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評職稱,發表的醫學論文居然還有時限?

2021-01-09 騰訊網

一般來說,職稱論文的有效期通常是取決於職稱評職的年限,不過不同地區對於年限有不同的規定,這個可以向單位了解,也可以去當地的人事局諮詢一下具體情況。就目前而言,有關職稱論文發表的有效期問題主要有以幾點。

具有時效性的醫學職稱論文容易過期

有的人擔心發表早了,會不會在評職稱時用不上,其實這個不用太過擔心,一般只要論文與要申報的職稱等級要求的論文相符,且沒有用來評過職稱,那都是有效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論文是具有實效性的,比如內容寫的是2012年醫學影像學新技術,用來評2017年的職稱,而2017年醫學影像學技術已經革新了,那麼2012年發表的新技術對於2017年來說已經過時了,這篇2012年的論文對2017年職稱評審來說就沒有用了。所以,在發表職稱論文時一定要注意這個時效性問題,儘量選擇時效性不強的選題。

職稱論文發表期限長短不一

或者說有效期都不一樣,這主要是看兩個職稱等級之間的時間差。我國職稱評審文件中明確要求了,用來評中級職稱的論文是不能再拿來評高級職稱的。比如說,2012年獲得主治醫師,然後開始準備評副主任醫師,2017年評上副主任醫師,然後開始準備評主任醫師,那麼2012到2017年之間發表的論文只能用來評副主任醫師,而且這些論文在評完副主任醫師職稱後就無效了,不能再拿來留作評主任醫師。也就是說,如果這個論文是2013年發表的,那麼評職稱的有效期就是4年;如果是2015年發表的,那麼有效期就是2年。而2017年獲得副主任醫師職稱後發表的論文,是可以用來評主任醫師的。

資料庫收錄需要時間

數大多職稱評審不僅要看到樣刊,還需要資料庫收錄證明。文章刊登出版需要時間,文章上網也需要時間,每個期刊基本都會被知網、萬方、龍源、新聞出版總署等資料庫收錄,這個收錄時間需要1-3個月。有的單位需要數據收錄證明,那在發表論文時一定要把資料庫收錄時間算進論文發表計劃裡。

核心期刊目錄也在變化

所以在發表論文時要注意一下刊物的變遷,每年都有新刊物誕生,舊刊物停刊。如果論文發表後評職稱時刊物停刊了,論文就不能拿來評職稱了。還有就是中文核心期刊目錄每四年變化一次,如果正好趕上目錄變更的年份,千萬要找一本影響力較大的核心期刊發表,以防論文發表的期刊被剔除核心期刊目錄而不能評職稱。

