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藥科學子終日埋頭書海,他們玩起藝術來也絕不遜色。在中國藥科大學校園裡走一走,你會在某一瞬間愛上這遍布校園的藥用植物,即使時光被覆上青苔,記憶出了差錯,畫與照片卻能將瞬間變成永恆,在這最好的時光裡,讓我們通過藥大學子手中的相機和畫筆,和藝術來一場約會吧!
看到這些照片,有木有心動?
這些作品的作者是一位記錄大自然之美的攝影愛好者——王瑞陽,中國藥科大學2017級藥物化學專業本科生,喜歡用相機記錄本土動植物種類和自然美景。作為一名蝴蝶愛好者,令王瑞陽印象最深刻的是中華虎鳳蝶,它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如今在南京一帶已經很少見到了,直到2019年3月,王瑞陽才第一次在老山拍攝到它的真面目。
王瑞陽說:「找到以後還是很激動的,當時看到一隻在很遠的地方飛,沒有拍到,走了很久又碰到一隻,就慢慢追它。有時候會停在竹子上曬太陽,我就會等它停下來的那個時機。爬一天山只要能拍到一張滿意的照片,我就覺得很值得了。」
兩年多的時間裡,南京城中幾乎所有的山都留下了王瑞陽的足跡,電腦裡的80G內存,三萬多張照片,記錄著他的每一個腳步。
這張照片上挺著粉白小碎花的植物叫綬草,有著清熱解毒的作用,是他第一次在學校草坪發現的。
這個名為林蔭銀蓮花的植物是在寶華山發現的,花朵小巧玲瓏,地下根莖可治跌打損傷,在寧鎮地區極為少見。
平時,他會給一些公眾號撰稿、提供圖片,也為《南京動植物識別手冊》和《常見多足動物野外識別手冊》供稿,他帶領冬蟲夏草協會編撰製作了《中國藥科大學植物圖鑑》,目前這三本書即將出版。
王瑞陽稱:「在山野裡行走的時候,就感覺心和那些樹木、蟲、空氣都是相通的。現在越來越少的人去關注,我想把這種美展現給別人看。」
這些畫作出自基礎醫學與臨床藥學學院博士三年級曹涵博之手。與大多數從小開始畫畫的人不同,她是在研究生二年級的時候才開始接觸畫畫的。究其原因,她說:「沒有一個確定的時機或者動機讓我去做,可能就是有一點點『耳濡目染』吧!」曹涵博的小姨會不定期地在朋友圈裡更新作品,正是小姨對繪畫的熱愛,在她心裡埋下了種子。
直到有一次,曹涵博得知一位沒有時間系統學習畫畫的朋友,通過購買水彩書自學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讓她意識到開始學畫畫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於是,那個周末曹涵博就去文具店裡買了水彩筆、顏料和紙等工具。不過,事實證明,做所有事之前都要先做足夠的準備,「沒有做過功課隨意買的用具,全部都不適合我。」
在學習的過程中,曹涵博發現很多博主在畫植物的過程中常常會對其形態進行藝術性的加工,但是藥用植物的形態對這些學習它們的人來說往往是最重要的,不能夠也不可以輕易去改變它。「我想把藥材畫得更加標準、準確一點,將這些藥材的特徵在作品中儘可能完整表現出來。」於是她開始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自己的愛好融合在一起,事實證明,她成功了,也讓我們有幸能夠見識到藥用植物這一番別樣的美!
生物製藥專業的大三學生景宇堯,是學校墨香藝術空間成員。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就酷愛繪畫。2017年她走進藥大的校門,本就喜歡觀察植物的她,將面對植物的那種心動在畫紙上展現出來。宇堯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紅豆杉,她畫得最多的也是紅豆杉。這種被稱為活化石的植物,具有抗癌作用。
景宇堯說:「有些植物也許長得很相似,但它們都各不相同,在一起又十分和諧,讓我覺得其實美就是在身邊。」
更多精彩視頻請關注江蘇教育頻道《江蘇教育新聞》欄目。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黃迪 王建安 編輯/趙夢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