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熊貓還珍貴,敦煌西湖保護區首次拍到荒漠貓,既軟萌又有點兇

2020-12-05 小海鷗陪你看世界

昨天在敦煌西湖溼地保護區首次拍到了荒漠貓的影像,很多人看到荒漠貓的圖片心裡不由得想,這軟軟萌萌的傢伙,跟我們自己家養的貓沒有太大區別啊。

其實不然,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荒漠貓耳朵是尖尖的,而且耳朵旁邊還有一簇黑毛,身體顏色跟戈壁顏色相近的沙黃或土黃。

這荒漠貓雖然是II級珍稀保護動物,但卻是比大熊貓還難得一見的動物,是全世界唯一的一種中國特產的貓科動物。

敦煌西湖保護區(圖片源自網絡)

此次在敦煌西湖保護區被拍到也是非常難的,西湖保護區位於敦煌西部,早在28年前就設為保護區了,保護區總面積66萬公頃,平均海拔1131米,南部阿爾金山平均海拔3100米以,地貌主要有沙漠、戈壁、裸石山地、溼地草叢、荒漠植被區五種類型。

而荒漠貓主要棲息在海拔2800-4000米的黃土丘陵乾草原、荒漠半荒漠、草原草甸、山地針葉林緣、高山灌叢和高山草甸地帶,也在雪地上活動。西湖保護區完全符合荒漠貓的生活條件。

圖片源自網絡

荒漠貓很神秘且高冷,一般都是獨來獨往,這次能夠拍到荒漠貓可能是目前正處於荒漠貓的繁殖期,所以出來活動的次數比較多。荒漠貓一般是在二三月份懷孕,3個月後就能生下可愛的小貓仔,每胎大約能產2-4隻小荒漠貓,之所以選擇在二三月份受孕,是因為等小貓仔生下來後,正是大量幼鼠開始獨立生活,荒漠貓的食物來源很穩定,母貓在洞穴附近就能抓到充足的獵物,有足夠的奶水餵養小貓。

圖片源自網絡

荒漠貓除了吃老鼠,兔子、蜥蜴、毒蛇、旱獺等都是它們的獵物,到了冬天這些獵物變少的情況下,它們甚至會夜間到懸崖邊上去捕食各種雀鳥為食,生存本領不是一般的強大。

圖片yuanzwangl

2018年10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在野外發現了一個荒漠貓巢穴,還拍到了荒漠貓媽媽在悉心教導小荒漠貓們的捕食技巧,畫面超萌超暖心,相信經常擼貓的小夥伴們,看到這個畫面一定會全程露出姨母笑。