雖說職稱論文發表有時間限制,但一般還是建議,評職論文要提前發表,因為,現在很多區域評審,不僅僅需要看到期刊,還需在權威資料庫檢索文章是否被收錄,文章刊登出版需要時間,同樣,文章上網也需要時間,一般文章刊登發表後,需要3到5個月的時間,文章才會被資料庫全文收錄。我們經常發現,很些作者只考慮到文章刊登時間,而忽略了上網的時間,以至於論文無法順利用於評職稱。所以,醫學工作者如果想晉升職稱,在時間範圍內,還是要提前發表論文為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醫學職稱論文發表全攻略
    醫學職稱論文,是指用於評定醫生職稱的論文形式,所以對於每個醫學工作者而言,發表職稱論文是十分重要的。那麼醫學職稱論文如何發表呢?需要準備什麼呢?小編總結了醫學職稱論文發表全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醫學職稱論文無效發表的幾點原因
    醫學職稱論文無效發表的幾點原因醫學論文發表無效通常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但作者評職稱時,並非全無效,是當地要求而定。3.論文發表的時間不對。評職稱發表的論文有時效性,一般在你任現職期間發表的論文在你申報高一級職稱時都是有效的。有的作者,沒有提前做準備,發表論文時間較晚,錯過了職稱評選部門要求提交材料的最後時間,因而造成論文用不上而無效。
  • 泰州衛生高級職稱論文發表價格
    泰州衛生高級職稱論文發表價格  5.在現實工作中,常常遇評副高/正高的作者在焦頭爛額的時候才尋找發表論文的途徑。5月就要交材料了,這些作者們3月底才著急,有的甚至4月才開始著急,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真的愛莫能助。
  • 醫生論文評職稱調查: 制度性的逼良為娼
    近日,浙江某三甲醫院的徐醫生為評副主任醫師發論文苦惱不已,現在平均每天要做 2 到 3 臺手術,忙的時候要做 4 臺手術,一天站六七個小時是常有的事情,根本沒有精力再搞科研,更別說要在醫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 安徽省評職稱發表論文期刊級別的界定
    目前安徽省教育系統執行的是安徽省教育廳《期刊論文分類表》的規定區分期刊等級,這一文件的。具體文件如下:下面郝老師給大家講一下這些期刊的分類一類期刊:這類期刊都是國際或國內頂級期刊,例如SCI、EI等,還有就是新華文摘,而且是全文發布的。《新華文摘》大家應該知道是什麼水平吧。新華文摘上的文章都是領導人來看的,所以水平可想而知。
  • 關於醫學SCI論文發表,你得記住這些
    ,WOSCI沃斯編輯在這給有職稱晉升需求的朋友們提供些醫學論文快速發表的建議。 一、熟悉地方職稱晉升政策,預判政策趨勢 每個地方的衛生系統對於當地的醫藥衛生職稱晉升的政策都有不盡相同的規定,制度及政策的不同,這必然影響到具體的每一個職評老師的材料準備。因此在職評之前一定要反反覆覆閱讀,當地的職稱晉升政策,領悟精神,熟記標準。
  • 職稱論文發表,用來評職稱,如何判斷期刊是符合的?
    大家好,我是豆腐網王老師,專注於南京工程師職稱評審政策解讀,關注我,讓您輕鬆面對職稱評審,少走彎路。2021年已經到來,大部分工程師們早已做相關職稱申報準備了,但還是有部分工程師由於工作的忙碌或不知道該如何做準備,導致一拖再拖,尤其是對應職稱論文,弄的工程師們很混亂,到底該如果去判斷論文所發期刊是有用的?眾所周知,自2019年起政策文件中明確提出:將委託「中國知網文獻檢測系 統」進行學術相似性檢測,檢測結果將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參考依據。
  • 推薦之二:臨沂藥品技術職稱論文電子期刊認可嗎
    臨沂藥品技術職稱論文電子期刊認可嗎  醫學副高職條件安徽,醫學副高職條件系列  湖南省公開選拔領導幹部選拔職位一覽表舉辦單位職位代碼職位名稱面向範圍年齡學歷專。  新形勢下開展企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和建議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經濟的多元化需求,企業人才隊伍建。
  • 如何鑑別醫學核心論文發表是否有效?
    對於醫學科研工作者而言,發表一篇核心論文既可以展示科研成果,又可以晉升高級職稱,但是應該如何鑑別核心論文發表是否有效呢?下面就結合多年經驗,為大家進行方法大揭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一、首先注意所發表的刊物是否正規和有效1.刊物有無正規刊號無正規刊號的刊物就是非法刊物。
  • 評職稱要論文但別「唯論文」
    市民論壇今年3月,南京林業大學出臺職稱評審新政策:在對「教學專長型」老師進行職稱評聘時,不再以發表論文數量作為考核內容。在廣東,部分高校的職稱評審改革,基本上都將教師職稱申報分為「教學型」「教學科研型」「研究型」三類,但未完全取消對教學型教師論文數量的要求。南京林業大學蔣華松因為這一新政而評上教授,成為一個小小的標誌性事件。
  • SCI論文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評職稱有什麼區別?
    發表一篇SCI論文,若是用於職稱評定,參評人還得滿足評審單位認可的署名作者位置。一篇SCI論文中,通常被認可的位置是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但兩者在參評職稱上有不同。那麼,SCI論文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評職稱有什麼區別?
