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擬南芥花粉管中的「佛祖的金字壓貼」

2021-01-20 分子生態學

有性生殖與物種形成密切相關,其中被子植物有性生殖過程中的精細調控一直是學界關心的問題。陸生植物通常被劃分為四大類群,即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又稱開花植物,為了防禦病原菌的侵害和應對乾旱壞境,被子植物進化出了獨特的花結構,包括柱頭、花柱、子房等。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是雙受精,其主要過程包括花粉粒落在柱頭上後被黏附、水化並在指狀細胞間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透指狀細胞後進入花柱,在花柱中定向生長;生長過程中能夠識別胚囊發出的信號而彎曲到達胚珠;穿過珠孔後花粉管末端爆裂,釋放出兩個精子分別與卵細胞和中央細胞融合從而完成雙受精。因此在開花植物中,受精過程需要通過花粉管和雌性生殖組織之間複雜的細胞間的通訊事件來完成,而這些事件的發生是由與花粉管表面受體相互作用的細胞外信號分子控制的。

2017年12月22日,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發表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瞿禮嘉教授實驗室和麻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題為「Arabidopsis pollen tube integrity and sperm release are regulated by RALF-mediated signaling」的研究文章,該文首次首次找到了擬南芥有性生殖過程中參與控制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的信號分子及其受體複合體,並揭示了該過程的分子調控機制。

花粉管在花柱中的定向生長以及最終的爆裂對於其成功受精至關重要,這需要經常通過雌雄配子體之間的受體樣激酶(RLK)進行信號傳遞。之前的研究表明,在擬南芥中,CrRLK1L在感知花粉管與雌配子體接觸的時候發揮功能。FERONIA(FER)作為CrRLK1L的受體,在雌配子體中表達,對於雌配子體感知接收花粉管至關重要。此外,在花粉管中表達的另外兩個CrRLK1L受體ANXUR1和ANXUR2(ANX1 / 2)卻可以防止花粉管過早發生爆裂。

本研究鑑定了兩個含有典型胞外蛋白結構域的CrRLK1L新成員,將其命名為Buddha's Paper Seal l (BUPS1)和BUPS2,它們是定位在花粉管質膜上的受體。這兩個受體基因突變後花粉管也會提前爆炸,出現精細胞無法正常送至胚囊、雙受精無法完成的現象。

(圖1 BUPS命名源自《西遊記》中的典故。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後,被如來佛祖拿住,壓在五行山下。為防孫悟空逃出,佛祖用寫有金字咒文的壓貼(Buddha’s Paper Seal,BUPS)壓在五行山頂上,猴王被徹底封住。五百年後,唐僧西行途徑猴王被封處,揭下佛祖的金字壓貼,五行山炸裂,悟空釋出,從此成就一段師徒西行萬裡取得真經的佳話)(圖片來自網頁)

為了研究BUPS1/2的功能,利用CRISPR/Cas技術構建了BUPS1/2的單突變體和雙突變體,通過觀察植株表型尤其是果莢的形態,發現所觀察到得由於bups1和bups1bups2突變體造成的育性缺陷的表型具有雄性特異性。進一步觀察bups1和bups1bups2突變體植株中花粉管的形態,結果表明BUPS1通過阻止花粉管過早的破裂以及精細胞的釋放維持花粉管的生長,相比之下,BUPS2起的作用並不那麼顯著。

為了進一步探究BUPS1/2受體是如何來調控植物花粉管的破裂及精細胞的釋放過程的,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遺傳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方法,又鑑定了兩個富含半胱氨酸小肽RALF4和RALF19,它們都位於花粉管中。ralf4ralf19雙突變體表現出與bups1bups2雙突變體相似的雄性特異性缺陷的表型。有趣的是,兩種雙突變體的花粉管生長表型也非常類似。

圖2 bups1,bups1bups2和ralf4ralf19表現出正常的營養生長,但具有較短的角果。

圖3 bups1,bups1bups2和ralf4ralf19表現為雄性特異的生育能力缺陷的表型。

此外,利用pulled down和微量熱泳(MST)分析顯示,BUPS1、BUPS2 以及ANX1/2都能特異性地與RALF4和 RALF19相互作用。因此,他們的研究揭示了花粉管在生長過程中保持自身完整性的信號識別機制,即花粉管自身分泌出小肽信號RALF4/19、又由花粉管自身膜上的BUPS-ANX受體複合體接受這兩個小肽信號,從而維持花粉管在生長過程中的完整性。

