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公認的七大奇蹟之一,金字塔非常神秘。人們最好奇的是:構成金字塔的每塊巨石重達2.5噸以上。這幾百萬塊巨石是如何搬運,又是如何在沒有任何粘合劑的情況下被建造成金字塔的?
尤其是到了今天,其他六大奇蹟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只有金字塔還屹立在埃及的沙漠裡,這讓我們對金字塔更加著迷。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金字塔的原理,可能比金字塔更有趣。
今天第一桶金學派給大家講講金字塔的原理。
什麼是金字塔原理?
簡單來說,金塔原理就是「以結果或結論為導向的,思考和表達的過程」。
金字塔的頂端從一個中心思想開始,沿著每一個分支向下蔓延,分為以下幾個思想支撐,每一個分支論點下面都有幾個思想支撐(事實或數據)等等,形狀就像一個金字塔。
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的思維方式,也是有效分析問題、得出解決方案的有用工具。
任何時候,只有頭腦清晰了,我們才能做成事、賺大錢。
如何用金塔原理組織思想?
當然,我們只知道金字塔的原理是什麼是遠遠不夠的。畢竟我們還是需要知道金字塔內部結構是什麼樣的。
如果要構建一個完整的金字塔,一般有兩種方法: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的方法
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比較簡單的方法,也適合初學者。
只要你心中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就可以開始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構建金字塔框架。
自上而下的方法分為五個步驟:
1.提出主題;2.想像受眾的主要問題;3.寫序言:背景—衝突—疑問—回答;4.與受眾進行問答對話;5.針對受眾的新問題重複問答對話。
比如我們要寫一份報告,論證客戶改變記帳方式的想法是否可行。經過調查,針對以下三個原因,發現改變記帳方式是可行的。
一是會計方法改變後,能提供的信息更加完善;第二,它可以增加我們的現金流;第三,可以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量。
然後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在確定了思想主題之後,就可以從這三個好處來論證改變記帳方式的可行性。
當然,在論證每一個好處的時候,我們可以進一步給出相應的例子。
自下而上的方法
當我們不確定要表達什麼主題時,自下而上的方法是更合適的方法。它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1.列出所有你想表達的主要觀點;2.找出重點之間的邏輯關係;3.得出結論。
舉個例子,一個老闆想找辦法提高公司的效率,卻不知道從哪裡入手。他該怎麼辦?
他可以先收集企業存在的問題,比如員工工資低,加班多,效率低,產品技術含量低,導致報價沒有優勢等等。
那麼,我們就可以找到這些問題之間的邏輯聯繫,不難推斷出公司效率低下的兩大原因,一是生產效率低下,二是加班過度,最終導致成本過高。
最後老闆可以得出公司效率不高的結論。
一般來說,自上而下的方法是從金字塔的頂點開始,思考下沉的過程;
自下而上的方法是細化位於下層的信息組的過程。
在不同的場景下,合理使用這兩種不同的金字塔構建方法可以輕鬆解決許多問題。
金字塔原理能解決哪些問題?
思考
學會左右全腦思維,提高結構化思維能力,實現完整、準確、快速的思維。
表達
表達分為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
書面表達:可以實現表達者邏輯清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觀點清晰,易於理解,接受者能夠理解、記憶、感興趣並願意閱讀。
口頭表達:解決接收者的顧慮,為什麼要聽?有什麼好聽的?聽了怎麼做,等等。
使表達者可以思路清晰、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條理清晰、易於理解。
管理下屬
不僅普通員工需要掌握金塔原理,管理者也需要掌握金塔原理。
只有這樣,管理者才能全面合理地給員工分配任務。
解決問題
懂得運用金塔原理的人,在遇到具體問題時,一定不要馬上行動,而要運用金字塔方法,制定合理的計劃,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