的路徑。圖中的7條路徑從左到右依次為6月到12月,緯度設定值為北緯41°(右上角軌跡彎曲是由繪圖的投影效應造成的,即把半球形天空繪製到一張平面半圓圖上所不可避免的扭曲)。
除早晨之外,其它時間太陽在天空的軌跡也一樣,6月份(夏天)偏北,12月份(冬天)偏南。總而言之:
每天太陽都要在天球轉一圈,但是一年中不同時間,軌跡圈是不一樣的:6月的夏至日極北,12月的冬至日極南。3月的春分和9月的秋分沿天赤道,從正東方升起,正西方下落。每年的春、秋分具體日期略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在3月20日和9月22日前後。
Ø 春分過後,太陽軌跡逐漸向北移動,夏至(通常為6月21日),從正東偏北升起,正西偏北落下。對於北半球中緯度的觀測者來說,正午的太陽仍然在南方天空,但是高度要比春秋分時高得多。
Ø 夏至過後,太陽軌跡開始逐步向南移動,秋分再次到達天球赤道,並繼續向南,一直到冬至(通常為12月21日)到達極南處,此時,太陽從正東偏南升起,正西偏南落下。對於北半球中緯度的觀測者來說,正午太陽到達一年中的最低處。
第勒尼安海(北緯40°)上冬至日太陽的軌跡,可以看到正午太陽高度很低
圖源: Danilo Pivato
下圖顯示了太陽在天球的三條運動軌跡,觀測地點同樣為北緯41°。在春秋分,太陽在天球的軌跡圓正好一半位於地平線以上,6月夏至有一多半,12月冬至只有一少半,這也正是北半球6月份(夏季)白晝要遠比12月份(冬季)長的原因。
太陽每天沿天球運動一圈,但一年中不同時間軌跡並不相同。圖中由左上到右下分別是太陽夏至(最偏北)、春秋分(與天赤道重合)、冬至(最偏南)的三條運動軌跡。
四季的成因
日照時間長是夏季比冬季熱的原因之一,但是,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正午太陽高度角。如下圖所示,6月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要比12月大很多,這意味著陽光更加直接照射地面,換言之,6月地面獲得的陽光能量密度更大,熱量更加集中。
陽光照射地面的強度取決於太陽高度角。較小的高度角會使得同樣的陽光能量散布在較大的面積上,因此地面受熱較少。這裡展示的是北緯41°上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左側為6月的太陽光,高度角大、照射面積小、地面受熱多;右側為12月的太陽光,高度角小、照射面積大、地面受熱少。
多數人都有一個誤解,認為夏天太陽離地球更近,所以很熱。事實恰恰相反,地球在1月份左右,也就是北半球的冬天,到達其公轉軌道的近日點。但是,地球公轉軌道的偏心率其實並不大,接近正圓,所以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並不是影響氣溫的主要因素,一年中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才是四季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一個次要因素就是剛才提到的日照時間。
下篇我們將會詳細講解太陽的周年視運動軌跡(黃道)、十二星座、地球上不同溫度帶的劃分以及太陽的顏色、視大小等問題,敬請期待下周四的推文。
[注]:文章中關於二分、二至的時間都是以北半球而言的。
責任編輯:馬玥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乳狀雲籠罩拉什莫爾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