圖片源自網絡

不過受到各種環境和捕殺的影響,荒漠貓的數量也越來越少了,荒漠貓是中國特產,中國沒了全世界也就徹底沒了這個物種了。希望我們能更好地保護荒漠貓的生活地區。

相關焦點

  • 水獺、大熊貓、大鵝軟萌又可愛?實際上它們超兇的!
    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呆萌可愛或者平平無奇的動物,也可能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一些外表軟萌或平平,但戰鬥力爆表的動物們吧! 1 河中一霸「嚶嚶怪」 因為可愛的外表、絲滑的皮毛和「嚶嚶嚶」的叫聲,水獺被人們取了一個「嚶嚶怪」的愛稱,吸引了大批粉絲。不過水獺可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可不要被它們可愛的形象迷惑了。
  • 臥龍首次拍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
    12月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2018年底,臥龍就在「五一棚」海拔2400米的地方拍到過一群巖羊,直線距離不到200米的另一臺相機就記錄過大熊貓。從空間分布上來說,雪豹和大熊貓的棲息地雖然有明顯分化,但兩者在領地邊緣是有少部分重疊的,海拔3000-4000米左右的區域對於雪豹和大熊貓來講都是各自活動的邊緣地帶。雖然它們倆各自有自己的核心活動區域,但這並不妨礙偶爾到鄰居家的邊兒上「串個門」。
  • 他在阿壩縣拍到了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荒漠貓
    劉先生拍攝的荒漠貓 原本想拍鳥,卻意外拍到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荒漠貓。劉先生用「意外而驚喜」形容自己的心情。 劉先生工作的地方距離阿壩縣70公裡。11月29日,他去阿壩縣辦事,正好還有時間,便拿著相機去了縣城附近的多美林卡國家溼地公園。
  • 男子在阿壩縣拍到了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荒漠貓
    原本想拍鳥,卻意外拍到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荒漠貓。劉先生用「意外而驚喜」形容自己的心情。  劉先生工作的地方距離阿壩縣70公裡。11月29日,他去阿壩縣辦事,正好還有時間,便拿著相機去了縣城附近的多美林卡國家溼地公園。  「都要準備走了。」
  • 萌物丨唐家河保護區拍到珍貴視頻,水獺在河邊享用魚宴大餐
    「當時它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魚,表情呆萌可愛。」12月21日冬至節下午,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馬文虎在野外巡護時,再次拍攝到了水獺進食的珍貴畫面。這是他第二次拍攝到歐亞水獺的畫面,並且完整記錄了水獺進食的全過程。
  • 國內首次在德宏野外用非紅外相機拍到雲貓!攝影師激動得一夜沒睡
    國內還沒人在野外拍到過不是紅外相機拍的雲貓影像哦!」曾祥樂激動的說。▲放置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所拍攝到的影像資料,需要幾個月到一年或更長時間後才會被「公之於眾」。而這一次,是真的就在最近。▲雲貓國內首張非紅外「身份照」 曾祥樂 攝聽到在野外拍攝到雲貓影像的消息,估計絕大多數從事自然生態保護或熟悉自然生態攝影的朋友都很激動。
  • 野生動物組成團隊將分配到啥「任務」?《秘境之眼》帶您認識性格不同的它們
    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孕育了無數野生動物來認識下性格不同的它們吧!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16年《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易危物種鵝喉羚屬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區域動物因雄羚在發情期喉部肥大,狀如鵝喉故得名「鵝喉羚」年幼的鵝喉羚呆萌可愛白色的「蓋頭」,
  • 祁連山驚現神秘的「荒漠貓」,顏值呆萌卻敢吃毒蛇,兇猛不輸花豹
    祁連山驚現神秘的「荒漠貓」,顏值呆萌卻敢吃毒蛇,兇猛不輸花豹!荒漠貓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總是很神秘,極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所以關於荒漠貓的記錄,尤為稀少珍貴。它們的體型如同貓一樣。但是,荒漠貓有一點很像猞猁,它的雙耳上,長了一撮約2釐米的叢毛。
  • 攝影愛好者:灌木中抓拍到中國僅有的荒漠貓
