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甲烷大爆發,全球溫度再次升高,地球的生態圈受到嚴重影響

2020-11-25 騰訊網

北極的冰川,開始融化了!

冰川融化的新聞,並非今年才有,早在2006年時,《自然》雜誌曾發表過一篇論文,論文中指出隨著全球變暖,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開始融化,永久凍土層中的甲烷釋放量將會加倍增加。

時隔10多年後,就連作者本人也沒有想到,她預測的現象已經在發生了,隨著北極越來越多的冰層以及永久凍土層融化,甲烷釋放點也變得越來越多。

原來她認為甲烷釋放只會造成資源浪費,造成環境破壞。但現在有證據表明,甲烷也可能導致全球變暖。

據了解,北極是天然的甲烷儲存庫,冰川以及永久凍土層之下有大量的甲烷,這些甲烷可能是之前的植被死亡後由微生物分解所產生的。由於北極的溫度低,所以甲烷可以和水結合在一起,形成固體的甲烷冰,同等體積下以固態形式儲存的甲烷冰是氣體的164倍。

北極甲烷大爆發,是指整個北極地區的永久凍結帶正在快速融化,到處是由冰水化成的湖泊,甲烷冒著泡從湖水中汩汩湧出。隨著西伯利亞永久凍結帶的融化,甲烷釋放量的增長可能會加速氣候的變化。有人預測,到2030年的時候,北極將可能再無夏冰。過去30年間,地球平均升溫不足1℃,但北冰洋大部分地區卻上升了大約3℃;一些冰原消失的地方,氣溫甚至上升了5℃。北極的迅速變暖意味著,很可能在本世紀末,地球最北端將升溫10℃。

這些甲烷不僅僅會造成安全問題,更是會讓全球變暖的情況更加嚴重,從而使更多的甲烷被釋放出來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索爾估計,按照標準情況,本世紀將有1000億噸的碳會被解凍釋放出來。如果這些碳都以甲烷的形式出現,那麼,其產生的溫室效應以二氧化碳年排放水平計,相當於270年的排放量。「這是一種緩慢運轉的定時炸彈。」

已有40000年歷史的東西伯利亞永久凍結帶是一個熱點。「全球碳項目」是一個分析碳循環的研究網絡,共同主持該項目的菲利普·西艾斯說,僅東西伯利亞這一個地方就含有5000億噸碳。他還指出,2007年的夏季,東西伯利亞時有比正常氣溫高7℃的情況。

高溫意味著上層土壤的季節性融化延伸到超過正常的更深區域,永久凍土的下層開始融化。微生物能夠分解任何融化層中的有機物質,不僅釋放出碳,還會產生熱,從而導致更深層的融化。西艾斯說,由有機質分解腐爛所產生的熱是另一個加快凍土融化的正反饋。

融化在永久凍土中的碳既能以二氧化碳也可以甲烷的形式進入大氣,後者是更強效的溫室氣體。在這些地區典型的沼澤土壤和湖泊的低氧條件下,有機物質會分解出更多甲烷的形式。

甲烷是什麼呢?

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廣,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是天然氣,沼氣,坑氣等的主要成分,俗稱瓦斯。也是含碳量最小(含氫量最大)的烴,也是天然氣、沼氣、油田氣及煤礦坑道氣的主要成分。它可用來作為燃料及製造氫氣、炭黑、一氧化碳、乙炔、氫氰酸及甲醛等物質的原料。

甲烷有哪些危害?

甲烷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若不及時遠離,可致窒息死亡。皮膚接觸液化的甲烷,可致凍傷。

危險特性: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五氟化溴、氯氣、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強氧化劑接觸反應劇烈。

燃燒(分解)產物:碳(極不完全燃燒)、一氧化碳(不完全燃燒,有害)、二氧化碳和水(完全燃燒)。

北極甲烷釋放,意味著什麼?

