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分鐘學一個新知識,
這裡是【每日一課】,
你好,我是樹文。
上一節中,我們講到了時間軸結構,讓我們的時間線更清晰,同時因為是宏大的主題,更加適合領袖級別的大佬們使用。
但是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每天的工作就是上班開會、落地執行比較多,那有沒有一種對應會議、報告等場景的演講表達結構呢?
別著急,這還真有,今天我就來和你分享一個結構,專門是針對這方面的結構模型。
叫做:金字塔結構。
金字塔結構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問題——原因——對策——結果」的結構模型。這種模型在公司會議、報告、發言上,非常實用。
(金字塔結構示意圖)
如何來使用這種結構模型呢?舉個例子,A公司市場部的季度工作匯報中分別闡述四個部分的內容。
「問題」 :在上個季度,我們公司X業務板塊的銷量下滑了17%,這在我們公司近三年歷史上是第一次出現如此嚴重的下滑,必須引起重視。
「原因」 :我們的市場部門和業務部門聯合調查了最新的情況,找到了兩個重要導致了銷量下滑的原因。第一,更換的供應商品控有嚴重的問題。第二,競爭對手公司推出了強有力的競品。
「對策」 :嚴格控制質量,立即換掉不合格的供應商,重新尋找優質的供應商。另外,我們的市場部最近會和研發、業務部門一起坐下來進行頭腦風暴,找到區別於競品的新銷售賣點。
「結果」 :我們做了充分的市場和競品調研,並把相關數據和策略提供給了研發、採購、業務部門。對未來的銷售量、銷售額,以及相對應的核心成本部分,提出了很多的策略性建議,有助於他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以上就是就是用金字塔模型結構做出的簡單示範,這個結構可以讓你在公司的會議上,日常發言中,業務匯報上等對應的場合中去使用。
有了結構以後可以快速清晰地闡明你的觀點,幫助到你的同事,你的老闆了解業務情況以及項目進展,這在職場中是一個加分項的能力。
很多人都在愁為什麼自己不能做到升值加薪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事情做了一百分,但是表達的時候只達到的30分,最後把平均分拉到了及格線65分而已。
以前我也吃過這樣子的虧,事情做好了,但是心裏面覺得,我做好事情就好了,老闆自然會看到的,結果往往不是。老闆不會去細看你的工作內容,而是他要知道你幹了什麼,怎麼幹的,對策是什麼?
所以,為了避免發生此類問題,我在表達上沒少花功夫,同時每日一課的文章中有一些知識點是我學到的並用在工作生活中,有效果了才會分享給大家。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今天的知識點:
金字塔結構是由:問題——原因——對策——結果,這四部分組成。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恭喜你,又學會了一個演講的表達技巧。
我是樹文,我們明天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