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之最:宇宙中最大的天體是什麼?

2020-12-03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光速曾被認為是無限的。直到17世紀,丹麥天文學家奧勒·羅默觀察木星與木衛一的掩食,發現當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遠離木星運動時,掩食的周期比理論估計的要更長,羅默才終於發現光速是有限的。經過數百年不斷進步的測量之後,1975年人們終於將光速的數值確定為299,792,458 m/s。

這意味著太陽光並不是瞬間就可以到達我們身邊的。日地距離大約為1.5億公裡,即便是光這麼快的東西也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跨越這個距離,雖然並不算長。稍微計算一下我們就知道,太陽光到達地球大約需要500秒或8分20秒,想像一下,其實我們在地球上面看到的太陽並不是"現在"的太陽, 而是8分20秒前的太陽! 另外,著名的南門二也被叫做半人馬座阿爾法星,是除了太陽以外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我們耳熟能詳的比鄰星便是其中一員,然而即便是比鄰星,它發出的也光需要4.24年才能到達地球!

銀河系(圖片來源:passmil198216 / Fotolia)

光年,即光在一年內走過的距離(大約9萬億公裡),現在已經被用作為衡量天文距離的標準化單位。你可能覺得4.24光年的距離已經是十分不可思議了,而銀河系的寬度可達10萬光年以上。然而即使是銀河系,其寬度也僅為宇宙中最大天體寬度的0.001%。

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

它是如此的龐大,人們根本難以相信它居然真實存在!

宇宙中最大的東西極其龐大,它已經超越了我們對大小的感知,違反了人類已知的物理定律。天文學家總是被宇宙的均勻性或同質性所困擾,宇宙大爆炸所殘留下來的熱量在我們看見的各個方向上都驚人地均衡。這些早期的溫度波動引起了密度波動,因此宇宙中的物質也是均勻分布的。

如果宇宙中的物質不是如此平穩地均勻分布,那麼大型團塊就會吸引更小的物質團塊,宇宙將不會膨脹,而是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坍縮。然而,儘管宇宙在很大程度上是均勻的,但由於最初輕微的不規則性,宇宙在局部上是參差不齊的。這種不均勻性可以在密集的恆星、星系、星系團(星系的集合)和超星系團(星系團的集合)中觀察到。

可觀測的宇宙擁有大約1000億個星系

宇宙大爆炸模型目前是最被認可的宇宙形成理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暴脹理論,它可以用來解釋這種均勻性。然而,超星系團武仙-北冕座長城的存在嚴重違反了暴脹定律,它代表了極其巨大的不規則或不均勻性。這個超星系團是如此巨大,乃至超過了宇宙暴脹模型所允許的最大結構尺寸。

武仙-北冕座長城

2013年,由I. Horváth, J. Hakkila and Zs. Bagoly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在尋找伽馬射線暴時,發現了這一巨大的結構。因此,這一結構通常被稱為伽馬射線暴長城。伽瑪射線是整個電磁波譜中能量最高的電磁輻射,這種超高頻輻射只發生在極少數的恆星事件中,例如超新星——某些恆星的爆炸性死亡,中子星的碰撞,或是黑洞吸積盤中高速盤旋的物質。超新星爆發中釋放的能量非常巨大,太陽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都無法產生相同的能量!

伽馬射線暴指的是強大的高能伽馬射線閃爆,持續時間可從不到一秒到幾分鐘。它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其成為宇宙中最為強大的事件。伽馬射線暴主要與坍縮成黑洞的恆星爆炸有關。 (圖片來源:ESO / A.Roquette / Wikipedia Commons)

研究伽馬射線暴能更好地幫助天文學家在宇宙中找到巨型結構。巨大的恆星只能在大量盈餘的密集質量周圍形成,因為這就是它們的「食物」。此外,像我們的太陽系這樣的天體系統,基本上是來自如超新星這種恆星爆炸性死亡期間分離出來的碎片物質團塊。因此,研究這些巨型結構使我們能一瞥宇宙的童年以及其宏偉的歷史。

