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的這個人,在德國軍官團裡資歷算的上是最老的了,有人稱他為「最具有普魯士貴族氣質的軍官。」這個讚譽就好比說他是最有味道的軍官差不多。倫德斯泰特,他的全名在前面多了一個「馮」字,名字帶馮必是貴族!1875年的冬天,那天是12月12日,倫德施泰特出生了,在普魯士阿舍斯來降生的這個孩子,一出生就註定是個貴族,首先這個日期出生的人正好是射手座,而射手座有一個稱謂叫冬日貴族。不僅星座很貴族,他的家庭背景本也是貴族,且是軍人貴族世家。倫德斯泰特的祖上可以追朔到薩克森王朝時期,那時剛剛公元900年初,也算的上是德意志歷史的最初時期,從那時候開始他的祖上就是軍人,一直到現在。倫德斯泰特有一位熱愛音樂的父親,他的父親從小對對他說,音樂可以帶給人想像,戰場上的冷漠和交響樂配合最棒。倫德斯泰特是家裡的老大,他還有3個可愛的妹妹,而他的母親是當地一所小學的老師。倫德在13歲的年齡,和大多數孩子一樣,開始進行了專業的軍事學習,在德國一般都是13歲就開始上軍校。他當時就讀格利高級軍校。倫德接受的軍事教育是最頂級的,因為他讀的學校並不是有錢就能讀的,這所學校有著悠久的歷史,且只對倫德這種世代為貴族的家庭開放。倫德在學校表現良好,畢業後,他很輕鬆的在第二年就讓自己的軍銜變為了少尉。倫德終於有了在戰場上表現自己的機會。
隨後,倫德不滿足現在的知識狀況,他在幾年後,考上了普魯士精英軍事學院,繼續進行深化學習。這所學校大有來頭,只要從這所軍官學院畢業的學院,日後絕對飛黃騰達,因為他只招40個學生,競爭非常激烈,能在裡面就讀簡直可以吹噓3年。德倫的軍事理論更加深化和純粹了。在1907年倫德從普魯士精英軍事學院畢業後,順理成章的成了一名上尉。並被調到總參謀部工作。總參謀部學問可大了。
普魯士總參謀部是普魯士發動一切軍事行動的中樞。主要有以下幾個職責:一、負責對一切戰爭理論的研究,制定新的戰爭計劃,以及創造最新作戰戰法。二、擬定作戰計劃和動員計劃,日耳曼民族是真好戰,一天不打仗一天不安穩,隨時都在籌備作戰。三、制定戰鬥方案,對戰爭的細節進行預演。世界軍事在不斷發展和進步,普魯士總參謀部是其發展的助推器。在普魯士總參謀部出現之前,大小戰役都是靠臨場發揮,形式好,一陣窮追猛打,形式不好,馬上就跑。所以失誤率也比較高,很多時候有運氣的成分。普魯士總參謀部在作戰前就會把可能遭遇的一切都計算出來,給出一系列的應對計劃,前線作戰的軍人只需要按照計劃執行就行,放心,這計劃是幾百名優秀軍官一同制定出來的,肯定萬無一失。這在軍事提前決策中是種很大的進步。也正是因為普魯士總參謀部的崛起,整個德軍在世界各戰場上所向披靡,在後來一戰、二戰裡德軍讓人畏懼的戰鬥力更是達到了巔峰。後來,很多國家都向普魯士取經,因為別人強,自然就要學習,強的秘密就在參謀部。倫德施泰特在這一時期,升值很緩慢,贅述枯燥,所以我們來聊聊他的幾個性格特徵。正是因為這些性格因素,所以他日後能夠統率諸如曼斯坦贏、隆美爾等傳奇名將,在戰場上創造出接二連三的奇蹟。
倫德是一個包容的人,很多的領導人在性格上都有一個弱點,就是嫉妒賢能,害怕自己手下的人超越自己。倫德不這樣。倫德認為每個人都是生而不同的,尤其是在軍事領域。因為軍事的歷史長河非常悠久,在每個領域都會湧現出喲大批人才,而自己又不是全能的,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會,因此他就十分善於用人才。在有次戰法演講當中,倫德有幸成為臺上的演講者,面對臺下的數千人進行演講,闡述自己的看法。因為是個人觀點,所以總會出現反對的觀點,一位比倫德軍銜還小的同事當即就表達了自己的反對態度。在德國的軍人制度裡,軍銜小的一般是不能質疑比自己軍銜高的。而倫德也沒有生氣,也沒有利用官位來壓迫此人,反而和此人好好的研究改進起自己的方案。後來陰差陽錯,此人居然成了倫德的手下,倫德不計前嫌,似乎已經忘了曾經的事,反而升了他的職。
倫德是一個能接受新觀點的人,傳統布魯士軍官有一個特點,就是高傲守舊,他們覺得自己的身份特殊,對於新的觀點覺得是賣弄,是譁眾取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德國士兵採用的閃電戰術在一開始提出的時候也受到眾人的質疑,因為在他們的思想裡面,坦克一向是注重防禦力的,因為坦克那一層厚厚的裝甲本身就很適合防禦,即使再快也沒有摩託的速度快。倫德並不這麼認為,他堅持新思想,在他的思想裡,坦克的確是注重防禦的,但是假如坦克能像戰馬一樣靈活,一方面具有堅固的防禦,另一方面十分強大的攻擊作用,那樣一來就更具有殺傷力。根據記載,那個時候堅持這種新觀念的人一共不到個,倫德就是那五分之一。倫德的鋼琴水準非常高,藝術修養堪稱殿堂級,德軍軍官在戰場上出盡風採,在文藝界也不遜色。很多軍校都直接要求,要想順利畢業,必須每人必須要學會一樣樂器,並且不能比專業音樂學院的差太多。德國軍事學院認為,音樂可以讓人亢奮,音樂跳動的音符好比戰場上開炮的聲音,兩者簡直天生一對。倫德本人在音樂上的造詣就非常的高,有幾次他與手下的人一起聽音樂劇的時候,當表演者演奏出錯的時候,他都能準確的分辨出。
