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斷篇」當公務員評職稱的機會都沒了

2020-11-30 中國教育在線

  有人工作好幾年,報到證還在自己手裡,工齡為零;有人考上公務員,卻因檔案沒有辦理人事代理,錯失良機。

  眼下,畢業生們剛剛走出校門,別忘了及時為檔案辦理人事代理,否則,工齡、職稱、社保、戶口、工資等都會受影響。

  介紹 檔案存放滿一年 開始計算工齡

  河南人才交流中心檔案管理部的韓新志說,很多人因檔案吃虧。

  有人考上公務員,因畢業後沒有及時到河南省教育廳報到,缺失人事代理手續,無法進入國家公職人員隊伍。

  有人在評職稱時,因為斷檔,無法評職稱,影響自己的工資、級別。

  有人等了好多年,終於等到一次成為正式職工的機會,卻因缺失人事代理手續錯失良機。

  從小到大,檔案都伴隨著我們。檔案裡的具體內容是保密的,總體來說,一部分是學籍檔案,一部分為人事檔案。

  學籍檔案主要記載從高中開始的求學經歷、政治表現情況。

  人事檔案主要是在大學畢業後,全日制高校會派發相關的就業手續(報到證),學生憑報到證存放檔案。檔案存放滿一年後,本人就有了幹部身份,開始轉正定級、計算工齡。

相關焦點

  • 檔案「斷篇」 當公務員機會都沒了
    有人工作好幾年,報到證還在自己手裡,工齡為零;有人考上公務員,卻因檔案沒有辦理人事代理,錯失良機。  眼下,畢業生們剛剛走出校門,別忘了及時為檔案辦理人事代理,否則,工齡、職稱、社保、戶口、工資等都會受影響。
  • 人事檔案丟了影響評職稱!別擔心,檔案最新最詳細補辦流程來了
    並不是所有的單位都具有檔案接收管理權,單位和個人對檔案都沒有權利佔有,只有使用權,並且不允許個人保存,檔案應該按照規定進行調檔查閱和轉移手續的辦理。 那麼當檔案遺失了,影響我們評職稱,我們該如何處理,小編整理了有關流程讓大家參考。 1.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請,補辦畢業生檔案。 2.用人單位出具「丟失畢業生檔案」的證明,並註明「因工作需要,請學校補辦」,加蓋單位公章。
  • 小夥艱難考上鄭州公務員 因找不到檔案泡湯
    鄭州去年接收10萬餘份檔案 其中,2萬多份沒辦就業手續畢業後,檔案該咋辦?檔案為啥不能自己保管?市人社局工作人員為你解答  好不容易考上公務員,卻因找不到檔案,最後與「鐵飯碗」失之交臂。在鄭州,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去年,鄭州人社就業部門共收到10萬餘份畢業生檔案,其中2萬多份未辦理就業登記手續。
  • sci並列第一作者評職稱有用嗎
    不過,在用sci參評職稱上泛起了嘀咕,萬一無用怎麼辦。那麼,sci並列第一作者評職稱有用嗎?這個要看評審單位的文件規定,有的單位有用,有的單位沒用。如今大多數評審單位還是認可sci並列第一作者的,只是認可度上不如第一作者好。評職稱的論文,滿足職稱論文要求是標準。
  • 公務員政審要調檔,可人事檔案在我自己手裡,該怎麼辦?
    文/水流雲在草青青 用專業術語講,人事檔案在自己手裡屬於死檔。公務員政審調檔是公對公,是不會接收個人手裡保管的沒有相關手續的檔案的。當今最重要的事情,你應該想辦法做檔案的激活。 怎樣激活呢?
  • 冠縣女孩檔案材料不全 險些與國家公務員失之交臂
    大學四年畢業後,因為一時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考公務員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不管哪一級的公務員招考,她無一例外的報名。在去年12月份的國家公務員招考中,小梁筆試成績過關。「面試競爭也很激烈,當時心裡也沒底。」小梁說,面試成績一公布,她才鬆了一口氣。    她報考的職位,參加面試的有五六個人,她面試成績是第一名。「只要面試過關了,接下來的政審一般都不成問題。」
  • 在職研究生只有學位對評職稱有影響嗎?
    因此,在很多考生報考在職研究生總有些疑惑,在職研究生只有學位沒有學歷對於評職稱會不會有影響呢?據在職研究生招生老師介紹,一般來說,只有碩士學位也是可以評選職稱,但如果同時擁有碩士學位和研究生學歷優勢便會更大。
  • 張家界機電工程職稱論文需要多少篇
    張家界機電工程職稱論文需要多少篇  ②樣式正文要求,字體為宋體,字號為小四或四號字,段落為1.5倍行距。  ③三號標題為宋體,三號字,加粗。  中級職稱評審論文  ④如果有圖片則居中,圖片描述記得用三號字居中,圖片一定要清晰,不可模糊,必須是精繪圖和原照片,不要有水印。  ⑤文章中帶公式的話,公式號右側對齊,公式號以章統一編排要點:段落右側對齊為好。發明專利申請。
  • 推薦之二:臨沂藥品技術職稱論文電子期刊認可嗎
    原則上講,以上中文摘要編寫的注意事項都適用於英文摘要,但英語有其自己的表達方式、語言習慣,在撰寫英文摘要時應特別注意。  檔案館員職稱論文安全  日前將申報材料報送省檔案局.申報材料的內容,要求和有關表格可以在安徽檔案信息網職稱考評欄目下載.,二,檔案系列副研究館員任職資格評審工作,(一)申報條件,2016年度申報檔案系列副研。
  • 醫生論文評職稱調查: 制度性的逼良為娼
    另一位 36 歲的王醫生是鄭州市某基層醫療中心有名的「好大夫」,看病細心、經驗豐富,臨床經驗一流,但因為遲遲過不了論文關,一直沒法評職稱,忍無可忍也只好想辦法花高價錢解決。「我被現實逼得沒辦法了。」王醫生感嘆,她有一位特別好的老師,是河南省某三甲醫院的科主任,因拒絕論文造假,直到退休,依然還是副主任醫師的職稱。而老師教出的很多年輕學生,早都已晉級主任醫師。
  • 評職稱必須要發期刊嗎?
