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用兩句話自勵自省:
「寒冬臘月你不在,春暖花開你是誰」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莫過於,一邊是企業的望眼欲穿,一邊是政府的按部就班」
1月7日,寒潮影響上海。在普陀區政府中心會場,氣氛卻格外熱鬧。2021年普陀區第一次招商引資調度會在這裡召開,參會者是區領導和各街鎮、委辦局、區屬企業負責人,一共六七十人。
這是兩周一次的例會。從去年1月開始,普陀區建立起招商引資項目調度會機制,迄今已開了20多場,區長和副區長們全程參加,現場了解全區各部門、各單位的招商引資及服務經濟情況,並督促相關工作推進。
今年的第一場調度會,許多細節透露出普陀區招商引資新氣象——區裡全域全員全力「大招商」的格局已然建立,且「真刀真槍」在推進。
當天這場招商引資調度會的前綴裡,原本的「區政府」三個字去掉了。參會人員不僅涉及區招商部門,還有黨委部門,一些原本和招商工作不沾邊的部門,都成為了服務經濟工作的一員。
不過,也有一些參會者顯得不大自在。因為他們需要現場說明服務經濟中出現的問題、原因,以及解決對策。當天發言的一位街道負責人就表示,因為發現了樓宇內一些企業外遷,街道開始一層層「掃樓」,這才了解到,有些企業實際已經註銷了,或者換了辦公場地,說明過去和企業的聯繫還不夠密切。企業外遷是市場行為,但往往也與所在地區的營商環境有關係。會上,區領導又一次強調了各單位各部門都要優化營商環境,增強與企業的聯繫,幫助企業扎紮實實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這場招商調度會上,60多家參會單位領取了新一年的招商指標。根據各部門本身的職能和基礎,指標雖然有多有少,但信號很明確:全區幹部都要落實「十四五」期間「五年看三年,三年看頭年」的「高目標」要求,參與招商引資和服務經濟工作。上到區領導,下到科級幹部,都要去招商和服務企業的第一線。領到任務書後,不少單位負責人表示「壓力很大」。
讓人「出汗」的措施,還將被用在普陀區的籤約會上。記者了解到,今年普陀區重點項目籤約會,將從每季度舉行,改為每兩個月舉行一次,並實施項目引進效果每月督查機制,從而在區內各部門各單位中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
設定指標並不是目的。普陀區這一年來推出的「招商新政」,實際上指向營商服務的觀念變化。去年疫情嚴峻時期,普陀區站在企業的角度,喊出了一句口號:「寒冬臘月你不在,春暖花開你是誰」,意思是服務企業就該雪中送炭。疫情緩解之後,普陀區又提出「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莫過於,一邊是企業的望眼欲穿,一邊是政府的按部就班」,強調政府應該主動往前走一步,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為實現這一目標,普陀面向全區2313家重點企業,設置200餘名服務專員,由區裡和街鎮幹部及相關工作人員擔任專員,點對點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一家從事汽車設計的公司,原定邀請一批海外知名設計專家來滬,卻卡在了「外籍人員來華」手續上。沒等企業提出需求,專員先一步登門幫辦,給企業提供了方便。根據政策,區裡有近50家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可以申請「政策性擔保貸款貼息貼費政策」,有些企業自己都不知情,卻被專員排摸篩選出來,收到了及時的政策禮包。
經過一年的探索實踐,普陀區全域全員全力參與的「大招商」格局已經建立起來,成效也有所顯現。2020年普陀全年新註冊企業近萬家,新遷入企業1145家,尤其是引進了360集團大安全總部、阿里數字農業供應鏈、京東智聯雲等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招商的體量規模,相當於過去5年的總和;從去年下半年起,普陀區級稅收每月都實現30%左右的高速增長。
今年,普陀區定下目標——招商總量在去年基礎上繼續翻番。而底氣,不光來自於全區幹部被激發出來的招商熱情,更來源於普陀全區上下已經形成的「人靠譜(普)、事辦妥(陀)」營商服務品牌。
【來源:上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