甲烷釋放,不僅會造成海平面上升,還會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假如甲烷釋放,全球溫室效應可能會造成全球氣候失控。再者在北極的永凍層中可能包含著病毒,如果氣候變暖,冰川融化,這些病毒可能會隨冰雪融水匯聚到當地的生態系統中,威脅生物及人類的健康。

地球沒有人類只會更好,而人類離開地球無法生存,人類是否已經出觸發了地球的免疫系統,這個問題已經不再是杞人憂天。

針對這種情況,有美專家表示:如今人類對於全球變暖的情況必須重視起來,不然除了海平面上升會造成沿海地區被淹沒以外,不斷上升的溫度也將使整個地球的生態圈受到極大的影響,從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相關焦點

  • 北極甲烷大爆發!地球怎麼了?
    地球的升溫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發展趨勢明顯的過程,並且帶來的影響也在不斷地升級,而最近根據《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研究指出,美國宇航局(NASA)又在北極發現了一個「大問題」。這個問題可以說對我們全球都有影響的,而並非只在北極地區。
  • 北極甲烷出現大爆發,或將大大推動溫室效應,地球又要加速升溫?
    在前不久,南極洲某個監測站發現當地溫度首次出現20.75℃,這消息一經公布,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當時,德國氣候專家還表示,如果地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沒有得到控制,後續還會引起更嚴重的後果,例如,南極冰蓋全部融化。
  • 北極甲烷「大爆發」 專家稱或使全球溫度提高10℃
    變暖的北極將改變整個地球,一些潛在的後果簡直可以說是災難。 比如,洋流變化會干擾亞洲季風,而將近20億人依靠這些季風提供的雨水來種植糧食。更可怕的是,從融化的永久凍土帶釋放出的甲烷有可能產生反饋,導致全球氣候失控——假如更多的甲烷被釋放出來,那麼,無論我們再怎樣大幅消減溫室氣體排放,地球都會變得更熱。最近的研究表明,從融化凍土帶釋放出的甲烷量要遠遠大於人們過去的設想。
  • 科學家檢測到北極甲烷大爆發,人類將再次面臨考驗
    而甲烷又是一種強有力的溫室氣體,隨著甲烷的不斷釋放,地球的溫度將會呈現正反饋,也就是說:全球溫度越高,釋放的甲烷總量越高;而釋放的甲烷總量越高,又會促進地球溫度變高。當正反饋現象出現不可逆時,將會造成氣候失控。原本科學家認為這種現象即使會出現,也會等到千年之後。然而隨著甲烷的釋放,以及人類的活動。
  • 2020 年地球發生了哪些災難?
    就連島嶼中心區域的湖泊都變成了「灰色」水池,真的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個「噩耗」。除了火山噴發的本島受到影響,隔海相望的島嶼也同樣受到了影響,沿海地區也有火山灰燼的覆蓋。在火山噴發影響之後,火山島的茂密田野,森林都已經變成了灰色。
  • 科學家檢測到北極甲烷大爆發,這意味著什麼?
    但現在有證據表明,甲烷也可能導致全球變暖。甲烷導致的全球變暖提到溫室氣體,我們一般會想到二氧化碳,但你知道嗎?甲烷也是一種溫室氣體,2018年美國利用俄克拉荷馬州南大平原觀測站獲得的綜合數據,首次證明了甲烷也可能加重地球溫室效應。
  • 地球「發燒」了,後果很嚴重
    2020年伊始 註定不平凡 全球都籠罩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之下 然而未受到病毒侵襲的南北極 也似乎在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刷著「存在感」 白雪皚皚突然「血流成河」 北極甲烷「大爆發」預言成真
  • 【有範回顧】地球「發燒」了,後果很嚴重
    2020年伊始註定不平凡全球都籠罩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之下然而未受到病毒侵襲的南北極也似乎在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刷著「存在感」白雪皚皚突然「血流成河」北極甲烷「大爆發」預言成真寸草不生之地竟然開始「長草」當曾經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橋段
  • 2020年的諸多異象,是否暗示著地球即將「休眠」?
    地球,是否也會出現「休眠」呢? 北極甲烷大爆發 第一座消失的冰川,已出現! 伴隨全球變暖,地球的冰川面積每天都在不斷地減少。
  • 北極甲烷大量湧現,或會出現極端天氣,「無冰之夏」會出現嗎?
    北極甲烷大量湧現,或會出現更多極端天氣,「無冰之夏」會出現嗎?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地球上的環境發生任何的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即使是現在的人類擁有了高科技技術,也無法脫離地球的生態系統獨立存在,人類是完全依存地球環境的存在,如果地球上的環境發生任何一點變故,人類在地球上的生產生活將會受到非常巨大的影響,就比如說在近幾年內,人類共同關注的一個環境問題,氣候變暖。