研究人員在武仙座和北冕座方向上記錄到了一場大約100億光年遠的巨大伽馬射線暴。射線暴發生的廣度達到100億光年寬,相當於可觀測宇宙直徑的10%。

(星系團MACS J0717的哈勃圖像)

這張巨幅圖像顯示了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巨大星系團MACS J0717.5 + 3745,這是一個位於御夫座、距離我們54億光年遠的星團。這個無與倫比的大視野由18幅獨立的哈勃圖像組合而成。 (圖片來源:NASA,ESA,Harald Ebeling & Jean-Paul Kneib(LAM)/ Wikimedia Commons)

研究人員自己則對他們的發現不以為然。合著者Jon Hakkila在2014年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了他的懷疑,當時他評論道:「我認為這樣的結構也太大了,不太可能存在。」然而,他們計算出伽瑪射線暴隨機出現在那個位置的可能性非常低——遠低於百分之一。這讓研究人員更加肯定他們的發現,並說服Hakkila 「相信這個結構真實存在」。

事實上,天文學家此前也發現過一些違反暴脹模型的巨型天體結構,例如斯隆長城和巨型超大類星體群。這也是為什麼Hakkila堅持說屬於他的這份榮光不會持續太久;他推測宇宙中存在更大的結構。他認識到,「聲稱找到宇宙中最大、最遙遠或最古老東西的危險在於,遲早有人找到的東西比你找的更大、更遙遠或更古老。」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sciabc- Akash Peshin

