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大學生就業不容易。能考上國家公務員,那更是一件困難的事。
為了一個比較牢靠的「飯碗」,冠縣女孩小梁,大學畢業後全力備考。用了三年的時間,今年她終於通過了國家公務員的筆試、面試。
但是,在政審環節,招考單位工作人員告訴了她一個不大好的消息:她的檔案材料不全,可能會影響到錄取。
幸運的是,幾經周折後,小梁最近幾天已經到招考單位上班了。但檔案風波留給她的陰影,至今揮之不去。
那麼,人事檔案作為記錄一個人的主要經歷、政治面貌、品德作風等個人情況的文件材料,都有哪些關鍵作用?
如今,不少人對自己的檔案漠不關心,今後又會帶來怎樣的麻煩呢?
冠縣女孩小梁,2004年被省內一所不錯的大學錄取。大學四年畢業後,因為一時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考公務員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不管哪一級的公務員招考,她無一例外的報名。在去年12月份的國家公務員招考中,小梁筆試成績過關。「面試競爭也很激烈,當時心裡也沒底。」小梁說,面試成績一公布,她才鬆了一口氣。
她報考的職位,參加面試的有五六個人,她面試成績是第一名。「只要面試過關了,接下來的政審一般都不成問題。」在小梁看來,接下來的事情都應該順利成章了。今年3月份,國家公務員招考進入最後的考察程序。
小梁說,她報考的單位是中央直屬機構,對她進行政審的是招考單位的兩位同志。現場座談結束後,政審工作人員告訴她,因為個人檔案袋裡沒有高考檔案,可能會影響最後的錄取。裡面缺四樣東西,包括高考報考志願表、高考成績單、高考體檢表和高考政審表。
「檔案裡都有什麼,我也不清楚。材料不全的消息,是3月22日下午才知道的。」小梁說,當時她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仔細看過關於公務員考察的所有文件後,她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
「我的檔案出問題後,大學老師幫忙查閱了一批聊城學生的檔案。」小梁說,但老師告訴她,目前在校生的檔案裡也沒有這幾樣東西。而且,聊城籍學生的檔案袋比別的地方的要薄。
對於這個問題,小梁也諮詢了聊城市招考部門。市招考中心負責人告訴她,2004年之後,山東省實施電子檔案了,當時作為紙質檔案就不再保存了。「我是從臨清復讀走的,就又找了臨清教育局。」臨清教育局的答覆和市裡一樣,對方說「縣(市)教育局和省招考院互動,將學生高考紙質檔案掃描成電子檔案後,紙質檔案確實就不再保留了」。
臨清市教育局還告訴她,有了電子檔案後,高考紙質檔案兩年銷毀一次。讓小梁頭疼的是,招考招考單位非要原始的紙質材料,而且在規定時間內交不上的話可能會影響錄取。「下面遞補的人,就要進行政審、體檢了。」 小梁說,招考單位的態度也很明確,按照規定沒有高考原始紙質檔案就是不行。
「如果檔案袋裡沒有高考檔案,大學裡應該列印一份電子檔案放入袋內,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僵局。」 小梁說,3月23日,她從省招考院列印了一份電子檔案送到了招考單位。省招考院的相關工作人員,一語道出了問題的所在。招考單位也給了她一個建議,再去相關單位開具證明材料。
接下來,小梁又在聊城教育部門、省招考院和大學之間輾轉,用三天時間開全了所有的證明。「最後招考單位也沒說這樣行不行,我也不知道自己後來做的一切是否有用。」小梁說,更讓她糾結的是,萬一今年因為檔案的事不能被錄取,今後再考的話,走到這一步時是不是還會被卡住。
直到7月中旬,小梁才接到了招考單位通知她去上班的電話。
18日上午,冠縣一位市民張女士走進了聊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科。她一大早趕過來,就是為了來查查孩子的個人檔案現在在什麼地方。「孩子是2003年畢業的,從北京上的大學。」張女士說,孩子一直在外邊工作,現在畢業雖然快10年了,但一直沒想起檔案的事。
「當時認為檔案回冠縣了,但沒去問過。」張女士說,最近去問,冠縣人事部門說沒有,只好到時人事部門來查下蹤跡。經過查詢,張女士查詢的檔案在2005年4月份已經到了冠縣人才交流中心。
畢業多年,不知道檔案具體在什麼地方,其實,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有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檔案在哪裡,也不知道往哪裡去找。」 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長郝曉萍說,現在回來教育部門報到的,都是在校期間沒籤約的師範生。這部分學生的檔案,也會隨著派到生源地。學生檔案由高校統一發送,現在有的到了,有的還沒到。
「好幾年不來提檔的,一般是沒有找到正式工作的。」 郝曉萍說,從往年情況看,每年會聊城報到的師範類學生在2000人左右。對自己的檔案不聞不問的,除了沒找到工作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找到工作了,但是臨時性的,檔案一時還用不著。現在,教育局還有1990年的畢業生檔案。
「長期無人過問的檔案,主人自己往往按檔案丟失處理了。」 郝曉萍表示,其實,這部分棄檔學生的檔案,一直由教育部門保管著,沒人動過。
記者從聊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科了解到,最近幾年,回聊城報到的非師範類畢業生一般在12000—13000人之間。該部門人事代理科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每年學生畢業後,非師範生的檔案要回到人事部門的畢分辦。由畢分辦對當年的畢業生檔案進行整理、登記後,再根據生源地改派到縣(市、區)一級的人事部門。「市直的檔案就留下來,可以託管,辦理個人存檔手續。」該負責人說,個人存檔與針對單位辦理的人事代理不同,個人存檔不能計算工齡,但不會出現檔案丟失的情況。
「現在,不少學生人回來了,檔案最後到了哪是不知道的。」該負責人說,這種無人問津的個人檔案,大約佔到了五成。
市人才交流中心一未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解釋說,高校畢業生檔案袋內,主要有畢業生登記表、報到證副本、成績單、體檢表、電子檔案表,思想鑑定表有的學校有,有的沒有。檔案袋裡還有的是團關係,如果是黨員的,裡面有一些相關材料。如果受到過表彰或處罰,個人檔案裡也會有記錄。
聊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科工作人員表示,檔案到市人事部門後,工作人員會對檔案材料進行核實,材料不全的檔案,每年都會有,但數量不多。「檔案材料不全,一般都是高校的問題。」
檔案材料不全或丟失,會給今後的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學生個人檔案如果辦理存檔手續,檔案袋裡有什麼材料人才服務機構會列一張明細表。」人事代理科相關負責人說,辦理存檔手續時,還需要有工作人員和當事人的籤字。辦理個人存檔後,不管多長時間,檔案都不可能丟失,也不會出現缺少材料的情況。否則,人才服務機構要承擔責任。
「檔案如果沒有了,那就很麻煩了。」該負責人說,考公務員或參加事業單位的招考,政審時都需要檔案。除此之外,在個人轉正定級、職稱申報、辦理養老保險以及開具考研等相關證明時,也都離不開檔案。如果沒有檔案,退休時無法辦理手續,也領不到養老金。
「到退休年齡後,單位到社保有關部門辦理退休審批手續時,需要提交職工檔案。」市社會保險處福利待遇科副相關負責人表示,審批退休手續,職工的工齡、年齡都需要通過檔案來核定。對於機關事業單位來說,相關待遇的核定也離不開人事檔案。
在辦理社保過程中,遇到一些需要查實的個人情況,也需要通過個人檔案來進行核實。總之,如果沒有檔案,個人的一些權益就無法得到保障。所以,在沒找到穩定工作前,自己的檔案在哪裡,平時應該多留意。(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