圖4 BUPS1 / 2,ANX1 / 2和RALF4 / 19彼此相互作用

在此基礎上,為了研究花粉管是何時、通過何種方式發生爆裂的,研究者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探究工作。終於成功地在胚囊中鑑定到了另外一個小肽信號RALF34,如果將其施加到花粉管上,花粉管會在很短時間內迅速發生爆炸。進一步探究小肽信號RALF34的功能,它不僅可以直接與花粉管膜上的受體BUPS1/2以及ANX1/2相互作用,而且可以直接競爭性取代RALF4/19。

圖5 RALF34觸發花粉管爆炸並與ANX-BUPS受體複合物競爭性互作

因此,花粉管從柱頭萌發直到爆裂釋放精細胞的過程得到了較完美的闡釋:在花粉管抵達胚囊之前的生長過程中,花粉管膜上的BUPS-ANX受體複合體接收到花粉管自己分泌的小肽信號RALF4/19,維持花粉管細胞的完整性;當花粉管到達胚囊後,雌方分泌的小肽信號RALF34競爭性取代掉原先結合在BUPS-ANX受體複合體上的信號RALF4/19,從而促使花粉管發生破裂、釋放出精細胞,為雙受精做好準備。

圖6 BUPS1 / 2-ANX1 / 2-RALF調節花粉管完整性和精子細胞釋放的模型。

這一新的花粉管爆裂的分子機制的發現為人們在分子水平上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調控過程提供了新的視角。

