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溫度不斷升高,或將影響全球35億人,會引起物種滅絕嗎?

2020-11-25 科技爆發點

地球溫度不斷升高,或將影響全球35億人,會引起物種滅絕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上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人類出現之前這都是自然變化的,已經出現了5次的生物大滅絕,地球上能夠生存下來的生物寥寥無幾,大多都從地球上消失不見,但是自從人類誕生之後,雖然推動了整個地球文明的發展,也站上了食物鏈的頂端,但是地球上的資源還是非常稀缺的,人類對地球也是非常依賴的。在人類的大力開採之下,地球上的資源變得越來越匱乏,環境遭到了前無僅有的破壞,讓很多人都擔心不已。

在臭氧層空洞破壞之後,又一個環境問題開始出現,那就是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溫室氣體過度排放而出現的全球變暖現象。全球的大氣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汙染,在溫度不斷升高的情況下,冰川也在加速融化,海平面不斷的上升,很多的地區都面臨著被吞沒的危險。

很多人覺得這只不過是溫度的升高而已,對自身不會造成任何的影響,但是科學雜誌指出隨著全球氣候的不斷變化,未來人類所生存的環境將會變得越來越惡劣,人類的生存環境絕對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會引起全球性的一系列的災難問題。將會引起超過35億人在地球上的生存。

2019年夏季的溫度一再的突破極限,只能呆在空調房裡面,但是並不是人人都能用得起空調的,印度這個地區貧富差距都比較大,很多的窮人,連風扇都用不上,就更不要說是空調了,在夏天他們只能夠依靠冰塊兒來降溫,這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這樣的人群還比比皆是。

面對地球上所發生的一系列的變化,人類似乎真的應該反省了,地球上溫度過高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溫室氣體的排放,這都是人類生產生活所產生的。如果在這樣的前提下,人類還不加以改進,開始改善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那麼第6次生物大滅絕的時間將會提前,人類文明的發展也將會進入倒計時。