    那些教書質量好,理應評上職稱,也應該優先評上職稱。這樣的老先生已經很少了,猶如快退出歷史的老醫生,一樣一樣的,似乎只有他們乘坐的是末班車!!!時代的車輪告訴我們——可批量、可量化必定是未來趨勢,這也是以論文作為評職稱的魅力。從理論上來說,論文是衡量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的重要標準。
  • 想要評職稱,發表的醫學論文居然還有時限?
    具有時效性的醫學職稱論文容易過期有的人擔心發表早了,會不會在評職稱時用不上,其實這個不用太過擔心,一般只要論文與要申報的職稱等級要求的論文相符,且沒有用來評過職稱,那都是有效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論文是具有實效性的,比如內容寫的是2012年醫學影像學新技術,用來評2017年的職稱,而2017年醫學影像學技術已經革新了,那麼2012年發表的新技術對於2017年來說已經過時了,這篇2012年的論文對2017年職稱評審來說就沒有用了。所以,在發表職稱論文時一定要注意這個時效性問題,儘量選擇時效性不強的選題。
  • 湖南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出臺新規 評職稱論文將重質量輕數量
    高校評職稱論文將重質量輕數量 我省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出臺新規: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外語、計算機不再是必備條件 華聲在線4月25日訊 我省高校教師評職稱有新規了。今天,省教育廳公布《湖南省深化高等學校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稱(職務)評審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下稱《實施方案(試行)》),提出外語、計算機水平、繼續教育情況不作為申報職稱的必備條件。同時對論文、科研和發明專利從重數量向重質量轉變,實行權重設置和加分上限設定。
  • 檔案中有哪些材料,檔案丟失怎麼補辦
    我們一直在強調檔案對我們個人發展很重要,但是有人不小心將檔案丟失,其實檔案丟失先不要急於補辦,應先到學校或是學校所在地人才中心、報到證上所註明報到地的人才中心、或是你原籍地人才中心去查找。因為檔案丟失補辦不能完全的把檔案內的材料全部補齊,而且沒有檔案會影響到考研考公務員,以及遷戶口評職稱、未來退休領取養老保險都會有比較大的影響,如果是實在找不到了就要開始補辦。檔案補辦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檔案中都有哪些材料?檔案分為學籍檔案和人事檔案,下面就學籍檔案和人事檔案的具體材料。
  • 掛名專著 代發論文 「評職稱」中有「套路」
    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青椒」(青年教師)評職稱如同翻山,且一山更比一山高,以至於評職稱難成了不少高校「青椒」的心中之痛。為更快翻到山那邊以升職加薪,有人不惜鋌而走險抄起了小道,花錢掛名專著、代發論文等,滋生出種種亂象。這其中究竟有何貓兒膩?折射出哪些評職稱中的痛點?又該如何對症下藥?
  • 通訊作者怎麼標註,可以評職稱嗎?對評職稱有用嗎?
    除了什麼是通訊作者外,職稱論文中通訊作者怎麼標註的問題同樣難倒了一大片,看似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卻有很多都沒有注意到,再就是通訊作者的實際使用效果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那麼通訊作者可以評職稱嗎?通訊作者評職稱有用嗎?通訊作者對職稱評審實際使用中的作用在哪裡呢?
  • 學歷提升和職稱評定有什麼聯繫?
    我們評職稱有什麼好處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解析一下。對於個人來說,評職稱第一個好處就是升職加薪,可以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那麼學歷跟職稱評審有著怎樣的聯繫呢職稱評審與學歷有關問題2.技工院校學歷在職稱申報中如何對待?
  • 海南教師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考核改革的開始
    海南教師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東方網6月26日消息:海南省近日出臺《中小學、中職教師教育教學論文代表作鑑定實施辦法》,論文發表不再作為教師評職稱的硬性條件。教師為了評職稱花錢買論文,或者花錢買版面出版論文等「論文造假」現象,在中國教育界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 想考公務員的往屆生,檔案最好這麼處理(非常重要)
    歷年來,考公務員的熱度只增不減,報考人數也在無限上漲。而2019年度國考計劃招錄1.45萬人,共有137.93萬人通過報名資格審查,平均競爭比達到95:1,最熱崗位的競爭超過4000:1,但是我堅信屏幕前參加今年國考的你一定已經突出重圍,脫穎而出,在這裡,小編先提前恭喜下你們。
  • 中科院院士沈巖建議:取消各類職稱評審!教師職稱評聘該被取消嗎
    或有意或無意,為了能夠評上高一級的職稱,老師們是比對著評審的條件,努力進取。可是現實卻往往是非常殘酷的,能評上職稱的人畢竟是少數。很多老師糾結自己的職稱問題,甚至影響了教學的積極性。說實話,在最初確立職稱評審制度時,其初衷是好的,目的就在於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更好地促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