Space.com

Wikipedia

arXiv.org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宇宙中存在以光年計量大小的巨型天體嗎,宇宙最大的天體是什麼?
    光年是什麼?它是一個長度單位,但這個長度數據已經超出了平常人們的尺寸想像,它不像日常生活中的釐米、米、公裡可以在腦海裡有個概念。 但這還不算大,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對宇宙的探索日益深入,現在展現在人類面前的宇宙是一個無法想像的巨大空間。據悉,人類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已達到920億光年,這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天文數字。
  • 科學之最:宇宙中最大的星球
    但是科學界有哪些之最,可能很多人就不清楚了,下面我們一起了解看看,說不定吹nb的時候還能用的上。世界上最大的星球目前發現,位於盾牌座的盾牌座UY是已知最大的星球。盾牌座UY是一顆紅特超巨星。這顆恆星是至今人類已知體積最大的恆星,超越過往被視為體積最大恆星的大犬座VY。
  • 北大研究團隊發現宇宙最亮天體 為最大超級黑洞
    人民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馬麗)中國科研團隊發現宇宙最亮、中心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它是宇宙早期的超級黑洞和最亮天體,也是唯一用2米級的望遠鏡發現的一顆宇宙早期類星體。 這一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2015年2月26日出版的國際頂級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上。
  • 宇宙中是否存在最大和最小天體?科學論證:有可能並不存在
    如果問最大的天體是什麼,可能有人會想到「黑洞」,因為黑洞也屬於天體,只是一種很特殊的天體。目前天文學家發現的最大質量黑洞,預估是太陽質量的約265億倍,距離我們地球約有52億光年的距離。那麼,最小的天體又是什麼呢?
  • 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排名,暗物質和暗能量佔據宇宙質量的95%
    在開始列出宇宙中質量最大的物體之前,理解質量的概念和天文質量單位至關重要。質量,根據定義,物體中物質的數量通常用克或千克來度量。然而,由於在測量和用國際單位制表示天文數據比較困難,天文單位制在1979年發展起來,其中有質量單位的重新定義時間長度和天文常數,天文質量單位是太陽質量,也就是太陽的質量,大約等於1.98乘以10的30次方千克,它是描述恆星和星系質量的標準單位。
  • 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排名,400億個太陽質量也很小
    在開始列出宇宙中質量最大的物體之前,理解質量的概念和天文質量單位至關重要。質量,根據定義,物體中物質的數量通常用克或千克來度量。然而,由於在測量和用國際單位制表示天文數據比較困難,天文單位制在1979年發展起來,其中有質量單位的重新定義時間長度和天文常數,天文質量單位是太陽質量,也就是太陽的質量,大約等於1.98乘以10的30次方千克,它是描述恆星和星系質量的標準單位。
  • 宇宙中已知最大天體,一年吃掉四千個太陽
    那麼宇宙中有超過盾牌座UY這樣的星球的天體嗎?盾牌座UY是一顆恆星,還處於主序星的階段,因為它的質量達到了太陽的32倍,將來很可能會形成一顆黑洞,我們知道,行星,矮行星,彗星,小行星等的質量都很小,不可能會超過恆星,而白矮星,中子星這樣的天體雖然質量很大,但是體積也都很小,所以它們也不行,因此單個的星球可以確定都不會超過紅超巨星的體積。
  • 宇宙中最大、最強、最老的天體,被黑洞統治卻發著最亮的光,它是...
    黑洞是宇宙中質量極大、力量極強的天體,但是有一種東西比它更大更強,這種東西就是類星體,類星體中心有一個巨大的黑洞,但它外面還有一個巨大的吸積盤,其質量往往比裡面的黑洞質量更大,所以如果把類星體看作一個單獨天體的話,它是要比黑洞更大。
  • 黑洞裡面是什麼?宇宙中最大的黑洞超大質量形成之謎
    宇宙黑洞裡面是什麼  黑洞大多是宇宙裡面的恆星壽終正寢的地方,如果要比喻的話,黑洞是一個墳場也是一個垃圾回收站。所以在黑洞裡面是什麼,簡單的理解來說是宇宙剩餘的能量或被黑洞吞噬的天體,比如:被壓縮的光,被擠壓的星球。  黑洞是一種引力極強的天體,就連光也不能逃脫,所以稱之為黑洞。
  • 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
    在宇宙所有的天體中,能夠像黑洞這樣神秘莫測的,幾乎沒有幾個,黑洞也因為巨大的質量和無窮的引力,被視為宇宙中最危險的怪物,憑心而論,
  • 宇宙中最大的物體是什麼?
    當談到宇宙中最大的物體,你一定會想起IC-1101星系。 讓我們來看看它究竟有多大? 銀河: 我們到銀河系長達10萬光年,擁有近4000億顆恆星。10萬光年意味著1018千米。
  • 國際空間站檢測到宇宙中最大天體的信號