相關焦點

  • 一作解讀 | 北大學者Science發文揭秘擬南芥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封印」
    近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瞿禮嘉課題組Science發表文章,首次解密擬南芥有性生殖過程中的上述信號交流過程。圖三:佛祖之金字壓帖(Buddha’s Paper Seal,BUPS)BUPS命名源自《西遊記》中典故: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後,被如來佛祖拿住
  • 瞿禮嘉課題組在Science發文揭示植物中調控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的分子機制
    2017年12月15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瞿禮嘉課題組的研究論文「Arabidopsis pollen tube integrity and sperm release are regulated by RALF-mediated signaling」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上,該論文首次找到了擬南芥有性生殖過程中參與控制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的信號分子及其受體複合體
  • 北大生科院瞿禮嘉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發文揭示植物中調控花粉管...
    2017年12月15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瞿禮嘉課題組的研究論文「Arabidopsis pollen tube integrity and sperm release are regulated by RALF-mediated signaling」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上,該論文首次找到了擬南芥有性生殖過程中參與控制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的信號分子及其受體複合體
  • 植物所研究發現擬南芥VILLIN5調控花粉管極性生長
    擬南芥VILLIN5的缺失引起花粉粒和花粉管中微絲不穩定眾所周知,微絲細胞骨架的動態組裝控制花粉管的極性生長。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黃善金研究組對花粉中高度表達的微絲相關蛋白VILLIN5進行了功能解析,發現擬南芥缺失VILLIN5之後花粉管中微絲的穩定性迅速下降,進而影響花粉管生長,說明擬南芥VILLIN5很可能通過穩定微絲調控極性生長。
  • 小肽整合生長素途徑參與不同溫度下擬南芥花發育過程
    以模式植物擬南芥為例,在繁殖過程中,擬南芥在不斷生長的不定花序上不斷開花。花原基的形成和生長依賴於生長素,並且在不同環境下都可以維持健康狀態。crn突變體的表型鑑定發現,crn突變體花原基不能進一步發育,花序節間伸長停滯,表明擬南芥連續花發育需要CRN。
  • 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竟是菩提的安排,不這樣做孫悟空必死無疑
    一個人總是要有一些夢想的,只有要通過實際行動才能夠換來一個美好的將來,可是當初如來把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面,就算是孫悟空有什麼夢想,也沒有辦法去實現,孫悟空被壓了500年,他的夢想也就被耽誤了500年。
  • 葡萄糖作為信號分子在花粉管伸長過程中起作用!
    進一步實驗證明在單糖轉運蛋白STP的六突變體體和在葡萄糖受體HXK1的突變體中,花粉管對葡萄糖表現不敏感性,說明了葡萄糖是花粉管的重要信號分子。花粉管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擬南芥中RPG1蛋白能將來自花粉粒周圍絨氈層細胞的葡萄糖釋放出來,而隨後的葡萄糖運輸到花粉粒中可能是由單糖轉運蛋白SUGAR TRANSPORT蛋白2(STP2)介導。    另一方面,糖也可以作為花粉管生長和/或引導的信號分子。
  • 《西遊記》中,金翅大鵬鳥對唐僧抓而不吃,意在如來佛祖啊!
    第一次機會:孫悟空因為去洞府偷窺,結果被金翅大鵬雕識破,最終被困在陰陽二氣瓶中。如果金翅大鵬雕真的想吃,那麼此時就動手了,即使後來逃走了,也有機會可以將其吞進肚子裡。第二次機會:孫悟空從青獅的肚子裡出來後,隨後中了調虎離山之計,唐僧又被抓了回去。隨後師兄弟三人又回去解救師父,結果八戒、沙僧也被抓了,悟空被金翅大鵬雕給打跑了,去天庭搬救兵了。
  • 氧電極應用-擬南芥光合速率的測定
    擬南芥是自花受粉植物,基因高度純合,用理化因素處理突變率很高,容易獲得各種代謝功能的缺陷型。例如用含殺草劑的培養基來篩選,一般獲得抗殺草劑的突變率是1/100000。由於有上述這些優點,所以擬南芥是進行遺傳學研究的好材料,被科學家譽為「植物中的果蠅」。
  • Science:穀氨酸受體類基因在花粉管中形成鈣離子通道且受雌蕊中的D...
    我校和裡斯本大學專家們運用藥理學、電生理學以及基因功能缺失的突變體等研究技術,首次在菸草和擬南芥中發現穀氨酸受體類離子通道(glutamate receptor–like channels, GLRs)利用D-絲氨酸(D-Serine)作為配體(ligand)而介導鈣離子的跨質膜內流,進而調節花粉管頂端細胞的[Ca2+]cyt梯度,最終影響花粉管的生長及其形態建成。
  • ...受體類基因在花粉管中形成鈣離子通道且受雌蕊中的D-絲氨酸調控
    我校和裡斯本大學專家們運用藥理學、電生理學以及基因功能缺失的突變體等研究技術,首次在菸草和擬南芥中發現穀氨酸受體類離子通道(glutamate receptor–like channels, GLRs)利用D-絲氨酸(D-Serine)作為配體(ligand)而介導鈣離子的跨質膜內流,進而調節花粉管頂端細胞的[Ca2+]cyt梯度,最終影響花粉管的生長及其形態建成。
  • PNAS/iScience,清華大學黃善金組在花粉管形成中取得進展!
    該論文綜合生物化學、遺傳學和活體成像技術揭示了在擬南芥花粉管中維持微絲成束因子FIM5和PLIM2a/PLIM2b之間的平衡對於產生正常的微絲結構至關重要。黃善金課題組以擬南芥花粉管為細胞學系統研究花粉管生長的調控機制,其中重點解析微絲骨架在控制花粉管生長過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一直以來,微絲骨架在花粉管生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和關注,但微絲在花粉管頂端是否存在一直存在爭論。另外,如果花粉管頂端存在微絲,那些微絲從哪裡產生以及在空間上形成怎樣的排布也期待揭示。相關問題的回答將豐富人們對花粉管生長調控機制的理解。
  • 擬南芥和水稻成「植物太空人」全程直播太空生長動態
    這次,從地球的多種綠色植物中選出的擬南芥和水稻種子,幸運地作為「植物太空人」,搭載「天宮二號」飛船將進行一次不平凡的太空之旅並實現從種子再到種子的過程。   「植物太空人」為何選擬南芥和水稻?   為何是擬南芥和水稻幸運地開啟了太空之旅?
  • 上古傳說中的6大上仙,如來佛祖只能排在末位,他排第一無爭議!
    在我們的神話體系中有著完整的等級制度。我們經常用神仙二字對天上的各路神仙進行總稱。其實,神和仙是兩個級別。神的級別比仙的級別要高出很多。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上古神話中的六位大上仙。其中如來佛祖在這六位上仙中只能排名第六,那麼其他的五位大仙又是誰呢?讓我們來一同認識一下他們。
  • 清華大學黃善金組揭示自交不親和花粉管中微絲動態變化的分子基礎...
    由於罌粟花粉自交不親和反應能在體外進行重組,所以目前對於自交不親和花粉管中發生的細胞學事件在該系統中了解得相對較為清楚。在罌粟自交不親和的花粉管中,出現鈣離子梯度的消失和鈣離子濃度上升、微絲骨架劇烈重排和細胞程序性死亡等。自交不親和花粉管中微絲骨架的變化比較特殊,發生大量的解聚同時形成特別穩定的微絲結構命名為「actin fo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