  • 青藏高原驚現28種未知病毒,南極「高燒」20℃,北極甲烷爆發……一...
    中國「雪龍」號首席科學家潘建明也認為,南北極是全球氣候變化最敏感的兩個地區,但人類對南極各項數據的採集和記錄是從1957年正式開始,1957年(國際地球物理年)之前我們一般稱為人類對南極的「探險時代」,1957年之後才能稱之為「科學時代」,目前人類對南極的國際合作科學考察不過60多年,這個數據量太少,並不能簡單得出南極未來溫度也會越來越高的結論。
  • 地球溫度不斷升高,或將影響全球35億人,會引起物種滅絕嗎?
    地球溫度不斷升高,或將影響全球35億人,會引起物種滅絕嗎?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上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人類出現之前這都是自然變化的,已經出現了5次的生物大滅絕,地球上能夠生存下來的生物寥寥無幾,大多都從地球上消失不見,但是自從人類誕生之後,雖然推動了整個地球文明的發展,也站上了食物鏈的頂端,但是地球上的資源還是非常稀缺的,人類對地球也是非常依賴的。
  • 全球溫度正在升高,為什麼科學家卻說,未來地球將進入冰河時期?
    ,現在的全球溫度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高,每一年都會打破往年的紀錄,現在的印度一些國家溫度已經達到了50攝氏度以上,更甚者,像科威特地區達到了63攝氏度,這樣的高溫對於像印度科威特這樣落後的地區來說會造成人員的死亡。
  • 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東北會不會成為人類宜居地?沒這個可能性!
    地球是人類的唯一家園,不過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並沒有愛護地球,尤其是進入工業革命之後,工廠的出現和人類亂砍濫伐,給地球的環境帶來了嚴重影響,排放的溫室氣體越來越多,造成了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尤其是近幾年我們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地球的溫度正在持續升高。
  • 全球氣溫升高,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嗎?
    尤其是夏季熱浪來襲,製冷設備大量使用,氟利昂被排放到空氣中,加劇臭氧層的空洞變大變薄,臭氧層發揮的作用受到削弱,而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升高,部分低洼地區被淹,「溫室效應」明顯,極端天氣頻繁,像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等自然災害。溫度極高或極低,氣候極幹或極溼的天氣狀況,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
  • 溫室效應巨大的破壞力,地球歷史發生過一次,整個生態圈差點滅絕
    地球擁有著漫長的歷史,在地球幾十億年的進化中曾出現過多次巨大的危機,且每一次都給生態圈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比如說恐龍滅絕事件。此外,還有隕石撞擊造成的氣候變化、地球上多次發生的冰河期等,都給地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力。
  • 地球整體的生態環境這是怎麼了
    全球變暖,整體生態一直在威脅我們的家園。首先,在『珠穆朗瑪峰』6159米處居然長草了,這也會對我們14億人造成一定威脅。現在它對地球環境的影響會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根據科學家的研究,4150-6000米的範圍內正在被植物侵蝕著,而且範圍也在不斷的擴大全球變暖,珠穆朗瑪峰上面的植物
  • 假如全球氣溫突然升高10攝氏度,地球將會怎樣?
    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氣候變暖在此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自人類工業發展以來,全球災害性氣候頻發,森林大火、洪水等等。地殼活動開始日益加劇,世界各地的火山接連噴發,濃煙遮天蔽日,整個地球開始陷入一片黑暗,受氣流改變的影響,全球的溫度也開始大幅波動。晝夜溫差甚至達到了50攝氏度。
  • 假如全球溫度升高1.5℃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導: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預測顯示,未來5年,全球每年的平均氣溫都可能比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高出至少1℃,其中至少有一年氣溫升幅突破1.5℃的發生機率為20%,這種可能性正在隨時間的推移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