這對我們來說確實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難道要等到地球環境的變化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時候,才能引起人類足夠的重視嗎?到時拯救地球或許早就為時已晚。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來說,實現人類和地球自然的和平相處才是發展之道,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地球溫度將持續升高,未來50年內,可能會影響35億人的生存!
    地球溫度將持續升高,未來50年內,可能會影響35億人的生存!在地球的發展過程之中,曾經出現過很多變化。據說在地球剛誕生的時候,到處是一片荒涼的狀態,隨著不斷地演變,才有了如今的這般模樣。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高溫、乾旱、強降雨等現象似乎成為了一種常態,並且其範圍甚至波及到了全球的每一個角落,這對人類來講無疑是一個十分不好的消息。一些科學雜誌指出,在氣候影響之下,人類的生活將面臨極大的困難,將有多次自然災害發生,最為明顯的就是地球將出現持續性升溫,而這種高溫天氣是人類沒有辦法承受的。
  • 極端全球變暖將導致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物種滅絕
    一項新研究顯示,極端的全球變暖將導致海洋動物無法呼吸,並引發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2.52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消滅了96%的海洋物種和70%的陸生脊椎動物。
  • 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嗎,物種的滅絕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物種滅絕是21世紀地球面臨的重大災難。科學研究證實,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1000倍。目前,平均每小時有一個物種滅絕。按照這個速度,現有的物種中有一半將在本世紀滅絕。根據它們的間歇平衡理論,在物種進化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的穩定後會出現短期的劇烈變化;屆時,一些老物種將滅絕,一些新物種將出現。也就是說,大約幾百萬年後,一定數量的物種滅絕後,會發生劇烈的變化,滅絕為新物種的形成提供了足夠的空間。據統計,自寒武紀以來,已有15次明顯的滅絕事件。
  • 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可能導致地球自轉加快,極端氣候會越來越頻繁
    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可能很多人覺得,氣溫的不斷升高,不就是會讓南北極的冰雪不斷融化嗎?可事實上,南北極冰雪融化只是全球氣溫不斷升高的一個小的方面。更大的危害還沒有真正體現出來,德國漢堡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費利克斯·蘭德爾博士領導的一項研究,從2007年開始利用計算機模型分析海洋變暖對全球水分布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轟轟烈烈的氣候變暖不斷加速,地球的旋轉也將加快,並導致氣候更加惡化。可能有人不理解,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怎麼還能讓地球的自轉加快?科學家解釋,地球暖化帶來更多的極地冰蓋融化,冰山進入海洋,導致海平面上升。
  • 地球有過五次物種大滅絕,約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第六次還遠嗎?
    在地球的發展進程中,曾經有過五次大的物種大滅絕,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某個時間段裡,由於某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物種同時消失了。一般來說這種大規模的集群滅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大約每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這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呢?都是些什麼物種遭到了滅絕呢?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大滅絕又產生了什麼深遠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次驚心動魄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吧!
  • 人類自願滅絕運動開始興起,人類滅絕了,對地球真的是好事嗎?
    1996年,奈特為人類自願滅絕運動創辦了網站,到2010年時已經有了11種語言版本。現在該組織的志願者也有數百萬之多,他們遍布世界上的各個角落。人類滅絕,真的能夠保護地球和自然嗎?首先,地球不需要保護,迄今為止,地球已經經歷了5次的生物大滅絕,無論物種如何繁衍變化,地球都不會有什麼改變。
  • 城市消失、物種滅絕、人類變笨……全球變暖到底有啥影響?
    冰川融化改變了北極地貌、海平面上升讓城市慢慢消失、棲息地被毀可能讓小丑魚從地球上滅絕……你知道嗎?全球變暖正悄悄地改變著地球的「模樣」。冰川融化改變地貌,城市在消失?但是,氣溫升高卻讓它們慢慢融化消逝。當冰川褪去,冰下的島嶼顯露出來,北極的地貌正因此悄悄改變。位於格陵蘭島西部,伊盧利薩特以北80公裡處的的Eqi冰川。EqiEqi冰川有大量的冰山崩解,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崩解事件會引起海嘯。
  • 地球上的人會因為全球氣候變暖而滅亡嗎?
    其實這種理解完全沒有觸及全球變暖的本質。全球變暖完全不是暖一點或者熱一點的問題,而是溫度總水平升高,從而引起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出現反常,並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問題,導致生態毀滅的大災害問題。
  • 比較有爭議的幾次物種大爆發與大滅絕,恐龍遭受了兩次撞擊?
    如果隕石撞擊地球如此大量而頻繁,那麼緊隨其後的將是破壞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迄至今日,科學家已在地球上發現了多達170處隕石坑)。施米茨得出一個結論:在奧陶紀中期,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極為普遍,比過去5.4億年間多出5%至10%。   這與這一時期的物種大爆發有關係嗎?
  • 地球溫度不斷升高,或將地球帶回9000萬年前,南極還是一片綠洲!
    ,2600年真的不敢想像,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2020年的極限高溫,一次又一次刷新紀錄,我們認為的地球上最為寒冷的地區,南北兩極都在不斷的突破溫度極限,北極38攝氏度,南極20.75攝氏度,這樣的溫度甚至比一些溫帶地區的溫度還要個更高一些
  • 平均氣溫只要升高6度就是世界末日來臨,溫室效應絕非危言聳聽
    全球變暖完全不是暖一點或者熱一點的問題,而是溫度總水平升高,從而引起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出現反常,並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問題,導致生態毀滅的大災害問題。自古以來,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的幹預處於一種積累狀態。在農耕時期,人類活動生產力低下,對大自然影響較小,因此風調雨順了幾千年。
  • 鱷魚就是這麼強,兩次物種滅絕都沒讓它消失,全球變暖也拿它沒轍
    鱷魚是地球上現存的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它們經歷過兩次物種滅絕,一次是6600萬年前讓恐龍在地球上消失的白堊紀晚期大滅絕,第二次是3390萬年前毀滅了大量海洋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始新世小滅絕。在如此大規模的毀滅性力量之下,鱷魚這個物種依然頑強地存活了下來,並持續到現在。
  • 日現2億年前隕石撞地球證據 或致大量生物滅絕
    日現2億年前隕石撞地球證據 或致大量生物滅絕資料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12月2日報導,日本熊本大學教授近日在日本岐阜縣和大分縣發現一顆2億年前的巨大隕石,撞擊地球時釋放的能量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的30億倍,可能導致當時大量生物滅絕。
  • 地球生命在35億年演化過程中,共經歷過五次大滅絕
    地球生命在35億年演化過程中,共經歷過五次大滅絕。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4億4萬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由於當時地球氣候變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體的各種不同無脊椎動物便蕩然無存。第二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泥盆紀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氣候變冷和海洋退卻。
  • 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物種大滅絕
    可能的原因是大陸漂移,地球板塊運動造成火山噴發,空氣中的 CO2含量升高,溫室效應使氣溫劇烈升高,這次物種大滅絕為恐龍類等爬行動物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第四次物種滅絕發生於距今 1.95 億年前的三疊紀,有 76%的物種滅絕,主要是海洋生物,爬行動物也遭受重創。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會不會出現,影響人類嗎?
    而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大規模的集群滅絕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約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所以說不少人就在說,我們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出現,那到底出現沒?有跡象表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出現?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初步預估地球表面75%的生命都將被摧毀,植物,動物都是在波及範圍之內,所以說這必須得讓我們人類知道,如今的地球現狀是如何,因為前面我們也說了,人類活動可能是引起現代滅絕事件出現的主要原因。根據聯合國科學報告指出,自工業時代以來,地球上75%土地和66%海洋生態系統遭改變,而這部分與人類的影響是關係最大的。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研究人員還發現,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引起連鎖反應,使其他物種也容易遭受同樣的命運。也就是說:滅絕正在滋生滅絕!隨著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科學家們正在爭分奪秒,爭取在這些脆弱的生命消失前好好研究它們。
  • 看二疊紀大滅絕,難道我們正在踏入下次大滅絕?來自溫度變化的扼殺
    科學家表示此次用這一時期發現的化石進行了相關的一些測試,而且是使用了機械預測結果,通過這樣的預測揭開了這其中滅絕的主要的原因,該研究團隊對這一時期的地球變化的各個條件進行了相關的模擬,結果發現這個時候的地球溫度是在不斷的升高,尤其是熱帶地區,海水的溫度升高的度數更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海水表面的溫度升高達到了11℃。
  • 地球歷史上的那些「大滅絕」:2.5億年前96%物種死亡
    北京時間10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物種滅絕一直在發生。事實上,地球上出現過的生命形式有90%以上已經滅絕,一種生物滅絕了,會有另一種生物演化出來,取代它的位置,然而,在過去5億年中,有5個物種滅絕速度很快、在地質時間上相對短暫的時期,殺死了當時50%到90%的生命形式。
  • 第六次大滅絕或真的來了!地球生命會走向「終結」嗎?
    在超過35億年的時間裡,生物不斷繁衍和多樣化發展,佔據了地球上的每個生態系統,但也出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物種的滅絕。地球第一次大規模滅絕發生在大約4.43億年前的奧陶紀時期,地球85%以上的物種消失,而第二次大規模滅絕發生在約3.74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大約消失了75%的生物,第三次大約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時期末期,有95%的物種消失,第四次是二疊紀時期和三疊紀時期的綜合情況,將世界約80%的物種再次滅絕。第五次大約是在白堊紀時期,導致了大約76%物種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