  • 河南試點教師職稱改革 副高及以下評職稱不必發論文
    原標題:河南試點教師職稱改革 副高及以下評職稱不必發論文  河南試點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  副高及以下評職稱不必發論文  今後,凡試點中小學教師申報副高及以下職稱,論文不再作為必備條件。近日召開的河南省職稱工作會議傳出的這一信息,為全省15萬餘名中小學教師「減負」。  據河南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省將在鄭州、焦作、許昌和省教育廳直屬學校進行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凡試點區域內的中小學教師申報副高及以下職稱,論文不再作為必備條件。教師每年要寫一篇教學反思,不要求發表,但要在校內進行內部交流,以提升教學經驗。
  • 海南教師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考核改革的開始
    海南教師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東方網6月26日消息:海南省近日出臺《中小學、中職教師教育教學論文代表作鑑定實施辦法》,論文發表不再作為教師評職稱的硬性條件。教師為了評職稱花錢買論文,或者花錢買版面出版論文等「論文造假」現象,在中國教育界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 國務院:醫師職稱評將大改革(附:目前最全各省高級職稱論文要求)
    5山西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山西省晉升正高:省級醫療機構發表論文3篇以上;市級以下醫療機構:發表論文2篇以上;個人著作一部,個人承擔不少於10萬字。山西省晉升副高:省級醫療機構發表論文2篇以上;出書,個人不少於3萬字,發表1篇論文。論文必須在「中國知網」上檢索得到報材料時間:6月底-7月14日報材料。
  • 職稱考試後學生仍遭簡訊騷擾 花錢發表論文成產業
    3月29日全國職稱英語考試結束後,許多考生依然頻遭電話、簡訊騷擾。與考前兜售考題、答案不同,新一輪的騷擾主要是為了「幫助」考生發表論文。 在國家級、省部級刊物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是職稱評定的「硬槓」。一些人為評職稱花錢發表論文,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網際網路線上線下,也已形成頗具規模的「金錢換版面」一條龍產業。不過,在魚龍混雜的代發論文「產業鏈」中,暗藏許多騙局。
  • 發表職稱論文的價格
    很多事業單位的職位晉升都需要發表論文,人們對發表論文最關心的就是論文價格問題,如今論文代發機構層次不齊,很多新手作者都會多花冤枉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級職稱論文多少錢,具體和哪些因素有關。
  • 醫學論文造假再被通報!醫生評職稱要改了
    從文章署名來看,作者包括一線醫生、主任副主任醫師、醫院副院長等,還有多篇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根據通報結果,以上涉事醫院相關責任人受到終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責令退回項目資金,取消申報資格5年、停止其研究生招生資格等處罰。具體情況如下:一、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張睿購買論文問題。
  • 如何快速發表職稱論文?攻略來了!
    中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論文是專家對申報人員進行評價的重要參考之一。申報人員提交的論文需要體現對專業技術理論和專業技術方法的理解和應用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讓大家更準確、全面地了解申報人員專業技術水平,評選中級職稱論文發表時這些要求是需要特別留意的。
  • 為了發論文評職稱,這些醫護人員被一夥初高中畢業生騙走600萬
    2019年,她終於等到了評職稱的機會,沒想到因為找人代寫、代發論文,喜事變悲劇。評職稱需要發論文,但多年未執筆,王女士很苦惱。2019年5月,她在網上搜索「代發論文」,聯繫上一位商家,對方稱不僅可以代發,甚至可以代寫,並保證見刊。談好價,王女士先付了3000元定金。8月,她收到文章,內容果真與自己說的課題相關,只是並無研究成果,按正常情況很難刊發。
  • 為評職稱而學術造假?讓醫務人員把論文寫在臨床上
    王女士是江蘇省泰州市某醫院的一名護士,因為評職稱,需要在相關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王女士聽說網絡上有「槍手」專做「代寫代發表論文」的生意,便有些動心。讓人沒想到的是,王女士遇到了論文騙子,被騙了數千元。「代寫代發表論文」可謂化石級騙局,騙局有時未必需要很高明,只要擊中受騙者的「痛點」,往往就成功了一半。那些中了「槍手」圈套的醫務人員,毫無例外都是為了發論文、評職稱,而自己又寫不來、發不了。這裡就牽涉一個老掉牙的問題,醫務人員評職稱難,難於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