    原本想拍鳥,卻與荒漠貓在四川阿壩縣多美林卡國家溼地公園不期而遇,劉先生用「意外而驚喜」形容自己的心情。資料顯示,荒漠貓是中國所有貓科動物中唯一的特有種(只在中國分布),並且和大熊貓一起,是中國僅有的兩種特有食肉動物。
  • 來自敦煌的喜訊!普氏野馬誕下今年第一匹「馬寶寶」
    來自敦煌的喜訊!普氏野馬誕下今年第一匹「馬寶寶」  每日甘肅網敦煌訊(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孫海峰)從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傳來了喜訊,今年4月30日,保護區南大湖種群裡的一匹普氏野馬生產了今年第一匹「馬寶寶」,經過近幾天的持續觀測,「馬寶寶」很健康,能行走、奔跑、吃奶,情況良好。
  • 名字裡有貓卻不是貓,這些動物賣起萌來,根本沒貓什麼事
    有人說來源於大熊貓長了一張很像貓的臉,大熊貓的吻部和其他熊比起來要更短,更扁平,因為它們改吃竹子了,而其他的熊還在吃肉。另一種說法是大熊貓幼崽的叫聲很像貓。而貓熊是怎麼變成熊貓的,又有一些解釋,比如人們把從右向左寫的貓熊念成了從左向右寫的熊貓……但這些說法都沒有可靠的證據來支持。總之……萌就行了,先吸個幾大口再說!
  • 甘肅白水江保護區探秘野生大熊貓:它們並不是「吃素的」
    新華社 資料圖新華社蘭州12月1日電,提起大熊貓,人們總會想起動物園裡人工飼養的可愛萌寶。最近,記者到甘肅省南部的原始森林裡「扎荒」5天4夜,那裡經常有野生大熊貓出沒。甘肅是我國有野生大熊貓分布的三個省份之一,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目前野生大熊貓數量最多的保護區,正在建設中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分為四大片區,其中一個就是白水江片區。
  • 有點甜!甘肅白水江野生大熊貓「接吻」被拍
    隴南之聲 舉報   近日,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資料時,發現一段野生大熊貓情侶在森林中
  • 呆萌「熊貓鳥」首次現身三明 世界上最小猛禽
    原標題:呆萌「熊貓鳥」首次現身三明 世界上最小猛禽 圖中上方的是白腿小隼,下方的是大擬啄木鳥   12月20日上午10時,一隻白腿小隼停留在三明明溪縣城關鄉下汴村樟樹壠樹枝頭,被明溪縣國家級野生動物監測站工作人員用專業設備拍攝到。
  • 西藏阿里現一珍稀動物,像貓又像虎,究竟是什麼?
    在我們這個大自然中有很多動物都是某一個地區特有的,比如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大熊貓也是我們的國寶,這個軟萌軟萌的糰子就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歡,憨態可掬的樣子,任誰見了都被他呆萌可愛的樣子給迷住了。然而在20世紀科學家曾在我國新疆地區,發現了一種特有的動物名為鼠兔,因為他長得像兔,又像鼠,以金蓮花,雪蓮為食,是非常珍貴的稀有動物,然而藏羚羊則是西藏的特有物種,為此我國還在那裡建立了專門的保護區,不過我國又在西藏的阿里發現了一種珍稀動物,像貓又像虎,能咬死一頭野狼,這種動物就是猞猁,設立的外形上更像貓咪多一些,但是體型要比貓咪大很多,而且他的耳朵上面立著一簇長毛,看起來竟然有些可愛
  • 大熊貓為什麼被視為中國的國寶。答案有點出乎意料
    大熊貓到底為什麼被稱為國寶,答案有點出乎意料,小玉給大家整理了有以下這幾個原因。珍稀,世界的分布範圍極小,數量少。熊貓只分布於中國,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要分布在我國的四川、甘肅、陝西省的個別崇山峻岭地區,數量十分稀少,一個物種如果稀少就珍貴。天然萌,中華民族的圖騰一直都是龍,但是中國龍在西方被翻譯成dragon,dragon 是邪惡巨獸的意思,因此怕起不良效果,熊貓則溫柔許多,通常不會威脅到他人,容易被人接受。
  • 浙江省首次發現最名貴蝴蝶,珍貴程度堪比國寶大熊貓
    在浙江省尚屬首次發現。 自2007年5月,烏巖嶺首次發現金斑喙鳳蝶以來,在2012年6月、2012年9月、2016年8月烏巖嶺保護區內均有金斑喙鳳蝶的雄體和雌體被工作人員發現
  • 一隻貓 如何單槍匹馬 毀掉一個鳥類保護區?
    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它和大熊貓一樣屬於「易危」級別。「仙女鷗」一般不在靠近人類的地方築巢。可最近幾年,在澳大利亞曼杜拉市附近,人們欣喜地發現了「仙女鷗」的蹤跡。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曼杜拉的愛鳥人士專門為「仙女鷗」開闢出一塊保護區。漸漸地,「仙女鷗」開始在那裡下蛋、育雛。直到去年年底,這些珍稀鳥類突然被「開膛破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