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劇會值得你反覆回味,尤其是那種故事情節豐富,人物特點衝突的,
最近《隱秘的角度》熱播,看預告時覺得最大的反派是張東升,於是有了那句話:千萬不要跟丈母娘打麻將,千萬不要跟好朋友開公司,千萬不要跟張東升爬山。
第一遍看完後,覺得最大的王者原來是朱朝陽。
第二遍看完後,越發覺得原來普普才是隱秘在最後的王者。
以下一起回顧下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細節1:
普普,普普通通的外表,楚楚可憐的眼神,顛沛流離只為給籌錢給弟弟治病,可弟弟卻從未出場過,影片中有個鏡頭,普普想用座機和弟弟取得聯繫,但座機號應該是按7個鍵,而普普打電話時卻只撥了6個鍵,且對方是秒接的,普普和嚴良是從福利院偷跑出來的,用座機打電話會暴露位置,但警察卻沒有因此查到朱家,也從側面證實普普這個電話確實沒有打出去,普普一直說為了給弟弟治病才要錢,但從始至終弟弟一直都沒出現過,劇中真正患病的只有他自己,從始至終都是為了自己。(按原著的設定其實普普是弟弟的名字,原本的名字叫做欣欣,但是父母一直重男輕女對自己很不好,所以她搶走了弟弟的名字,想要取代弟弟在父母心目當中的地位,並且普普的弟弟肯定也不在了,不然普普也不會在福利院,所以才告訴別人自己叫做普普,原本她的名字叫嶽欣。一聽欣欣就是一個小女孩的名字,普普才像是一個男孩子的名字,所以在一開始她就騙了所有人。)
細節2:
朱晶晶墜樓前,普普就知道朱晶晶怎麼個長相,是不是很意外?原來普普在相機中找到朱晶晶,並記住了朱晶晶的長相,後來又在少年宮就鎖定目標,並挑撥朱晶晶跟朱朝陽的關係,看到了朱晶晶被父母寵愛,並以口渴為由支開嚴良,在舞蹈室跳舞的畫面,並在腦海中把跳舞的畫面轉變成自己,然後心生嫉妒產生報復行為,並不急於動手而是把朱晶晶引到五樓並能讓朱朝陽看到,並刺激朱朝陽跟朱晶晶矛盾激化,一步步逼上陽臺,以此拉朱朝陽下夥。
朱晶晶墜樓後,連朱朝陽都慌張了,但普普卻很鎮定,一邊安慰朱超然,一邊出謀劃策,還知道兵分兩路避免懷疑;
細節3:
有次朱朝陽過生日,嚴良跟普普在店裡給朱朝陽挑鋼筆,但價格太貴了,這時普普一直在通過驗收暗示嚴良可以偷這根鋼筆,一看就是慣犯,後來嚴良卻沒有過良心這關,後來放棄了,改為店老闆打工的方式。
細節4:
整個劇中最衝突的事件,大多是普普參與策劃的,
1、是普普最早在攝像機鏡頭中發現殺人畫面的;
2、也是在圖書館一眼就能認出張東升的,還能果斷追出去搭訕以索要個人信息以便後期敲詐勒索;
3、給張東升的恐嚇信也是普普建議並策劃寫的;
4、明知張東升是殺人犯,錢也是借的高利貸,卻還叫張東升,張叔叔,錢也繼續堅持叫,就算是給弟弟治病,這點在情理上也說不通。
細節5:
普普給朱朝陽寫了一張紙條,重點的意思就是:「那次在少年宮的事,也就是朱朝陽推朱晶晶墜樓的事,她誰也沒說。」看似義氣,其實跟寫給張東升威脅信是一個意思。普普真是熟練的應用此類手段利用身邊的每一個人。
普普在整個劇中出現的畫面,都是在裝可憐,然後贏得對方的同情心泛濫,然後示好,給朱朝陽擦鞋,給張東升貼創口貼,以此來實現自己的目的。而嚴良看似一副不良少年的裝扮,但卻被普普深度捆綁,在明確的違法事前,嚴良都是拒絕的,但普普卻一直在背後推波助瀾。
戲中有文,文中有戲。識文者看文,不識文者看戲。
音中有調,調中有音。懂調得聽調,不懂調的聽音。
歡迎關注我們,下次我們我們會帶大家深度解析下:朱朝陽的人物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