    英仙座星系團是目前x射線波段所觀測到的最亮的星系團,也是已知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之一。除此之外,它還含有若干的強射電源。在英仙座傳說中,它象徵著希臘神話的英雄柏修斯,為天神宙斯之子。傳說柏修斯應繼父之命斬下了魔女美杜莎的頭顱,在歸途救下了公主安德洛墨達,並與其結了婚。柏修斯將美杜莎的頭顱獻給了智慧女神後被升上天做了英仙座,而公主安德洛墨達也被賜為了仙女座,他們在星空中親密相擁。
  • 宇宙中最大的物體,究竟能長多大?| 宇宙之最大盤點
    儘管我們對宇宙的認識還很有限,但在日益強大的天文望遠鏡的幫助下,人類已經觀測到宇宙中的眾多神秘天體與結構。宇宙中已知最大的行星、恆星、星系是什麼,最大的結構又是什麼?這裡,我們將總結10個宇宙之最。Kornmesser最重的單一結構:原星團SPT2349-56當宇宙只有14億歲時,14個星系發生了劇烈的碰撞,形成了已知最大質量的單一結構:原星團SPT2349-56。(原星團是由多個星系組成的引力束縛系統。)儘管體積只有銀河系的3倍,但這個結構最終將融合、形成質量相當於太陽10萬億倍的單一星系。
  • 最大的恆星是誰,最重的恆星又是誰?宇宙中還有比它們更大的天體
    相對於人類而言,山川大海都是大的,可它們不過只是地球上的一種地貌,而站在宇宙的角度來看,地球也不過是一粒塵埃,更何況地球之上的這些山川大海了。地球的直徑為12756公裡,質量約為60萬億億噸,如此巨大的一顆星球,怎麼能被說成是一粒塵埃呢?事實上這個比喻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地球這顆巖質行星即使是在太陽系之中也算不上什麼。
  • 誰才是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如果把它放在太陽系附近,會是什麼景象
    引言:人類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永遠都會有新發現,往往一些已發現的紀錄也會被逐漸打破。但是宇宙最大恆星這個紀錄至今仍然由一顆名為「盾牌座UY」的恆星保持著,如果把它放在太陽系附近,會是什麼景象呢?人們總喜歡討論一些擁有「之最」名號的事物,例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是什麼,世界上最深的地方在哪裡等等。這些「之最」在地球上尚且有較為固定的答案,但是放在宇宙中則沒有唯一固定的答案,因為人類目前對宇宙的了解還相當有限,我們現在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恆星、最重恆星或者最亮恆星這些天文現象,可能會隨著人類對宇宙的探測範圍擴大而改變。
  • 10大天文之最
    黑洞的質量是如此之大,它產生的引力場是如此之強,以致於任何物質和輻射都無法逃逸……黑洞(9/10)大爆炸大爆炸又稱大霹靂,是描述宇宙誕生初始條件及其後續演化的宇宙學模型,這一模型得到了當今科學研究和觀測最廣泛且最精確的支持。
  • 你是否也迷戀果殼中的宇宙?用軟體領略天文魅力
    宇宙那麼大,抬頭望天,我們就能看到無數顆星星,這無數顆星球中,帶著無數的懸念,帶著無數的疑問,真的有外星人麼?別的星球又是個什麼模樣。不知道各位看官對天文感興趣否?是否會在夜晚利用天文望遠鏡來觀天呢?除了科普著作,軟體應用們也能夠帶你領略宇宙的種種風情。在這篇文章裡,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些關於天文的手機應用和電腦軟體,有了它們,觀天觀星觀宇宙就會變得簡單一些。
  • 兩種天文現象可以印證宇宙大爆炸學說,分別是天體的紅移和宇宙微波...
    通過天文學觀測來看,至少有兩種天文現象可以印證宇宙大爆炸學說,分別是天體的紅移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由於如今的宇宙仍然處於膨脹過程中,因此距離越遠的天體,遠離的速度越快,而這樣的情況體現在光譜上將會出現紅移現象,實際觀測也發現宇宙中距離越遠的天體,其紅移現象越嚴重,這也能反證我們的宇宙,至今仍然處於大爆炸之後的加速膨脹中。
  • 如此「鏡界」 盤點天文望遠鏡的世界之最(圖)
    這也是「幽靈星系」 的真實面貌首次被天文望遠鏡觀察到。  今年5月的蒼穹熱鬧非凡,不少天文愛好者已經開始「摩拳擦掌」,等候著日環食、半影月食等罕見天文現象的接踵而至。  然而對於天文學家來說,赤手空拳地上陣可不行。這不,近期全球似乎開展起一場興建天文望遠鏡競賽,儘管多種「世界之最」的頭銜數易其主,但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神秘星空,研究人員必須不斷地升級裝備。
  • 宇宙中最大的星系是哪個?
    根據現代天文觀測資料比較,目前天文學家觀測到最大的星系是IC1101,就當前來看它最大的寶座還是比較穩固的,因為老二M87的直徑連它的一半都沒有!IC1101真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嗎?只能說IC1101是我們觀測到的最大星系,因為可觀測宇宙那麼大我們甚至都還沒有觀測到1%,如果說它是宇宙最大的星系,那明顯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