倫德走向戰場以後,事業迎來了黃金期,他從中校升到中將僅僅用了6年的時間。1932年,倫德已經是司令了,手下領導著2個騎兵師和4個步兵師。7年後,1939年,二戰爆發,倫德施泰特率軍參戰,首戰德軍就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敗了波蘭,接下來,介紹下波蘭戰役。波蘭戰役,顧名思義,在波蘭開起的戰役,此次戰役也是二戰歐洲戰區的起始之戰。德國入侵波蘭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以波蘭為中心,向歐洲各國實行發散式侵略,因為波蘭的地理位置很特殊,處於歐洲地區中部。1939年,8月30日,德國給波蘭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波蘭進行談判。31日,德國製造了格萊維電臺事件,為自己進攻波蘭找了一個理由。9月1日的凌晨4點,德波戰役開打了。
先看看雙方的戰力部署,德軍的軍隊指揮官是封波克上將。德國的軍備堪稱華麗,光是坦克和飛機就分別有2900輛和1900架之多,專門還為坦克配置的摩託車隊有4支。此外還有44個師團,包括了4支輕型裝甲師團,和7支重型裝甲師團。斯米格威-羅茲元帥擔任了波蘭方面的總指揮。波蘭方面一共投入了880輛微型坦克和裝甲車,900架戰鬥機,7個軍團,4個戰役集團,4200門大炮,一共30個步兵師團、11個騎兵旅、2個摩託旅,參戰人數100萬人。從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來看,波蘭的人數稍多,但是從裝備來看,德軍的裝備力量佔有絕對的優勢,甚至說碾壓也還不為過。
閃電戰的速度!在9月1號的凌晨4點鐘左右,德國進行了第一次軍事行動,首先是出動了數以百計的戰鬥機,他們一排排的在夜空中滑翔過去,將波蘭的整個夜空都照亮。德軍的後方的大炮也想起了整齊的炮聲,那3000門大炮也開火了,目標波蘭守軍,與飛機的起飛積極呼應。德國戰車果然名不虛傳,他們的坦克將自己的閃電戰術發揮得到了極致,可以說是要攻擊有攻擊,要速度有速度,就像一把尖刀,直接插進了敵人的心臟。無線電可以說給了德軍很大的幫助,如虎添翼,無線電的使用很好的彌補了過去信息傳遞不及時導致的戰役貽誤,將閃電戰的特性發揮的淋漓盡致。德軍的2900輛坦克,1900架飛機,每一個單位都裝備了無線電。這樣一來,信息可以及時的傳遞給全軍,頓時讓戰局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閃電戰的力量!在開戰的準備前,德軍就將進攻的所有兵力,以正三角形集結,這樣的陣容會對地方造成有力的衝擊。當戰場後方的大炮一發發射出的時候,前線就被德軍徵服了,這個時候坦克部隊就會及時的搶佔領地,向前推進。在這種千鈞一髮之際,德國戰車好不手軟,集中了全部的火力一起出擊。而上方的空軍也是如此,德軍1900架飛機也是全部調動,整個攻擊目標的上空黑壓壓的一片,波蘭方一抬頭看見的就是德軍的飛機腹部。隨著一步一步的推進,德軍的陣型也相應的發生著變化,他們從三角陣型改變為扇形陣,儘可能的把持著整個隊伍的高效性。
閃電戰的強度!德國的海陸空三股力量都向著波蘭基地開炮,海有停靠在波蘭海域的石勒益格號,陸有德軍後方的3000門大炮,空有無數的轟炸機扔下的炸彈。德國一心想把波蘭打的體無完膚。可以設想一下,如此大量的炮彈如同冰雹一樣,砸落在敵方陣地上是何等滋味。波蘭人這次可能真的嘗到了苦頭。 波軍的腹地,在這一刻成了炮彈爆炸下的犧牲品,數不盡的建築物頃刻間就灰飛煙滅,有點誇張得是,波蘭有飛機600架準備起飛迎敵,可發動機都還沒點燃,就被炸成了廢鐵。波蘭防禦區的汽車、裝甲還來不及撤退也和飛機的命運一樣,成了一堆鐵。更不用說,橋梁、道路,波蘭腹地已經基本癱瘓。德國的其實完全將波蘭人震懾住了,一位波蘭人說道:德國的部隊抵達波蘭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離死不遠了。6個小時之後,德國的部隊就完全把波蘭擊垮,老希在早上10點的發布會上更是直接向全軍通報了這一消息。他的演講依然極具感染力和煽動力,他是這樣說的:「從現在起,我不會脫下我這身軍裝,因為戰爭還沒有結束,當戰爭打響的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我現在已經是一名軍人了,我與我軍同在!」9月3日,對於德國的肆無忌憚,英法兩國對德國發出了警告,如果再不停止攻打波蘭,那麼將對德宣戰。德國對此置之不理,根據老希身邊的人回憶,當時老希收到了電報,靜坐不動,他身邊的戈林回頭對老希說,「假如我們這次輸了,上帝肯定會原諒我們。」這種強硬的態度正是說明了德國這次戰鬥到底的決心,德英法之間的戰爭也正式開始。
這就是倫德施泰特的傳奇經歷。