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海海域一個不安分的國家,過去幾十年裡,越南漁船一直是在該地區進行非法活動的先鋒。根據統計顯示,在過去一個月裡,累計有1000多艘越南漁船頻頻侵入包括我國、馬來西亞、柬埔寨與印尼等國劃定的領海和經濟專屬區內。
從地理位置可以看到,越南整個東部沿岸地區,正對著南海,天然具備在南海大規模活動的條件。以4月為例,至少9208艘越南漁船出現在南海,其中AIS記錄的航行軌跡共計88182個。事實上,大量的越南漁船活動沒有被AIS記錄,可以說越南是南海地區漁業活動最為頻繁的國家。
在越南漁船的活動中,存在大量非法活動,4月2日,一艘越南漁船在永興島附近開展非法捕魚活動,在我國海警趕到現場後拒不離開,並多次做出危險動作,最終撞到我海警船而沉沒;4月19日,越南漁船在印尼劃定的海域內非法活動,遭遇印尼海上執法船後,撞擊印尼執法船導致其沉沒。
可能在有一些人會有疑問,南沙海域十分廣闊、漁業資源豐富,各國開展捕魚活動十分正常,但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各國在海上的活動都存在一個邊界,不少越南漁船出現在我國 、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和菲律賓等國合法管轄的海域,與越南並無爭議是毫無疑問的非法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越南多次對外承諾,會加大對非法捕魚活動
的打擊,結果證明效果並不明顯,越南漁船的非法活動,在南沙海域依然十分猖獗,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越南漁業產業出現了供過於求的局面,增加了海上執法活動的難度;其二,漁船的活動正在成為越南爭奪南沙海上權益的棋子,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越南不可能盡心的打擊本國漁船的非法活動。
對於南沙海域各國來說,打擊漁船的非法活動,客觀上有難度,但也不是就毫無辦法,比如加大巡邏力度、漁船上全部配備定位器時事追蹤動態地點等等。畢竟漁船在海上目標較小且相對更加隱蔽,不容易被發現。
要想在根本上解決南沙海域的問題,還需要南海域周邊各國的配合,現在積極推進的南海各方行為準則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因為海上執法活動,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標準,否則容易引發不必要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