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道士帽」的戴勝
每年夏天,青島的城市廣場草地上都活動著一種長相很奇特的鳥,它頭戴一頂大帽子,好像濟公一樣到處遊走,這就是戴勝鳥。戴勝大小跟畫眉差不多,頭和胸脯都是棕紅色,頭頂長有蒲扇狀的冠羽;嘴為黑色,光亮、細長而下彎;翅膀和尾巴上面長有一道道黑白色相間的橫紋。
戴勝是青島境內常見的夏候鳥,夏季它們會在青島繁殖,秋末飛往南方越冬。每年早春 3 月,氣溫乍暖時,它們就從南方飛來,成對落在森林邊緣、城市綠地和農田開闊地周圍,取食土壤中的蝗蟲、玉米螟、螻蛄等各種小昆蟲。當它受驚動時就飛上附近的樹枝,聳起頭頂的冠羽,並發出「咕咕」的鳴叫聲。
戴勝夏季繁殖時會把鳥窩築在森林的枯樹洞內、牆壁縫隙或河岸的洞穴中,避開風雨很安全。它們每年繁殖一窩,每窩產卵 6~8 枚。雌鳥負責抱窩和看護鳥蛋,鳥蛋的孵化期為 22~24 天。
雌鳥「坐月子」期間晝夜不離鳥窩,全由雄鳥給她運送餵食,夫妻分工很明確。為了保護洞穴中孩子的安全,雌鳥抱窩期間會從屁股後部的尾脂腺中排出一種黑棕色腥臭的油狀糊糊塗抹在洞口,弄得巢區周邊又髒又臭,因此得了個不雅的俗名—「臭姑姑」。
它每年夏季繁殖期間會大量捕食金針蟲、螻蛄、行軍蟲、步行蟲、天牛幼蟲、蒼蠅等各種農林和環境害蟲,大約佔到總食量的 90%,是山東省的省級重點保護鳥。
近年來,隨著居民區綠地不斷增多和城市綠化步伐的加快,人們越來越多地看到它們的身影,其家族數量逐漸增多。請記住這種頭戴羽冠的奇特鳥吧,它可是我們這座城市生態環境的維護者。
在居民區人們經常發現戴勝聚集在糞堆和垃圾場周圍,因此有「撒搭帽子吃狗屎」的民諺,認為它是一種很髒的鳥。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戴勝吃的只是糞堆中滋生的蛆蟲、蜣螂、金龜子等而不是糞便。相反,它們清除了生活垃圾中的環境害蟲,淨化了城市環境。
山東即墨人,1963年7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1987年畢業山東大學生物系,現任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及鳥類環志科普工作。
工作期間完成了「青島市野生動物資源普查」、「青島市溼地資源普查」等科研課題。在國家、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每年堅持野外鳥類環志工作,累計環志鳥類15萬隻,記錄了393種青島市野生鳥類。配合《青島晚報》成功發起了「挽留海鷗行動」。輔導青島師範學校、青島大學、青島城陽九中開展了野外觀鳥、「愛鳥周」等科普活動。2014年被評為中國科協科普教育先進工作者和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